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炼”爱》:聚焦女性婚恋的虚实镜像中国电影报

在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上,有两部中国影片入选“女性之声”单元。很有意思的是,这两部影片不约而同地把镜头都对准了中青年女性的婚恋焦虑上。《珍珠》是一部故事片,讲述了一位广州电台女主播在40岁来临之际的相亲记;《“炼”爱》是一部纪录片,跟拍了五位都市大龄女性的寻爱之旅。这唤起了我很大的共鸣感,因为,这种心理焦虑、矛盾和困惑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记忆犹新,感触颇深。同时,这也是许许多多“30+”的大龄单身女性普遍感同身受的社会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80后、90后一直到未来的00后女性,面对“婚姻”这道坎,似乎谁都逃不过这张传统习俗的大网。

传统与现代的交锋

我曾在《拯救与困惑》这本书里写道:“在对女性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就发现了一个从青春期开始就对女生起作用的社会定律:即女性化与社会成就彼此不相容。”这在纪录片《中国剩女》和《“炼”爱》中都有着集中典型化的体现。比如《剩女》中的女律师邵华梅虽然经济独立,品质优秀,但在山东农村的父母眼里是“不正常的”、“学傻了”;在姐姐眼里是“没有婚姻,再幸福也不是幸福”;在赤裸裸的婚姻市场里,律师的强悍身份,吓退了一帮老太太。《“炼”爱》中,同样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都市白领红梅也渴望爱情和婚姻,但在和父亲、哥哥、媒人、相亲对象的交流中也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待字闺中的红梅和离异的哥哥是父亲口中的“两个失败者”。就连故事片《珍珠》里女主人公的母亲也会撒谎自己得癌症了,变相逼迫女儿相亲成婚。

“剩”代表了社会对大龄未婚女性的歧视,触及了敏感的婚恋、生育问题,不仅当事人本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连同她的家人也一起承受着社会普遍性的歧视。所以在两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当代女性与传统父辈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传统社会的观念里,女性为人妻母是最大的职责,但在高科技、互联网、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女性越来越要求独立和自在,有更丰富更多样的人生选择,而不是固守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里。这种以自我发展为核心的新理念与女性传统定位产生了巨大的割裂和鸿沟,而老一辈却试图用陈年积淀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绑架子一辈,无形中对大龄女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就如邵华梅噙着眼泪跟心理医生交流:“面对的是千军万马,一个人对抗很孤单。”庆幸的是,华梅最终坚持了自我,“逃”到了法国,继续读研,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炼”爱》中的职场精英女性Maggie选择飞到美国冻卵,单亲妈妈李桃最终等到了自己的爱情。《珍珠》中,珍珠最终放弃了和男士们的约会,选择忠于自我,在天台上和闺蜜们庆祝了自己四十岁的生日。

这些可爱、勇敢、优秀的女性让人激赏,这个社会在新旧观念中博弈变化,这些影片的社会学意义就在于沟通彼此,达成理解:父一辈与子一辈,女性与男性,个体与社会……虽然这一切都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之中,但固化的性别观念已经开始松动,而且是全球性的,我们并不孤单。它让我们懂得:虽然生活不易,现实骨感,但是还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心怀理想,依然向前。要改变社会,那么就从我们自身做起。

真假虚实之间

从一个女性、三个女性到五个女性,相对于故事片《珍珠》的个体探索,纪录片《“炼”爱》和《中国剩女》更像社会学样本,她们的创作都经过了长期的社会调研,最终选择了差异性和典型性的个体组合。《剩女》英文名是LeftoverWomen,是以色列女导演对中国社会特有现象的好奇和观察。而《“炼”爱》据导演董雪莹阐释是取“浴火重生”之意,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后者。因为雪莹作为80后单身女性,除了导演身份,还是纪录片中隐藏的第六位主人公,和五位被拍摄主体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使影片具有了更强的同理心和深度挖掘的可能性。前者以他者眼光观察,对婚俗嫁娶显然有更多的猎奇心理。当然,带着对中国当代女性“如何在传统文化中走出自我人生”的问题切入,有距离的审视和思考,也呈现出第三方旁观者的客观和理性。

《珍珠》虽然是虚构的剧情片,但也有真实的底色。《珍珠》里的女主演胡向真本身就是广州电台的一位DJ,片中出现的两位闺蜜也都是她在生活中真实的闺蜜,所以流露出来的情绪、交谈的语言都是私密无间,大胆直白的。导演李云波虽然是位男性,但他坦言,人与人面对困境的那种孤独的感觉是一样的。影片在纪实和写意之间来回穿插,有机位不变的静止单镜头,也有跟拍的灵动长镜头。珍珠在夜色都市中游走,迷幻的电子配乐响起,有时会让我联想到毕赣电影中那种游荡的气质,好像一个灵魂脱离了现实的躯壳,释放自我,自由奔跑……喜欢夜空中那个闪闪发亮的“珍珠”镜头,还有珍珠后颈上那朵莲花纹身,也许,这就是她内心所坚持的吧。

《“炼”爱》虽然是纪录片,但是片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戏剧性。观影过程中,观众爆笑很多次,也有沉思感动的瞬间,观影氛围很好,映后讨论热烈。作为观众,我谈到:“生活本身永远比编的故事更精彩,真实生动,丰富多样,有笑点有泪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主创在后期剪辑中下了很大功夫,叙事的技巧不仅是故事片的功课,同样,在纪录片中,面对300多个小时的影像素材,如何选取、组接是关键点。它代表了主创对这部纪录片的态度,以及对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态度。哪些是想传达给公众的信息,哪些是要保护受访人的隐私,都要做恰当的处理。所以,在“真实”的程度上,永远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底儿,这涉及到另一层的人性话题和伦理命题。

