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关注:在婚恋问题上,年轻人为何表现得不积极了?舆论场澎湃新闻

《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683.5万对,较2021年减少了80.8万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推迟了3.78岁。

在婚恋问题上,年轻人为何表现得不积极了?

大学扩招和人口结构问题是影响青年不婚、晚婚的客观因素

适婚年龄人群基数是结婚人数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23》,我国人口出生率自1987年达到峰值(23.33‰)后,整体开始呈现下行趋势,2022年已降落至6.77‰。虽然这一数值在2010-2020年代受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等政策影响有所波动,但对近些年进入适婚年龄的年轻人规模并不造成影响。《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30-34岁、25-29岁、20-24岁的人群规模依次缩小,分别为12414.52万人、9184.73万人、7494.17万人。20-34岁正是青年步入婚姻的主要年龄段。值得一提的是,与85后、90后相比,15-19岁人群规模进一步缩小,为7268.4万人。也就是说,随着95后乃至00后相继进入婚育年龄,适婚年龄青年的规模是在持续缩小的。

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影响指标,是男女比例。依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查看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超过110的均集中在了0-29岁。进一步计算城市、镇、乡村中处于20-34岁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3.37、102.54、116.19。这表明,我国乡村适婚年龄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不同代际青年群体呈现出被动单身和主动单身的不同特点

年轻人“恋爱难”“结婚难”,不仅受制于一些长存已久的社会顽疾,背后更有许多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的影响。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房子、彩礼、教育支出……高额的婚育成本深深地困扰着当代青年,也让他们站在婚姻这道门外望而却步。

受传统观念影响,如今,“结婚要拥有自己的住房”仍是许多年轻人的执念,买房几乎是当代青年从恋爱到结婚之路上必经的一道“关卡”。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面向青年群体展开的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感到住房压力大,且生活在一线城市青年和男性受访青年压力相对更高。

高价彩礼问题遗存多年。腾讯新闻谷雨数据在2020年发起的国人彩礼调查显示,全国彩礼礼金平均值为6.9万元,是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万元)的两倍有余。这意味着,一些人要拿出一年可支配收入的两倍以上才能够得上平均的彩礼礼金水平。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进程与心态。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交圈固化等,都使许多年轻人处于被动单身的状态中。

但同时,单身青年群体中也存在着主动单身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个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婚恋观发生了改变。他们更注重恋爱质量、婚姻质量和自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愿在感情中将就。

为青年“婚恋难”破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推进高额彩礼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这是自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天价彩礼”以来,彩礼问题第5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整治高价彩礼已是当前全国多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方向。居住层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出台更多青年租房购房优惠政策。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加大教育津贴等教育保障性支出。逐个击破青年婚恋面临的现实难题,为爱“减负”。

身处网络时代,网络内容对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婚姻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对00后及以后出生的网络“原住民”来说更是如此。规范网络空间,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十分重要,能够促进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婚恋观,引导青年树立恋爱信心,向往爱情。

在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增长的社会,解决适婚青年特别是大龄适婚青年的社交、婚恋问题可谓是任重道远,这更需要我们全社会从广大青年的人生福祉出发,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在不断成就一代代青年的美满人生过程中,筑牢我们整个社会幸福生活的根基。

年轻人婚恋更看重情感质量

常言道,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传统观念里,结婚更是要早作打算,到了年纪就抓紧筹办的大事要事。但如今,一些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了改变。

“感情不能勉强,遇到对的人,当然要珍惜,但没遇到时,着急也没用。”

“家人天天催我去相亲,可是靠谱的感情不是说有就有的。”

……

面对婚恋问题,当代年轻人到底持有怎样的心态?对于开展一段恋爱,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期待?

