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NRA账户前必知:深入理解特殊机构代码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15江苏

简单来说,特殊机构代码是外汇局赋予境外企业的专用代码,相当于境外企业在境内办理涉外业务时有了唯一的身份识别号码。

因为境外企业没法像境内企业那样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当境外企业需要在境内银行开户时(例如NRA、FTN、OSA账户),就需要首先向外汇局申领特殊机构代码。

此外,在外汇局的系统中办理外汇登记、国际收支申报等信息也需要录入这个特殊机构代码。

特殊机构是指按照有关规定,目前无法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确因办理涉外业务需要统一标识的机构,包括部分境内机构(军队、武警部队等)、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和有办理涉外业务需求的境外机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机构)等。

特殊机构代码是指外汇局向特殊机构统一赋予的、仅供该机构在办理涉外业务时使用的专用代码。涉外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需要提供主体标识码的外汇管理登记或审批、外汇账户开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境内划转数据报送等。特殊机构代码不作为认可特殊机构为有效机构的证明,同一机构不能重复申领。

1、特殊机构通过银行或外汇分局业务部门申领特殊机构代码。

2、受理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审核(3个工作日内)

3、有赋码权限的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并赋码(3个工作日内)

有银行联、外汇局联和特殊机构联。

1、申请特殊机构赋码以前需要至外汇局办理,现在可线上办理。

2、增加了特殊机构代码核验功能,银行可线上验证特殊机构赋码真实性。

3、特殊机构代码以前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现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赋码,现在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原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出具的特殊机构代码仍然可以使用,无需重新申请特殊机构代码。

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夯实外汇管理和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汇发〔2023〕21号文印发,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新增“特殊机构代码”章节,明确特殊机构代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自主赋码,规范特殊机构代码赋码范围、编码规则、申领和维护流程。二是明确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赋码服务线上办理方式和具体流程,简化代码赋码办理手续,进一步便利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外汇业务。

《规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外汇代码赋码服务线上办理功能上线的通知》(汇综发〔2021〕74号)、《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汇综发〔2020〕91号)同时废止。(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全国性中资银行: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工作,明确特殊机构代码、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的赋码业务线上办理操作规程,提高外汇管理和统计分析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应及时通知辖内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遵照执行。各全国性中资银行应及时通知所辖分支机构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3年9月22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废止《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场监管局(厅、委):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订印发<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14〕16号),特殊机构代码赋码工作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23〕21号)执行。现予发布,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9月28日

附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外汇局信息系统代码是指在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为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而对有关业务分类指标、统计要素等编制的编码或号码。

外汇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以下简称外汇代码标准)是指应用已有的国家标准、金融行业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以及对没有以上标准而又需要在外汇管理有关的信息系统中统一的代码所制定的标准。

本规定中所涵盖的外汇代码包括“国家和地区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代码”“货币代码”“行业属性代码”“涉外收支交易代码”“金融机构类型代码”“结算方式代码”“外汇账户性质代码”“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和“折算率”等公共类代码,以及“外汇局代码”“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特殊机构代码”等档案信息类代码。

第三条外汇代码标准化工作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信息科技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标准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外汇代码标准化规章和制度。

(二)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外汇代码标准化规划、计划。

(三)负责制定或组织制定外汇代码标准。

(四)负责外汇代码标准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代码新增、变更、停用等),保持各信息系统代码与标准统一。

(五)负责监督、检查外汇代码标准的贯彻实施。

(六)负责推荐申报外汇局牵头编制的金融行业标准。

(七)负责指导各级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分局)开展外汇代码标准化工作。

第四条外汇分局应指定各自标准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级分局辖内外汇代码标准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落实外汇代码标准化规章、制度、规划以及计划等。

(二)负责办理辖内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和特殊机构代码的申领、信息要素变更和停用等维护工作。

(三)负责管理辖内组织机构档案维护工作。

(四)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辖内外汇代码标准化工作,保持各信息系统代码与标准统一。

(五)承担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外汇代码标准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外汇代码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重复,原则上代码变更通过停用旧代码、增加新代码的方式实现。

(三)外汇代码标准编制时要严格遵守编码规则。外汇局自行编制的外汇代码标准中,编码所用到的英文字母应全部大写。

(四)外汇局通过“外汇代码标准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代码系统)对外汇代码标准进行统一维护,各信息系统共享使用。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可根据实际业务办理需要,由业务人员在办理业务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维护。

