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十大营销关键词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3,有遗憾,有伤感,也有期待!商业环境的不友好,让品牌营销的热情也消退了一些,但整体上2023年的品牌营销领域仍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23年十大营销关键词,从过去一年曾在品牌界引发热潮的营销潮流中洞察未来的营销趋势。

01

AI营销

去年末ChatGPT在全球的火爆引发了年初国内AI“狂飙”,也在各行各业点燃了一场百模大战。从AI对内容营销的重构到搜索营销的变革......营销人对AI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02

城市营销

本质上来说,淄博走红的关键就不是烧烤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淄博人和淄博政府的“真诚”打动了大众,其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巧妙”地被媒体和捕捉到,衍生出了无数新的营销节点,围绕“淄博烧烤”这个核心开启了一圈圈外扩的涟漪式传播、刷屏。并将淄博烧烤的体验,升级到整座城市文化体验的范畴。

如果将城市看做一个“品牌”,社交媒体在前期的趋势识别以及中期推广造势上发挥的作用很大。但关键还在于政府、城市文化、网友和当地人之间如何实现良性的互动。这无疑为国内大量中小城市焕新活力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03

寺庙经济

其中火爆的雍和宫手串不仅成为了出入CBD的都市丽人追着入手的必备首饰,白敬亭、蔡文静、杨超越等明星佩戴手串的照片到处传播。

2023年年轻人的新潮流不是排队买奶茶,而是排队到寺庙为手串开光。其中香灰琉璃手串、香灰半糖珠链、香灰瓷手串等,成为网上最流行的款式。无数善男信女从各自的围城里短暂出逃,涌向赛博空间,在一个佛祖的手串上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期待。

除此之外,喝慈杯咖啡,蹦寺庙迪,在“焦虑”的年轻人的追捧中,亦让寺庙延伸出更多的价值功能。

寺庙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里收获年轻人的喜爱,其中的原因不难猜测,它契合了时下年轻人的情绪诉求,在普遍焦虑和精神内耗的年轻人群体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释放口。

04

Citywalk

作为一种发源于英国伦敦的城市旅游方式,Citywalk在这个夏天跻身新潮流行列。所谓Citywalk,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它并不需要提前大费周章地做攻略,也没有固定的出行规则,强调的是不设限、慢节奏,在漫步中感受城市的鲜活生命力。

它流行背后的社会动因异常深刻: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和不停内卷的职场环境,让慢生活变成了更时尚更个性的消费选择。

于是乘着这股风潮,CityWalk开始席卷品牌界。一是不少商家如茶饮、咖啡店和甜品店等,积极联系组织者,将自家店铺融入“CityWalk”路线中,以吸引更多客流。

二是品牌借势“citywalk+模式”不断向更多的生活、消费场景拓展延伸。它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citywalk+”模式切入到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之中,从而发挥品牌特色,与消费者互动,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这种都市文化与消费心态的结合,无疑为各大品牌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传播契机。

05

搭子营销

“万物皆可组搭子”同样席卷了今年的社交媒体,从“饭搭子”“摸鱼搭子”到“厕所搭子”“咖啡搭子”……只要聊得来,万物皆可“搭”。JustSo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轻人搭子社交报告》显示,在所有调研群体中,近九成年轻人听说过“搭子”社交,且女生在这一特征上的表现更加明显,比例高达92%。

而其中引发最广泛讨论的当属瑞幸与茅台、喜茶和FENDI的“搭子”跨界,其在社交媒体引发的讨论风潮堪称2023年最火营销。

很大程度上来说,搭子营销最直观的表征就是跨界,这是品牌与年轻人链接的新“社交货币”,但无论如何,不断输出新鲜、有趣的内容,提供精准有效的情感刺激,才能让用户对品牌“上瘾”。

06

多巴胺营销

在不久前媒体发布的2023十大流行语中,“多巴胺xx”榜上有名。作为一种通过服装搭配来营造愉悦感的穿衣风格,多巴胺穿搭曾在今年夏天在国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刮起了一阵彩色旋风。