自由、自主、自在的单身生活使他们不想主动跳出当前的舒适圈

当被问及独居是否会有孤独感,周亚玲坦言,有时确实会觉得一个人“挺闷”,“没有人陪着一起说话,没有人陪着一起品尝美食,没有人陪着一起旅行……但我认真想了想,其实这些困扰在我以前谈男朋友时也是存在的,只是现在面对孤独的情况更多了一些。”周亚玲说,她并不排斥恋爱结婚,只是主动出击的动力不足。前阵子她刚养了一只宠物狗,“现在家里热闹了许多”。

她用“懒”概括自己谈恋爱的心态。抱有像周亚玲这种婚恋心态的年轻人并不是少数。“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自由、自主、自在的单身生活使他们不想主动跳出当前的舒适圈。

2021年10月8日,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面向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展开的青年婚恋意愿调查显示,当被问及“不想恋爱”的原因时,74.8%的受访青年都选择了“一个人很好,谈恋爱很麻烦”。

另外,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因素上,有三成受访青年(30.5%)选择“不相信婚姻”。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这一比例高达73.4%,对婚姻的信任感显著弱于男性。

“一个人有点累了,想遇到对的人一起走,两人彼此信任,互相扶持”

山东28岁的单身青年张钰跟记者说,“现在有关婚恋的话题经常上热搜,其中不乏男性缺少家庭责任感,而女性付出了青春、心力,甚至牺牲掉事业,却没换来和谐的婚姻生活的事例。”每每看到这类话题,都让她感觉似乎大多数婚姻都是不幸福的,也让她对感情提不起信心。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女生一个人过也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干脆一个人过下去算了,没必要冒着风险去试错。”她感觉,经常看到有关婚恋的负面消息上热搜,这对于树立青年人的恋爱信心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在张钰的回忆里,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互相指责、抱怨,后来两人分开了。原生家庭中父母婚姻的不幸,曾一度让她对婚姻有着些许抵触,在择偶方面“十分小心翼翼”,导致目前已经单身多年,“现在我一个人有点累了,想遇到对的人一起走,两人彼此信任,互相扶持”。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开展一段恋爱的期待,58.5%的受访青年希望是互相欣赏,变得更加自信,58.1%的受访青年期待彼此包容,更轻松有安全感,其他主要是:多一份相知与陪伴(48.7%),学习工作上相互扶持(43.8%)。

周亚玲觉得,这个时代赋予了每个个体自主选择喜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是在自己的真实需求之下做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初心去努力、去奋斗。“就像现在,我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也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更快乐的自己。”对于未来情感伴侣的出现,她坦言自己“不急不躁,宁缺毋滥”。“我希望他能与我有一致的生活目标和三观,我们能为彼此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在生活中有着默契的配合,面对困难能共同面对。”

今年32岁的单身青年胡乾说,过了而立之年,他更加期待普通且平淡的感情,“‘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觉得这就是感情生活最重要的内核,日久天长,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人的了。”他认为,两人走到一起,要彼此包容,互相理解和信任,共同呵护小家的成长。

