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纪律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抑郁症,更年期;焦虑;阳性平行对照;随机对照试验;乌灵胶囊
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WulingCapsule(WC),aChineseherbalmedicine,intreatmentoffemaleclimactericsyndromewithdepressionandanxietystate.
Design,setting,participantsandinterventions:Atotalof96outpatientsoffemaleclimactericsyndromefromDepartmentofGynecology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HuashanHospital,FudanUniversity,DepartmentofGyne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onghuaHospital,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bstetricsandGynecologyHospital,FudanUniversitywereincluded.Thestudywasdesignedasarandomized,positivedrugparallelcontrolledtrial.ThepatientswerepidedintoWCgroup(64cases)andcontrolgroup(32cases)andwereorallyadministeredWulingCapsuleandGengniananTablet,respectively.
Mainoutcomemeasures:TheefficacywasevaluatedwithKuppermanmenopausalindex(KMI),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beforetreatment,andafter3weekand6weektreatment.
Results:Thetotalresponseratewas89.66%(52/58)intheWCgroup,whichwassuperiortothatinthecontrolgroup[76.67%(23/30)].Ridittestshowedthat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Conclusion:BothWulingCapsuleandGengnian’anTabletareeffectiveintreatingfemaleclimactericpatientswithdepressionandanxietystate.WulingCapsuleismoreeffectivetoalleviatedepressionandanxietyascomparedwithGengniananTablet.
Keywords:depression,involutional;anxiety;positiveparallelcontrol;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WulingCapsule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以及生殖内分泌变化而导致的多系统功能紊乱症候群。对其中明显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临床上多加用精神类药物治疗,但其副作用使得应用受限,因此至今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心理障碍在中医属情志病范畴,而中医药在七情致病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报道更年安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1],亦有报道纯中药制剂乌灵胶囊对广泛性焦虑症[2]、抑郁症[3]、失眠症[4]、精神后衰弱状态[5]和神经官能症[6]等病症有一定疗效,为此本研究观察了乌灵胶囊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特别是伴有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2008年2~12月,收集就诊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中医妇科以及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中医科门诊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共96例。
1.1.2纳入标准(1)年龄40~60岁的女性。(2)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7]。主诉为潮热、失眠、烦躁、乏力等,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3)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20IU/L,雌二醇(estradiol,E2)
1.1.3排除标准(1)年龄40岁以下或60岁以上;(2)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或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3)确诊有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4)确诊为精神科疾病;(5)有严重的自杀倾向。
1.2研究方法
1.2.1随机分组使用信封法将纳入本研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4例,平均年龄(51.16±4.54)岁;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51.57±4.37)岁。
1.2.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9990048,0.33g/粒),每次3粒,3次/d。对照组给予更年安片(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13130,0.31g/片),每次6片,3次/d。连续服药6周。
1.2.3观察方法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和第6周进行Kupperman评分[8]、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9];
1.2.4疗效标准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Kupperman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指数评分=基本分×程度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值-治疗后积分值)/治疗前积分值×10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7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组间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协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4例不能及时复查,2例因胃痛、恶心不良反应退出),对照组脱落2例(不能及时复查)。最终治疗组58例,对照组30例完成疗程用于结果分析。随机试验流程图见图1。
图1受试者流程图(略)
Figure1Flowdiagramofthisrandomizedtrial
表1两组基线资料(略)
Table1Baselinedataofthetwogroups
2.2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SDS和SAS评分Kupperman评分考核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焦躁、忧郁、头晕、疲倦乏力、肌肉骨关节痛、头痛、心悸和皮肤蚁行感11项症状。两组治疗第3周和第6周的Kupperman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Kupperman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upperman评分涉及的各项症状从治疗第3周起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皮肤蚁行感从治疗第3周起有所改善(P<0.05),治疗第6周时改善更为明显(P<0.01);其他症状评分在第3周时均明显改善(P<0.01)。
SDS和SAS评分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资料分析中发现,治疗组入选病例的焦虑、抑郁状态表现相对突出,初始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组别和初始抑郁、焦虑状况对抑郁和焦虑评分的下降有显著影响,为此将初始抑郁、焦虑评分作为协变量,组别作为因素变量对两组治疗第3周及第6周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组用药第3周和第6周时S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用药第6周时SD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SDS和SAS评分变化(略)
Table2ScoresofKupperman,SDSandSASscalesof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
