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理论(学科代码:030201)是政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批恢复建设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长的学科历史和文化底蕴。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政治学理论的研究中,人们所持的观点、方法与社会需要不同,对同样的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现象的认识和说明也会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政治学理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主要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的政治学基础知识、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面向中国现代化事业与国际社会,能够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各种企业公司、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产品策划、理论研究人才。
就业前景
政治学理论作为一个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就业面不是很广。但随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此专业的毕业生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可以通过考试到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获得不错的就业机会。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作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到学校、科研机构、军队系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中外政治制度
中外政治制度(学科代码:030202)属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当前各国特别是中国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及政府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干部)制度、制定政策的体制和程序、地方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等。研究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主要培养较好地掌握政治学基础理论、政治制度理论、政党政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治学方法论,熟悉中国和国外政治制度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政治学学科前沿动态,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独立从事政务管理、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细致地考察与研究。这就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由于该专业在参考公务员考试中占有优势,所以毕业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公共关系、专业咨询等工作。
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代码:030203)是一级学科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以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其理论成果;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理论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
众所周知本学科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的意识形态领域。所以毕业生就业出路相对较窄。但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毕业生可到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讲师,科研或者编辑等工作。
4:法律(非法学)
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代码:035101),是法律硕士(JurisMaster简称JM)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法律(非法学)硕士早于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置。法律(非法学)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法律(非法学)硕士具有双重的背景,其中非法学是指本科阶段不能学习法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法律。法律(非法学)硕士是学习美国的教学模式,要求本科阶段为非法律的学生才能报考。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符合社会对于符合型人才的要求,具有极其重大的优势。
法律(非法学)硕士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比法学硕士通过率高,成为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优势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学研究一直重视理论性、对策性、实证性研究。这集中体现在五个重点研究方向上:
(1)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本方向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研究,重点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从总体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规律。其代表作包括:高原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国最早出版的教材之一,先后出6版,发行达100多万册,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年李会滨教授主持承担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最终成果《社会主义:20世纪回顾与前瞻》,2001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目前,本方向正在推出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力争产出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2)国外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本方向重点研究当代英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美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印度共产党等国外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出版多部专著。
(3)城乡治理与基层自治,本方向注重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本土研究,以地方治理和城乡社区政治发展为切入点,加强对中国现实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研究,推动政治学理论的本土化。本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治理与居民自治。1996年,张厚安教授等人著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一等奖;2001年,徐勇教授著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获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本方向注重宏观政治体制中具体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徐育苗教授主编的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包括中外政党制度、中外代议制度、中外选举制度、中外立法制度、中外司法制度、中外行政制度、中外公务员制度、中外监督制度、中外军事制度、中外廉政制度等10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陆续出版该丛书,并取得较大影响,有的书已再版三次。
(5)苏联东欧问题特别是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与俄罗斯政治发展问题。这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主要研究方向,聂运麟教授的《苏联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程又中教授著的《苏联模式的兴衰》等著作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