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藩等|本土现实题材爱情片的创新思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冯茜

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部剧集执行制片人

在我国电影市场中,爱情片作为常规片种之一,因符合主流受众年轻人的情感需要和社交需求,多年以来都是院线市场中的刚需产品。这一片种只需要达到中等水准以上,一般都能够获得不错的票房。然而,我国如今院线市场中爱情题材影片的品质优秀者不多,本土化的现实题材爱情片,尤其需要寻求创新之路。

一、本土现实题材爱情片的概念与市场表现

1.本土现实爱情题材片的概念界定

本土现实题材爱情片,是指以发生在国内现实时空中的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它不同于历史题材的爱情电影,不同于幻想题材的爱情电影。它可以是典型的爱情类型片,也可以是以爱情为题材的非类型片。在类型杂糅的情况下,爱情必须是主类型。比如,在爱情与喜剧杂糅的案例中,必须以爱情为主类型,以爱情线为主情节线。而像《夏洛特烦恼》,在主类型是喜剧的前提下,也讲述了男女主的爱情故事,但只是涉及了爱情内容,不能归类进爱情题材电影中。典型的现实爱情题材电影,如《失恋33天》从失恋开始讲述当代青年爱情故事,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爱情观的变迁。再如《后来的我们》,讲述了一对男女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相识,从那之后,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影片将错过的遗憾刻画的刻骨铭心。这两部爱情片都是当代都市题材爱情电影,都表现了当代中国青年人爱情中的悲欢离合,折射了多样化的爱情观和丰富多彩的爱情体验。

2.本土现实题材爱情电影的市场表现

自此以后,国产爱情片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之路。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2014—2016年,国产爱情电影的票房逐年上升,甚至达到了票房高峰,每年上映爱情类型影片总数在80-100部上下,总票房在80-100亿左右,足以见得此时的观众主流人群中还是较为相信爱情的,且当时的爱情影片受众多为年龄层在21-25岁的大学生情侣,他们对爱情保持幻想,在该类型影片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到2020—2022年,每年上映爱情类型影片总数下降到20-40部上下,总票房则控制在13-44亿左右,较巅峰时期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爱情片成绩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可选择的文娱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替代产品增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土爱情影片的初代受众也随着年龄层的扩大,已经进入到25-30岁左右,整体的爱情片忠实顾客圈正在缩小。并且,核心观众年龄增大,谈情说爱的经历增多,情感体验更成熟,虚幻的爱情片难以提供深刻、复杂的巅峰爱情体验。对初代核心受众而言,他们希望看到更加成熟的爱情故事,不再是你侬我侬青梅竹马、甜蜜蜜经不得风浪的爱情,而是在现实中遇到挫折能一起克服解决问题,能彼此扶持滋养,能一起经历风雨的爱情。当然,这和核心受众群体社会阅历的提升有关。他们走出校园,开始经历社会的摔打和职场的考验,婚恋观更加现实与成熟,亦要向影片中寻求解决方法,影片内容也应该顺势而为提供多样化的内容表达。现实情况和核心观众的变化(年龄变大了),致使现在的爱情片需要表达更加成熟的爱情观,也需要曲折的情节来丰富影片内容,以此来吸引年龄层较大的核心受众。

二、本土现实爱情题材片的创作现状

1.电影创作理念的演变

2011—2013年间,国产爱情影片出现了2011年上映的《失恋33天》,斩获3.02亿票房,2013年更是有7.19亿票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5.2亿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以及4.84亿的《小时代》系列第一部上映,相较于类型化的商业大片,投资成本较为轻巧的爱情影片,也迎来了上映数量乃至整体票房的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

态势。

2014—2016年间,国产爱情影片在品类多元化的基础上,探索出“爱情+喜剧”的成功模式,率先实现了票房体量的飞跃,其中以2014年上映并斩获11.69亿票房的《心花路放》,2015年上映并斩获14.44亿票房的《夏洛特烦恼》,以及2016年上映并斩获8.13亿票房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代表。与此同时,该阶段的校园爱情影片势头依旧猛劲,出现了2014年上映,斩获了5.88亿的《匆匆那年》,占据当年国产电影票房榜年度第七的位置。