“多巴胺穿搭”的火爆也激活了“色彩经济”,品牌们从中找到了与消费者沟通的“快乐因子”。尤其是各大新茶饮品牌,诸如瑞幸、库迪、茶百道、coco、Blueglass等品牌都扎堆推出多巴胺新品,带来的销量也是十分可观。

作为一阵营销风潮,想要实现长红的可能性不大,但多巴胺营销在普遍高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给消费者带来的乐观、积极和正向的情绪价值却是真实的。

07

极致性价比

今年年中,马云回归阿里,他为淘天集团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其中的核心要义便是“极致性价比”。而向来以品质示人的京东也在今年的双11打出“低价策略”。刘强东说,京东的低价不是以次充好粗暴式的全网低价,而是靠诚信经营,持续在供应链里“挤水分”,打造出真正适合消费者的极致性价比。

最近,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08

国货崛起

今年9月10日,李佳琦在一次直播中站台花西子“哪李贵了”的吐槽中引发了整个国货界乃至互联网界的海啸。从一开始对花西子眉笔高价的讨论以及李佳琦本身的讨论,进而延伸到整个国货领域。

乘着李佳琦事件的舆论热潮,蜂花、鸿星尔克、郁美净等老牌国货正创造着一个互联网“奇观”,在直播间赚足了人气与销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波“意外流量”还将活力28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显然是个“一鲸落万物生”的故事,长期在生死线边缘的老国货们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这个激烈的竞争时代,获得了流量,成就一个个热搜话题。

而接下来的问题是,流量有了,但能否变成留量,还要靠国货品牌们继续修炼内功,在营销、产品上双重发力,真正接下这“泼天的富贵”。

09

明星带货退潮

今年以来,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冷却,直播带货也逐步从爆火时的泥沙俱下走向了常态化。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彼时大批投身直播带货“蓝海”的明星纷纷退播。

从2020年“明星直播带货元年”,超500名明星艺人涌入这片蓝海;到如今彼时在直播带货成就非凡的李湘、陈赫、刘涛等人都陆续“退休”。很大程度上已经说明,直播带货进入了专业化良性发展的车道。

彼时,大批明星的入场除了疫情因素迫使明星进入直播行业填补职业空白外,更大的因素在于主播“去头部化”和直播“去主播化”的策略之下,各大平台的明星直播战略确实为明星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如今,当直播带货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诸如东方甄选、交个朋友、谦寻等直播机构纷纷向直播供应链端延伸,对于挣快钱的明星们而言,直播带货的门槛显然就提高了。再加上明星们难以承受的带货翻车之痛,“退播”无疑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10

美拉德风

作为食品界的专有名词,“美拉德风”在今年秋天成为席卷各个领域的热词。今年8月,抖音电商携手《智族GQ》推出了「抖in时尚趋势发布」,其中提到了“美拉德风”一词。随后,短视频平台在此概念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美拉德风”时装大秀、#美拉德穿搭#美拉德妆造等话题互动。

和多巴胺一样,美拉德在沉稳气质的棕色系中对应了个人情绪,在天气转凉时能给人温暖治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恰恰是品牌们借此与消费者产生关联的核心点。

结语:

趋势即未来。网红易换,流量易逝,2023这些流行过的大概率不会在未来重现,但相较于流行本身,流行背后的动因显然更具讨论的价值意义。

反思它们流行的因反映了时代风潮之下某些营销的动向,也给2024年的品牌营销指明了方向。

2023还有那些你认为可以上榜的营销关键词?欢迎补充讨论!

人喜欢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主笔/李东阳

一周案例:刘诗诗代言CELINE,海底捞全网寻找捞金王者......

