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期待,永远热爱|浦睿文化2023新书预告

作者:格蕾丝·佩雷(GracePaley,1922—2007),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女权主义者,在美国拥有众多狂热的女性读者。著有三部广受好评的短篇集:《人的小小烦恼》《最后一刻的巨变》和《当天晚些时候》。1994年,由这三部短篇集组成的《格蕾丝·佩雷短篇小说集》同时入选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

《威廉·特雷弗短篇小说集》(暂名)

内容:从1968年出版的首部小说集《我们喝得酩酊大醉的日子》到《家庭的罪恶》,威廉·特雷弗将短篇小说创作得淋漓尽致,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而微妙的故事,充满了我们在生活本身中发现的逆转、惊喜和阴暗的真相。《威廉·特雷弗短篇小说集》包括他以前七本书中的故事,以及四个从未在美国以书籍形式出现过的故事。它们描述了爱尔兰农村生活的舒适和挫折,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难以捉摸的爱的优雅。它们描绘了将人们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几乎看不见的线,以及将他们禁锢在孤独的渴望中的枷锁。

《雪》

作者:约翰·班维尔,爱尔兰小说家。1945年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出版有27部小说,包括获得获布克奖的《海》、入围布克奖决选的《证据之书》、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哥白尼博士》、《开普勒》(获1981年《卫报》小说奖)等。班维尔还获得过弗朗茨·卡夫卡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爱尔兰笔会奖终身成就奖等文学大奖,多年来,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班维尔的小说以精准、冷酷、充满辩证的散文风格而著称,同时兼具纳博科夫式的创新。

内容:在巴利格拉斯大宅,出现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区牧师的尸体。警探探长圣约翰·斯特拉福德从都柏林受命前往调查此事。巴利格拉斯大宅是神秘贵族奥斯本家族的府邸。那是1957年,天主教会对爱尔兰实行铁腕统治。斯特拉福德面临着四面八方的阻碍,但仍决心找出凶手。然而,随着大雪继续覆盖这个不断扩大的秘密,巴利格拉斯大宅的人们同样决心保守他们的秘密。随着他深入调查,他发现奥斯本家族的人根本不是他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而当自己的副手失踪时,斯特拉福德必须在大宅里努力解开不断扩大的谜团——就像这场落下的大雪一样,这个秘密也威胁着要抹去一切。《雪》构思精美,基调阴暗,悬念迭起,令人回味无穷,是爱尔兰文学大师约翰·班维尔迄今最让人爱不释卷的作品。

《十日谈:新冠时期故事集》

作者:《纽约时报》杂志以“十日谈”为主题,邀请29位作家创作短篇小说书写这时代的疫症。获邀作家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大卫·米切尔、蕾拉·斯利玛尼、保罗·乔尔达诺、科尔姆·托宾、米亚·科托、李翊云、埃特加·凯雷特等。

内容:29篇小说,主题涉及爱情、生死、衰老、日常生活等,不是仅仅疫情本身的,这期的主旨立意也在于,在这个全球被按下暂停键的时刻,所有知识、观点也许没有那么重要,面向生活本身的体验、感受更为重要,这些也许只有小说能触达。

“此刻的生活”知识女性自传三部曲

《我不想知道的事》《生活的代价》《自己的房子》

作者:德博拉·利维,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959年生于南非,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长篇小说曾两次入围布克奖决选,剧本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搬上舞台。

《女人们的谈话》

作者:米莉亚姆·泰维兹,加拿大作家,1964年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一个门诺教派家庭。著有八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回忆录,曾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并多次入围吉勒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百利女性小说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爱是盲目》

作者:威廉·博伊德,和麦克尤恩、巴恩斯齐名的英国国民作家。1952年出生于加纳,毕业于牛津大学耶稣学院。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法兰西文学与艺术勋章。著有16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剧作。作品多次入围布克奖和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并斩获科斯塔奖、毛姆奖、惠特布莱德小说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约翰·里斯奖、《洛山矶时报》图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曾任《格兰塔》第100期纪念刊客座主编,为约翰·勒卡雷、缪丽尔·斯帕克等多位文学大师的作品撰写序言。