2017—2019年间,国产爱情影片在与喜剧类型进行类型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疲软状态,观众审美疲劳,喜剧爱情片的票房无法保持盛况,因而众多制作公司开始探索爱情片新的内容配方。由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爱情”“强剧情的爱情”等依托于爱情故事的、讲述当代社会变迁与人性反思的、情节更丰满的爱情片获得了重视。这三年间,出现了2017年获得19.41亿票房的《前任3:再见前任》,2018年获得13.61亿票房的《后来的我们》,以及2019年获得15.58亿票房的《少年的你》。在2018年、2019年,爱情电影实现票房千万元的影片数量和部均票房的双向超越,这是21世纪之后爱情电影的第二个繁荣阶段。

三、本土现实爱情题材电影的内容特点

1.类型融合寻求突破

爱情影片不局限于单一的爱情类型,而是寻求不同类型的融合突破,例如爱情加喜剧的结合,出现了《失恋33天》《心花路放》等成功影片,爱情加奇幻或软科幻的设定形式,也出现了《超时空同居》等有票房佳绩的影片。其中2018年上映的《超时空同居》获得9.03亿票房。

相对于以往爱情影片喜欢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表达,近几年的本土爱情影片对悲剧爱情展开了新的探索,出现了《我要我们在一起》《你的婚礼》《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影片,多是讲述了情侣在面临现实考验时无奈分手,爱情以悲剧收尾的故事。其中,《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获得9.58亿票房,赚足了泪水。

2.多种爱情模式的探索

目前,国产爱情影片从最初单一的情感模式逐渐演变成对多种爱情表达的探索,近些年以甜蜜爱恋、虐恋以及跨越年龄的姐弟恋为主,不同种类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吸引不同的受众。例如《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虐恋,而《剩者为王》主打姐弟恋,因不同的恋爱模式遇到的社会问题和旁人看法不同,从而在爱恋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表现状态。

(1)姐弟恋爱情模式

(2)单向付出型的爱情模式

相较于早期相亲结交、熟人介绍,双方在你情我愿下开展的爱情模式,当下因为社交面的扩展,男生和女生都可以接触到比自己更为优秀的异性,在面对如此有吸引力的异性时,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放低姿态来追求对方,从而产生了单向付出型的爱情模式。现如今,这种模式在影视作品中常常以女神和宅男,男神和普女作为基础的人物关系,来进行爱情故事的呈现,当然这种不平等的恋爱模式也往往以悲剧收尾。

(3)甜蜜爱恋模式

者应制作成熟健康的爱情故事。

四、本土现实爱情题材影片近十年的主要分类

1.青春校园爱情

自二十世纪初至今,国产爱情影片中青春校园题材影片层出不穷,有前些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亦有最近出现的《一周的朋友》《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等。

青春校园爱情片也从一开始的单一情节堆积,俗套的剧情演变到现在较为贴近现实,表达情感诉求的状态。在青春校园爱情题材刚刚兴起时,其内容形式还是偏重于青春疼痛模式,常以校园女生被拯救,抑或是早恋被攻击等来增添其故事的戏剧冲突,其中以《悲伤逆流成河》《左耳》等影片为例。逐渐地观众难以被模式化的套路所取悦,影视创作者也开始琢磨改进,出现了如《同桌的你》等质量上乘,有一定的情感深度的影片,达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2.都市爱情

该类型影片多以都市恋爱为主。曾经沧海难为水,校园中纯粹的爱情掺杂了成人世界的利益纠纷,现实与情感的两难是影片主要表达的重点。其中以《前任攻略》系列、《小时代》系列、《后来的我们》《我要我们在一起》《你的婚礼》《剩者为王》《爱情神话》等影片为代表。

这一类型的影片较有现实质感,能够让同年龄段的观众感同身受。这种类型的影片多以遗憾收尾,在情感上反而更具冲击力。

电影《爱情神话》剧照

3.乡村爱情

这类影片在市场上较少,以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为代表作,近几年也有收获了口碑与票房的《隐入尘烟》,这类影片的特点是发生地在乡村等较为闭塞的地方,人物情感表达较为质朴,同时也能够呈现爱情的纯粹。

此类型影片在国产电影市场中较为缺失,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城市化加快,作为电影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多数在城市里,在网络上表达情感问题意见的意见领袖也多数在城市。于是,乡村就成了一个不够有趣,不够酷,不够便利,没有梦想的遗忘之地。年轻人对待农村也有了固有化的思维模式,认定农村与《我的父亲母亲》所表现的诗意化的农村截然不同,对农村的艺术想象和表现也缺少了魅力。再加上农民是互联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故事难以被发掘、表达出来,甚至有人认为即便拍摄乡村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给农村人看的,城市中主流观众不会买账。

