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女性解放及其时代意义

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经典代表著作,对于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及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创建和睦婚姻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婚姻;家庭;和谐社会

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从史前各文化史的阶段分析了男女两性地位的变迁。女性自古以来的地位并不是一直低下的,相反,在人类社会初期,女性居于很崇高的地位,世系是按母系氏族来划分的,女性掌管着物质生活资料及其他一切事物的分配。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男女由于先天的体质的差异,男子逐渐成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主人,女子则退居第二位,成为了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当社会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这就意味着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男子凭借自身的财富、地位压迫奴役女子,不难看出私有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要想女性获得解放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女性掌握与男性同等的经济收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女性。

一、恩格斯的女性解放途径

(一)女性参加公共劳动

恩格斯在《起源》一文中,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单位。他认为,在古代共产制的家庭经济中,两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男人狩猎,女人照料家庭,妇女料理家务的活动是一种公共的、为社会所必需的劳动,家庭事务的管理是社会公共的事务。但私有制造成剩余劳动产品的产生,女性家务劳动的社会地位衰落。而随着家长制家庭,尤其是一夫一妻制体家庭的产生,这种活动就逐渐失去了公共的社会性质,成为一种私人事务,因此,女性也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恩格斯提供的妇女解放的途径是,妇女摆脱私人性的家务劳动的束缚,充分投身于社会劳动中去,并且家务劳动也应转变成一种社会行业。

(二)现代化大生产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

正如马克思认为:“最初的分工是男女之间为了生育子女而发生的分工”,在历史上,女人的经济职能是生产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不是有交换价值的产品。然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着眼点并不在于作为物的商品的价值,而是在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价值。通过商品交换从而实现价值之间的交换,其实质即劳动和劳动的交换,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交换价值是生产的唯一目的。人的价值只有同市场经济中的交换价值联系起来,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而生产的物品的价值,使用者一般就是生产者。交换价值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因此,它的价值不在于其中的抽象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在于它本身那瞬时的物质价值。但是,女人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物质价值,往往被社会忽视。在这里鉴于妇女的生育功能等使她被迫局限于家庭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建立幼儿园、公共食堂等公共服务体系。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解放理论对现代女性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今中国的社会,女性处于消费主体的重要地位,社会的消费品基本都是女性在进行选择,部分女性受虚荣心和当今享乐主义的双重影响,过度追求消费品的价值,以凸显其财富及社会地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消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奢侈消费,或者可以理解为取悦男性的消费。奢侈消费或“取悦”消费的后果是巨大的,这不仅不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反而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最严重的后果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女性自古以来在家庭中承担着人类繁殖和教育后代的重要任务,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如果不得到遏制,势必会恶性循环。基于这样的事实,树立当今女性合理的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女性解放不仅仅在物质与精神上与男子平分天下,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女性不应该只是为男性社会的审美标准服务,而应该成为自身的审美主体。因此,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消费,是当今女性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三)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我国女性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女性自身的意识却还有待提高。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女性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然而,有一部分女性却追求自身家庭的安静生活而不愿参加社会生活,这会导致男女在经济上的脱节,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因此,经济状况是决定女性家庭地位的根本原因,女性只有在家庭中取得了经济独立,男女在家庭中的话语权才能平等,男女两性才能和谐发展,家庭才能和睦,从而社会和谐才能有序的进行。endprint

THE END
1.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理论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每一个研究领域他都不会浅尝辄止。在婚恋观方面也同样如此。关于婚恋观,马克思在爱情的本质、婚姻家庭的基础、婚姻自由、婚姻道德等方面都进行了阐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婚恋观的研究,以期为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供理论支持。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bfwx-z201511090
2.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进行婚恋观教育, 既是大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 也是正视大学生婚恋经历与婚恋指导的需要, 更是关注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3.加拿大人的婚姻观(精选三篇)二、胡适婚恋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这几场恋爱, 使胡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婚姻和恋爱带给人的冲击, 也使他获得了对自由婚恋欲拒还迎的、“中本西用”的、中西结合的新的认识。 胡适向往美国的婚姻观, 认为“美国男女结婚, 都由男女自己择配”, 他崇尚婚姻自由。婚姻自由在当代的中国已经被普及, 不会有人再注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c4j2u0.html
4.河南共青团联系信息部门、媒体单位大力宣传目前关于婚姻、生育的最新政策,让青年学生了解国家动向,与社会相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豫见最美爱情”“在校园遇见最美的你”推荐评选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崇尚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和婚恋观,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育青年,为青年大学生婚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5.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错误的包括()。“严谨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这说明 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要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https://www.shuashuati.com/ti/34f36b1fdbf140cfba2dd2f87d68b87b.html?fm=bd6993c1559597fcb31089724985cd866b
6.关于开展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青少年发展理论研究经省委宣传部领导批准,决定开展2024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青少年发展理论研究”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特点,提高青少年发展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新时代青少年工作实际,教育引导http://kjc.www.sust.edu.cn/info/1055/4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