THE END
1.关系预告:相亲,也许是一段新关系的开始有戏澎湃新闻脱口秀式聊天节目《关系》第二期主题《相亲》。 梁姨和七七请来了不同年龄层的朋友们,他们都有过真实的相亲及约会的经历。从相亲开始,又不限于相亲,透过男女约会过程来观察两性关系和社交心态。 有戏出品节目“关系”之《相亲》预告片。(00:43) 栏目介绍:叛逆妇女梁姨和七七,每日的工作就是狂刷影视综和纪录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6910
2.结婚前必看的6部神级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涉来自教育干货结婚前必看的6部神级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涉及了夫妻、情侣、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帮你认识自己,摆脱迷茫焦虑,拥有正向的情绪价值[鲜花] ? https://weibo.com/7308132566/Nc4ZcoQAi
3.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的制作观念已经发生的很大的转变。以新纪录电影理论为依据,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三维特效,CG动画等进行情景再现,采用故事化手法。将最初只是用来记录真实的纪录片模式,转变为带有娱乐大众性质的娱乐纪实模式。这种风格的转变可以说是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4.《影响第39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电影婚恋》纪录片高清完整版来源:1905 分类:纪录片 热度:151 时间:05-18 年代:2018 地区:内地 类型:纪录综艺 评分:6.7导演:主演:张瑜霍建起田羽生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情感从对蒙昧禁锢的突破到获得空前的自由和解放,时刻与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步相拥。而银幕上的婚恋观念,如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变得千姿百态。全部线路http://www.sody123.com/jilupian/33.html
5.不结婚就该判刑?这部《剩女》纪录片真实到令人窒息这部《剩女》纪录片真实到令人窒息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 20世纪初的抗议,促成了这个节日的诞生。 目的当然是为了争取对女性的尊重和平等。 然而1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与性别歧视。 所以我们依然呐喊,依然在争取作为一个人的自由。https://m.6pian.cn/news/5554.html
6.相亲遭遇年龄歧视,她拍了部纪录片解答都市女性为何单身然而,在积极投入各式各样的相亲活动后,董雪莹仍然没有遇见合适的另一半,甚至还遭受了年龄歧视。在传统的相亲市场,婚恋与生育绑定,女性的年龄是被格外关注的要素。 抱着对都市婚恋生态里种种怪现象的困惑,董雪莹决定拍一部纪录片,回应内心的谜题。与此同时,她也试图呈现一个日益显影的社会现象——都市里的单身浪潮。https://www.yicai.com/news/101359408.html
7.克里斯汀·史莱特1家世背景 2婚恋状况 3演艺经历 4主要作品 电影作品 纪录片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电视 5荣誉记录 6人物轶事 7人物评论 8词条图册 1家世背景编辑 父亲迈克尔·霍金斯(Michael Hawkins)是知名肥皂剧演员,母亲玛丽·乔·斯莱特(Mary Jo Slater)是选角经纪人。 克里斯蒂安小小年纪就开始从事表演,1976年7岁的他出演了肥皂https://baike.sogou.com/v8212317.htm
8.结婚生子是一场骗局吗?8部女性婚恋高分影剧豆单1975 / 法国 / 纪录片 短片 / 阿涅斯·瓦尔达 / Catherine 阿涅斯·瓦尔达 06.《沙漠之花》 “我从不去说服任何人, 我只能告诉整个世界需要去做什么。” 导演:雪瑞·霍尔曼 豆瓣评分:8.7 世界名模华莉丝出生在索马里的沙漠。3岁时,她被施以女性割礼。12岁时,父亲为了得到五头骆驼,试图将她嫁给60岁的老头https://www.douban.com/note/605633006/
9.纪录片如何讲故事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2014年第7期 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张国权 纪录片,是指对实际世界进行描写、记录或者研究的 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观念冲突和价值冲突,在 电影电视节目,是一种与故事片相对的影片形式,通常情 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凸显。例如,在纪录片《灭绝 况下不需要演员进行表演,并且纪录片讲求真实https://wenku.baidu.com/view/818989e1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3d.html
10.浅析纪录片创作中细节的运用——以纪录片竹编女孩为例.doc西方电影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是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 格里尔逊。 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 。 1 美国《电影术语辞典》中认为: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 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 的发展。 2 《牛津词典》:(纪录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922/134671594.shtm
11.婚恋新风,相亲相爱!“不一样的婚礼”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1. 作品具体形式不限,可以是微电影、纪录片,也可以是动画、沙画等。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 2. 作品应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准,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 3. 作品时长控制在2分钟内。 4. 申报人或申报单位应为报送作品版权所有者,参加活动的作品版权明晰,画面、音乐http://news.bandao.cn/a/1726357836253457.html
12.中国婚恋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与实践第二章研究中国婚恋类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叙事模式与叙事特色,在婚恋类纪录片叙事结构上主要划分为线性结构与板块结构两大类,并结合相关优秀作品进行阐述。在叙事模式上,研究“跟拍”+“采访”新的模式探索,发掘“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融合下在婚恋类纪录片的创新魅力。在叙事特色上,通过观看大量作品与文献,总结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10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