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师:我先不评判大家的回答,请大家听培根怎么说的,“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明之举。”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生解释。

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古人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善事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四、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过渡: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与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的最美的词句,如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我将洗耳恭听。

附文中的妙语(仅供参考):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2、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3、感悟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4、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挫折,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教学难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主旨的显现

2、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法教学

教学准备:

2、准备几幅紫藤萝花的挂画

第一课时

1、展示大挂图紫藤萝,让学生具体感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傲雪的青松,斗霜的秋菊,迎风的翠竹,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草丛里无名的野花……这些自然界植物无不蕴涵深刻的哲理,那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紫藤萝,打开课文《紫藤萝瀑布》,我们来学习新课,看看作者在看看盛开的紫藤萝形成的瀑布流有怎样的感悟紫藤萝又带给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启迪,给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

2、快速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段号,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主旨,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第二段:第七至第九自然段

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第十至第十一自然段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体验作品情感,并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让学生回答思考题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再提问学生如何理解“迸溅”一词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作者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多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朗读课文,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看看哪个小组最能将课文中的所表现感情朗读出来。

(5)课后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1)采用分读、齐读、重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一次整体感知。布置思考题。

c、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此段落中由花的热闹写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写作思路(要点:花色,花色的热闹引起作者内心的焦虑与悲痛,怀念弟弟)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筛选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再进行小组之间交流。出现不同意见的进行全班同学讨论,并给予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组讨论的问题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十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被拆毁了,过了很多年后,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触景生情,思想波动)

b、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小组讨论的问题

c、联系作者的情感变化,试谈谈紫藤萝的象征意义。(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现在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赏析语段中精美的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自由发挥,再给予点评)

第三小组讨论的问题

e、怎样理解“花与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伟大的事业)

第四小组讨论的问题

g、总结归纳文中的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生命是永恒的,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3)开放性思考和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并让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

(4)课堂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紫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的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位这篇短,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生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

《萤火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

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2.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的

提示: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作者由自然现象人手,进而引出人们的对其探求过程的说明,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其中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

4.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提示: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

三、研讨欣赏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原来萤有许多种数,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

2.幼虫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虫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质硬的薄膜……

3.故乡的萤火虫更是一年,二年,几乎十年没有见过了,最近家中来信说: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萎了。

提示: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1.能够发光的,不能发光的2.大抵3.几乎

(课堂总结)

《散步》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幸福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

的爱,进入《散步》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l。),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不同的表述介绍文中的人物。‘

3.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生动形象感人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有疑问的语句。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2。)、

明确:(①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②中年人的责任感。③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④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⑤互敬互爱的·家人。……)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感受人物形象。)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明确:(此题在于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品的写作内容,并能够分析其写作特点。)

五、研读赏析’

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1.理解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2.回忆生活,叙述你们一家人的和美温馨的场面。明确:(从生活中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

六、梳理巩固

学生同位间交流本堂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1)准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

(2)通过自身品味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意境美;

(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

(课前播放温情mediashow,带动学生情绪,感受充满温馨的氛围,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

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听读

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

学生自由朗读,互相讨论

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

学生自由活动,或读,或背

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回答几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字词)

①参与散步的人物散步的地点散步的季节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回答)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

②这是一次_________的散步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散步;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散步;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散步。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

(出示讨论题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落脚点一:劝母散步,让生命延续

(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

(2)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散步真的是因为身体不好吗

落脚点二:爱的抉择,把爱延长

(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决定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约定

(3)母亲后来为什么决定改变主意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怎样理解“整个世界”

5、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2)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因为它美在(写出了)......”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选段,学生自选感人或优美的语段或词句品读,读出感情。)