2022年上映的《隐入尘烟》作为一个发生在甘肃农村的乡村爱情故事,在上映后通过口碑宣传斩获了1.1亿票房,算是同类型题材影片中的票房高点。就这一现象来看,乡村爱情题材在未来也有可能有市场。影视创作者可以打破人们对农村的固有思维,将故事发生地选取在江浙皖等农村地带。这一地区经济富裕,城乡差异不大。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和小别墅的空间、背景,既有农村乡土氛围,田园生活感觉,其生活方式又不至于脱离城镇节奏,是能吸引城镇观众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描绘乡村爱情,是可以刻画出较为理想化的调性的,也能烘托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此外,乡村爱情故事还可以辅之以喜剧元素,例如1981年上映的《喜盈门》,以及2005年上映的《花腰新娘》等乡村爱情喜剧片,展现爱情之外,还通过喜剧的方式呈现了人们美好的爱情期许和理想的生活方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喜爱桃花源,归园田居,这样的向往亦有可能转换为对影视作品的期待。因而,乡村爱情电影是有一定市场潜力的。

4.喜剧爱情

该类型影片较为受市场和观众的喜爱,是近十年斩获较高票房的国产爱情片类型,诸如《分手大师》《心花路放》等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爱情电影故事,喜剧与爱情的融合更符合中国观众喜爱的合家欢类型,也符合当下主流受众的观影喜好。一对欢喜冤家的情侣设计,再加上两人所经历的哭笑不得的爱情经历,足以让观众在烦琐的日常生活中会心一笑,凸显了影片的审美娱乐作用,让观众在谈笑间感知爱情的美好。此种杂糅类型,最容易产生小成本的黑马爆款电影。

5.悲剧爱情

相较于喜剧爱情影片,悲剧收尾的爱情电影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共情,也足够刻骨铭心。此类影片有《被偷走的那五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该类型影片中的男女情侣大多会因为现实因素——诸如家境、未来发展选择、疾病等导致离别。

虽说喜剧爱情电影票房高,但在网络评价、观众打分领域,悲伤爱情电影反而更胜一筹。因为喜剧笑点不高明时,观众会觉得尴尬反感,反倒是悲伤的情绪更容易感染人。在影片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喜剧文化折扣大,有些诙谐幽默的台词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感受截然不同,而悲剧情绪多数时候可以实现跨文化的感动和情绪传染,哭戏往往可以感染全世界的观众。

五、本土现实爱情题材影片发展乏力的原因

1.现实爱情大多匮乏无趣,琐碎日常的真实

故事缺少戏剧性和情感烈度现实题材的爱情片要拍出佳作,难度较大,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大多碎片化、日常化,更多地去呈现男女主的约会恋爱中的琐碎小事,两人难以有超越常人需要拯救世界或是侦破案件等极具戏剧冲突的事件,且难有一条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的主线,略显匮乏无聊,如若保留现实感必定会拉低影片的可看性。

2.部分影片剧情以畸形爱情为主,虚构过度,不能感人

与现实爱情影片中略显温暾的表达不同,部分以畸形爱情表达为主的国产爱情影片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物塑造、故事内容呈现上多超越现实虚构过度,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同质化严重的畸形爱情影片,剧情设计脱离现实,人设和人物关系的设计也较为戏剧化,直接导致影片虚假、不落地,拍摄出来可信度不够,观众难以代入共情。

3.影片情节体量不足,整个叙述模式多为分段块的模式,节奏跳脱,没有能够贯穿始终的主线内容

有些国产爱情影片过于套路化、模式化,大多选择几对情侣放在同一个城市,轮流展现不同类型的爱情相处模式,使得整部电影像是爱情故事的合集。究其原因,是因为影片情节体量不足,情绪感染力不够,难以设置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只得在人物设计上下功夫,常常设计出群像爱情故事。

4.影片情感深度、想象力不够,缺乏爱情巅峰体验

国产爱情片相较于其他类型影片,对情感要求极高,它们应当是动人的故事,能让观众代入共情。然而,现实中该类型影片往往存在对于刻骨铭心的爱情体验不够的问题,难以表达出具有深度的情感,与观众期待的沉浸式的爱情巅峰体验相去甚远。