(五)外汇局信息系统在立项申报时应在需求中包含外汇代码标准的使用需求和使用方案。信息系统建设时应严格执行外汇代码标准的要求,开发相应的功能,确保与代码系统中外汇代码标准一致。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汇代码标准变更对数据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功能。

第六条国家外汇局业务部门、外汇分局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制定外汇代码标准的需求,报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汇总各部门、外汇分局提出的外汇代码标准需求,根据外汇代码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规划以及与代码关系最密切部门的意见,拟定外汇代码标准的起草部门和工作计划草案,经国家外汇局数据管理工作小组审议后正式确定外汇代码标准起草部门和工作计划。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家标准、金融行业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程度。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结果和依据。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八条外汇代码标准起草部门应将外汇代码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印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外汇代码标准起草部门对征集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和处理后提出外汇代码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和意见汇总处理表。

第二章公共类代码

第一节国家和地区代码

第十条国家和地区代码是唯一标识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的代码。

第十一条国家和地区代码参考国家标准《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第十二条国家和地区代码采用3位字母编码法编制。对于国家标准中未包括的国家或其他具有特别地理政治意义地区,可在AAA~AAZ、QMA~QZZ、XAA~XZZ、ZZA~ZZZ区段内自行赋码。为区分境内不同经济区域,可采用Z00~Z99分别表示一般贸易区或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其中Z后两位数字与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保持一致。

第十三条国家和地区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国家或地区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发生变更,应提出国家和地区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附1),并说明有关情况。

(二)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征求国家外汇局有关部门意见并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代码系统中维护并发布。

(三)各信息系统统一采用发布的标准。

第二节行政区划代码

第十四条行政区划代码是唯一标识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

第十五条行政区划代码参考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第十六条行政区划代码采用6位数字层次编码法编制。其结构形式如下:

第一层2位数字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层2位数字代码表示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准副省级、地级)、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县、县级市)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第三层2位数字代码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

第十七条行政区划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行政区划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二)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代码系统中维护并发布。

第三节经济类型代码

第十九条经济类型代码参考国家标准《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第二十条经济类型代码采用3位数字层次编码法编制。其结构形式如下:

第一层表示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第二层表示中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第三层表示小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

第一层和第二层之下,如果不再细分则用数字“0”补齐。“其他”类一般用“9”表示。

第二十一条经济类型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经济类型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经济类型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四节货币代码

第二十二条货币代码是唯一标识世界各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第二十三条货币代码参考国家标准《表示货币的代码》。

第二十四条货币代码采用3位字母编码法编制,字母要求必须大写。

第二十五条货币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货币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货币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五节行业属性代码

第二十六条行业属性代码是按照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唯一标识社会经济活动行业分类的代码。

第二十七条行业属性代码参考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第二十八条行业属性代码(国家标准)采用线分类法5位层次编码法编制。其结构形式如下:

门类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D……顺次代表不同门类。大、中、小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用三层四位数字表示。如果大类或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后面的代码补“0”直到第四位。“其他”类一般用“9”表示。

外汇局行业属性代码标准参考国家标准中门类、大类的分类编码规则,并将国家标准中门类用大写字母进行标识改为2位数字编码。其对应关系如下:A—01,B—02,C—03……T—20,依此类推。

第二十九条行业属性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行业属性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行业属性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六节涉外收支交易代码

第三十条涉外收支交易代码是标识我国涉外收支交易类型的代码,包括国际收支交易和其他与外汇收支业务有关的经济交易。

第三十一条涉外收支交易代码参考国家标准《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

第三十二条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采用6位数字层次编码法编制,其结构形式如下:

第一层是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第二层是中类,用两位数字表示,该层代码从2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9;第三层是小类,用两位数字表示,该层代码从0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9;第四层是细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第二层之下,如果不再细分则用数字“0”补齐。细类中“其他”类用“9”表示。

外汇局涉外收支交易代码标准参考国家标准6位数字层次编码法,并根据实际需要分为“收入”和“支出”两部分。

第三十三条涉外收支交易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涉外收支交易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涉外收支交易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七节金融机构类型代码

第三十四条金融机构类型代码是根据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和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标识的代码。

第三十五条金融机构类型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三十六条金融机构类型代码采用2位数字顺序编码法编制。

第三十七条金融机构类型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金融机构类型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金融机构类型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八节结算方式代码

第三十八条结算方式代码是标识涉外收支交易中结算方式的代码。

第三十九条结算方式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四十条结算方式代码采用1位字母编码法编制。

第四十一条结算方式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结算方式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结算方式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九节外汇账户性质代码

