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口红经济”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后疫情时代!“口红经济”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摘要】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热情似乎并没有原本预想的那样激情和热烈,曾以为三年大疫后的放开会迎来一次“报复性消费”的大场面,然而恰恰相反,放开后,面对日益内卷的就业市场和囊中羞涩的钱袋,“口红经济”反而成了当前若复苏背景下的主基调,那么在口红经济背景下,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经济危机时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即口红类廉价化妆品和文化类的产品大卖。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

口红经济,顾名思义,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心灵慰藉”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等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来满足自己的精神信仰。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也出现了显著的“口红经济”效应。当时美国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欧莱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口红效应”开始显现,而“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

反观疫情后,当前国内的“口红经济”也在悄然上演。下面我们来分析口红经济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一)美容护理:平价品牌和国牌崛起

首先就是美容护理行业,今年国内美护市场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国内外高端美护品销量下滑,而平价品牌却悄然热卖,分品类来看,护肤类产品仍是化妆品消费主流,销售额远高于彩妆类产品,38大促期间销售额接近120亿元,而彩妆销售额仅30亿元左右。

此外,国货化妆品梯队分级明显,头部品牌表现出现分化,具备更强产品力和发力新赛道的品牌逆势高速增长,专注细分赛道及营销力度减弱的品牌增速开始承压;另外二线品牌整体表现出较强边际修复趋势。其中,平价国产品牌珀莱雅上半年呈现出强劲增速,而定价相对中高档的华熙生物则销售情况较弱。天猫仍有亮眼增长的主要有可复美、珀莱雅旗下品牌,国际品牌多数负增。

图:电影票房7天平均

近年的618也呈现国产品牌突围的趋势。2020年开始,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等头部国际品牌连续占据天猫化妆品榜单前三;珀莱雅作为头部国产品牌,从2022年开始发力,位次回升,2023年超越OLAY位居榜单第四。在抖音渠道中,国产品牌占比更高,根据2023年5月29日-6月18日的数据,在top50的店铺中,18个为本土品牌,占总GMV的39%。

(二)游戏和电影:廉价娱乐,寻求精神放松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今年国内电影行业也呈现强势回暖的态势。6月15日~7月9日,全国实现含服务费(下同)票房57.6亿元,较2019年增长62.7%;单日票房峰值达到4.79亿元,高于2019年同期峰值。

观影人次1.42亿人,较2019年增长40.2%;平均票价40.6元,较2019年增长16%,同比增长7.7%。2023年7月6日,全国电影票房7天移动平均为2.91亿元,同比增长188.79%,涨幅扩大,且远超2019年同期。疫情限制放开,优质电影供给增加,消费者精神需求得到极大释放,推动电影业持续向好发展。

截至2023年7月10日,今年暑期档电影已破70亿元。年初的《流浪地球》和暑期档的《消失的她》成为现象级电影,《消失的她》远超此前猫眼第三方媒体超前预测的7.5-9.8亿元,目前最新预测内地总票房为34.35亿元。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衰退,随着经济下行,日本的股票和房产价格暴跌七成以上,人均收入也下降近两成,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宅文化”盛行。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

(三)彩票经济和寺庙经济:佛系青年寻求精神信仰

在经济紧缩、就业压力的背景下,今年的彩票经济和寺庙经济也随之兴起。历史规律显示彩票支出占比与经济发展呈反比。

2023年上半年,彩票行业延续了2022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彩票支出占比往往更高,而在失业率提高、消费降级时,彩票行业通常也迎来利好,主要原因在于彩票既能提供娱乐价值且价格稍低,同时又能带来中奖机会、给人以期待。

彩票带来的财富诱惑、生活乐趣和仪式感,使其成为年轻人舒压的新方式。此外,彩票正以更多元的方式吸引着年轻人,彩票店逐渐出现在商超、地铁,甚至做成快闪店,年轻化的购彩人群、适合年轻人的玩法和全新的销售渠道有望给彩票行业带来长期发展的基础。

“求人求己不如求佛,上学上班不如上香。”这届年轻人开始逐渐成为“佛系青年”。寺庙经济火了!在社会过度生产、个体超负荷工作的当下,“鸡汤式”鼓励似乎早已是过去式,再也无法激荡起年轻人心中的波澜。

正如学者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所说,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却产生了矛盾的结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从“鸡汤”到“佛系”再到“躺平”的社会心态变迁,年轻群体身陷于无限内卷的时代洪流之中表现出愈加剧烈的疲惫感、压迫感与无力感,他们也只能再次回归古老信仰寻求安抚生命的情绪出口,以虔诚之心祈求神灵眷顾获得心灵庇荫来“续命”。

寺庙在当代年轻人眼中不只是走马观花的打卡目的地,更多地成为了短暂逃离快节奏生活的精神避难所、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栖息地。同时,一系列体验经济伴生“寺庙热”,延长着寺庙经济产业链。随着旅游市场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解压需求的增长,疫后寺庙游较为火热。

寺庙也已经成为了多功能、复合型公共场所,除了开设素食餐厅、咖啡馆,还会向游客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和禅修营、国学班等培训课程,从服务经济延伸到体验经济,不断丰富着附加值。