**P<0.01,vsbeforetreatment;P<0.05,P<0.01,vscontrolgroup.
2.3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根据Kupperman评分的改变程度,对患者的疗效等级作了考核。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2/58)和76.67%(2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58例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5、37和6例,对照组分别为6、17和7例。
3讨论
3.1乌灵胶囊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肾气衰退,冲任脉虚,精血不足,阴阳俱虚,不能温煦濡养其他脏腑,以致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失调。更年安片根据中医理论以补肾为切入点,选用熟地黄、生地黄、何首乌、麦冬、玄参、牡丹皮、泽泻、茯苓、珍珠母等药物,具有滋阴清热、除烦安神之功,在治疗更年期出现的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失眠、烦躁不安和血压不稳等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11],是当今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更年期综合征治疗较理想的中成药,为此我们选用更年安片作为阳性对照。
乌灵胶囊是乌灵菌的提取物,为纯中药制剂,含有腺苷、多糖、甾醇类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色氨酸、赖氨酸等19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文献报道乌灵胶囊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益气养血的功效,能够改善失眠、疲劳、抑郁、焦虑及神经官能症[12],而这些症状在更年期妇女身上都有着或轻或重的表现,乌灵胶囊也具有补肾之功效,为此我们选用乌灵胶囊,对一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特别是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Kupperman评分是目前通用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量化评价方法。通过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的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乌灵胶囊与更年安片一样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从两组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显效和有效例数的比例比对照组更高,Ridit检验提示乌灵胶囊的疗效优于更年安片(P<0.05)。
SDS和SAS是评价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程度的有效工具。通过比较SDS和SAS评分,观察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资料分析中发现治疗组的入选病例以焦虑、抑郁状态表现相对突出,初始SDS评分、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为此采用协方差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后第3周和第6周,治疗组在改善S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治疗后第6周,治疗组改善SDS评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时相的SAS和SDS评分改善结果显示,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方面,乌灵胶囊疗效更好一些,或者说乌灵胶囊更适合于焦虑、抑郁状态比较明显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更年期妇女肾阴虚衰,肾水匮乏,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独亢,扰乱心神;不足,心血化生失源,又致心神失养。中医学有心主神明之说,认为心能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以及心理活动等,心神受扰、心神失养致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临床上表现为失眠、烦躁不安、心悸惊恐、遇事善忘等焦虑、抑郁状态。乌灵胶囊具有补肾养心之功效,可帮助交通心肾,实现水火相济,从而缓解更年期妇女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MaXW.Gengnianantabletintreatmentof308casesofmenopausalsyndrome.ShaanxiZhongYi.2006;10(27):1175.Chinese.
马西文.更年安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8例.陕西中医.2006;10(27):1175.
2WangY,ZhangHY.AparalleledcomparedstudyofWulingcapsuleandDeanxitinthetreatmentofgeneralanxietydisorder.ShanghaiJingShenYiXue.2005;17(3):15815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王瑛,张海音.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5;17(3):158159.
3ZhangKN.ClinicalstudyoflevodopaandWulingcapsuleintreatingParkinson’sdiseaseanddepression.XinYiXue.2005;36(3):154156.Chinese.
张凯娜.左旋多巴与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新医学.2005;36(3):154156.
4WangZX.EfficacyobservationofWulingcapsuleintreating78casesofinsomnia.HebeiZhongYi.2003;25(12):909.Chinese.
王振新.乌灵胶囊治疗失眠78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03;25(12):909.
5JinH,WangSZ,ShenY,YangCY,JinWD.CombinationofWulingcapsuleandantipsychoticsinpostpsychosisfatiguestate.LinChuangXinShenJiBingZaZhi.2004;10(4):24724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金红,王素珍,沈莹,杨春玉,金卫东.乌灵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后衰弱状态.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247248.
6LiPG,SuTF.Wulingcapsuleintreating86casesofcardiacneurosis.ShiYongZhongYiYaoZaZhi.2005;21(9):555.Chinese.
李品贵,苏太峰.乌灵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8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9):555.
7YueJ.Obstetricsandgynecology.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2004.Chinese.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CaoZY.Chinaobstetricsandgynecology.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1999:2281.Chinese.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81.
9ZhangMY.Manualforpsychiatricratingscale.Changsha:HunanScience&TechnologyPress.1998:35,42.Chinese.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10ZhengXY.GuidelinesforclinicalresearchonChinesenewherbalmedicines(trialimplementation).Beijing:MedicalScienceandTechnologyPublishingHouseofChina.2002.Chinese.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1MaXW.GengniananTabletintreatmentof308casesoffemaleclimactericsyndrome.ShaanxiZhongYi.2006;27(10):1175.Chinese.
马西文.更年安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8例.陕西中医.2006;27(10):1175.
12HanJ,GaoSQ.ClinicaluseofWulingcapsuleanditsadverseeffects.ZhongguoYaoFang.2007;18(15):11841186.
