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

《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其他大多数属于周代,最晚的大约创作于春秋中叶,总共历时五六百年。今本《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160篇,朱熹《诗集传序》中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可知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程俊英主编的《诗经注析》例举了《风》中的77篇婚恋诗,可以知道160篇《风》中有一半的诗歌都是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展现了诗经时代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恋爱生活,里面有率真大胆的表白,也有对不合理的婚姻的批判,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的恋爱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描述了在婚恋生活里的忧喜得失,变化离合。我从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的婚恋感情的角度,把《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从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作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以便欣赏。

一、男女约定婚姻之前的阶段。

(一)对于女子到了适当年龄尚无爱人,唯恐耽误了美好青春的心理。《召南·摽有梅》里描述的非常真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在古代民间的仲春时节有“会男女”的风俗,《周礼·媒氏》中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此诗应该是描写当时女子以梅投男的情景,将梅子投向心仪的男子,内心中急切的盼望着答复,诗中通过“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三组情感的递进,将女子内心的悸动和情绪跃然纸上

(二)对于男子,如果遇到了心仪的女子便会对她专一执着的表达爱慕之情。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古代采集通常是女子的事,可以知道被怀念者应该是位女子,闻一多曾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所以怀者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相思呈指数倍增长。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浪荡的美男子,一个温柔隽永的女子和一场铭心刻骨的爱情。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而又热烈的情感在《郑风·出其东门》中还有更为深刻的表达: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诗的大概说的是东门的游女虽然“如云”、“如荼”,都不是我所属意的,心中只有那位“缟衣綦巾”的姑娘,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爱慕,更多了一层对该女子的专一执着之情。在国风中描写男女爱慕的还有很多,如《召南·野有死麋》和《郑风·出其东门》,以及描写女子对心上人倾慕之情的《唐风·有杕之杜》和《桧风·羔裘》等。

(三)表现两情未通,单方面的爱慕与惆怅的诗歌,《周南·汉广》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求之不得的失望和感伤之情。又如《郑风·东门之墠》的“室迩人远”和《秦风·蒹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都是描述追求意中人受到了阻碍。当家庭礼教或封建世俗的阻挠不能嫁给情郎时,诗经时代的男女也会表现出勇敢的反抗精神。例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描写女子对爱情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面对父母的阻挠,“之死矢靡它”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类似女子抗拒逼婚的还有《召南·行露》等。有的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甚至愿意抛弃为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束缚而私奔。如《鄘风·蝃蝀》、《王风·大车》等都有描述。

二、男女恋爱和嫁娶的阶段

青年男女经过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的定情阶段之后,《风》还记载各种各样抒写男女约会的诗,例如一对恋人相约在桑间濮上:“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卫风·桑中》),或相约在城墙的一角见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或女子在城楼上焦急的等待情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矜》),再或者描写情人相约出游的《王风·君子阳阳》、《王风·丘中有麻》、《郑风·溱洧》、《郑风·野有蔓草》、《陈风·东门之杨》以及《齐风·东方之日》等。也有些诗描写男女情人之间闹别扭而苦恼,例如《郑风·狡童》:“不与我言”而“使我不能餐兮”、“不与我食”而“使我不能息兮”。不过《国风》中男女之间哀怨的爱情诗毕竟属小部分,这里就不过多探究,接下来便赏析一下婚姻诗。

古时的婚姻都讲究名正言顺,《豳风·伐柯》中以伐柯喻娶妻要有媒人,说明当时男女婚姻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从《郑风·将仲子》和前面提到的《鄘风·柏舟》就能看出父母会干涉子女的恋爱活动。所以男女双方要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后,男子筹备迎娶,女子准备嫁妆,方能举行婚宴。《国风》对女子待嫁时的心情有非常多的描述,主要集中描写女子期盼未婚夫早日登门迎娶的急切心情。例如《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这首诗所歌咏的正是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又喜悦、又焦躁的等候,期盼心上人早日渡过济水迎娶自己。又如《齐风·著》中的“俟我于著”就能看出新娘的注意力集中在新郎身上,展现了新娘想把新郎仔细端详一番的急切心情。

《诗经·国风》中描写婚礼的诗句也是有不少的,如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先是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然后表示对婚后的祝愿,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硕果累累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婚礼上贺新郎新娘的诗还有《周南·螽斯》、《周南·樛木》、《唐风·绸缪》等等。

又如描写婚礼过程的《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认为此诗为国君的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认为此诗为诸侯的婚礼。虽然争议,但可以肯定是,从送迎新娘的车队之盛可以看出这是个贵族的婚礼。《国风》中描写贵族婚礼的,还有描述齐文姜出嫁盛况的《齐风·敝笱》、王室女出嫁的《召南·何彼秾矣》和《邶风·燕燕》等等。