《夜间目标》

内容:长篇小说《夜间目标》是一部充满激情的黑色惊悚小说,讲述的是一段紧张而悲剧性的家族史,让人想起《李尔王》。在这部小说中,侦探的疯狂是破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夜间目标》以老侦探之口,回忆多年前的一次冒险,并借此探讨权力与正义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的偏远小镇发生骇人命案。波多黎各裔的美国公民托尼·杜兰在下榻旅馆惨死,胸口的致命刀伤、金钱纠纷、与双胞胎姊妹花的暧昧情愫,皆使这起看似单纯的杀人抢劫案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马克·斯特兰德作品

《一个人的暴风雪》《词语的天气》

作者:马克·斯特兰德(MarkStrand,1934—2014),美国桂冠诗人,普利策奖、华莱士·史蒂文斯奖得主,以诗歌闻名,其诗歌的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美国诗人。1934年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后随父母移居美国。1959年获耶鲁大学美术学士学位,1962年获艾奥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4年诗集处女作《睁着一只眼睛睡觉》出版,确立了其兼具珍贵创造力与优雅气质的诗人身份。斯特兰德的诗被译成30多种语言,获得众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博林根奖、普利策奖、华莱士·史蒂文斯奖,以及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诗歌金奖等。先后在艾奥瓦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任教,2005年起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2014年11月29日在纽约去世。

内容:《一个人的暴风雪》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后半生(1980—2012)几乎所有重要诗集。《词语的天气》是一部关于诗歌艺术和精彩而诙谐的著作集,一堂既有趣又具有煽动性的大师课。在《词语的天气》中,马克·斯特兰德探讨了诗人和诗歌读者的重要工作,他们一起愉快地尝试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语言理解那些超越词语的东西。比如照片和诗歌之间的关系、抒情诗的永恒性质、古老形式的当代使用、帕纳索斯的四个美国视角,以及诗歌字母表等。

《伊甸之东》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美国作家,生於美国加州,1925年大学肄业后,以职业作家目标全力写作。史坦贝克於1929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金杯》,然而反响不大。1935年出版的《煎饼坪》始获好评。后以《愤怒的葡萄》一书於1940年获普利策奖最佳创作奖,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斯坦贝克的作品多数也着墨於社会基层,描写大萧条时期的平民阶级与移民,人物经常在求得生活温饱中挣扎。他在创作期间便已有多部知名作品改编成电影演出,包括《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珍珠》《伊甸之东》等。

内容:《伊甸之东》描写了两个移民家族从美国南北战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长达半个世纪三代人的命运,运用象征和写实交融的手法,描绘了善与恶之间的斗争。特拉斯克家族的第一代赛勒斯伪造参加南北战争的经历,骗取了名誉和财产,并专横地送儿子亚当从军,生性善良的亚当收留了一个重伤的女子卡西,却不料她为人邪恶,抛下亚当和一对孪生子改名换姓开了妓院,后来孪生子又因发现她的秘密而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而另一个家族的家长汉密尔顿却正直、勇敢、智慧,他教育成人的子女都秉承了他的善良性格并各有成就。

《卡夫卡日记》

作者: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长篇《城堡》、《诉讼》及中篇《变形记》等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不朽的声誉。

内容:卡夫卡被称为“现代文学的巨人”,影响20世纪文学之深远。其作品描绘现代人在现实中孤独、困惑、压抑的处境,乃至有“卡夫卡式风格”(Kafkaesque)一词的诞生。后世的存在主义、荒诞剧、魔幻写实等流派,均深受其启发。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直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丰沛的创作时期,陆续写下《判决》、《变形记》与《城堡》等重要作品。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回到房间,卡夫卡拖着孱弱的身躯奋力写作,然而经常陪伴的,仍是他的日记。卡夫卡将日记视为书写的唯一依托,相较于在小说创作上的自我批判与挣扎,卡夫卡在日记中更为自由,得以释放他“脑中的惊人世界”。日记中处处可见卡夫卡的灵感片段、涂鸦、笔记、未完成的残稿,展现他眼中的荒诞世界,与如梦般的内心活动。