韩洁,高素强.乌灵胶囊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中国药房.2007;18(15):11841186.
一、制定落实制度体系,规范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教学理念,坚持四个原则,构建六个子系统,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遇;困境;对策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高校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获得了新形式和新内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争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阵地,消解着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力。作为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
第一,弘扬和宣传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立足于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清楚定位“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中,做好意识形态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净化和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承担起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深刻剖析并澄清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认识,实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净化和引导。
第三,“三进”和转化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着力推动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防止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漂浮”的现象,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与外化。
第四,建构和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建构话语体系,并借助网络媒体使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文字内容视觉化、传播手段数字化、价值观念共识化,实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媒体,是强教育之路;思想政治,是规新媒体之本。当前,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既是当代青年观念更新价值提升之逻辑起点,也是青年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之逻辑内因。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机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根本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获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等形式丰富了思政课的授课平台。第二,新媒体环境中的每个主体(师或生)都既是媒体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也是媒体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兼具双重功能。第三,信息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教育回归学生主体的教育原生态。第四,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含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渗透要素,加强大学生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激励青年红色教育的终身性和系统性,提升教育主客体的媒体素养。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1+4+6”创新模式
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机遇,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获得了强大的空间。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强化,会形成对新媒体挟带的意识形态进攻的有效抵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会推进新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实现融合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正规化会逐渐抵消新媒体的信息混乱和技术攻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为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应当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1个理念+4个原则+6个子系统”。
1、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防止将的科学性演变成离开了现实性的教条化、庸俗化、政治化、口号化;又要防止片面地以现实性排斥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2、坚持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原则
坚持方向性原则,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同各种反倾向做斗争。坚持合力教育原则,实现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相配合、顶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各方面信息合力充分发挥的集成化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宣讲与创新指导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原则,实现显性的课堂传统教学与隐性的新媒体教育相结合。
3、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六个子系统
重点:提升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原理课”关于理论和经典文献教育,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概论课”关于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成果教育,树立“三个自信”;加强“基础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培养正确的“三观”;加强“纲要课”关于近现代中国历史教育,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合教育,增强新媒体时代文化自觉自信;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抵抗新媒体的技术攻击和挑战;加强网络新思潮新事物新现象的引导教育,应对新媒体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依托:打造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合力的集成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虚拟和现实空间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和说教的开放的自主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进一步推动“慕课”与“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施;继续深入研究专题式、案例式、实践式、PBL等常规教学改革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参与式、暗示式、情境式等其他辅助式教学改革方法;尝试开发与创新更多体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新式教学改革方法。
依据:构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制。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目标的新媒体教学引导机制;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依据的新媒体教学协调机制;以强化纪律和底线思维为规定的新媒体教学规范机制;以质量贡献和教育实效为导向的新媒体教学评估机制;以及时控制网络不良思想倾向为责任的新媒体预防干预机制。
保证:健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和党团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全力培养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中青年理论科研团队;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媒体素养;合理组建理论素养深厚和信息化水平精湛的理论宣讲家队伍;打造完善德行兼备的专兼职青年辅导员队伍;启动实施“卓越理论人才”培养计划。
保障:优化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建立网络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新媒体工作大格局;夯实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媒体环境;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新媒体环境;打造校报校刊校园互动社区等校园数字化环境;创设校园“微文化”软环境;开辟网络安全维护和舆情统计的新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范式建构
研究生教育事关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是适应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发展要求,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效,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然而,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却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着眼于研究生群体特点、把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独特规律,从新实践中探索新理论、建立新制度、形成新模式。其中,重要的问题在于: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能否形成“导辅协同”的工作范式。
一、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的概念拓展
二、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要且必要
三、导辅协同视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构建
四、结语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需要立足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构建导辅协同的新范式,通过优化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任少波,许占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构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46-52.
[5]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6]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3):81-83.
[7]吴春梅,陈一恒.意识形态导向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22-26.
[8]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9-14.