第四十二条外汇账户性质代码用于唯一标识各不同性质的外汇账户。

第四十三条外汇账户性质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四十四条外汇账户性质代码采用4位数字层次编码法编制,其结构形式如下:

第一层是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第二层是小类,用三位数字表示,该层代码从000直至999。第一层之下如果不再细分则用数字“0”补齐。

第四十五条外汇账户性质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外汇账户性质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外汇账户性质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十节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

第四十六条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是唯一标识保税监管、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的代码。

第四十七条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四十八条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采用2位数字顺序编码法编制。“其他”类一般用“99”表示。

第四十九条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汇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某个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没有相应代码或者代码有变更,应提出特殊经济区域/场所类型代码标准维护需求,提交《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

第十一节折算率

第五十一条折算率在国家外汇局政府网站定期公布。

第五十二条折算率的维护流程:

(一)国家外汇局政府网站发布《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表》、中国货币网发布人民币参考汇率后,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负责及时将其导入代码系统并审核发布。

(二)折算率发布后,各信息系统应统一采用发布的标准。

第三章档案信息类代码

第十二节外汇局代码

第五十三条外汇局代码是唯一标识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代码。

第五十四条外汇局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五十五条外汇局代码采用6位数字编码法编制。国家外汇局代码为100000,各分支机构代码的初始赋码值一般使用其所在行政区划的行政区划代码。为保证外汇局代码的唯一性,已停用的外汇局代码不再赋予其他外汇局。

第五十六条外汇局代码维护流程:

(一)外汇局代码由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外汇分局不得自行编制或变更。

(二)新设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上下级关系或所管辖行政区划、外汇局名称等信息发生变更时,所属省级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应及时填写《国家外汇管理局代码标准维护申请表》并说明有关情况,报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

(四)各信息系统统一采用发布的标准。

第十三节金融机构代码

第五十七条金融机构代码是外汇局唯一标识从事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代码,该金融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代码与总部(总公司)保持一致。

第五十八条金融机构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五十九条金融机构代码采用4位数字、字母编码法编制。金融机构代码发布后将不得变更。为保证金融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已停用的金融机构代码不再赋予其他金融机构。

第六十条金融机构代码申领与维护流程:

(一)金融机构代码申领流程

1.境内金融机构总部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在申领金融机构代码时,应向所在地外汇分局提交《金融机构代码申领/维护表》(附2),以及《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或批准其成立的批复文件等材料复印件,也可提交上述材料电子版文件,如扫描文件、电子证照等。证书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许可证》《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

2.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应于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无误的材料电子版报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其中地(市)分局申请材料应经省级分局标准主管部门核对后报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

4.受理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及时将电子版《金融机构代码申领结果通知》发送申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妥善保管《金融机构代码申领结果通知》。

5.各信息系统统一采用发布的标准。

(二)金融机构代码信息要素变更流程

金融机构跨外汇分局迁址时,应向迁入地外汇分局申请信息要素变更。迁入地外汇分局负责协调迁出地外汇分局向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申请必要的数据迁移操作。

(三)金融机构代码停用流程

金融机构依法终止、注销或主动申请停用金融机构代码的,原则上应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文件下发或机构停业备案文件报行业主管部门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外汇分局提交《金融机构代码申领/维护表》,以及上述文件之一的复印件或电子版文件,参照金融机构代码申领流程办理金融机构代码停用手续。

(四)金融机构代码申领结果通知补领和停用恢复流程

已申领金融机构代码的金融机构,如需补领申领结果通知,参照金融机构代码申领流程办理补领手续。

已停用金融机构代码的金融机构,如需恢复,参照金融机构代码申领流程办理停用恢复手续。

第十四节金融机构标识码

第六十一条金融机构标识码是外汇局标识金融机构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每个金融机构总部或分支机构均编制一个唯一的金融机构标识码。

第六十二条金融机构标识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六十三条金融机构标识码采用12位层次编码法编制,初始赋码时其结构形式如下:

第一层是6位数字代码,是该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第二层是4位数字或字母代码,是该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代码。

第三层是2位数字或字母顺序代码。先使用数字编码从00开始按升序赋码直至99。数字编码不够时,采用“1位字母+1位数字”编码即从A1~A9、B1~B9…Y1~Y9,然后采用从“1位数字+1位字母”编码即从1A~1Y、2A~2Y…9A~9Y,以唯一标识该区域内该金融机构分支网点。此外,金融机构外设的代兑点或其他特殊需要的机构顺序码应采用2位字母的编码方式,从AA编起至YY止,其顺序码排列顺序为AA~AY、BA~BY…YA~YY。上述编码原则上不允许使用I、O、Z等容易与数字产生混淆的字母。