6、当堂检测

又一个美丽而神圣的母亲节刚刚过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THE END
1.献给所有夫妻(深度好文)相爱富贵爱情夫妻是彼此依赖的山。 什么是夫妻? 生老病死,在你身边, 大起大落,把你陪伴。 朋友再真诚, 也不能事事帮你, 孩子再孝顺, 也不能一直陪你, 只有夫妻, 才能一辈子都在一起。 夫妻,一辈子, 互相尊重,互相照顾, 彼此疼惜,彼此搀扶; 夫妻一辈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7BFBDP055616WX.html
2.感情文章(精选6篇)例如, 《桂林山水》一课, 文章的开头就写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概括全文的作用。文章写了漓江的水静、清、绿, 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说明桂林的山水确实是“甲天下”, 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n19zj7.html
3.离婚涉及哪些方面问题?离婚涉及哪些方面问题? 导读:离婚涉及的问题:1、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否破裂,有无和好的可能。2、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处理。3、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https://www.64365.com/zs/633872.aspx
4.头条文章为人多学小成,有始无终,心性暴躁,幼年见灾,孝顺你母,兄弟骨肉小靠,男人妻大,女人夫长,可谓伶俐聪明贤能之命。 以上是传统属学对金鼠的评价。今天看来,这类属鼠人自我意识强烈,对外界十分敏感。在思想方面着重主观体验。感情方面也波澜起伏,是一名不错的说客和演讲天才。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1440501236229
5.[方面级别情感分析]0x01方面级情感分析笔记aste主流方法p pp感情极性(sentiment polarity)一般积极、消极、中性 至于怎么抽取,抽取什么,接下来我们细粒度地介绍这些任务。 1.单任务方面级情感分析(单ABSA) 人如其名,就是 c、a、o、p 这四个方面单独地抽取出来,这方面发文章难度较大尤其是最后一个任务,前人之述备矣,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这篇文https://blog.csdn.net/qq_42523037/article/details/125736348
6.头条文章而感情方面,由于癸水女较为柔弱的特性,因此其这一辈子都在追求安全感,所以聪明的癸水女往往会选择一个成熟稳重且事业有成的大叔来为自己遮风挡雨。而大叔们也偏偏容易被这种柔软所俘获,一如水滴石穿,有无比的耐力。癸水女是憧憬恋爱的,心里往往住着小女人的童话情怀,但是比较被动,胆子比较小,表面上虽然温和,但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65464121852325
7.54《跨文化交际学》书摘(跨文化交际学)书评17. 文章分三个部分来加以分析(1)沟通的本质与模式,( 2)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3)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特征。 18.人类绝不是由外在因素来决定其沟通行为,而是很有自主性,能积 极参与沟通过程来决定自已行动的生物。 19. 在此把沟通定义为“双方经由交换符号,来建立一个互依互赖关系的相互影响过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018366/
8.文种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记叙文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https://baike.sogou.com/v26707.htm
9.关于感情的记叙作文(精选55篇)祝愿你的那条时间轴的每个事件都是完整的.句号。他说:“好。” 不知道他是否听进去了,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有什么一定在改变。屏幕前的你看到这篇文章,是否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我也衷心祝愿你的时间轴上不存在不完整的事件。 感情的记叙作文 22 其实自己觉得自己身边的那一些男孩子都是挺痴情的,包括一个湖南过来http://mip.yuwenmi.com/zuowen/tuijian/827187.html
10.情感缠绵的散文作品一生光华,退却的是你我的年龄,不变的是你我相思相恋的深情。一份相思一份情意,在时光的门楣,我蓦然回首,你就在灯光阑珊处。半辈子,寻寻觅觅,你就是我要相依相随的那个人。 看过“情感缠绵的散文作品”的人还看: 1.关于感情方面的散文 2.关于感情散文 3.感情迷茫的散文 4.个人情感的散文 5.励志情感散文http://m.wenxue.xuexila.com/sanwen/43138.html
11.婚姻情感文章两性情感故事情感心理测试深港在线情感频道和你分享各种情感文章,情感故事,情感日志,情感日记大全,情感测试题.更多情感文章、情感故事、情感日志尽在情感故事网.http://emotion.szhk.com/
1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理解文章结构和表达手法上的特点 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五、课题实施中预计会出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 要防止将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出现机械枯燥,也要防止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上成讲评课或者代替成作文课,重方法而缺少人文性,不理解阅读内容不要情感态度! http://www.xaeduyun.cn/s1d3q/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56e2068aa016e36bde32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