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开展调研分析,发现社区老年人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如慢性疾病、身体功能下降、心理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有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了生活自信心;辖区内的老年人居住地分散且大部分子女不在身边,他们经历社交隔离、家庭支持减少等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互动来维持身心健康;辖区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减少社会活动,社区活动参与度低,出现社区归属感弱化问题。
(二)需求分析
社区老年人有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自我价值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方式、创建同辈支持的需求。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
(1)了解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组员身心健康。
(2)缓解组员不良情绪和压力;提高老年人沟通能力,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组员自信心。
(3)丰富组员精神文化生活,织构同辈支持网络。
(二)服务理论
1.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用新的角色来适应丧偶或退休,从而缩小自身与社会的距离。因此,社工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通过小组的形式使老人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优势视角理论
4.社会支持理论
(三)小组活动计划
1.小组名称:
“健康有道,乐享生活”——长者健康小组
2.小组性质:互助性、社交小组
3.小组成员:堤口路街道老年人10人
4.小组地点:堤口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6.活动计划:
节次
日期
主题
目的
第一节
2023.8.10
你好,我是谁
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建立专业关系,组员之间相互认识,制定小组契约
第二节
2023.8.17
认识健康养生
老师讲解养生方法、重要性等内容,帮助小组成员了解健康养生的重要性
第三节
2023.8.24
健康理念,预防疾病
在社工和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帮助组员预防疾病
第四节
2023.8.31
合理运动
第五节
2023.9.7
收获与幸福
四、实施过程
(一)第一节小组活动
8月10日,堤口路街道社工站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第一节小组活动:你好,我是谁。社工自我介绍并介绍小组性质、目标、未来的主要活动内容,接受小组成员的提问并且进行回答。社工通过扮演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的角色,引导组员们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带入活动主题,使组员们认识彼此,消除陌生感;随后,社工引导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最后社工表达对于小组成员的感谢,鼓励小组成员未来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次活动进行预告。
(二)第二节小组活动
8月17日,开展第二节小组活动:认识健康养生。开场社工先通过游戏形式营造开放的氛围,帮助组员加深认识和了解,巩固组员之间的关系,组员到场后分别说出相邻组员的名字,增加彼此互动交流;专业老师以健康知识为引导,讲解养生方法、重要性等内容;对于部分组员感受不到安全和满足,想要退出小组的想法,社工及时适当调整小组规范,保持组员对小组整体目标的意识。
(三)第三节小组活动
8月24日,开展第三节小组活动:健康理念,预防疾病。组员到场后,进行开场小游戏“风雨同行”,加强组员之间的交流协作、巩固成员间的亲密关系网络;游戏结束后,社工邀请老师为组员讲解老年人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预防知识,让组员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生活的习惯和方式;活动最后社工组织成员进行总结,促进组员交流,提高组员社会交往能力。
(四)第四节小组活动
8月31日,开展第四节小组活动:合理运动。社工通过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衔纸杯传水”游戏巩固上节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增进大家的友谊;社工带领组员共同了解运动的重要性,以及适合老年群体的运动种类,提升组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促进老年群体的交流,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五)第五节小组活动
五、案例评估
(一)过程评估
社会工作者根据观察和记录小组的互动过程、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合作和参与度、服务对象对活动内容的反馈以及服务对象的成长改变等情况等来评估。
(二)成效评估
通过对本次小组活动评估数据分析及小组成员反馈,社会工作者不仅为辖区老年人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社区老年人搭建了同辈交流平台,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助,关帮助老年群体培养了兴趣爱好,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形成了彼此陪伴的温馨氛围;小组活动还帮助老年群体挖掘了更多社会支持,让老年人体会被关怀和被尊重的感受,提升了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
六、专业反思
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开发老年人的潜能。社工要坚信:老年人也有自我改变、成长、不断进步的潜能。在“利他”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自决;注重促进老年群体社区参与。开展文化、体育、娱乐等多元活动,培养老年人兴趣团体,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活跃度,丰富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