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祈福火了,年轻人的焦虑有解了吗?

据报道,最近,去雍和宫烧香的人都发现了一件事:雍和宫里的年轻人,比以前更多了,35岁以下的面孔占了大多数,安检机上满是名牌包。

雍和宫火了,这座由三牌五殿构成的古老寺庙,正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新宠儿——不管是祈福考试、求职还是寻找心灵解困,香火鼎盛的寺庙里总是少不了年轻人虔诚的身影。一串排队三小时“请”到的香灰琉璃手串,成了社交网络的硬通货,甚至因此衍生了手串带请业务、海外代购服务,300岁的古寺庙一时风头无限。也无怪有网友调侃,“当代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遇事不决,烧香拜佛,“收获offer”“成功上岸”,打开社交网络,诸如此类的祈福内容不在少数,且多数是年轻人。和祈求家人平安身体健康的大爷大妈不同,求事业、求学业是他们的首选。香火缭绕的古寺中,为学业事业焦虑的年轻人找到了一处难得的心灵栖息地。

求佛、买琉璃手串也好,求签问卜也罢,背后映射的其实都是现代人的焦虑情绪。如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文版序言中写道:“现代社会,身份的焦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要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我们必须期待更多的东西。”有期待便有落空,生活中总有太多难解之事,这些困难并不能全靠努力就解决,而焦虑愈演愈烈,难免成为精神内耗。除了尽人事,剩下的便是听天命,因此对于当代焦虑的年轻人,求佛就成了绝佳的情绪出口。

雍和宫烧香与先前一度流行的电子木鱼、大悲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相较于后者是年轻人赛博世界的“信仰”,前者的线下拜佛显然更有诚意,也更具氛围感。参与者也许并不信奉佛教,也不迷信,却不约而同愿意照着经验贴虔诚地上香:上香前先洗手漱口,买香要说“请”香,乃至哪只脚先踏入寺庙,握香的手势都是年轻人讲究的地方。因无力感、工作矛盾走进寺庙的年轻人,报着心诚则灵的念头进行着一系列仪式感满满的操作,倒不一定真的有用,更多是给自己扎上一剂强心安慰剂。有人在古刹寻得了片刻心静,有人在十几个愿望中找到了自己最想实现的那个,为生活增加了一份底气。

从莲花头像、电子木鱼到烧香拜佛,现代人排遣焦虑的方式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是持续高涨的焦虑情绪本身。可以预见的是,在寺庙热过去之后,依然会出现新的舒缓压力的方式。雍和宫火爆,却只能给人片刻的宁静,并非化解年轻人面临压力的最终之道。现实世界的困境,终归还要落到现实生活中解决。不必过分偏执于玄学的祈福之说,在虔诚的求佛后获取直面困难的勇气,化精神内耗为动力,在下一次对抗焦虑时,或许能多一分坚定和力量。

THE END
1.不爱读书爱上香,“寺庙游”因何在年轻人中爆火?现代社会压力下,年轻人将寺庙视为新的解压方式,寺庙游成为继飞盘等活动后的热门。种草经济在寺庙文化中体现,独特的社交体验和创新营销策略使寺庙变得更加亲近和有趣。同时,寺庙的文创产品和新颖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反映出消费者对文化价值的追求和品牌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 https://blog.csdn.net/mjhz123456/article/details/129794569
2.年轻人怎么沉迷求神拜佛了?年轻人始终被“速度文化”裹挟着、绑架着、支配着,脚上带着镣铐,头上悬着剑,物质需求不能立刻得到满足,精神需求也只能被压制。 面对成家立业、外部评价、快节奏职场的三重压力,年轻人成为了时间焦虑的主体。 年轻人与寺庙双向奔赴,寺庙经济兴起 在愈发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年轻人产生寻求“乌托邦”的寄托。 https://www.tmtpost.com/6751111.html
3.2023年,我决定去寺庙度个假解压馆作为一种小型室内游乐项目,在当下年轻人寻求情绪价值的大环境下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寺庙禅修、解压馆舒压等解压经济也有着自己的天然短板。 解压经济大多属于沉浸式体验项目,许多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是为了享受一种“体验感”。而在首次体验过后,是否会复购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51131-1.html
4.寺庙经济新模式:年轻人上香背后的商机 寺庙经济近年来逐渐兴起,成为年轻人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的新宠。在忙碌的工作和追求上进的道路上,年轻人选择在寺庙上香、求佛,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除了传统的寺庙餐饮,寺庙经济还衍生出了多种新的商业模式。 文创开发:寺庙周边的文创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从盲盒手办到冰箱贴,再到开/光手链、祈福扇子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06840001461198021
5.寺庙经济,如何俘获爱“上香”的年轻人?要说今年什么最赚钱,必然有寺庙经济。自打杭州永福寺“慈悲咖啡”出圈后,全国寺庙遍地生“咖”。北京雍和宫限流、杭州灵隐寺手串限购、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一公里长队、“法物代请”成热门新职业各方寺庙借助特色产品,以“佛”为噱头狠狠拿捏了年轻人。寺庙为什么能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60393.html
6.为何现在年轻人,那么爱去寺庙#张琦#商业#年轻人@DOU+小助手上香不上香和年不年轻没关系。 1年前·河南 1 分享 回复 Nliii 天时地利人和 1年前·山东 3 分享 回复 遛玩 说得好,把经济学和社会现象结合一起讲,提升自己[赞][赞][赞][比心] 1年前·福建 2 分享 回复 zz以蓝zz 闲着 1年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仙女苑苑 不错不错, 1https://www.douyin.com/video/7221446442399943992
7.202420242030年中国寺庙经济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战略建议报告目录 一中国寺庙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4 1. 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4 1历史数据回顾 4 2当前市场规模概述 6 3未来五年增长趋势预测 7 2. 主要收入来源与结构 9 1宗教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820797.html
8.这届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该拜拜」,唤醒万亿疗愈经济当今社会,经济压力、过度消费、情绪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下行,年轻人面临生活、工作中普遍的“无意义感”,找不到解决之法,他们首先需要的就是心理及情绪上的“舒缓”,这便是疗愈的价值。 从玄学意味颇深的转发锦鲤、寺庙上香等求财方式的流行,到2023年刮刮乐(即开类彩票)业务暴涨100%,这既是年轻人在繁重的https://36kr.com/p/2706150079543175
9.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而在我们广大的汉族地区,讲到佛教就会误想到寺庙、尼庵、和尚和尼姑,觉得佛教就是这一群人的事情,是“红尘”之外的事,与社会生活是脱节的,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怎样把佛教的理念化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在我们具体的经济生活当中,我觉得非常重要。http://www.bailinsi.net/index.php/Home/Xly/xlyyjxqs/id/109.html
10.北京的商业有种独特的“味道”?透过这27个案例读懂北京商业!和桥作为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活跃度的晴雨表,在开放多元的北京的夏日里,日益多元的夜间消费供给,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京城夜猫嘉年华” 2023年6月3日-10月25日,华熙LIVE·五棵松里举办了京城夜猫嘉年华。各类创意小摊位、前卫商铺,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具有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1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