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如何使文章感情真挚,细节动人

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有时是抒发真挚感情的突破口,人物细腻的情感往往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生动的细节,往往会达到摄人心魄的作用,产生震撼心魄的艺术效果。如江苏一考生写的《战胜脆弱》:“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有我什么活干,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没有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光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们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不肯放下。”

文中的“牛铃声”“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这些细节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老牛的深厚感情,突现了“我”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突出情感因素的技巧。

技巧1、生活写真

【实例借鉴】

为爱存在

赵旭东

冬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这是个暖冬,没有飘扬纷飞的雪花,也没有冰冷刺骨的寒风,这个冬季很温和,也很安静。

街上的行人很少,阴郁的天空下是一个沉闷得令人压抑的世界。我走在街上,不知不觉地被这清冷的气息所感染,仿佛整个人也变得深沉起来。我静静地体会那份少有的冷清和闲适,任愁绪在心头微微荡漾,脚步在不经意间变得沉重。

天快黑了,母亲又在巷口等着我吧。我踌躇着,还是改了方向,漫无目的地继续走着。我很疲倦,也很苦闷,紧张的学习生活总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令我喘不过气来。我想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一下这生活的意义,却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又看到餐饮店里那个女服务员了,她的优雅美丽总让我想起一个故事的女主人公,不过相比之下,她似乎少了些阳光和雪白的气质。故事发生在茫茫的雪山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和一位守边的战士相爱了,尽管生存条件恶劣,但是他们都还是变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那个梦幻般银色的世界里,他们的爱像那雪花一样纯洁、神圣。然而就在他们决定要结婚的时候,战士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牺牲了,永远地投入雪山的怀抱。女护士在一番悲痛欲绝之后,竟决定永远地留在雪山,陪伴自己的爱人。

我的心开始隐隐地痛了,年轻的女护士选择留下是选择了永远艰苦的生存条件,选择了一辈子的孤单,为什么命运如此安排为什么生活会如此无情女护士难道不感到寂寞吗她没想过她的余生会何等的悲凉吗

想起冰心先生的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月的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我终于明白,雪山上的白衣天使是不会寂寞的,她永远地拥有恋人的真爱,这份爱将伴她度过一生一世,所以她是幸福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必为生活中的缺憾和无奈而过度地感伤,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爱。生命在苦涩中饱含了甜美,生活因为有了爱而充满希望。只要我们有爱,我们就有了承受一切的力量和勇气!

不会忘记,我十七岁的冬季,它将温暖和爱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间。

【名师点拨】

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散文。作者视野开阔,思绪飞扬,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护士的故事”“母亲的身影”“冰心的话”“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仿佛一粒粒的珍珠,被一条“爱”的金线串在了一起。

技巧2、细节传神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高考作文的细节描写要力求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要精雕细刻。细节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这种片段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提出哲理……这种文字看似短小,但“磁力”很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要细致观察事物。要使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营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要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一字传神。要善于“浓妆淡抹”,使描写要恰到好处。“浓妆淡抹总相宜。”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得“相宜”。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有浓的情致,淡有淡的韵味,两者各有所长。各尽其妙。

要巧用“烘云托月”。艺术大师齐白石有一幅画:用淡墨泼洒而就的芭蕉叶上停着一只小小的瓢虫,小虫不但触须毕现,连身上的花纹也清晰可辨。就凭这么一个小精灵的点缀,整个画面就平添了妙不可言的生趣。

高明的作者总是想着法子打破陈旧的框框。所谓“避正”,就是对人物不作直接的描摹。而是通过和这一个物有关的人或景从侧面烘托、刻画,从而使习作产生抢眼的感染力。

当然,如果自己也想笔下的人物有传神的细节,那么就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并将他们的细微言行记录下来;当然,也需要学习作家们的名篇,从中摄取所需要的细节。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写出令人叫好的细节。

(1)语言、行动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

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主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学生作文时,要善于使自己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具有特色,充满鲜明的个性,展示其独特的内心世界。

弃婴

广东一考生

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江南小镇。

婴儿哇哇的哭声在清冷的午夜听起来特别的凄惨。

木门“吱——”地开了,一个男人探出头来,看见了脚旁的婴儿。他眉头一皱,呆了几分钟,然后,下定决心似的,“嘭”地关上了门。

屋里的灯亮了,女人支着身子坐了起来,小声地询问:

“怎么了”

“门口有个娃娃……”

“娃娃”

