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信息高速流通、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迎来持续回升,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
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眼下,年轻一代中悄然兴起一股理性消费的新风潮,这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的转变,更是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的调整。
钱包鼓了也要精打细算年轻人争当“省钱天才”
消费的增长离不开收入的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增长6.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462元,增长6.4%。
收入增加钱包鼓起来,却出现了一批争当“省钱天才”的年轻人。
无独有偶,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快手青年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优惠”“性价比”“平替”等关键词在快手搜索量攀升,2023年分别同比大增292.8%、87.5%和74.2%。搜索人群中,00后占比约为5成,其中一二线城市青年更在意“省钱”,三四五线青年更重视“性价比”,“优惠”搜索量则全线城市增长翻倍。
报告折射出青年人群有着充沛的消费需求和意愿,但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购物决策更加精打细算。简而言之,年轻人消费观转向“买得聪明”。
争当“省钱天才”折射出消费观怎样的变化?
从这次的“低成本四菜一汤爆火”到此前的“特种兵式旅游”,从“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年轻人的重实用的生活方式频频引发热议。
究其原因,是因为年轻消费群的价值观出现了更多元化的层次,整体上看更理性、对自己的需求也更加明确。
从“我想要”到“我需要”。随着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年轻消费者逐渐摒弃单纯追求物质享受,开始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于是很多年轻人不再盲目跟风,而是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消费决策。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性价比、实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除了消费本身,年轻人还给很多非物质的消费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不管是旅行、还是学习新技能,这些都能带来长久回忆和内心满足。因此,即便是在有限的预算下,那些能够促进拓宽视野、促进个人成长的支出依然占据了年轻人消费的很大比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省钱天才”,还是”买得聪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消费陷阱“,开始践行理性的消费观念,这种行为本身何尝不是一种追求品质生活的表现呢?
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