回归“寺庙热”的本质,寺庙为年轻游客提供生活工作高压下的缓冲减震空间,年轻人则带着“心诚则灵”的虔诚渴求悟道生活的禅机,并为寺庙文旅品牌建设创造无穷发展空间。“佛不渡人人自渡”,短暂地避世休憩后,社会个体终究是要回归现实继续人生的“修行”。

参考资料:

20230710-中信建投证券:抖音撑起618行业增长,国产原料发展空间逐步显现

20230712-华泰证券-专题研究:电影暑期档有望延续强势复苏

20230627-招商证券-彩票行业深度报告疫后复苏东风已至,彩票行业扬帆起航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吴清淳(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4)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合作伙伴: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91310116MA1JAC8A6D

办公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民东路88号1F北塔、2F(西北裙、南塔)、3F(南、北、西北裙)、5F(南、北)、6F(南、北)、7F(南、北)、8F(南、北)、9F南、11F(南、北)、12F(南、北)

THE END
1.不爱读书爱上香,“寺庙游”因何在年轻人中爆火?现代社会压力下,年轻人将寺庙视为新的解压方式,寺庙游成为继飞盘等活动后的热门。种草经济在寺庙文化中体现,独特的社交体验和创新营销策略使寺庙变得更加亲近和有趣。同时,寺庙的文创产品和新颖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反映出消费者对文化价值的追求和品牌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 https://blog.csdn.net/mjhz123456/article/details/129794569
2.年轻人怎么沉迷求神拜佛了?年轻人始终被“速度文化”裹挟着、绑架着、支配着,脚上带着镣铐,头上悬着剑,物质需求不能立刻得到满足,精神需求也只能被压制。 面对成家立业、外部评价、快节奏职场的三重压力,年轻人成为了时间焦虑的主体。 年轻人与寺庙双向奔赴,寺庙经济兴起 在愈发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年轻人产生寻求“乌托邦”的寄托。 https://www.tmtpost.com/6751111.html
3.2023年,我决定去寺庙度个假解压馆作为一种小型室内游乐项目,在当下年轻人寻求情绪价值的大环境下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寺庙禅修、解压馆舒压等解压经济也有着自己的天然短板。 解压经济大多属于沉浸式体验项目,许多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是为了享受一种“体验感”。而在首次体验过后,是否会复购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51131-1.html
4.寺庙经济新模式:年轻人上香背后的商机 寺庙经济近年来逐渐兴起,成为年轻人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的新宠。在忙碌的工作和追求上进的道路上,年轻人选择在寺庙上香、求佛,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除了传统的寺庙餐饮,寺庙经济还衍生出了多种新的商业模式。 文创开发:寺庙周边的文创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从盲盒手办到冰箱贴,再到开/光手链、祈福扇子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06840001461198021
5.寺庙经济,如何俘获爱“上香”的年轻人?要说今年什么最赚钱,必然有寺庙经济。自打杭州永福寺“慈悲咖啡”出圈后,全国寺庙遍地生“咖”。北京雍和宫限流、杭州灵隐寺手串限购、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一公里长队、“法物代请”成热门新职业各方寺庙借助特色产品,以“佛”为噱头狠狠拿捏了年轻人。寺庙为什么能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60393.html
6.为何现在年轻人,那么爱去寺庙#张琦#商业#年轻人@DOU+小助手上香不上香和年不年轻没关系。 1年前·河南 1 分享 回复 Nliii 天时地利人和 1年前·山东 3 分享 回复 遛玩 说得好,把经济学和社会现象结合一起讲,提升自己[赞][赞][赞][比心] 1年前·福建 2 分享 回复 zz以蓝zz 闲着 1年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仙女苑苑 不错不错, 1https://www.douyin.com/video/7221446442399943992
7.202420242030年中国寺庙经济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战略建议报告目录 一中国寺庙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4 1. 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4 1历史数据回顾 4 2当前市场规模概述 6 3未来五年增长趋势预测 7 2. 主要收入来源与结构 9 1宗教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820797.html
8.这届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该拜拜」,唤醒万亿疗愈经济当今社会,经济压力、过度消费、情绪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下行,年轻人面临生活、工作中普遍的“无意义感”,找不到解决之法,他们首先需要的就是心理及情绪上的“舒缓”,这便是疗愈的价值。 从玄学意味颇深的转发锦鲤、寺庙上香等求财方式的流行,到2023年刮刮乐(即开类彩票)业务暴涨100%,这既是年轻人在繁重的https://36kr.com/p/2706150079543175
9.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而在我们广大的汉族地区,讲到佛教就会误想到寺庙、尼庵、和尚和尼姑,觉得佛教就是这一群人的事情,是“红尘”之外的事,与社会生活是脱节的,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怎样把佛教的理念化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在我们具体的经济生活当中,我觉得非常重要。http://www.bailinsi.net/index.php/Home/Xly/xlyyjxqs/id/109.html
10.北京的商业有种独特的“味道”?透过这27个案例读懂北京商业!和桥作为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活跃度的晴雨表,在开放多元的北京的夏日里,日益多元的夜间消费供给,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京城夜猫嘉年华” 2023年6月3日-10月25日,华熙LIVE·五棵松里举办了京城夜猫嘉年华。各类创意小摊位、前卫商铺,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具有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1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