她迅速地披上衣服走出门去。再进来时,那婴儿已在她手中抱着。

“你咋把她抱进来了,呵!还是个女娃。”

“外面天冷,娃娃会凉着。”

“抱了咱就得养她啊!”男人有些不情愿。

女人沉默。她不是不知道家里穷,何况女孩又“不中用”,她矛盾着,并不出声,只低头逗着孩子,孩子咯咯地笑了。女人抬起头:“咱养她,行不”

“咱家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男人烦蹂地握着双手。

“没钱就可以让娃娃死掉”女人激动起来。

一个“死”字令男人震撼了。好一会儿,他才喃喃地说:“看这娃挺乖巧,我也心疼,可咱拿什么养她我也知道这是条人命,可这年头,哪都有人扔娃娃,咱总不能都抱了来吧!咱连自己也喂不饱呢。”

“我不管,总之这娃儿碰了我,我就要养她!”

女人反常地坚持。

男人叹了口气,从女人手里接过婴儿,摸摸她红红的脸蛋,又叹了口气。

“算了,养就养,最多咱再苦点,反正也苦惯了。怎么说这是一条命啊。只是这娃跟了我们,苦了她了。”

女人放下心来。笑了。

长夜就这样过去……

那个女儿,就是我。我已经不在乎亲生父母是谁,养父母以他们心灵的选择赐予了我生命,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爱他们,他们是我一生一世的爹娘!

(2)细节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

生动精彩的细节,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它往往从细微之处着墨,表现人物最本质的性格特点。

吾家有女初长成

赵格致

无意引用了丰子恺老先生的一句话作题目,细想不太合适。其一,此女并非“吾家”——她是我二姨家的千金;其二,此女也并未长成(当然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因为她现在也只有六岁不到。有人会说:“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可写的”可在我看来,比起那些文学、影视作品中优柔寡断、喜怒无常的女性形象,我身边的这位个性鲜明的小女子要更可爱一些。她行事率性,从不忸怩;她充满自信,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维;她时刻保持冷静头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有人也许不信:“一个六岁不到的孩子怎么会如此成熟”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茹茹的世界吧。

自己事,自己来

也许是新鞋的鞋带有些打滑的缘故。茹茹的鞋带在一天里接连开了好几次。要知道,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的鞋带开了都是阿姨来系的。可能是老师有些不耐烦了,当茹茹第五次把脚伸到老师面前的时候,老师发了几句微词。茹茹很受不了,所以当鞋带第六次开的时候,她没有再找老师。白色的鞋带在飞扬的尘土中甩来甩去,变成了黑色。晚上妈妈把她接回家时发现了鞋带的变化,忙问怎么回事。茹茹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几天之后,茹茹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我再也没让老师系过鞋带。”她应该是很自豪的吧。

吃青椒不妥协

茹茹吃东西从不挑食,但是对于青椒她是坚决抵制的。所以当幼儿园中午的菜在一星期里第三次是青椒时,茹茹决定不再妥协。趁着老师分饭时的混乱,她逃出了幼儿园。由于幼儿园就在社区里,离家是很近的。她先到奶奶家拿了钥匙,然后一路小跑回到了家。到家后,她找出了自己珍藏了很久了的小熊饼干,到冰箱里拿了一听可乐,看看动画片吃了起来。先让她慢慢享受吧,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安静地吃饭,忙碌完了的老师发觉有些异样:今天的小饭桌怎么这么安静定睛一看,坏了,茹茹不见了!几个老师找遍了幼儿团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发现她——可是没有。六十多岁的老团长急得眼神都有些涣散,她安排几个老师分头出去找,并准备通知茹茹的爸爸、妈妈。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女英雄在酒足饭饱之后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走了进来。她一句话都没说,爬上了那张属于她的空着的小床,到梦乡里去找其他小朋友了,只留下了惊呆了的老师们和老团长。唉,其实很多事情是很简单的,只是那些大人们让它们变复杂了。

理财家“敛财家”

小朋友·“老朋友”

茹茹还充分地展示出了她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的天赋。从邻居阿姨怀里抱着的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到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再到社区里的那些“老朋友”(她这么称呼那些可爱的老太太),她都可以与之毫无困难地交流。尤其是与“老朋友”——她与好几位经常坐在社区草坪边上晒太阳的老太太们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感情。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怎么会和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聊一下午的天呢这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能力的范围。不过,事情还不止这么简单。一天,茹茹拿着一块漂亮的垫子回到了家。妈妈见了忙问:“那是你拿的人家谁的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茹茹没有理会,只是认真地把垫子绑到自己的椅子上。过了好一会儿,她慢慢悠悠地说:“是老奶奶送给我的。”她的语气很平静,就好像这真没什么似的。

