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演变而来的。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和土地、劳动并称为三大生产要素。斯密(AdamSmith)指出,资本是一切能够带来收入或利润的资财。人们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资财贮藏起来投入生产,这部分资财即成为资本。他第一次使用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个术语。固定资本的特征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其中包括厂房、机器、工具等”。而流动资本的特征是“要靠流通,靠更换主人而提供收入,其中包括原材料和货币”。
60年代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GaryBecker)把“人力资本”(Hu2mancapital)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来发展和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他们通过对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提出,一个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工人的技能,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教育、培训和保健的投资,也包括家庭中对孩子的投资。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的贡献在于,使“资本”首次摆脱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向广义的、抽象的层次扩展,成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代名词,从而为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杰姆斯科尔曼,(1926年5月12日出世,贝德福德,印第安纳州,美国芝加哥,1995年3月逝世),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研究的先驱,数学教育政策的强烈影响美国。1988年,科尔曼首次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一文,对社会资本作了初步论述,后在其所著《社会理论的基础》(theFoundationsofSocialTheory)一书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科尔曼的作品包括工会民主(1956;与西摩李普塞特);青少年社会(1961);青少年和学校(1965;与其他人);青少年过渡到成年(1973);模式的变化和反应的不确定性(1964),这是有关社区主题;资源,社会变迁(1971);权力与社会结构(1973);教育机会均等(1966;与其他人);纵向数据分析(1981);不对称的社会(1982);高中成绩(1982;与他人);和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社会学的贡献,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审查的形成和行为社区。
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社会资本理论承认社会背景的理性动因选择理论(RationalChoiceTheoryofAgency)。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模式主要是以三个假设为核心:首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其次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最后是行为者之间行为的互动和博弈的动态分析。但在社会资本的讨论中,科尔曼意在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形成和约束理性行为(RationalAction)的方式,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对个人产生影响、使其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原因,缓解理性选择方法社会化不足的性质,
也就是说科尔曼抛弃了纯粹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假设。因此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的逻辑前提不是严格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他试图通过在纯粹个人主义的分析框架内引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这一变量以修正个人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对理性行为进行了探讨。
1、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渊源
而最基本的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资源以及他们的利益组成的。行动者拥有某些资源,他们部分或全部控制着这些资源,从中获得某种利益。并有利益寓于其中,“行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以及作为建立规范基础的关于权利分配的共识。社会关系不仅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当把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强调其生产性时,“社会资本”的概念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科氏发展社会资本理论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社会结构并建立社会学理论中宏微观之间的勾连。他指出,“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分析社会结构的功能,识别其特征”,“‘社会资本’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下述功能,即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为资源,可以实现自身利益”。同时,社会资本概念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能够表明,这类资源如何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从而导致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此外,社会资本对于对社会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都是极其有用的。
也就是说,这个理论能够把社会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协调起来,寻求社会学理论的又一次综合。为此,他十分自信地指出,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分析社会结构的功能,识别其特征,“社会资本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下述功能,即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为资源,可以实现自身利益”。同时,社会资本概念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能够表明,这类资源如何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从而导致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
第三,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也得益于经济学与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发展。
在经济学中,主要是洛瑞(GlennLoury)、波拉思(BenPorath),以及以威廉姆森(O.Williamson)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洛瑞首先把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在他看来,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即个人是自利的,总是用尽一切手段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这种利己主义者的描述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相去甚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中的,并非以独立的方式去实现目标。个人追求的利益也不是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经济学家必须修改理论假设,以使之更符合社会现实。
洛瑞把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学就是为了论证社会资源对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洛瑞认为,社会资本是诸种资源之一,它存在于家庭与社区的社会组织之中,为儿童和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