[9]任敏.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7(6):332-333.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做好学校安保维稳工作,6月15日下午,我校于办公楼第二学术报告厅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维稳安全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格根哈斯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施纪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校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保卫处处长王跃平宣读了《建党100周年维稳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格根哈斯强调:一是要将各项工作措施做细做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二是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分工,落实好责任追究制度。随后,为保证学校维稳安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强化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实施发力,针对疫情防控、意识形态安全、舆情管理、课堂管理、食品安全、用水用电管理等重点内容,格根哈斯对分管各部门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力求将安全隐患清零。对于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学校将严肃追责问责。
施纪华强调:一是要增强政治敏锐力、判断力,高度重视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二是要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坚持“一分安排,九分落实”,确保国家安全和校园稳定,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三是加强隐患排查工作,继续完善落实“双排查”制度,要把消防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加强学生公寓、实验室、工地等的消防安全管理;四要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要持续加强应急处置、安全宣传教育、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安全稳定是底线工作,我校时刻把守护全校师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把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确保校园稳定和谐安全的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关键词:中层干部;管理;必要性;有效方法
一、前言
中层干部作为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维系领导和普通职工的桥梁。一个企业里看责任能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突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还是要看中层干部。在当代中国,基层中层干部的管理工作就是指具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干部群体的中坚力量。在我们看来,中层干部群体要形成恰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赖于基层组工工作者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的管理。只有不断强化意识形态与管理阵地建设,才能真正让中层干部对于基层管理工作有切身体悟。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二、新形势下中层干部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中层干部管理现状中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一是干部管理观念相对较为传统;二是干部管理内容陈旧方式老化;再者干部管理缺乏长期有效机制
我国广大中层干部接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管理中加深对价值观的管理,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中层干部的专业业务素养和科学执法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层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更早的将管理理念和意识落实到中层干部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用于基层的企业实践。中层干部管理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提高执政能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行为上的先进、决策上的先进,都离不开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是整个企业保持先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必要前提。
2.自身职责的必然要求
中层干部领导力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中层干部才是企业的重要核心,中层领导是高层与下属之间的纽带,他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下属的成绩,关系到高层的领导方针。中层干部在单位中处于较为独特的位置。第一,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中层干部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在一个单位处于上与下,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上,既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又要指导本部门员工开展工作,可以说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一项工作的推进,既靠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也需要中层干部狠抓落实。第二,处于执行层的位置。一个单位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关键是要通过中层干部去推动、去落实、去实践。第三,处于中坚力量的位置。中层干部整体上能力水平都比较强,综合素质都比较高,是一个单位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代表着一个单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第四,处于参谋助手的位置。中层干部不仅仅要做到上情下达,更要研究分析基层工作和职工队伍的各种情况,为领导出谋划策,为高层的决策提供充分的第一手材料。
3.中层干部管理的有效方法与路径
(1)进一步强化干部选拔任用
(2)进一步深化干部考核管理
(3)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4)进一步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一是培训内容要更加丰富,要更加凸显德育培训。根据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为重点,同时要增加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和军事、外交、民族、宗教、保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更好地促进干部更新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培训方式要多样化,要更加凸显自主学习。干部教育培训以脱产培训、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网络培训、实践锻炼、在职自学等方式进行,注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并提供完善必要学习条件,同时,完善中层干部上讲台制度,既接受他人培训,也主动培训他人,相互交流,相互进步,更好地提高中层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完善的培训闭环管理,坚持培训前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培训中按需施教、培训后跟踪问效,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广泛征求中层干部意见,培训结束后及时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将培训计划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实效。
(5)进一步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三、结语
总之,中层干部作为高层决策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参谋助手的重要位置,必须不断强化选拔任用的原则和要求、严格管理考核流程与力度、完善管理内容与方式、健全培训制度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中层干部管理水平与干部素质显著进步。(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参考文献:
[1]沈壮海.管理管理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增惠.生命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本次教师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做到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整顿作风与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让教育整顿和当前工作双促进,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干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师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在社会中为人师表。
二、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幼儿园的发展添砖加瓦!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实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热情,把心思凝集到教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提高教育质量上,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以追求一流的责任感,用自己最的努力去争取的业绩。
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风,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幼儿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与每一位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每幼儿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潜在优点。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挑战;原因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要素全球的自由流动,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政治的、文化的、观念的东西也在世界范围内交融汇合,势必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
基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一些理论和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实情,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狭隘的抵制,而是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前瞻的意识积极地参与世界多元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与对话,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改进和发展,直面即将可能出现的挑战,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语境。
一、来自时代的挑战