金融机构标识码初始赋码时按照本编码法进行编制,发布后不得变更。为保证金融机构标识码的唯一性,原则上已停用的金融机构标识码不再赋予其他金融机构。

第六十四条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与维护流程:

(一)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流程

2.金融机构在申领金融机构标识码时,应向所在地外汇分局提交《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维护表》(附4),以及《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或批准其成立的批复文件等材料的复印件,也可提交上述材料电子版文件,如扫描件、电子证照等。证书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许可证》《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

4.金融机构应及时下载或领取电子版《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结果通知》并妥善保管。

(二)金融机构标识码信息要素变更流程

(三)金融机构标识码停用流程

金融机构依法终止、注销或主动申请停用金融机构标识码的,原则上应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文件下发、机构停业备案文件报行业主管部门或上级机构批复文件下发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外汇分局提交《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维护表》,以及上述文件之一的复印件或电子版文件,参照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流程办理金融机构标识码停用手续。

(四)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结果通知补领或停用恢复流程

已申领金融机构标识码的金融机构,如需补领申领结果通知,参照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流程办理《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结果通知》补领手续。已停用金融机构标识码的金融机构,如需恢复,参照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流程办理停用恢复手续。

(五)金融机构合并或分立的处理流程

金融机构因合并、分立而产生的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的保留、申领与废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办理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申领或停用手续,并详细说明有关合并或分立情况,以及外汇业务办理情况。

1.金融机构合并一般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吸收合并,是指金融机构接纳其他金融机构加入本金融机构,接纳方继续存在,加入方解散。加入方的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应办理停用手续。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金融机构合并设立一个新的金融机构,合并各方解散。新设立金融机构应申领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合并各方应办理停用手续。

2.金融机构分立一般有存续分立和解散分立两种形式:

存续分立,是指一个金融机构分离成两个以上金融机构,本金融机构继续存在并设立一个以上新的金融机构。新设立金融机构应申领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继续存在的金融机构,其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保持不变。

解散分立,是指一个金融机构分解为两个以上金融机构,本金融机构解散并设立两个以上新的金融机构。本金融机构应该办理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停用手续,新设立金融机构应申领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

第十五节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

第六十五条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是唯一标识办理外汇业务的组织机构的代码。

外汇局在各信息系统中全面适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9-17位作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对不属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范围的组织机构,以办理外汇业务时按本规定申领的特殊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

第六十六条外汇局在代码系统中建立组织机构档案库,集中存放组织机构档案信息,并提供各信息系统共享使用。

各信息系统应按照代码标准的要求,开发配套的组织机构档案维护功能或提供接收组织机构档案信息的功能,实现组织机构档案信息的共享和维护。

第六十七条组织机构档案信息分为标准要素和非标准要素。

标准要素是指在外汇局各信息系统中应共享使用并保持一致的信息要素,主要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住所/营业场所代码、常驻国家(地区)代码、所在地外汇局代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经济类型代码、行业属性代码等(附6)。标准要素由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协商确定。非标准要素是指仅在部分信息系统中维护和使用的信息要素。

第十六节特殊机构代码

第七十条特殊机构是指按照有关规定,目前无法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确因办理涉外业务需要统一标识的机构,包括部分境内机构(军队、武警部队等)、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和有办理涉外业务需求的境外机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机构)等。

第七十一条特殊机构代码由外汇局自行编制。

第七十二条特殊机构代码为9位数字和字母编码,按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中的自定义区规则编制。

第七十三条特殊机构代码申领与维护流程:

(一)特殊机构代码申领流程

1.特殊机构通过银行或外汇分局业务部门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应出具包含其准确、完整、规范名称以及机构成立的有效证明。银行或外汇分局业务部门对特殊机构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根据该机构的信息填写《特殊机构代码申领/维护表》(附7,以下简称《申领/维护表》),并将《申领/维护表》及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提交至所在地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

2.受理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应于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提交至有赋码权限的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

3.有赋码权限的外汇分局标准主管部门应于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对其进行赋码。

(二)特殊机构代码信息变更、补领赋码通知流程

(三)特殊机构代码停用流程

第七十五条原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出具的特殊机构代码仍然可以使用,无需重新申请特殊机构代码。

第四章附则

第七十六条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特殊机构代码的申领与维护,原则上应通过线上方式由金融机构本级或其上级机构提交申请材料。不具备线上申请条件的,可通过线下或互联网邮件方式提交申请材料至所在地外汇分局,由所在地外汇分局录入代码系统线上办理模块。