5.爱情片主创以年轻人居多,在创作层面缺乏历史感和较大格局

爱情片因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又常以当代年轻人的爱恋关系作为主情节,因而常常是以年轻主创居多,相对而言易造成历史感不足。有些创作者局限于写当代人的情爱,而忽视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对待感情的不同。如《甜蜜蜜》那样既有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感情渲染和丰富剧情的佳作较少。

六、本土现实爱情片创新的思路

1.类型融合,丰富影片内容

2.微雕日常爱情,从细微处见真章

爱情片应沉下心讲述两人如何相遇相知,通过全部剧情内容的设计表现整个爱情过程,从而让观众拥有沉浸式的爱情体验。例如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和《恋恋笔记本》等,都是从二人如何从陌生人开始相识相知,然后相爱,波澜壮阔或细水长流的爱情便在剧情中呈现。由此看来,进行创新探索的同时,创作者又必须坚持,常规的类型套路不能压倒、干扰、削弱爱情本身情感的表现。

相较于过去年轻人谈恋爱的模式,当下年轻人因为社交平台的兴起,恋爱模式与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国产爱情电影理应顺应形势,找准贴合当下年轻人的日常爱情模式,呈现如今年轻人的爱情观。这类现实题材的爱情影片,比起可以与其他类型进行融合的影片来说,更加注重细节,需要从细微处见真章。如日本影片《花束般的恋爱》,一对青年男女因为喜好相同互相吸引,通过看展和讨论漫画增进彼此感情,人物情感关系在细微处呈现,也使得影片拥有一种细腻真诚的艺术质感。

3.创新男女主人设,补充旁支人物关系丰富故事

4.主观障碍和客观障碍并重,以冲突的解决来表现主角成长蜕变

在情节设计上,既要有男女主之间的误会纠葛,两人私密的主观障碍,又要有家庭、社会、距离带来的客观障碍,例如异地恋中两人见面次数少而带来的困难,还有就是阶层、财富、家庭等差异带来的困境。爱情类型片的角色多数是扁平人设,没有转变的弧线。但是有艺术追求的爱情题材电影,可以表现主角的人物弧线以及内心的蜕变成长。一个人内心的自我,只有在恋人的映照中,才会准确深刻地看见,在单身状态,一个人的内心自我是封印的。

两个人的自我在碰撞中,会互相影响和改变,长时间的恋人,会越爱越像,双向奔赴。因此,爱情故事可以表现主角的内心成长蜕变的轨迹,以及蜕变之后的人生启示,感悟。

5.以唯美画面和抒情音乐烘托浪漫爱情

国产爱情影片的拍摄风格大多是一板一眼将故事讲明白、人物拍清楚即可,却忽视了镜头语言对于浪漫氛围的加持。诸如一些重要场景唯美画面的选择、慢镜头与抒情音乐的烘托,使得男女主的恋爱异常浪漫,能够成为整部影片的名场面,也会成为当下年轻人争相效仿的内容。本土爱情片在光影设计、视听语言方面应该有一定的美感追求,要学习经典爱情片的光影镜头语言,来找寻出适合中国的唯美风格,运用到国产爱情影片的创作中。

6.主题应相信爱情的力量,赋予故事理想主义色彩,艺术高于现实

古典模式的爱情,是悲欢离合中坚持真爱。以对爱的理想,坚持爱情的原则,展现人类爱情的美好甜蜜。电影有责任创造这类古典爱情故事,赓续

人类爱情传奇。

总而言之,青年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永恒的,高品质爱情片永远是市场刚需。解决本土现实题材爱情片的困境,有多种创新思路,但要落实到电影中还需要具体的试错探索。