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之一将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将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且手段上也越来越隐蔽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的作用,寻求政治制度的西方化。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也将导致文化层面的变化,传媒领域的跨国公司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形成日益增长的权力,助长了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播与流行。利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种机会,通过影视、网络等大力渗透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未来的人才是以开放的态度接纳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利用一种隐蔽的方式将触角伸向免疫力较弱的高校莘莘学子。他们处在成长的懵懂阶段,必然会使这些意志薄弱或涉世未深的未来人才受到毒害。会诱使他们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背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将是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个人主义也会随着渗入,这会使得未来人才在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迷失自我,往往只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而忽视了国家利益和民族需要,从而失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极易诱发极端个人主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完全背离的。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面对时代带来的挑战下,有效缓解不同价值观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未来的企业人才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带来的另一挑战将是呼吁人的转型。
二、来自教育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即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企业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的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素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效果。它是企业办学模式下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核心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正确的目标定位,不仅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评估的依据,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明确了可行性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目标内容包含对人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分为六个方面,即坚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套培养目标体系本身是科学合理,经过历史检验的。但是,在现行高等教育中未能很好地具体化,从而影响了其原有的激励、导向和聚合功能的发挥,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目标。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强烈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而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提出的,且多年来没有大的改动,因而日益脱离已经变化了的实际,存在着与现实错位的现象,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目标定位过分抽象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标定位应在运动中选择坐标。“又红又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抽象的概念,只能作为总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其内容做充分具体地研究,提出与时代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相适应的具体目标和规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教书育人的活动。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参差不齐。同时,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他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定上要注意层次性。
与此同时,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等。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迫切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不断突破。这是优秀教师形象必须具备的。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在新形势下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挑战
此外,部分学生人学后,意志消沉,悲观厌学,有的甚至自暴自弃,造成心理障碍。当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渗透到校园渗透时,由于缺乏较强的自律能力,难以抵制。比如在学校纪律遵守上,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生活习惯上,抽烟、酗酒等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生中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不提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自我认知不足,这对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带来不少问题。所以针对这一情势,如何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张兵.论社会环境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
[2]钟贤.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原则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6年第11期.
[3]田霞,邢千里.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4]张文凯.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目标函数经济决策交易成本
一、背景陈述与问题的提出
从19世纪末开始,川江航运逐步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1890年,根据《烟台条约增续专条》规定,英商可自备华船或雇佣华船,挂外国国旗进入川江,享有在其他水域和口岸同等的权益;而且这些船只在重庆缴纳一次关税,比华商入口厘金还低。1895年,中日《》规定日本轮船能“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重庆府”,“附搭行客,装运货物”[1];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以英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也立刻享有了这项特权。在这样的条件下,各国航运公司开始大量进入川江航运市场。到了本世纪最初十年过去的时候,川江航线上的几家主要的航运公司是:英国的太古、怡和,日本的日清,美国的捷江。这些公司凭借技术上和资金上的优势,以及制度上和军事上的特权排挤和控制中国航运公司,谋取垄断利润。无论从厂商数量、资源流通、还是从产品特点和竞争方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川江航运市场都接近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已经基本饱和[2];在这样一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3]
令人惊奇的是,民生公司,这个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的航运公司,一无资金优势,二无外国资本或官僚背景,竟在这种情况下入主长江航运市场,并在20年间崛起为中国航运市场上最大的公司,兼并了众多外国航运公司,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4]
据此本文提出如下问题:民生公司为什么能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在外国航运公司垄断的川江航运市场上站住脚跟,并且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为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航运企业?我们发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试图引入新的变量进入企业目标函数和消费者效用函数,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意义——理论简述
(一)定义——意识形态
我把意识形态(Ideology)定义为:一定的时期一定的人群所共同拥有的对社会环境(某一方面)的共同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套非强制性的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定的人群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纬度,“人群”可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交易中的两个人[5]。不同的人群也可以有很多种标准来界定: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或者不同的社会阶层,如此等等(North,198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较大人群的意识形态对在此范围中较小人群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Olson,1971)。
(二)假说——意识形态的经济意义
据此我们提出本文关于意识形态的4个假说(H1~H4):
H1意识形态对特定人群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目标函数的影响[6]
H1-1假定在没有特殊意识形态影响下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最大化问题为:
其中Πi2代表由于受特殊时代意识形态影响而被纳入某一特定人群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的特殊经济利益[8],Πi2实际上有可能为-PΠi1,但是我们将会看到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它可能会被作为正的因素纳入最大化问题中。ri是一个外生参数,它表示微观经济主体受这种意识形态影响的程度。
H2对特定人群中各经济利益主体预期效用函数的影响
对于需要做出跨时决策的经济主体来说,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因素是其V-N-M函数。我们以风险厌恶者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对各经济利益主体预期效用函数的影响:假定一个原没有受特殊时期特殊意识形态影响的风险厌恶者受到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他产生某种信仰:在客观概率(ObjectProbability)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他对某个预期(Expectation)的主观概率(SubjectProbability)大大提高了[9]。相对于原来的他,他现在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风险偏好者,甘愿冒风险把自己的一切投入有可能是风险极大的一项“买卖”。
H3意识形态与经济决策主体之间的互动
H1和H2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在单人决策的情况下,它可能会使各经济利益主体产生某些“反常”行为,如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企业的投资选择可能会偏离通常的最大化目标;在多人交互决策的情况下,由于共同Πi2的存在可能会减小(或扩大)交易各方的机会主义倾向[10],同时预期效用函数的改变可能会减小(或扩大)主观不确定性(SubjectUncertainty),进而节约(或增加)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最后,同样是由于意识形态影响了个人的预期,可能由此催生某些具有特殊品质的人(如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H4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意识形态
H4-1共同信仰:微观经济主体以很大的主观概率相信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最终能够取得独立并发展壮大——如果多数人都为此努力的话。
三、实证分析——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民生公司的发展
(一)爱国主义与民生公司的市场进入决策
这部具体的要解这个问题:在川江航运市场被外国大公司垄断的条件下,中国的航运公司基本不可能生存,民生公司如何作出进入川江航运市场的决策?