正如你所看到的,茹茹的世界就是这么精彩。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真希望她可以慢一点长大,在她那个美丽的世界里多呆一阵子,晚一些懂得生命中那些复杂的事,只可惜谁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祝愿这位可爱的小女子永远个性如斯,可爱如斯。

(3)对比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

对比描写是写出人物个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真善美与假丑恶,只有在对比中才最容易显示出来。对比描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一个人的前后反应,表现他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突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境界。

哑巴小海

胡海波

列车在辽阔的原野上奔驰。车窗外闪过小丘、树林和一片片绿色的庄稼。

车厢内,我、爸爸和一个叫小海的哑巴孩子正在进行笔谈。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火车就要到郑州站了,小海站起身来,收起纸笔,背起书包恋恋不舍地向爸爸和我作了一个“再见”的手势,然后向车门走去。

爸爸站起身来,微笑着目送小海远去。就在这时,爸爸惊奇地发现,在小海的对面一个打扮得流里流气的青年人,从一位年轻妇女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精美的钱包。与此同时,扒手看到爸爸注意到了他,立即用威胁的目光瞪了爸爸一眼,爸爸软软地坐下了。

这一幕,小海也全看到了。

扒手将钱包迅速地塞进自己牛仔裤的后裤袋里,然后转身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吹着口哨向车门走去。

小海见此情景瞥了爸爸一眼,连忙向扒手追去。他挤到扒手身后,愤怒地从扒手裤袋里将钱包抽出来。扒手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是个小孩,便一把抓住小海的手腕,心虚地迅速向四下扫了一眼,见没有人注意他,便目露凶光地恐吓小海,语无伦次地说:“快,快把钱包给我,要……要不,你瞧这个。”说着挥了挥拳头。

小海毫不畏惧地一边挣脱手腕,一边憎恨地咿咿呀呀地比画着。

几个待下车的旅客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扒手见势不妙,啪啪几个耳光打在小海的脸上,紧紧抓住小海,大声喊道:“哪位丢了钱包,我抓到了一个小偷!”

那个妇女挤过人群,从小海手中夺过钱包,并愤怒地撕打着小海,旅客们也都在骂小海是个没有出息的小崽子。

小海在人们的打骂声中大声哭着……

刺耳的哭声像一把利刃扎在爸爸的心上,爸爸的脸上布满了愧疚的神色,但他最终没有勇气站起来,眼里更多的是恐惧的神情。他点燃一支烟,罪人似的低头抽着……看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小海,听着旅客们愤怒的责骂。我真想过去说明真相,但看到扒手那闪着凶光的眼睛和恐惧畏缩的爸爸,也只好麻木地呆坐着。

闻声赶来的乘警叔叔,一把抓住那个还在向小海施暴的扒手,“原来是你呀,‘七手太保’,这次你还想嫁祸于人,欺负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

小海把扒手拽到爸爸的面前,对乘警指了一下扒手,作了一个夹钱包的动作,又用食指与中指点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哑语:看见),再指向爸爸,意思是他也看见,可以作证。

乘警叔叔明白了,便问爸爸:“先生,你能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和我谈谈吗”

爸爸惭愧地点点头,将事情从头到尾详细地讲了一遍……

乘警押着扒手走向车站派出所。“咿咿呀呀!”小海在车窗外微笑着向我们告别,爸爸挥挥手,但随即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列车继续在辽阔的原野上奔驰,我的思绪也飞快地旋转,扒手、小海、爸爸、我……心中翻腾起难言的情绪,有对小海的敬佩,更多的却是深深的内疚。爸爸在凝目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

人物个性突出:残疾少年小海,坚守正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爸爸,有正义的动机,无坚守正义的胆量,自私而畏缩;扒手,凶暴猖狂,狡猾无耻。作者主要采用两种技巧突出人物个性:一是注重细节的描写,如爸爸“软软地坐下”“低着头抽烟”等细节,突出他的胆怯、内疚;二是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例如,我与小海,爸爸与小海之间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小海的英勇无畏。