日本文学/

作者: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1972),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在东京大学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和横光利一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代表作有《伊豆舞女》《雪国》《千鹤》《古都》以及《山之声》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川端康成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61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かか》(中译名未定)

作者:宇佐见铃,日本小说家,出生于1999年。第一部小说《妈妈》在2019年获得第56届文艺奖。2020年获得第33届三岛由纪夫奖,宇佐见铃成为该奖项年纪最小的获奖者,同时提名第44届野间文艺新人奖。同年,第二部小说《偶像失格》获得第164届芥川奖,宇佐见铃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三年轻的获奖者。

内容:本书是日本芥川奖得主宇佐见铃的第一部作品,获得了第33届三岛由纪夫奖和第56届文艺奖,提名了野间文艺新人奖,同时这部作品也是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指定书目。“我想生下我的妈妈,让她开始新的人生。”这是主人公小兔能想到的唯一的救赎。小兔今年19岁,可她和妈妈都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妈妈从小没有感受到姥姥的疼爱,又因爸爸出轨离婚后患上心病,整日买醉……女儿小兔带着莽撞的祈祷,不惜一切只想拯救脆弱的、即将崩坏的母亲。她想“生下妈妈”,从零开始养育她,守护她,爱她。宇佐见铃于20岁写下这部作品,以20岁独有的敏感、细腻与气势,描写疼痛的爱与自立,震撼直至内心深处。

《脳髄工場》(中译名未定)

作者:小林泰三(1962-2020),日本知名科幻、恐怖、推理小说家,被誉为“日本当代硬科幻大师”。1995年凭出道作《玩具修理者》获第2届日本恐怖小说大奖。两届日本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SF杂志》读者奖、启文堂书店大奖得主。

内容:共11篇短篇,融合科幻、悬疑、怪谈等主题,涉及反乌托邦、人格分裂、祖母悖论、克苏鲁、缸中之脑等诸多元素,且自有引人入胜的新意。同时,也不乏对生命、存在、自我意识、身份认同、人类理性的思考,兼顾娱乐性与文学性。

《肉食屋敷》(中译名未定)

《天体嗜好症:一千一秒物语》

作者:稻垣足穗(1900—1977),活跃于大正末期至昭和后期(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日本小说家,被日本人被视为与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同等才华的作家,是20世纪日本最伟大的的作家之一,也是日本超短篇小说鼻祖。

华语原创/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胡安焉,打工人,写作者。近十年迁徙于祖国南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现定居成都。早年间做过保安、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自行车店销售、网店工作人员等;近年在广东的物流公司做过夜班拣货工人,后又在北京做了两年快递员。2020年至今,待业在家。

内容: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灵魂与体验》

作者:苗炜,1968年生,小说家。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已出版作品《文学体验三十讲》《给大壮的信》《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星期天早上的远足》《寡人有疾》《面包会有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等。

《张艺谋访谈录》

作者:张英,《南方周末》前高级记者,图书总监,现任腾讯网文化中心总监。

内容:张艺谋,一个备受争议的导演,一个标志性的电影人。不管是在拍文艺片、频繁拿到海外电影大奖的时期,还是拍商业大片、冲击世界电影市场的阶段,又或是执导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时刻,张艺谋引发的争议从未平息。本书汇集了《张艺谋电影访谈录》《张艺谋奥运访谈录》《张艺谋小传》《张艺谋批评史》,横跨四十年,涉及张艺谋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为进入北影学习付出的艰辛、从摄影一跃成为“影帝”的过程、执导奥运会开幕的幕后故事、转型商业大片的无奈之举、对舆论和批评的回应,等等,对张艺谋不同时期引发的不同争议进行回顾和梳理,旨在破解持续多年的“张艺谋现象”。