没有理由认为民生公司作为一个航运公司进入川江航运市场这一行为在去掉它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之后仍然可以算是理性的行为。因为当时的川江航运市场,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不仅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而且几乎已经饱和,如果一个新的厂商要选择进入的话,一般情况下它的预期是这样的:一,它可以打败一部分垄断企业,获取一部分市场份额;二,在这个市场上的预期净收益应该大于在其它市场上的预期净收益。其中第一条是第二条的前提条件。而我们已经看到,在近代川江航运市场,这第一个预期是基本上不可能出现的,而民生公司仍选择进入,正体现出意识形态的作用。
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生公司的目标函数,虽然说它不可能放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Πi1),但是这中间掺进了其他目标的假设肯定是合理的。可以说,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的目标不仅在于赚钱,更在于考虑到了国家的行业经济利益这一因素(Πi2),具体地说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目的是以民生公司为基础,发展行业和民族工业,尽快将国家建设起来;另一个目的是以民生公司为中心,进行现集团生活的第三个试验”[12]。有了这样的目标,无疑增加了决策者进入航运市场的主观预期收益,而由于强烈的民族感情而产生的必须成功的信念有在无形中降低了击败外国轮船公司所需成本的主观预期值(据H2)。
因此可以看出:有近代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背景,民生公司做出进入川江航运市场的决策并不是非理性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使得民生公司做出这样的决策。
(二)爱国主义与民生公司的崛起
这一部分要回答的问题是:民生公司进入川江航运市场后,在极其艰难市场条件下,它的发展壮大和当时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有多大关系?
⒈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管理费用的降低
民生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核便是实业救国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不是通过投资可以塑造的,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民生公司内部的体现。卢作孚指出:“在航业工作,便是救国的企图”。提出用创建先进的现代化的民族航业,以与帝国主义的航运势力相抗衡,不仅是把外国轮船赶出长江,收回内河航行权,而且要使中国迎头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跑到它们的前面去。公司把爱国宣传活动同企业的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在公司的船舶舱室和职工宿舍的茶具、卧单上,到处印有“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毋忘国家大难”之类口号,号召人们关心国家危亡,并发动职工家属订出爱国公约(卢国纪,1984)。实业救国与爱国主义这一内核决定了民生公司企业文化的其他两个重要方面的性质:
一是集团生活思想。这是卢作孚改良社会的试验主要内容之一,是提倡群体合作,互相帮助以成一个最后都不至失败的集团:“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工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而民生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13]他要求职工把民生公司当作自己的共同事业;而个人只要忍耐、苦干就能成为时势英雄。这种理想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动力。
二是艰苦创业、勤俭朴素的思想。卢作孚非常重视开源节流,培养艰苦奋斗崇勤尚俭的作风:“大胆生产谓之勤,小心享用谓之俭,我们应大胆用现代科学方法生产,现代有什么,我们便要生产什么;但须节省物质上的享用,任何东西我们不能生产,便不要享用。”[14]他用禁令和查禁等办法,要求职工不、不赌、不吸鸦片、不做私生意、不贪污受贿、不拿旅客财物等,以杜绝不良习性,培养职工忠于职守、遵守纪律的精神。同时,注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倡同事之间喜庆丧吊不互相馈赠,庆仪从简,以及为结婚青年举办免费集体婚礼等,以倡导新风,逐渐养成一种与其他企业截然不同的风气。
民生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卢作孚制定的系统的职工教育体系[15]得以强化,又通过职工之间的交流得以不断流传。这种文化强化了职工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并使职工对民生公司真正产生了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减少了其机会主义倾向(据H3),使得管理费用在较大程度上得到降低,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
例:船上管理——从“三包制”到“四统治”
民生公司创办以前,“三包制”是中国航运界普遍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当时中国“无一非包之船”。它开始于外国在华轮船公司,后来在各中国轮船公司普遍实行:公司将轮船上的驾驶、轮机、事务三个部门分别包给中国买办办理,一切人员的任用都由各部门大买办自行定夺:一船形成三个大的集团。而且“舵工由领江带领,水手由水手长用,理货员由二买办三买办用,茶房由茶房头脑用之类,又为包办中之包办,集团中之集团,甚至有每一小集团又分更小集团之事”。事实证明这种管理制度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大小集团各施其政,无统一管理。承包者可自由掌握月薪开支,所以用人不必求贤,只以薪工低廉为目的。各级头目又层层征收押金,层层以次为奥援,“遂不能指挥管理,最后至于一茶房亦难更换矣”。另外,公司“限定若干金钱包办之”,其他一概不管,更“不问该事件之承包者之盈亏”[16]。承包人为了赚钱,不管航期,滥运私货,任意提高票价,服务质量极差,结果“闹得公司折了本,而买办赚了大钱”[17]。
卢作孚用“四统治”(也称“经理制”)替代了“三包制”,规定:船上一切人员由公司统一任用;船上财务、业务由公司统一掌握;船上材料、油料由公司统一定额配发;船上事务由经理一人总揽,对内向公司负责,对外代表公司[18]。这种管理制度将船上全部权力集中于经理和总公司,在中国航运界引起了轰动,事实证明这提高了船上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19],后来民生公司接收或购买的轮船都实行了这一制度,成为民生公司崛起的重要动力之一。
2.消费决策的改变与市场份额的扩大