技巧3、渲染氛围

就生活中的一些寻常琐事或摄取文史人物而成篇,从选材“新”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果考生能够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在叙事、写景中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就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要渲染使人动情的氛围。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进行渲染,使之凸现出来。如《背影》中主要抓住父亲翻越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一细节,“探身、穿过、爬上、攀、缩、倾、抱、放、爬”等动词。细腻而简练地再现了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行动艰难、买橘子很不容易的最使人动情的瞬间,充分表现出父爱的真挚与深厚。

我想握住你的手

上海一考生

执子之手,今生珍重。

——题记

我不承认自己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之人,也不会觉得是悲秋伤春的婉约词人,更不会相信看着《情深深雨蒙蒙》便会泪眼婆娑。

前些日,朋友来信说,他已通过了有关方面的考试,准备去新加坡,并且将在十二月回家一趟。拿着这封薄薄的信笺,却仿佛重有千钧。他是我高中三年结识的最贴心的朋友。高中毕业,他顺利进了重点大学,不几日又将出国,而我却被命运之神挥鞭逼进了复读班的角落,不免有些自悲自悯,黯然神伤。

那是一个暮色将垂的黄昏。时至深秋,气温也有些低。朋友带着仆仆的风尘到学校来找我了!“兄弟!”我一眼认出是他,兴奋地喊了出来。还是像从前一样,朋友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新加坡方面的情况。毕竟,对于未来的路,他也很难说清。他说再过几天就要启程,可能两年三载回不来。我不禁心一沉,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我要挥刀斩去的荆棘,我也有我要拼杀出来的血路,我们不可能永远面对面地交谈。但这一消息的确来得太突然,我几乎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今天,就要和真正的朋友天各一方,真有点失落的空荡。

走在往昔的校园,朋友已不再属于它,而我却还要在此度过另一个冬天。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柔和的白光,然而在今天的我看来,全然是暗淡的。和以前一样,校园内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是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少了一些熟悉的模样。与朋友就这样无声地走着,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明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朋友几次终于忍不住,让我回去吧,我不说话,只是紧握住他的手,执拗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因为,我知道,两年三载,对于一段纯洁珍贵的友谊意味着什么。

快到校门了,我是不能出校的,朋友突然转过身,手紧紧相握在一起,我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良久,朋友哽咽着说:“回去吧!”我已不能说话,我仰头看了看青灰色的天,我静静地收回我的脚步,夜风渐起,吹起我零乱的头发,我把手缩回衣袖,而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滴长长的泪痕,在这静静的校园黄昏,为我悄然地演绎着让人心碎的苍凉!

心里说:执子之手,今生珍重。

考生从震撼自己心灵的情感事件写起,写自己与好友分别的一件琐事却能情真意切。为了营造情感氛围,作者采取了两个策略:一是采用移情的手法,如自己与朋友分别时“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柔和的白光,然而在今天的我看来,全然是暗淡的”等等,都是借景写情的笔墨。二是直抒胸臆,如结尾处写“夜风渐起,吹起我零乱的头发,我把手缩回衣袖,而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滴长长的泪痕,在这静静的校园黄昏,为我悄然地演绎着让人心碎的苍凉”等等。

技巧4、把握意象

英雄泪

华英才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泰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赢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赢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赢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见,我用匕首去刺泰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THE END
1.论《文心雕龙》对“情性”“性情”的调遣及表达的理念摘要: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巅峰之作,“情”字散见于全书50篇文章中的40篇。其中,“情性”“性情”两个概念,未能引起龙学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文心雕龙》出现的“情性”“性情”,由于“性”和“情”的组合方式不同,所指对象、表达的意义也存在差异。这是两个偏正结构的词组,词序在前者是所指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zxk201507029
2.D78《文心雕龙》情采——真情实感。所以一定要认真书写,源自内心真实情感的作品。 3.朴实的外衣 一篇文章,如果既保证了文采又不埋没掉内容,技能引经据典,博文广识,又能将作者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善于修饰文章,各方面都平衡的融合在一起。 只有文章的真实情感被凹凸出来,作品才会丰富鲜艳,立体饱满。https://www.jianshu.com/p/1c03ed0e5982
3.文心雕龙卷七·情采第三十一之浅析《情采》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一篇。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的文风而加以批判,认为除文采以外,必须还要注意一篇文章的内容,换言之,不单只要注意文,还要注意质。这篇文章可分为四大段: 一、提出文质两字,作者对文并不忽视,可是为针对当时的文风,乃把质看得更为重要。又标出性情两字,说明作文之要,贵乎有真性情贯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7076328634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