第七十七条本规定由国家外汇局标准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十八条本规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外汇代码赋码服务线上办理功能上线的通知》(汇综发〔2021〕74号)、《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汇综发〔2020〕91号)同时废止。现行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THE END
1.宜黄县人民政府工作信息关于撤销全国唯一标识码为360025480号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1)赣1002行初5号作出的判决,宜黄县凤冈镇池南村卫生所于2019年12月31日取得的全国唯一标识码为360025480号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程序违法,适用法律错误,依法撤销宜黄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12月31日作出的全国唯一标识码为360025480号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我委http://jxyh.gov.cn/art/2021/10/27/art_5253_3749319.html
2.江苏苏州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UDI唯一标识编码/厂商识别代码(全国可观看江苏苏州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UDI唯一标识编码/厂商识别代码(全国可办,系统免费)代办流程?如何办理?需要哪些资料?视频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UDI(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唯一标识编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提升产品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进行UDI编码的必http://96633925.b2b.11467.com/news/9337036.asp
3.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a罗切斯特的真心与狂热 Rochester's sincerity and frantic[translate] a2.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国家代码编制规则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始终不变 的识别标识码。[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066069
4.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报考代码14430院校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报考代码是14430,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11014430(说明:学校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10位识别代码),通常默认取后5位14430为学校代码。 https://www.027art.com/daxue/jianjie/nz36mb9897yd13.html
5.国家药监局发文,体外诊断试剂将纳入第二批实施唯一标识范围2021年1月1日,唯一标识正式实施,各省级药监局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省内第一批唯一标识工作落地。按照国家药监局要求,未按要求填报产品标识(DI)的,注册申报资料将不予签收。这意味着,产品标识码与医疗器械注册挂钩,未来不使用唯一标识的产品将无法注册上市。 http://www.caivd-org.cn/article.asp?id=11231
6.二类产品入院的唯一标识码DUI详解高频手术电极、一次性切割止血消融电极的生产企业——武汉麦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消融电极、一次性手术电极、一次性微创钨针、普通电刀笔、伸缩电刀笔、吸烟刀笔、吸液刀笔、不粘双极电凝镊、甲状腺双极电凝镊、电凝钩等数十个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和一次性使用中性电极(负极板)医疗器械产品,所有品种即将拥有唯一标识码https://www.merun-med.com/newsitem/278566789
7.全国各省第二类医疗器械UDI实施要求汇总(附各省UDI实施要求文件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配合,完善“UDI追溯平台”功能,探索“两码映射”实现路径。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培训,做好政策宣贯和技术指导,加快推进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人积极参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 ·发布全国首部UDI实施地方标准https://www.weudi.com/Knowledge/PoliciesRegulations/371.html
8.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申请(精选9篇)第四部分(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三)统一代码的主要特性。1.唯一性。统一代码及其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一个主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440g4.html
9.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赋能新亚电缆数字化转型MES管理信息化实施ECODE唯一标识码项目后,通过扫描产品的质量追溯码,可以自动获取产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检验记录数据。 3. 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面向智能制造的MES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项目”,实现了产品原材料、制造参数等数据的可追溯和查询,以及所有生产计划、生产流程、设备管理、仓储物料管理等的全程可控性,替代了原有的人工操作,使得https://articles.e-works.net.cn/mes/article153254.htm
10.GBT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高清版GB/T 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pdf,ICS 35.040 A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彖标淮 GB/T 32007—2015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 Unified coding and identification for auto parts 2015-09-1 1 发布 2016-01-01 实施 幅畿勰畫曹1警彎畫发布 GB/T 32007—201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03/7033103052002036.shtm
11.推广机构号为10位数字组合码,第1位标识信用卡推广渠道类型,后9位大额支付系统行号标准为10位定长数字,是参加大额支付系统机构的唯一标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银联标准的牡丹灵通卡,卡号的7至10位,为()。 A、发卡行标识代码 B、发卡机构地区号 C、种类码 D、发卡顺序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照明器防护等级标识IP后面的两位数字,其中第1位表示防水等级,第2位表示防尘等https://m.xuesai.cn/souti/b8w2isjx.html
12.卫健委医保局联合发文全面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全国统一的国家医保编码落地后,各单位应当及时做好UDI码与国家医保编码的映射工作。 三、实施工作指南 省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部门协作工作小组总结了一年多来的UDI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UDI实施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指南详见附件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UDI实施指南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475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