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仅降低了民生公司的交易费用,而且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扩大了民生公司的市场份额。在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消费者会作出特殊的消费选择。据H1-2,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会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拿乘坐轮船来说,具有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费者在乘船时同样会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此时他考虑的效用不仅仅是乘船的舒适感和速度、安全等因素(Πi1),他会把这艘船是中国公司的还是外国公司的这一因素(Πi2)纳入自己的目标函数。更具体一点说:如果中外两艘船的票价和服务质量完全一样,那么乘坐外国公司得船相对于乘坐民生公司的船会给他带来负效用,这时他肯定会选择乘坐民生公司的船。实际上我们放宽一些条件,即使民生公司的票价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外国公司的轮船,多数乘船者仍有可能选择民生公司的船:
这一奇迹的创造,还靠了广大爱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不做不要船票的外国船,不希罕漂亮的阳伞,却坚决要坐民生公司的船。许多旅客,宁肯住下等几天,也要等到民生公司的船才坐。一些爱国的商人,也在这一极端困难的时刻,不去占外国船低运费的便宜,却将他们的货物交给民生公司的轮船运,以行动支持了民生公司。[22]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垄断厂商的竞争中,产品的质量差别是各厂商争取消费人群、扩大市场份额重要因素。在近代川江航运市场上,由于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轮船是否为民族资本经营成为了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差别。这一差别并不是民生公司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外国公司也不可能通过投资来弥补这一差别,所以,意识形态对于民生公司抢占川江航运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论
一方面,爱国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影响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降低了民生公司的各种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这时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不伴随着排外的思想,它也相应的提高了各外国航运公司的各种交易费用[23]。这样,民生公司的运营总成本相对于外国航运公司被大大的降低了。同时,意识形态改变了消费者的偏好,使其作出有利于民生公司(而不利于外国公司)的选择。这无疑是一种独有的优势,因为它是由属于这一时代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可见,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使得民生公司偏离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企业行为的收益由社会获得,但是成本却由民生公司承担。更一般的,我们的结论是:某种意识形态可能使为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个体理性,但是同时会造成相应的外部经济,使得共同意识形态群体达到集体理性。从民生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形可能反而会使“丧失理性”的主体最终收益。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参考文献:
1.North,1990:《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陈郁、罗华平译
2.Weber,1999:《TheprotestantEthic&theSpiritofCapitalism》,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陈平,2000:《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杨小凯、张永生,1999:《新型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Kotter、Lheskett,1997:《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曾中、李晓涛译
6.Mannheim,200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黎明、李书崇译
7.刘克祥、陈争平,1999:《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8.聂宝璋,1983:《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9.樊百川,1985:《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
10.罗中福等,1989:《卢作孚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卢国纪,1984:《我的父亲卢作孚》,重庆出版社
12.隗瀛涛,1990:《四川省文史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
13.Rabin,1996:“PsychologyandEconomics”,Uc-berkeley
14.金铮邓红,1990:“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近代史研究》,1990.3
15.重庆市档案馆藏,全宗号:民生
16.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5:《四川省文史资料》,第二缉:工商史料编
17.0lson,1994:《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出版社,陈郁、郭宇峰、李举新译
18.马敏、朱英,2000:《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中外旧约章》第一册,P.616。
[3]卢作孚,1934,“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公司”。
[5]一个推论是:意识形态可以等同于博弈中的“共同知识”,或者至少是“共同信仰”。
[6]这是行为经济学“socialpreference”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更一般的模型及实验验证见Rabin,1996。
[7]Ui为各主体的广义经济利益,Πi1是在没有特殊意识形态影响时各主体的经济利益。
[8]这一部分利益可能代表这一人群的整体利益,区别于Πi1。
[9]Rabin&Donoghue,2000
[10]也可以说是缩小(或扩大)了决策者的战略空间。
[11]这里当然不包括在外国侵略中国活动中既得利益的中国人,比如买办阶层和一大部分的官僚阶层。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中国人是爱国的这一点很难说,但我们根据Bayesianlaw可以相信,爱国者的比例是很大的(一个估计是:如果爱国者比例太小,中国至今也不可能独立)。
[12]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P158。
[13]卢作孚,“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新世界》85期。
[14]卢作孚,1934,“大胆生产小心享用”。
[15]具体见: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载《卢作孚文选》。
[16]本段以上几处引言均来自《民生股份有限公司十一周年纪念刊》,1937。