THE END
1.相亲成功率100%的话术相亲第一天女方点一桌子菜要男方买单#相亲 七七情感纪实 276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6跟https://m.163.com/v/video/VRJ03IH79.html
2.2023年泡妞课程恋爱VIP课程合集,实战恋爱脱单大全永久更新人性恋爱课 视频课 晚晴30天婚恋研习社 甄琦学长-成功男人的情感刚需 2022年9月更新课程 RSD朱利安《高共振沟通》 红丸作家《理性手册》电子书 浪迹《情敌策略》 恋爱心理必修课 电子书 琳子博士-亲密关系训练营22年6月结营 魔卡《2022社交展示面》 魔卡《短视频展示面》 https://zrt9.com/21919.html
3.代际观察丨中老年短剧播放量超1亿+,从B站“啃老”内容生态,看跨B站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共创内容中,还有一类也很受欢迎——主题对谈。UP主@G姐-是一位女性内容博主,视频多与婚恋、母婴、塑形等女性话题相关。2020年年底,她邀请母亲共同参与《有其母必有其女》的对谈视频,将许多网友们好奇的问题邀请母亲来回答,并公开了母亲的履历——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哈佛博士后等。此后,https://www.douban.com/note/856972929/
4.电视婚恋类节目(精选八篇)笔者认为, 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可以学习真人秀节目的规则, 创新节目表现内容, 以增加可视性。真人秀节目有个特点且具有“双刃剑”效应的规则——损则, 使选手经常处在矛盾的选择中, 这对于国内环境而言, 是不太适应的, 但也可以为策划者提供一种思路, 在展示男女嘉宾情感冲突以及实现配对的过程中, 是否可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qmgag3.html
5.情感类视频为何长盛不衰?在短短几十秒到两分钟的视频中,情感博主们盘点着“对方爱你的5个表现”“怎么看一个男人能不能嫁”“如何杜绝第三者”等常见问题。虽然也有部分博主教男性如何追女生、谈恋爱,但短视频平台上的绝大部分情感类视频都是针对女性如何择偶、如何维持关系等内容,甚至衍生出“御夫之术”“情感挽回”等收割用户钱包的高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9201.html
6.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精选15篇)作为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注意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性评价,例如用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所在,清晰自身目标定位,让每位同学https://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0425.html
7.龙哥风向标20230620~20230627GPT拆解撸丝社解压码利用自动化工具发布内容,例如博客平台、销售平台、艺术作品展示平台、数字产品销售平台、音乐平台、有声读物平台、视频背景交易平台等。 进行营销推广,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内容推广等方式吸引用户。 提供售后服务,例如回答用户问题、处理订单等。 所需软件: 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17846
8.查看作者更多内容>翠翠小姐姐的个人主页2020年在疫情最凶猛时,一个从来没有在南瓜屋发表过内容的作者,在“天塌下来”后,投了《2月12日14点40分,我再也没有爸爸了》的文章,迅速获得数十万阅读,很多人留言,“我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注册了你们”。当我们把年度优秀故事奖金发给他时,他始终没有领取。 https://story.hao.360.cn/user/MdnVRkToYqC7OT
9.变现是情感类账号的魔咒?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成长体会、人生哲理、婚恋感受,情感话题是大众能够快速代入、响应的一个话题。无论是电台、公众号、播客等载体,男女老少,情感话题往往都有着最大观众基数。 情感类短视频同理,也成为了各大短视频平台创作数量最多的领域之一。而且在情感共鸣下,账号极其容易获得认同感,也容易迅速走红。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37029-1.html
10.泼点冷水,“王婆说媒”尚不足以带动开封旅游爆火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王婆说媒”的出圈更是有其必然性。因为婚恋问题在社交平台一向都很有关注度和话题度,此类话题往往比较容易上热搜。再加上天然带有“蹭流量”属性的短视频博主的蜂拥而至,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网友的口耳相传、网络“玩梗”,进一步推高了“到开封相亲”话题的传播热度。 https://www.tmtpost.com/7017354.html
11.相亲交友类节目9篇(全文)作为定位为“婚恋交友服务类”的节目, 《约会万人迷》中情感的交流、男女两性关系讨论以及生活价值观的探讨等在节目中占据很大比例, 这样的内容要求节目主持人必定是一位有一些情感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的人, 才能驾驭并且在节目中就某些社会话题和价值观念等讨论起到引导作用, 而不至于因嘉宾的一些非主流甚至不够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bg53p9h.html
12.2019年北京台春节联欢晚会有心亦有新多维度显真情娱乐频道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深入考量互联网端的热点与需求,在主要门户网站以及30余家手机APP进行开屏、弹窗、焦点图等方式的宣传,运用当下网民喜爱的短视频、动图以及长图等形式进行春晚的预热,并创造性地制作了动态场景式节目单,通过内容推送,使“2019北京台春晚”主话题霸屏热搜,微博阅读和讨论量都长时间占据榜首。 http://fun.youth.cn/gnzx/201902/t20190207_11864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