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经典代表著作,对于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及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创建和睦婚姻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婚姻;家庭;和谐社会
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从史前各文化史的阶段分析了男女两性地位的变迁。女性自古以来的地位并不是一直低下的,相反,在人类社会初期,女性居于很崇高的地位,世系是按母系氏族来划分的,女性掌管着物质生活资料及其他一切事物的分配。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男女由于先天的体质的差异,男子逐渐成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主人,女子则退居第二位,成为了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当社会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这就意味着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男子凭借自身的财富、地位压迫奴役女子,不难看出私有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要想女性获得解放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女性掌握与男性同等的经济收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女性。
一、恩格斯的女性解放途径
(一)女性参加公共劳动
恩格斯在《起源》一文中,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单位。他认为,在古代共产制的家庭经济中,两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男人狩猎,女人照料家庭,妇女料理家务的活动是一种公共的、为社会所必需的劳动,家庭事务的管理是社会公共的事务。但私有制造成剩余劳动产品的产生,女性家务劳动的社会地位衰落。而随着家长制家庭,尤其是一夫一妻制体家庭的产生,这种活动就逐渐失去了公共的社会性质,成为一种私人事务,因此,女性也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恩格斯提供的妇女解放的途径是,妇女摆脱私人性的家务劳动的束缚,充分投身于社会劳动中去,并且家务劳动也应转变成一种社会行业。
(二)现代化大生产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
正如马克思认为:“最初的分工是男女之间为了生育子女而发生的分工”,在历史上,女人的经济职能是生产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不是有交换价值的产品。然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着眼点并不在于作为物的商品的价值,而是在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价值。通过商品交换从而实现价值之间的交换,其实质即劳动和劳动的交换,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交换价值是生产的唯一目的。人的价值只有同市场经济中的交换价值联系起来,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而生产的物品的价值,使用者一般就是生产者。交换价值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因此,它的价值不在于其中的抽象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在于它本身那瞬时的物质价值。但是,女人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物质价值,往往被社会忽视。在这里鉴于妇女的生育功能等使她被迫局限于家庭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建立幼儿园、公共食堂等公共服务体系。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解放理论对现代女性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今中国的社会,女性处于消费主体的重要地位,社会的消费品基本都是女性在进行选择,部分女性受虚荣心和当今享乐主义的双重影响,过度追求消费品的价值,以凸显其财富及社会地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消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奢侈消费,或者可以理解为取悦男性的消费。奢侈消费或“取悦”消费的后果是巨大的,这不仅不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反而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最严重的后果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女性自古以来在家庭中承担着人类繁殖和教育后代的重要任务,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如果不得到遏制,势必会恶性循环。基于这样的事实,树立当今女性合理的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女性解放不仅仅在物质与精神上与男子平分天下,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女性不应该只是为男性社会的审美标准服务,而应该成为自身的审美主体。因此,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消费,是当今女性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三)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我国女性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女性自身的意识却还有待提高。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女性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然而,有一部分女性却追求自身家庭的安静生活而不愿参加社会生活,这会导致男女在经济上的脱节,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因此,经济状况是决定女性家庭地位的根本原因,女性只有在家庭中取得了经济独立,男女在家庭中的话语权才能平等,男女两性才能和谐发展,家庭才能和睦,从而社会和谐才能有序的进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