三、男女婚后生活的描写

《诗经·国风》中对男女婚后生活的描述无非两种,一种是幸福美满,例如《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中的夫妇在凌晨对话安排一天的生活,充分反映婚后小家庭的幸福温馨,令人羡慕。另一种便是女性遭到不好的待遇。如长篇诗《卫风·氓》和《邶风·谷风》,诗中的女主人公口述了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作为被害者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的现象。像类似的弃妇哀怨诗还有《召南·江有汜》、《邶风·终风》、《邶风·日月》和《王风·中谷有蓷》等。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丰富多彩,当然远远不只以上这些,虽然没有一一例举,但是我们通过这些诗,可以看到冰山一角,两千年后的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它向我们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男女情爱的热烈、坦诚、幸福以及因爱情而带来的痛苦。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还可以从这些描写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诗句中领悟出人生的道理,激励我们要敢于追求幸福,把握幸福。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吴培德:《诗经论集》,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王长华:《风雅体诗选》,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余冠英:《诗经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4.梁锡锋:《诗经》,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2012版

二、论文

1.李思乐:闻一多《风诗类钞》补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03期

2.赵瑞华:《诗经》婚恋诗浅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7期

3.张庆霞:《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陈素静:浅谈《诗经》的婚恋诗,《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

5.黄伦峰:《诗经》民间婚恋诗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S1期

THE END
1.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毕业论文经管文库(原现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毕业论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45984-1-1.html
2.诗经里婚礼习俗这些诗篇为我们提供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一时期人们的婚爱观念和风俗习惯。通过这些诗篇,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一时期青年男女们淳朴热烈、率真健康的情爱世界。甜蜜的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热切向往和追求的,这一点,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因此,可以说《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真正触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https://www.da-quan.net/wa/dtye37han33hc7catdh.html
3.诗经中的婚俗文化(精选6篇)从上面列举的《诗经》婚恋诗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婚制制定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如果缺少这一成婚条件,就会受到谴责或酿成悲剧。 (二)上巳之恋 第2页(共7页)《诗经》产生的时代,由于周代社会毕竟去古未远,新的婚姻观念还未根深蒂固,上古婚姻遗风仍然顽固地存在着,男女在恋爱上仍是比较开放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pfuszbf.html
4.《诗经》婚恋诗研究《诗经》婚恋诗研究《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其中婚恋诗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诗歌描绘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看法和情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婚恋文化的珍贵资料。一、关键词:1、《诗经》婚恋诗;2.古代婚恋文化;3.情感表达;4.家庭观念;5.社会影响。二、内容:1、《诗经》婚恋诗概述《诗经》中的https://open.docin.com/p-4549874735.html
5.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问题。在摈弃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固守, 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 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到目前西方婚恋自由观进入青年一代婚恋思想的时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6.讲座回顾《诗经》的人类学研究:女性及其在两性关系中的情感表达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荣誉教授Rémi Mathieu以“《诗经》的人类学研究:女性的地位及其在两性关系中的情感表达”为题主讲,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汪春泓教授与谈,中山大学中文系郭丽娜教授主持活动。 Rémi Mathieu教授从《诗经》的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Dk5OTI3Mg==&mid=2247564780&idx=2&sn=b3153b4e00f8c9dbd785cb6b7cba32bb&chksm=fa8372f42dd04e82dddaf5498470b97db37a42b0b9d14cbdd8c00089334bf132297d70b9c6e4&scene=27
7.《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诗经》中大量的婚恋题材的诗篇,不仅生动展示了我国上古先民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婚恋生活,而且以高度艺术概括力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婚姻现象的本质。那么,我们从人类文化学这一新的视角去研读其中的婚恋诗,就可以真切地获知中国古代早期的婚姻观念、礼俗和婚恋生活习俗。而且可以更客观地揭示它与原始宗教信仰、民俗文化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7158520.nh.html
8.[诗经]《诗经》中的婚恋诗一《诗经》中的婚恋诗 (一)相慕相恋 《诗经》第一首便是人们熟知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列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https://www.wansongpu.cn/display-45380.html
9.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婚姻观念及生活.pdf但也较为繁杂和分散,如《三 国志》、《魏书》、《晋书》、《南史》等史书中的人物传记,《世说新语》、《搜神记》、 《太平广记》、《颜氏家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文集,都能找到关于当 时人们婚姻传统、礼仪、规定及观念的资料,还有《诗经》、《玉台新咏》里的 爱情诗歌也反映了当时女子的婚恋观念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831/24420689.shtm
10.7《诗经》中反映周人礼俗观念的诗有()。A.《齐风?南山》B《关雎》一诗出自《诗经》中的( )。 A、 《周南》 B、 《郑风》 C、 《小雅》 D、 《周颂》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螽斯》选自《诗经》中的()。 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89141983.html
11.《诗经》草木意象探析摘要:《诗经》中涉及到众多与先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草木意象,先民们或因草木而触发情感以咏叹,或以之为婚恋生活的寄情之物,或以之为祭祀而表达虔敬之情,这些意象在先民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诗经》草木意象的探究,可以窥见先民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感及其表现出的时代文化现象。 https://www.fx361.com/page/2014/0926/13719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