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婚姻观的基本内涵和构建路径

婚姻观是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态度,是人们在婚姻认识和追求上的价值判断、内在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家庭的观念发生转变,婚姻自由与不理性的婚姻家庭观念冲突,影响了婚姻家庭的牢固性,进而催生了很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婚姻观,预防和解决婚姻家庭问题,是聚焦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

新型婚姻观的内涵

人们的婚姻观受历史时期、经济状况等影响会发生改变。我国古代婚姻观包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第观”“从一而终”“传宗接代”等,而近现代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婚姻观更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把感情作为婚姻缔结的重要基础,也更注重婚姻带来的幸福感。

新型婚姻观包括婚前择偶、结婚、婚后关系相处甚至离婚等阶段的观念。婚前择偶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双方以全面衡量品德为重,综合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选择适合的恋爱对象。结婚是男女双方自愿结为夫妻;婚后夫妻双方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互敬互爱,对彼此忠诚,共同促进夫妻幸福、家庭和睦。离婚为婚姻终结的特殊阶段,离婚后当事人应合情合理地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债权等问题进行处置,正向地学习与适应离婚后的生活。

构建新型婚姻观的重要意义

构建新型婚姻观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确保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新型婚姻观事关个人幸福。正确的婚姻观能够让人选择合适的配偶和生活相处方式,恋爱和婚姻生活质量都会较高;而不正确的婚姻观往往会影响家庭幸福,小则影响个人,大则影响子女、父母等。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对413名适婚和已婚人士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多达15.25%的人对自身的婚姻观不明确。

构建新型婚姻观关乎社会稳定。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家庭承载着繁衍后代、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重要社会功能,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

引导民众构建新型婚姻观十分重要和紧迫。截至2021年年底,民政部门确定了32个国家级、近300个省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构建新型婚姻观的主要路径

新型婚姻观的构建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课题,我们要从全方位的角度,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校协同”的新型婚姻观学习路径。

登记机关多维度提供服务。婚姻登记机关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为有需求的民众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调解疏导、情感危机处理等“全链条”的专业服务,解决婚姻家庭出现的问题,助力夫妻构建正确的婚姻观;将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作为整个结婚登记流程的最后一环来抓,让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对婚姻作出郑重承诺,增加结婚登记的仪式感、庄重感,明确各自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设婚姻文化长廊、婚姻文化展厅,在婚姻登记场所营造良好的婚姻文化宣传氛围,以增强民众的婚姻意识、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

社区动员树立新型婚姻观。动员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骨干等社会力量,组建婚姻家庭服务队伍;建立社区盟约制度,如倡导制定婚恋领域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民众树立新型婚姻观;建立婚姻文化示范社区,定期开展婚姻文化宣传活动,如“婚姻大讲堂”“社区大课堂”等,展示社区金婚老人典范或邀请金婚老人现身说“情”,展现夫妻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的感情,坚定年轻一代对婚姻的信心。

联动学校落实婚姻教育。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根据人的成长阶段特性及年龄,有针对性地开设家庭婚姻教育课程,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开展择偶观、爱情观、婚姻观、性爱观等系列课程。其次,通过开展婚恋心理咨询、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道德观、婚恋价值观,为学生迈向社会、进入婚姻殿堂做好心理构建。

家庭是民众最早、最直接接触婚姻观的场所,原生家庭对子女的照顾方式、父母之间以及其他亲人之间的相处方式都对子女婚姻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父母要以家庭教育为本,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引导子女树立新型婚姻观。

THE END
1.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走进婚姻,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影响到自己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从而过得幸福。 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希望门当户对,都是希望对方家庭家风正,父母关系好,家境不错,人品过关的。 选择对象时,不仅仅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2.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 婚姻家庭观 篇1 在整个社会当中, 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责任。从家庭的稳定层面联系社会的稳定是具有相当的必然性的。自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式颁布实施以后, 以立法的角度去回应婚姻家庭在社会当中所要发展的方向, 既是广大民众的心意所往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特别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研究时代的变化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领域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人们需要科学的婚姻家庭观来指导婚姻生活的需求。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观为婚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处理我国当代的婚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构建合理的婚姻道德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坚持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观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57-1018846270.htm
4.马克思恩格斯论唯物主义婚姻家庭观婚姻、财产、家庭在理论上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它们构成资产阶级赖以建立自己的统治的实际基础,因为它们(它们是具有资产阶级形式的)是使资产者成其为资产者的条件,——这就象经常被违反的律法使信教的犹太人成其为信教的犹太人一样。资产阶级道德就是资产者对其存在条件的这种关系的普遍形式之一。不能一般地https://www.douban.com/note/777768242/
5.论恩格斯家庭观及其现代启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恩格斯关于家庭的科学阐释揭示了家庭婚姻生活的产生、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为理想家庭的实现指明了正确路径和发展方向。恩格斯家庭观虽然是建立在恩格斯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分析、总结和预见上,但在传入中国之后,结合中国国情,对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建设问题尤其是和谐家庭的创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204/9159695.shtml
6.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首先是要树立一个准确的家庭观,男女之间组成一个家庭,不单是责任和担当。家庭以社会作为基础,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一个关系便是家庭关系,也是社会伦理的基本关系。有些年轻人总是把结离婚都看作是自己的私事,不关他人的事,不可以太随意地对待婚姻。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
7.大学生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调查与分析家庭情况 经济状况 衣品穿着 其它 *10. 您是否接受“裸婚”? 是 否 *11. 您理想中结婚的年龄? 输入年龄 不确定,未来的事说不准 *12. 您对于婚姻的态度? 人生中必要的阶段 生活调味剂(可有可无) 不需要婚姻(一个人挺好) 其它 *13. 婚姻中,您更倾向于哪种家庭模式? 男主外,女主内 男主内,女主https://www.wjx.cn/jq/86767896.aspx
8.婚姻家庭伦理范文12篇(全文)家庭伦理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历史传统, 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产物, 其礼法的核心内容是家庭, 家庭的主权者, 则是男人。夫权在中国古代至近现代家庭观念中发展了几千年, 其思想在人们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依旧有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残留, 婚姻的基本要求遵循男尊女卑这一基本要求。因此, 在这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95wphgp.html
9.当新一代女性的婚姻观撞上父母辈的家庭观,谁能笑到最后?当你的婚姻观有悖于长辈的家庭观,不用迫不及待的推翻所有老旧思想,也不要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观念,相亲 恋爱的最初是相同的 都是由不相识到相爱,而结局更是少见的一致 都是奔着结婚去的。 婚姻—它简单得很,归根结底就是两个人互相打打闹闹过下半辈子而已,只不过是每一个人都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含义。它没有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7656
10.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