THE END
1.相亲成功率100%的话术相亲第一天女方点一桌子菜要男方买单#相亲 七七情感纪实 276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6跟https://m.163.com/v/video/VRJ03IH79.html
2.2023年泡妞课程恋爱VIP课程合集,实战恋爱脱单大全永久更新人性恋爱课 视频课 晚晴30天婚恋研习社 甄琦学长-成功男人的情感刚需 2022年9月更新课程 RSD朱利安《高共振沟通》 红丸作家《理性手册》电子书 浪迹《情敌策略》 恋爱心理必修课 电子书 琳子博士-亲密关系训练营22年6月结营 魔卡《2022社交展示面》 魔卡《短视频展示面》 https://zrt9.com/21919.html
3.代际观察丨中老年短剧播放量超1亿+,从B站“啃老”内容生态,看跨B站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共创内容中,还有一类也很受欢迎——主题对谈。UP主@G姐-是一位女性内容博主,视频多与婚恋、母婴、塑形等女性话题相关。2020年年底,她邀请母亲共同参与《有其母必有其女》的对谈视频,将许多网友们好奇的问题邀请母亲来回答,并公开了母亲的履历——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哈佛博士后等。此后,https://www.douban.com/note/856972929/
4.电视婚恋类节目(精选八篇)笔者认为, 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可以学习真人秀节目的规则, 创新节目表现内容, 以增加可视性。真人秀节目有个特点且具有“双刃剑”效应的规则——损则, 使选手经常处在矛盾的选择中, 这对于国内环境而言, 是不太适应的, 但也可以为策划者提供一种思路, 在展示男女嘉宾情感冲突以及实现配对的过程中, 是否可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qmgag3.html
5.情感类视频为何长盛不衰?在短短几十秒到两分钟的视频中,情感博主们盘点着“对方爱你的5个表现”“怎么看一个男人能不能嫁”“如何杜绝第三者”等常见问题。虽然也有部分博主教男性如何追女生、谈恋爱,但短视频平台上的绝大部分情感类视频都是针对女性如何择偶、如何维持关系等内容,甚至衍生出“御夫之术”“情感挽回”等收割用户钱包的高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9201.html
6.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精选15篇)作为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注意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性评价,例如用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所在,清晰自身目标定位,让每位同学https://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0425.html
7.龙哥风向标20230620~20230627GPT拆解撸丝社解压码利用自动化工具发布内容,例如博客平台、销售平台、艺术作品展示平台、数字产品销售平台、音乐平台、有声读物平台、视频背景交易平台等。 进行营销推广,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内容推广等方式吸引用户。 提供售后服务,例如回答用户问题、处理订单等。 所需软件: 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17846
8.查看作者更多内容>翠翠小姐姐的个人主页2020年在疫情最凶猛时,一个从来没有在南瓜屋发表过内容的作者,在“天塌下来”后,投了《2月12日14点40分,我再也没有爸爸了》的文章,迅速获得数十万阅读,很多人留言,“我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注册了你们”。当我们把年度优秀故事奖金发给他时,他始终没有领取。 https://story.hao.360.cn/user/MdnVRkToYqC7OT
9.变现是情感类账号的魔咒?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成长体会、人生哲理、婚恋感受,情感话题是大众能够快速代入、响应的一个话题。无论是电台、公众号、播客等载体,男女老少,情感话题往往都有着最大观众基数。 情感类短视频同理,也成为了各大短视频平台创作数量最多的领域之一。而且在情感共鸣下,账号极其容易获得认同感,也容易迅速走红。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37029-1.html
10.泼点冷水,“王婆说媒”尚不足以带动开封旅游爆火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王婆说媒”的出圈更是有其必然性。因为婚恋问题在社交平台一向都很有关注度和话题度,此类话题往往比较容易上热搜。再加上天然带有“蹭流量”属性的短视频博主的蜂拥而至,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网友的口耳相传、网络“玩梗”,进一步推高了“到开封相亲”话题的传播热度。 https://www.tmtpost.com/7017354.html
11.相亲交友类节目9篇(全文)作为定位为“婚恋交友服务类”的节目, 《约会万人迷》中情感的交流、男女两性关系讨论以及生活价值观的探讨等在节目中占据很大比例, 这样的内容要求节目主持人必定是一位有一些情感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的人, 才能驾驭并且在节目中就某些社会话题和价值观念等讨论起到引导作用, 而不至于因嘉宾的一些非主流甚至不够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bg53p9h.html
12.2019年北京台春节联欢晚会有心亦有新多维度显真情娱乐频道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深入考量互联网端的热点与需求,在主要门户网站以及30余家手机APP进行开屏、弹窗、焦点图等方式的宣传,运用当下网民喜爱的短视频、动图以及长图等形式进行春晚的预热,并创造性地制作了动态场景式节目单,通过内容推送,使“2019北京台春晚”主话题霸屏热搜,微博阅读和讨论量都长时间占据榜首。 http://fun.youth.cn/gnzx/201902/t20190207_11864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