《向着明亮那方》

作者:苏更生,作家。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猫可以作证》、散文集《亲爱的,去生活》等。2019年,在ONE·一个App连载小说《向着明亮那方》,收获百万人次阅读。另有长篇小说《女人的秘密生活》刊发于《当代》2022年9月刊。

内容:苏若曦与男友周景明在大学时就相恋,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二人共同创业。从小小的设计工作室,逐渐做大到有几十人团队的设计公司。但生活不会只有一帆风顺,若曦懵然无觉间,经历了职场和感情的双重考验:在工作中,若曦坚持自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理想,经历了诸多挫折,甚至因项目失败,从北京退回老家;在感情上,男友的背叛给了她重大打击……生活虽然有种种阻碍、困难和变故,但若曦由此也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开始意识到在这世上身为女人意味着什么。

《纽约人》

作者:克莱格·泰勒(CraigTaylor),加拿大知名作家、编剧与编辑。著有《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关于不列颠的一百万件好玩的事》《回到阿肯菲尔德:一个英国村庄的21世纪图景》。

内容:继《伦敦人》出版后,作家克莱格·泰勒移居到纽约,历时六年,走遍纽约的大街小巷,对各色人物进行了数百次访谈。这些人包括医生、心理咨询师、警察、保姆、服刑人员、小偷、房地产中介……他们有人是与新冠搏斗的幸存者,有人经历了“9·11”事件,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有人深爱着这座城市,有人抱怨它的混乱和不平等。富人和穷人,年轻人和老人,移民和当地人,城市边缘人……所有普通人的声音汇集出这座瞬息万变的城市当下最丰富的细节。

《女性主义40年》

作者:上野千鹤子,1948年生,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女性学和性别研究先驱,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社会学会理事、WAN(women’sactionnetwork)理事长。2019年以东京大学开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社会》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代表作包括《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个人的老后》等。

《生而为女:开膛手杰克案女性被忽视的生活》

作者:哈莉·鲁本霍德(HallieRubenhold),英国历史学家、作家。专门研究18-19世纪的社会历史和女性历史,擅长揭露此前不为人知的女性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她的许多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沃斯利夫人的奇想》被BBC改编为电影《沃斯利夫人的情事》,《考文特花园的女人》被改编为电视剧《名姝》。

《女性的力量》

作者:德尼·穆奎格(DenisMukwege),刚果妇科医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2016年入选《时代》杂志“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财富》杂志“全球50位领袖人物”。2018年和伊拉克雅兹迪族少女穆拉德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为终止将性暴力用作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武器所做的努力。

内容:1999年,“奇迹医生”穆奎格创办潘齐医院。20多年来,他在这家医院救治了5万多名遭受性暴力的女性。在这本充满反思、令人震惊的作品中,穆奎格医生讲述了这些女性的故事。她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刺穿了虚伪的男性气概的面具。同时,也正是这种女性的力量,支撑着他走过动荡不安的两次刚果战争时期,哪怕遭受6次暗杀,仍然坚持帮助这些女性。

《傲慢的堡垒:性侵犯、问责与和解》

作者:玛莎·努斯鲍姆(MarthaNussbaum),美国著名哲学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法学与伦理学教授。被《外交政策》《展望》列评为“世界百大思想家”之一。她拥有数十个国际知名大学的64个荣誉学位,并获得全球20多个荣誉奖项,包括日本京都哲学奖、稻盛伦理奖、博古睿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社会科学奖、巴尔赞奖等。

内容: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玛莎·努斯鲍姆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在美国司法历史的背景下,她还揭露了三个在性侵问责方面存在缺陷的特权领域,即三座“傲慢的堡垒”:司法界、艺术界和体育界。这些傲慢横行、充满有毒的男子气概和腐败的领域,正是法律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努斯鲍姆不仅痛斥男性的特权,而且警惕受害者的报复心态存有的隐患。在她看来,只有建设性的精神、宽宏的心态、积极的爱,才能真正创造出正义而持久的和平。

