婚姻是场交易?

用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框架来看待婚姻似乎过于冷酷无情——伴侣之间的情感付出为何要以金钱来衡量?

但在“单身至上”的年代,这种经济分析或许能给蛰伏在我们脑海中的疑惑——为何还有人踏入婚姻——提供一个理性、合理的解释。它甚至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婚姻带给我的潜在收益,真的足以抵消我付出的成本吗?

价格理论

作者:[美]大卫·D.弗里德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把婚姻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现在将从省察婚姻市场转向省察婚姻制度。我们的前两个问题是:什么是婚姻?它为什么存在?

婚姻如公司

一种看待婚姻的方式是将其视为某种异乎寻常的一揽子交易,一种双方之间的交换——同意共享收入、住房、性爱,以及一系列生产活动,如做饭、打扫房间、洗碗、抚养孩子。从这个角度看,婚姻的动机,一部分来自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存在——为两个人做一顿饭比为每人做一顿饭(加起来两顿)更容易;一部分来自劳动分工的优势。婚姻只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二人公司。

但公司不是利用劳动分工的唯一形式,还有另一种方式,即市场。我们大多数人利用屠夫、面包师和啤酒师的比较优势,但我们不必与之结婚来得到我们的晚餐。在传统婚姻里,妻子在做饭上可能比丈夫更有比较优势,而丈夫则可能在木工上比妻子更有比较优势。但在外面,肯定有比他们更好的厨师、更好的木匠,为什么这对夫妻要把自己限制在家庭的内部分工?

家庭生产的原因

我们大多数人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我们想要的大部分东西,很少有夫妻自己做。然而,典型的家庭却十分依赖家庭生产来维持相当大范围的家庭消费:大部分餐食、大部分家庭清洁、大量照顾和教育小孩的工作,等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也在市场上购买呢?

我们现在对婚姻的存在至少有了部分的解释。另一个值得研究的因素是:婚姻,在大多数社会中,是一种非常长期的协议。为什么?

婚姻与双边垄断的成本

婚姻是双边垄断的一个更极端的版本。个体在一个巨大的竞争市场上选择伴侣,无论他们如何抗议,都不可能再有任何其他市场可选。但一旦他们结婚,他们就会迅速获得在其他背景下被称为公司特有资本(firm-specificcapital)的东西。如果他们决定终止协议并寻找其他伴侣,会招致巨大的成本,而如果一开始就选对了伴侣,这些成本本可以避免。他们关于如何与对方相处的特有知识会变得毫无价值。至少有一个人,必须离开熟悉也习惯了的家。他们共有的朋友圈可能会一分为二。最糟糕的是,无论新的伴侣有什么优势,都不是他们孩子的亲生父母。

拥有公司特有资本的一个问题是,它在双方之间创造了很大的议价(讨价还价)范围。由于对方被锁定在这场关系中,并且只有当事情变得非常糟糕时才会选择离开,因此,每一方都可能试图利用这一事实,让一切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在婚姻或其他背景下,都没有办法完全消除这些问题。但订立长期合约——明确的或暗含的,是减少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

强制执行的问题

婚姻协议涉及两个要素,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容易执行。同意保持婚姻关系“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在许多社会中,尽管并非我们当前的社会,脱离一段婚姻并进入到另一段是困难且昂贵的。你将会记得,亨利八世为了解除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ofAragon)的长期婚姻协议,不得不改变整个国家的宗教信仰。

但是,防止协议各方完全退出协议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协议明确规定了每一方的确切义务,并可以强制执行。不可以离婚的婚姻可能比可以离婚的婚姻产生更大的议价空间,因为一方可以威胁要让另一方的生活变得非常不愉快,以至于离婚是一种改进。这种威胁是否可信,可能取决于它的实施成本。如果双方都知道争论结束后他们仍将与对方结婚,这可能会使他们有动机避免极端的策略。

这表明,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一份长期协议,完全明确双方的义务。在签订协议前,没有婚姻,没有双边垄断,也没有太大的议价范围。而签订协议后,没有什么值得议价。

爱情和婚姻

本章走笔至此,我尚未提及爱情,而人们普遍认为爱情与婚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为什么要与所爱的人结婚,而不是与那些品味与我们一致、技能与我们互补的人结婚,然后进行我们各自的爱情生活?这个问题听起来奇怪,却很合理。

有两个答案。首先,爱情与性有关——这可以用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将经济学应用于基因而不是人)来解释,而性与生孩子有关。父母更喜欢抚养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别人的孩子,而且大部分育儿工作在抚养者的家里进行是最方便的。所以我们至少可以说,孩子的父母结婚,会方便一些。

