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要求: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2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31.小红最近与同学发生了争吵,觉得委屈,找班主任哭诉。班主任将小红转介给社会工作者小王。小王在与小红接触中初步了解小红的情况。小红同意让小王帮助她。上述小王所做做得工作属于()阶段的任务。(2016)A.接案B.预估C.介入D.计划答案:A1.小红最近与同学发生了争吵,觉得委屈,找班主任哭诉。班主任4(一)接案前的准备
5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
小郑在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精神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重新就业。经医家机构接转介,小郑进入一家机构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小郑属于()服务对象。2014真题A.自愿B.外展C.非自愿D.潜在答案:A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63.“潜在服务对象”与“现有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
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被称为现有服务对象。3.“潜在服务对象”与“现有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7潜在服务对象:
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即是潜在服务对象。王女士觉得儿子小强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母子经常争吵。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秦,希望小秦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此时,小强属于()A.现有服务对象B.潜在服务对象C.非自愿型服务对象D.转介的服务对象答案:B潜在服务对象:8张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小花最近总是闷闷不乐、低落,于是带着小花来见社会工作情绪者小江。小江在咨询过程中观察到,小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都是张老师在替她回答问题。2015真题上述案例中,小花属于()的服务对象。
A.潜在B.现有C.自愿D.外展答案:A张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小花最近总是闷闷9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4、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1)服务对象资料准备。(2)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社会工作者小马接手了王女士的个案,准备进行接案会谈。在会谈提纲中,小马应列出的内容有()。(2016)
A、有关自己的介绍
B、有关机构服务和工作程序的介绍
C、王女士对会谈安排的意见
D、王女士对机构服务的期望
E、王女士的服务目标
答案:ABCD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10(二)会谈:(为预估做准备)
1.会谈的目的和会谈场所的安排:
(二)会谈:(为预估做准备)11老王最近因照顾年迈母亲的事常与兄弟姐妹发生争执,向社会工作者小赵求助。小赵与老王初步沟通后,决定进行接案会谈。为做好这次会谈,小赵应做的准备工作包括()。2015A.了解老王之前接受服务的情况B.走访老王的兄弟姐妹C.走访老王生活的社区D.阅读老王的有关资料E.为老王制定干预计划答案:ACD老王最近因照顾年迈母亲的事常与兄弟姐妹发生争执,向社会工作者12
终结服务14
小张夫妻俩为到谁家过年发生争吵,情急之下还动手打了起来,为此两人要离婚。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小张夫妻俩争吵的基本情况后,问他们:“根据刚才你们讲的情况,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社会工作者这样是为了()。2012A.了解需求B.了解问题C.界定需求D.界定问题本题正确答案为:D小张夫妻俩为到谁家过年发生争吵,情急之下还动手15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仔细听了小红的叙述后,拟通过询问小红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来明确问题。2015真题小赵的下列提问中,恰当的是()A.“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B.“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C.“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D.“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答案:A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赵在163.会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
所谓治疗性沟通(或具有治疗效果的沟通)是指这样一种人际沟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
治疗性沟通的功能:提供支持;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而带来的内心的焦虑;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3.会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17
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增强了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动力。小赵的上述做法具有()的作用。A.启发性B.治疗性C.安抚性D.肯定性答案:B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18在接案会谈中,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不顾家,下班只顾上网。此时,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提问是()(2016)A.“你觉得丈夫有问题,是吗”B.“你是否觉得自己也有过错”C.“你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是吗”D.“你能说说丈夫不关心你的具体表现吗”答案:D引导服务对象感受的具体化在接案会谈中,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不顾家,19
倾听:倾听是面谈的基本技巧。
面谈中的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专业关系,鼓励对方更加开放自己,以使社会工作者能更多地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不排斥、不歧视,换位思考,鼓励其宣泄,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想法倾听:倾听是面谈的基本技巧。20(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收集资料时要从服务对象与其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21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询问:
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与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
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当以直接询问方法不能得到,还可以使用间接询问探查的方法。方法口头书面直接会谈(个人或小组)问卷投射角色扮演填充/完成句子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口头书面直接会谈(个人或小组)问22
张奶奶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常与她闹矛盾,前天又因管教孩子婆媳俩发生了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张奶奶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张奶奶一家,社会工作者请张爷爷和张奶奶详细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张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2011真题A.家访B.咨询C.问卷D.询问答案:询问
社会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服务对象直接询问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下列属于直接询问的是()2013A问卷B观察C咨询D角色扮演答案A张奶奶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常与她闹矛盾,前天又因23咨询:社会工作者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班主任马老师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小亮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流,于是将小亮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华姐。在与小亮接触后,华姐觉得小亮的问题还需要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为此,华姐向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请教如何准确评估小亮的问题与需要,这属于()方法。
A调查B询问C观察D咨询答案D咨询:24
