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试卷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本卷的试题答案应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诗经●小雅●采薇》的题材是什么类型的()
A.戍边
B.婚恋
C.农事.
D.颂歌.
2.引起百姓民愤并进行反抗的是()
A.《兵车行》
B.《东门行》
C.《十五从军行》
D.《艳歌行》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选自()
A.《青玉案.元夕》
B.《虞美人》
C.《蝶恋花》
D.《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4.属于南朝爱情题材的是
A.《西洲曲》
B.《木兰诗》
C.《敕勒歌》
D.《燕歌行》
5.《谏逐客书》的作者是
A.贾谊
B.李斯
C.刘向
D.可马迁
6.“翠翠”是哪个作家代表作中的人物()
A.老舍
B.巴金
C.沈从文
D.鲁迅
7.“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
A.项羽
B.关羽
C.张飞
D.赵子龙
8.《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A.司马相如
B.班固
C.张衡
D.扬雄
A.《文心雕龙》
B.《诗大序》
C.《典论●论文》
D.《诗品》
10.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的史书是()
A.《史记》
B.《左传》
C.《困语》
D.《战国策》
11.《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
A.巴尔扎克
B.莎士比亚
C.莫里哀.
D.果戈里
12下列属于用文言进行创作的小说的是
A.《红楼梦》
B.《聊斋志异》
C.《水浒传》
D.《西游记》
1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闲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这首诗是谁的作品()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王维
14.下列哪句诗或词属于悼亡诗词()
A.上言长相忆,下言加餐饭。
B.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5.“桐城派”创始人是()
A.刘大概
B.方苞
C.姚鼐
D.戴名世
16.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是()
A.《幽明录》
B.《世说新语》
C.《搜神记》
D.《聊斋志异》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下列曹操哪部作品()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18.下列哪部作品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A.《战国策》
3.《史记》
C.《左传》
D.《汉书》
19.宋之间、沈诠期创造了什么()
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20.“乡愁诗人”是()
A.余光中
B.戴望舒
C.郭沫若
D.闻一多
21.“我因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是()
A.《说苑》
B.《列异传》
C.《博物志》
D.《山海经》
22.明朝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流派是()
A.前后七子
B.公安派
C.唐宋派
D.竞陵派
23.汤显祖说的“情不知所起,-往而深”,评价的人物形象是()
A.杜十娘
B.杜秋娘
C.杜丽娘
D.杜韦娘
24.“五四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
B.闻一多《死水》
C.郭沫若《女神》
D.舒婷《双桅船》
25.《奥德赛》与哪部作品并称“荷马史诗”()
A.《伊利亚特》
B.《荒原》
C.《尤利西斯》
D.《百年孤独》
26.茅盾反映民族资产家破产的长篇小说是()
A.《林家铺子》
B.《锻炼》
C.《子夜》
D.幻灭》
27.在钱钟书的《困城》中,最终使方鸿渐走进婚姻围城的女主人公是()
A.陈白露
B.苏文纨
C.孙柔嘉
D.唐晓芙
28.下列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
A.秦观
B.晁补之
C.张耒
D.欧阳修
2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王安忆作品是()
A.《长恨歌》
B.《小鲍庄》
C.《向西,向西,向南》
D.《小团圆》
30.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维吉尔
B.彼特拉克
C.乔叟
D.但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_______,悠然见南山。
32.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
34.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
35.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_______。
36.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37.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
3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
3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
40.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柳永《蝶恋花》句子。()
A.正确
B.错误
42.“兼爱”出自墨子()
43.“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44.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45.继柳永之后,对词体改革,苏轼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提出词须“别是一家()
46.苏轼和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词人。()
47.张爱玲作品中的主人公“曹七巧”出自于《倾城之恋》。()
49.《史记》中本纪有10篇。()
50.《世说新语》的编纂者是萧统。()
四、理解与分析题(共35分,每题三小题,每小题3、4分)
5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间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鳢其糟而歐其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襄,受物之这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自,而庾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芜尔而笑,鼓榄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父》节选)
请回答:
(1)请翻译.“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这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桅而去。”(6分)
(2)请翻译字词:(5分)
既:
是:
见:
溷:
铺:
5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弯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2)他们俩的分歧是什么,体现嵇康什么样的精神风貌(4分)
(3)请分析选段的艺术特色(4分)
5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说是属于余姚,实际上离余姚县城还有几十里地。余姚在村民中唯一可说的话题是那儿有一所高山仰止般的医院叫“养命医院”,常言道只能医病不能医命,这家医院居然能够养命,这是何等的本事,何等的气派!村民们感叹着,自己却从来没有梦想过会到这样的医院去看病。没有一个人是死在医院里的,他们认为宁肯早死多少年也不能不死在家里。乡间的出丧比迎娶还要令孩子们高兴,因为出丧的目的地是山间,浩浩荡荡跟了去,就是一-次热热闹闹的集体郊游。这一带的丧葬地都在上林湖四周的山坡上,送葬队伍纸幡飘飘,哭声悠扬,--转入山岙全都松懈了,因为山岙里没有人家,纸幡和哭声失去了视听对象。山风-阵使大家变得安静也变得轻松,刚刚还两手直捧的纸幡已随意地斜扛在肩上,满山除了坟莹就是密密层层的杨梅树,.村民们很在行,纜扫了两眼便讨论起今年杨梅的收成。
(1)请指出第一-段“贫困”的两个典型事例(4分)
(2)请分析第一段结尾“沉着又强烈”的含义(4分)
(3)请分析文中杨梅的作用(4分)
五、诗词赏析题(10分)
54.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定风波●奠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己而遂晴,故作此词。
其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公文写作(15分)
(不需要署名,也不需要盖章。)
七、作文(40分)
5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鲁迅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张玉滚老师
凭着内心的那份执着,扎根伏牛山深处黑虎庙村小学17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绽放在深山的教育事业上,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