第二个答案是,爱情减少(虽然不能消除)了招致高昂议价成本的利益冲突。如果我爱我的妻子,她快乐是我快乐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让她开心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如果她也爱我,让我开心也符合双方利益。除非我们的爱计算得如此精确以致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否则在任何一个方向都还有冲突的空间。如果我们太爱对方,我以我为代价使她受益的企图,可能与她以她为代价使我受益的企图发生冲突。

对这种情况的逻辑更准确的讨论,需要等到本章的第二节,到时我会详细阐述利他主义对利他主义者(altruist)和受益者(beneficiary)行为的影响。

美国婚姻的衰落

现在我们至少有了一张婚姻经济学理论的草图,我们不妨用它做点什么。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是用来解释过去百年间,婚姻在美国和类似社会的衰落。为什么婚姻变得没那么普遍,为什么婚姻协议的有效期显著变短?

家庭生产减少的一个因素是:过去几个世纪,专业化程度一直在提高。培根、衣服、果酱和其他许多东西现已批量生产,而不是家庭制作。第二个因素是剩下的东西有很多机械化了。衣服和碗仍然在家里洗,但大部分工作已由那些制造洗衣机、洗碗机的公司完成了。第三个因素是婴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过去,一个女人几乎必须不停地生孩子,以确保有两到三个能活到成年;其结果是,生儿育女几乎是一份全职工作。而在现代社会,想要两个孩子的夫妇就生两个孩子。

离婚不全是成本,也有收益,否则就不会有人离婚了。如果收益保持不变,而成本降低,那么至少有一方发现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形将增加。从离婚率来看,确实如此。从这个角度看,离婚率的提升在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它既不是自由提升的证据,也不是道德水准降低的结果。它只是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理性适应。

离婚率的增加反映和顺应了个人选择范围的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在18世纪的家庭中,自己鞣制皮革,酿制啤酒。有些人就是这样做的——每月你都可以在《地球母亲报》(MotherEarthNews)上读到这样的生活。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做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过那种生活而不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的成本,大于相应的收益。

离婚率的上升和现代婚姻的其他困难只在以下意义上是坏事:反映了我们的制度和期望未能完全适应新环境。两个人可以一起过上幸福且富有成效的生活的条款,并不是简单到每对夫妇都能在几小时内独立创造。劳动分工在建立制度和房屋方面都有其作用。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成功的安排,即在过去有效,并且在未来也可能会有效的模式。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更难弄清楚哪种协议是我们应该或不应该同意的,哪种婚姻——或其他安排——是我们应该或不应该选择的。因此,可能会出现更多失误。在这里,正如在大多数其他领域一样,经济学理论对于描述均衡,比描述我们从一个均衡转移到另一个均衡的过程,更加有用。

THE END
1.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本文基于各地农村大量的婚姻现象,抽象出婚姻市场要价这一理解当前农村婚姻交换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以农村人口流动中婚姻市场形成与农村婚姻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为背景,阐述了婚姻财礼的性质,以及婚姻市场中女方要价的可欲性、可能性与基础性,论述了男方婚姻负担的表现形态,并呈现了婚姻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 (共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QNYJ201003004.htm
2.不抬杠:婚姻市场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有什么要什么婚恋是一个大市场,无论是男是女,能能择偶成功,要看自身的实力和供求关系。婚姻市场不是你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有什么只能要什么。 在我老家,有个邻村的男生前几天相亲,给了女方16万的彩礼,算是相亲成功。令我想不到的是,女方比男生大了10岁,还带了2个孩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4/15/29554593_1142767216.shtml
3.婚姻关系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取向.docx婚姻关系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取向 在古代,由于工具的原始缺陷,负责狩猎的男性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收获。相反,在居住区附近收集食物的女性可以相对稳定地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最基本的食物。当然,女性已经成为最可靠的生产力。此外,女性神圣的教育功能显著提高了男性的地位。但是, 当人类开始通过种植得到维持生存所需时, 男性因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03/5200220043010322.shtm
4.婚姻市场价值怎样计算:一种社会现象的经济学解读(婚姻市场价值答案:在当代社会,婚姻不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结合,它也常常被认为具有某种市场价值。那么,所谓的婚姻市场价值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婚姻市场价值的定义。它指的是在婚姻市场上,一个人相对于其他人所具有的吸引力及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这种价值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https://www.zaixianjisuan.com/jisuanzixun/hunyinshichangjiazhizenyangjisuan_yizhongshehuixianxiangdejingjixuejiedu.html
5.婚姻市场的经济学本质(一)婚姻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物物交换”的市场,它介于“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之间。这一点,是由于“女性天然是商品”这个定律决定了的。这个定律,被KingHenry称“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下面再重复一遍—— 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女人天然是商品;该定律的第一推论:男性后天是买方。 有人肯定要反对了,你凭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94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