张女士的儿子小希有轻度智障,到了入学年龄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张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向张女士了解情况后,找专家请教有关智障的知识。在基本确认小希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后,小王又将小希转介给心理专家做进一步测试,对小希的学习能力做更全面的评估。上述小王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2012A.咨询B.询问C.心理评估D.观察E.利用已有资料本题正确答案为:A,B张女士的儿子小希有轻度智障,到了入学年龄但没25观察:观察可以通过家访或深入社区生活来进行。利用已有资料:机构的服务对象的档案资料、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的资料。问卷调查观察:观察可以通过家访或深入社区生活来进行。264、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期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及时回应急迫的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帮助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接案期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28
接案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或安全性问题)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如果与之有严重冲突并影响到自己对他们态度和行为时,就要及时进行转介。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在现时情况下,一个非营利机构是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的。接案时要注意以下事项29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来机构求助的小李夫妇,在他们讲述问题后,小王介绍了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要求,并且与小李夫妇协商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小王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
A.接案B.预估C.计划D.评估答案:A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来机构求助的小李夫妇,30第二节预估
——初步评估认定问题要求:预估的目的、任务预估的基本步骤第二节预估
——初步评估认定问题要求:31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1、预估: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2013
2、预估的目的:预估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正确的计划作出贡献。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323、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即认识、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作出深入研究,包括:
3、预估的任务:(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33(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4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收集了服务对象的资料后,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资料和作摘要的步骤如下:
(1)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2)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35(3)决定介入的策略(是预估)。
决定介入策略的原则是多层次介入。包括:直接提供物质资源给服务对象,以帮助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通过辅导改变问题的看法及应对问题的技巧。(3)决定介入的策略(是预估)。36(4)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包括:自身存在的优势;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服务对象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4)撰写预估摘要37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包括家庭系统中的优势,家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发展不足问题等。一是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二是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收入状况、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三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包括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的角色;四是家庭规则,包括如何解决分歧、冲突,家庭的权威关系;五是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包括如何表达期望、需要、情感等;六是家庭关系,包括家庭内的次系统;七是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包括家庭系统中的优势,38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包括同事、同学、亲友、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估,包括:系统优势和系统可能存在的劣势。
一是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发挥;二是物理环境,及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程度;三是服务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四是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五是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等。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包括同事、同学、亲友、社区及其他39
第三节计划
——制定目标及行动方案
要求:服务计划的构成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43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44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为服务对象增能。为此,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者强调服务对象参与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服务对象()。2014A有自我成长的机会B看到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贡献C有机会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做出努力D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E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答案:ABC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为服务对象增能。45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制订服务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分析与辨识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的基础上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工作的目的和目标。如:目的:“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具体目标:每天至少交谈一个小时,每周共同参加一次“家庭生活教育”小组活动等等。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46目标设定包括如下程序和工作: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目标选择包括两个步骤: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将正向态度和行为作为目标陈述,强调服务对象的成长目标以及具体的指标。
(6)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49(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可以分为个人、家庭、小组、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系统。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的系统。(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50(2)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问题发生时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立即进行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2)选择介入行动:51
在某城乡结合部工作的社会者小李接触到一个11岁的儿童。该儿童告诉小李,他是被“老板”租用后带到本地进行乞讨的,每天必须将讨来的钱如数交给“老板”,如果要不到钱,“老板”就会打他。小李初步确认该儿童情况后,应立即()。2012A.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B.帮助该儿童寻找家人C.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D.向当地的救助管理站报告