2024-12-16

营销周报VOL.120|老铺黄金小黑屋,专割SKP中产贵妇;京东300亿诈骗案全剧终,刘强东全身而退

THE END
1.不爱读书爱上香,“寺庙游”因何在年轻人中爆火?现代社会压力下,年轻人将寺庙视为新的解压方式,寺庙游成为继飞盘等活动后的热门。种草经济在寺庙文化中体现,独特的社交体验和创新营销策略使寺庙变得更加亲近和有趣。同时,寺庙的文创产品和新颖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反映出消费者对文化价值的追求和品牌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 https://blog.csdn.net/mjhz123456/article/details/129794569
2.年轻人怎么沉迷求神拜佛了?年轻人始终被“速度文化”裹挟着、绑架着、支配着,脚上带着镣铐,头上悬着剑,物质需求不能立刻得到满足,精神需求也只能被压制。 面对成家立业、外部评价、快节奏职场的三重压力,年轻人成为了时间焦虑的主体。 年轻人与寺庙双向奔赴,寺庙经济兴起 在愈发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年轻人产生寻求“乌托邦”的寄托。 https://www.tmtpost.com/6751111.html
3.2023年,我决定去寺庙度个假解压馆作为一种小型室内游乐项目,在当下年轻人寻求情绪价值的大环境下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寺庙禅修、解压馆舒压等解压经济也有着自己的天然短板。 解压经济大多属于沉浸式体验项目,许多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是为了享受一种“体验感”。而在首次体验过后,是否会复购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51131-1.html
4.寺庙经济新模式:年轻人上香背后的商机 寺庙经济近年来逐渐兴起,成为年轻人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的新宠。在忙碌的工作和追求上进的道路上,年轻人选择在寺庙上香、求佛,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除了传统的寺庙餐饮,寺庙经济还衍生出了多种新的商业模式。 文创开发:寺庙周边的文创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从盲盒手办到冰箱贴,再到开/光手链、祈福扇子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06840001461198021
5.寺庙经济,如何俘获爱“上香”的年轻人?要说今年什么最赚钱,必然有寺庙经济。自打杭州永福寺“慈悲咖啡”出圈后,全国寺庙遍地生“咖”。北京雍和宫限流、杭州灵隐寺手串限购、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一公里长队、“法物代请”成热门新职业各方寺庙借助特色产品,以“佛”为噱头狠狠拿捏了年轻人。寺庙为什么能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60393.html
6.为何现在年轻人,那么爱去寺庙#张琦#商业#年轻人@DOU+小助手上香不上香和年不年轻没关系。 1年前·河南 1 分享 回复 Nliii 天时地利人和 1年前·山东 3 分享 回复 遛玩 说得好,把经济学和社会现象结合一起讲,提升自己[赞][赞][赞][比心] 1年前·福建 2 分享 回复 zz以蓝zz 闲着 1年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仙女苑苑 不错不错, 1https://www.douyin.com/video/7221446442399943992
7.202420242030年中国寺庙经济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战略建议报告目录 一中国寺庙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4 1. 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4 1历史数据回顾 4 2当前市场规模概述 6 3未来五年增长趋势预测 7 2. 主要收入来源与结构 9 1宗教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820797.html
8.这届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该拜拜」,唤醒万亿疗愈经济当今社会,经济压力、过度消费、情绪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下行,年轻人面临生活、工作中普遍的“无意义感”,找不到解决之法,他们首先需要的就是心理及情绪上的“舒缓”,这便是疗愈的价值。 从玄学意味颇深的转发锦鲤、寺庙上香等求财方式的流行,到2023年刮刮乐(即开类彩票)业务暴涨100%,这既是年轻人在繁重的https://36kr.com/p/2706150079543175
9.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而在我们广大的汉族地区,讲到佛教就会误想到寺庙、尼庵、和尚和尼姑,觉得佛教就是这一群人的事情,是“红尘”之外的事,与社会生活是脱节的,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怎样把佛教的理念化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在我们具体的经济生活当中,我觉得非常重要。http://www.bailinsi.net/index.php/Home/Xly/xlyyjxqs/id/109.html
10.北京的商业有种独特的“味道”?透过这27个案例读懂北京商业!和桥作为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活跃度的晴雨表,在开放多元的北京的夏日里,日益多元的夜间消费供给,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京城夜猫嘉年华” 2023年6月3日-10月25日,华熙LIVE·五棵松里举办了京城夜猫嘉年华。各类创意小摊位、前卫商铺,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具有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1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