[17]卢作孚,《在民生公司八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开会词》,《新世界》1933年32期。
[18]重庆市档案馆藏:全宗号民生,卷号37。
[19]一个例子:“在最艰苦的时候,船上和岸上的人员都参加了旅客服务工作,许多轮船上的船员在旅客多的时候主动让出自己的床位给旅客住。”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P171。
[20]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153页。
一是对德育要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德育要求的理解不够到位,表现在内容要求的简单化,缺少赋予学生强烈情绪体验的故事小品;过程要求的程式化,缺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学生教育过程的探索;方式要求的成人化,缺少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泼、生动的育人方式的研究。这样的认识,必将带来可想而知的德育效果。
二是对德育现状的评估存在偏差。对德育现状的评估发生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极端:一是认为市场经济严重冲击了德育工作,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德育环境进一步恶化,德育资金严重缺乏,德育社会关心度一再下降等等,一句话德育工作可谓困难重重,问题成堆。二是认为现在出现的一系列反常的德育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搞上去了,法制健全了,学生的素质也自然会提高,德育环境等自然会好起来。两种对德育现状的评估,或过分消极,或过度积极,这为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针对性设置了重重障碍,要提高德育实效那当然是异想天开。
三是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矛盾。方法选择缺少灵活性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有的放矢少。一句话,方法缺少灵活性,工作缺乏针对性。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德育实效偏低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操作方式上的不当,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不足,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综上所述,无论德育目标脱离学生实际,还是德育方法理想化与简单化,都是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我们认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指导思想是关键。一是要求德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更不能无的放矢与简单粗暴。二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自觉地对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矫正,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此,学校应当改变机械灌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自己拟定教育计划。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增强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感受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加行之有效。主体性理论的精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发展性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者若能用这一全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德育实践,则德育的实效性会大大增强。
二是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贯彻这一德育宏观目标,并按此要求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微观德育目标。微观德育目标要体现操作性、时限性和可测性等特点。操作性是指德育目标明确具体,每个目标都与每个学生的具体理想、行为相结合,使之融合在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之中。时限性要求学校、教师、学生按时完成德育既定目标。可测性是通过以目标为尺度、以目标为准绳的测量和评价来判断德育工作的优劣得失。可以说,只有体现出上述特点,德育工作有效性才能增强。若没有上述微观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则流于空泛,德育有效性也难以彰显。
三是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就学校范围而论,德育要与各学科教育协调共进。除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日常德育等多渠道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学生关在学校中,声色俱厉地训导已为时代所不容。要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狭小的德育天地,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特别是提高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分辨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整个社会而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要形成一体化。特别是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社会化趋势加剧,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使德育社会化,封闭式的学校德育落伍于现代德育的发展大势。因此,发挥上述三位一体、多元化德育作用值得提倡,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德育有效性表现为受教育者道德力量的增强,体现在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难以用一般尺度和标准进行衡量。若以一般的方法、标准去衡量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量,那么衡量到的仅仅是授课时数,而大量的课外工作是不能用课时来衡量的,这对他们有失公平,必然会挫伤部分人的工作热情,于德育工作不利。由于德育自身的规律,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来检验德育工作效果,是与德育内在规律背道而驰的。这种检查或许能促进德育工作,但由此带来的两个结果必须正视:一是例行政务,则难免流于形式,与事无补;二是造成基层单位忙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由此可见,提高德育实效性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