答案:A在某城乡结合部工作的社会者小李接触到一个11岁52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常规援助:制度性帮助;临时援助)安置服务(通常包括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资源整合53
社会工作在与服务对象商定了服务目标之后,就需要拟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内容应包括()。2012A.确定目标的先后顺序B.讨论目标的可行性C.把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D.选择介入的系统E.选择介入的行动答案:DE社会工作在与服务对象商定了服务目标之后,就需要54
第四节介入
——实施服务计划
介入的分类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55一、介入的分类(一)什么是介入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介入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计划服务目标的过程。
一、介入的分类56
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57(二)介入的分类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1、直接介入针对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以及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
(二)介入的分类58社会工作者小陈接待了前来求助的初中生小红,经过面谈和预估,小陈发现小红和母亲的沟通存在困难。针对小红的问题,小陈开展的下列服务中,属于直接介入的有()。2014
A.让小红扮演母亲角色,体会母亲的想法
B.指导小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加强与母亲的交流
C.联系小红母亲,了解她对女儿的看法
D.邀请小红母亲参与辅导,增加与女儿的交流
E.指导小红母亲发现小红的优点,增进对女儿的了解答案:AB社会工作者小陈接待了前来求助的初中生小红,经过面谈和预估,小592、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性工作实务。2、间接介入60小红自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因学习上缺乏家人的指导,成绩开始下滑,加上生活条件比较困难,小红变得越来越沉默。下列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红的活动中,属于间接介入的是()。A.辅导小红的课业B.让老师给小红介绍学习伙伴C.舒缓小红的内心压力D.协助小红家庭申请低保
B小红自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因学习上缺乏家人的指导,成绩开始613、综合介入
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3、综合介入62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网瘾”青少年: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六)考虑经济效益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63
——对工作成效的检验评估的目的评估的方法评估应注意的事项第五节评估
——对工作成效的检验65一、评估的目的
(一)什么是评估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一、评估的目的66(一)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证据为本"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一)评估的目的67(三)评估的类型
1、过程评估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三)评估的类型68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开展一个震后伤残学生家长减压互助小组,督导要求她对小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别做出评估。为此,小王应向督导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信息。
A.服务网络B.服务结果
C.介入对象D.介入行动答案:D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开展一个震后伤残学生69
2、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2、结果评估70二、评估的方法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二、评估的方法71(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72
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4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情绪打9分。2、应用范围73
由于人际沟通技巧不足,某企业一些员工常遭到客户投诉。为提升员工沟通技巧,企业社会工作者打算运用发展取向的小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为评估小组工作成果,社会工作者采取的基线测量做法是()。2013A.测量员工参加小组后顾客投诉情况B.测量小组过程中员工沟通情况C.测量员工参加小组前后顾客投诉情况D.测量员工参加小组后沟通情况答案:C由于人际沟通技巧不足,某企业一些员工常遭到客户投诉74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建立基线的方法: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直接观察、标准化问卷、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
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75(2)进行介入期测量(3)分析和比较
(2)进行介入期测量76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2015真题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B.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C.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D.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正确答案:C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77(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四)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0)没有进展(1)极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78(五)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1.目标核对表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五)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79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服务对象是服务的使用者,他们在服务评估中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特别是儿童。
4、要切合实际需要。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80
第六节结案
——完成服务,助人关系的结束
结案的任务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81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案就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82
结案是一种事先计划好的行动
1、总结工作(必须是书面的)
2、巩固已有改变
(1)回顾工作过程;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服务对象认识到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他们在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3)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结案时要做如下工作:84
(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包括转介)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应给予转介。(四)撰写结案记录
85
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结案、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86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结案时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服务对象实现了改变目标的情况下结束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87(1)目标实现的结案:社会工作者提议结案,服务对象也接受,由此就进入结案阶段。
(1)否认——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
(2)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
(3)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
(二)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92
(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
(5)愤怒——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6)讨价还价——当发现没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
李奶奶的三个子女相互推诿赡养责任,在社会工作者小李的调解下,李奶奶的赡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会工作者准备结案时,李奶奶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害怕小李不再来看她,会谈时心不在焉,认为自己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李奶奶的表现反映了结案阶段服务对象常会出现的反应,其中包括()。2015A.倒退B.依赖C.否认D.抱怨E.愤怒答案:BC李奶奶的三个子女相互推诿赡养责任,在社会94(四)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1)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
(4)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2.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01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一、儿童的定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有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儿童”与“未成年人”同义,可以互换。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一、儿童的定义102
二、儿童的特点(一)社会属性的特点个人、家庭、社会的基础(二)成长发展的特点快速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分化与互补性二、儿童的特点103P34顺序性
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人格的培养。2015A.信任B.自主C.勤奋D.独立答案:BP34顺序性104三、儿童的需要p37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的需要(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养育照料、健康医疗照顾的需要;社会存在的需要(获得社会身份)三、儿童的需要p37105
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全国除了有57万孤儿外,还有61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包括因父母重病、重残、双方或一方服刑,或者一方死亡、一方改嫁而造成的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这些儿童最需要的服务是()。2014A.风险规避B.成长辅导C.长期安置D.教育救助答案:C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全国除了有57万孤儿外,还有106发展的需要
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良好的亲子关系)拥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发展的需要107社会工作和小吴在某偏远农村社区开展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设立了社区儿童中心,为中心配备了玩具、图书等,并定期组织儿童开展游戏等娱乐活动。小吴上述服务满足了儿童的()需要。(2016)A.生存B.发展C.受保护D.社会化答案:B社会工作和小吴在某偏远农村社区开展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部资108受保护的需要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任何人为的伤害(虐待、忽视和剥削)社会化需要基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受保护的需要109
某地幼儿园出现了教师虐待儿童事件,社会工作者进行紧急介入,首先应做的是()。2013A.协助警察逮捕施虐教师B.运用量表评估儿童受伤害程度C.保护受虐儿童的安全D.协助受虐儿童表达他们的感受答案:C某地幼儿园出现了教师虐待儿童事件,社会工作者进110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新生儿健康、儿童营养、儿童户籍
(二)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贫困、家庭监护、受教育
(三)儿童保护的问题遗弃、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被性侵、被忽视、被拐卖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111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112(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微观:针对儿童个体本身中观: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宏观: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或针对政策改变(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113
某地自实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办法以来,接收了100多名孤残儿童。为了提升孤独儿童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其中属于宏观层面的选项是()。2013A.走访寄养家庭,了解寄养家庭的实际困难B.开展调研,撰写服务,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议C.开办支持小组,提升孤残儿童的自我效能感D.进行资源链接,为寄养儿童找到“一对一”的资助答案:B某地自实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办法以来,接收了100114(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普通,一般)针对全体儿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监护状况良好的家庭。个别化咨询辅导、休闲娱乐、准妈妈咨询、新生儿户籍登记(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115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有问题)针对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经济补助、托育服务、健康育儿咨询和技能培训。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有问题)116
一对无生育能力的夫妇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1岁女孩。3年后,养父因车祸去世,女孩被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养母因无太多技能,收入也不高,无力安排女孩进行早教治疗,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下列服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2012A.向养母提供经济、康复等方面的帮助B.安排女孩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寄养C.将女孩送到儿童福利机构抚养D.为女孩寻找新的收养家庭答案:A一对无生育能力的夫妇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1岁女117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大问题,安置)针对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或教养。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大问题,安置)118
当儿童由于父母死亡、疾病、吸毒、入狱、离家出走等原因不能得到父母照顾时,需要替代性服务。属于儿童替代性服务的有()。2012A.亲属照顾B.福利机构照顾C.家庭寄养D.收养E.托儿所照顾本题正确答案为:B,C,D当儿童由于父母死亡、疾病、吸毒、入狱、离家出走119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刚,因父母入狱,没有亲戚照顾,无人抚养。为解决小刚目前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2015A.联系民政部门,帮助小刚寻找领养家庭B.招募社区志愿者作小刚的监护人C.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小刚寻找寄养家庭D.劝小刚父母好好改造,正确减刑早日回家答案:C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刚,因父母入狱,没有亲戚照顾,无人抚养。为解1204.儿童保护服务针对遭到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家庭外安置服务。包括了支持性、补充性和替代性4.儿童保护服务121
某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儿童家长、社区医生、妇女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普通村民开展培训,普及儿童权利知识,降低儿童遭受虐待、忽视和意外伤害的风险。从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上划分,上述服务内容属于()服务。2015A.替代性儿童福利B.儿童保护C.补充性儿童福利D.儿童支持答案:B某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项目中,社会工作者122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一)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儿童权利的保护与实现。
保障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保障所有儿童获得公平服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儿童参与社会。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123
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希望小邓进行干预。小张表示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用外人管。小邓告诉小张,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管教不当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小邓上述说法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是()。
A.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B.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D.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答案:B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124(二)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儿童发展的理论知识: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以及社会行为发展等(为什么要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充权理论、优势视角(怎样服务)(二)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125(三)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四)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三)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126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1.母婴保健服务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3.幼儿早教4.亲职教育(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的父母和家人)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127
(一)儿童收养服务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以及财产继承等一系列的民事法律关系。
送养儿童信息发布
↓收养家庭招募
↓收养家庭评估
↓收养家庭培训
↓送养儿童与收养家庭适配↓办理收养手续
↓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收养后跟踪回访
↓评估结案(6个月-1年)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核心是以改善家庭育儿行为和环境为目标,采用家庭工作团队形式,以构建家庭在社区的支持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儿童社会工作方式。4.开展家庭团队工作144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一)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标志包括(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每一点具体的内容要看)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媒体、名人、海报、讲座论坛等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一)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145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
(一)青少年的界定
青少年是由儿童世界转向成人世界的过渡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转变至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连接着不成熟与成熟两个自我阶段,是人生发展直线上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关键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
(一)青少年的界定148(二)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1.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快速而不平衡的具有过渡性、主要性和关键性的阶段。多变、创新、反叛是青少年时期的最主要特点。(二)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149
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行为特点)分成四类
正直青年:指那些循规蹈矩的青少年,他们似乎不需要经历什么冲击或反叛行为便可过渡至成年期;
问题青年:那些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守纪律、爱游荡、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行为视为社会问题;
文化叛逆青年:这类青少年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味,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
政治偏激青年:好打抱不平,认同并采取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只好打抱不平,没有激进的行动则不算)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行为特点)分成四类150
小强父母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强进入青春期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追求另类,不仅将头发染成黄色,在胸前和手臂上绘有纹身,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父母觉得小强应该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而小强认为父母观念落后,双方经常发生争执,有时小强甚至一个星期不和父母说话。从文化角度分析,小强属于()。2013A.政治偏激青年B.问题青年C.文化叛逆青年D.正直青年答案:C小强父母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强进入青春期后性1512.青少年的需要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2.青少年的需要152
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问题。(三)青少年的问题154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概念(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
青少年社会工作一般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
因不满父亲的管教方式,15岁的小强与父亲发生争吵后,与几位同学一起离家出走。母亲很着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找到小强,询问其离家出走的原因,小强说“我就不想回家,看见他我就生气!”社会工作者计划提供服务,以改善小强与父亲的关系。下列活动中,从个人层面介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包括().2013A.帮助小强调整非理性情绪B.指导小强改善与父亲的沟通技巧C.为小强和同伴开设成长小组D.协助小强父亲改善家庭教育方式E.学校加强对小强及同伴的教育答案:ABD因不满父亲的管教方式,15岁的小强与父亲发156(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正常发展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青少年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现况(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157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
(一)特点
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2.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应用特别是小组工作或团体活动
3.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
(一)特点158(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159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015年改版,删减了很多)
一、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一)思想引导
道德发展论:多数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到循规期,主要是为了避免他人反对或不悦,以及为了避免受到法律制裁而遵守规范。权威人物的赞赏为维持其道德水平非常重要。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015年改版,删减了很160(二)习惯养成行为治疗、规范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3R:责任、现实、正确)(三)职业指导
职业规划、面试技巧训练、就业讯息咨询、网络创业公益培训、就业资源联动等。(四)婚恋服务(五)社交指导(二)习惯养成161
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内16-25岁人群不同需要,开展了下列活动:为学习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习方法辅导;为待业青年提供求职面试技巧训练;为婚龄青年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上述活动属于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服务。2015A.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