《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

作者:伊娃·易洛思,享誉世界的当代思想家、社会学家。德国《时代周刊》称她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2位思想家之一”。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曾担任美国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导师、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院士。曾获得以色列最高科学成就奖E.M.E.T奖,并被法国授予荣誉骑士奖章。

内容: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研究人类情感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二十余年。在本书中,她提出了“情感资本主义”的概念,意指情感关系和经济关系彼此定义和塑造的双重过程。通过分析各类约会交友网站、脱口秀节目、杂志、电影、心理咨询行业等,并结合丰富的文化批判理论,她为21世纪的人类情感问题给出了一份诊断说明。

《爱的终结》

《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

作者: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曾经担任美国现代语言学会会长,也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成员。她经常活跃在英国的广播和电视上,并且担任布克文学奖、橘子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委。

内容:伊恩·瓦特说,“18世纪小说大半出自女人笔下,但是她们只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她们自己的文学》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小说家的故事,考察了这些女作家的自我意识转换为文学形式的方式,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如何变化发展。本书在勾勒女性传统的轮廓时,越过了备受尊敬的著名小说家,而将目光投向长期湮没于文学史的许多妇女的生活与作品,力图发现她们对自身及作品有怎样的感受,她们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和牺牲,她们同自己的职业和传统的关系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性别麻烦》

作者:朱迪斯·巴特勒,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她被认为是“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和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她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其所提出的关于性别的“角色扮演”概念是酷儿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她也因此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

内容: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在本书开篇,巴特勒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欲的强制性规定。

《身体之重》

《消解性别》

《医生与灵魂》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奥地利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学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内容:维克多·弗兰克尔根据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解释了“医生治疗灵魂”的方法。作者认为,对生活意义的需求是个人生活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了意义疗法的理论。人类对意义的寻求是最人性化的现象,这种需求的挫败导致了神经症、焦虑和绝望。他在书中谈到了生命的意义、痛苦的意义、劳动的意义、爱的意义,他强调了人类可能拥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人的重要性。《医生与灵魂》着眼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帮助读者回答这一问题:“我为什么要继续生活?”

《种子的隐秘之美》

作者:列文·比斯(LevonBiss),摄影艺术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FRPS),昆虫超微距摄影技术开创者。从业20多年,拍摄类型多样,包括新闻报道、体育运动和人物肖像等,经常见诸《时代周刊》《GQ》《纽约时报》《美国国家地理》《体育画报》等国际媒体。列文也是“微雕”(microsculpture)项目发起人,通过开创性的超微距摄影技术拍摄昆虫,照片在世界各地展出,他也应邀到TED及各大学发表演讲。

内容:《种子的隐秘之美》是英国摄影师列文·比斯的植物摄影集,用前所未有的微距摄影呈现自然生物之美。列文·比斯受爱丁堡皇家花园邀请,在皇家花园种子库中挑选100种果实或种子进行微距摄影。他用震撼人心的镜头捕捉种子与果实的细节。每一幅图片都展示了肉眼难以看见的种子纹理和质地,让读者得以想象植物种子数千年来的奇异惊人演化。每一幅种子图片均配有简短科普文字。

《日本美术50讲》(暂定)

作者:潘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本美术研究。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现在芝加哥大学访学。专著包括《浮世绘》《浮世绘的故事》《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和风艺志:从明治维新到21世纪的日本美术》等,其中《浮世绘》获2008年第十二届华北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并木美砂子,帝京科学大学生命环境学教授。1957年生,御茶水女子大学博士,主攻保育心理学、博物馆教育学。在千叶市立动物园工作约30年后,被聘为大学教师,进行动物园研究。经常造访海外动物园,也是动物园推广保育教育团体“ShoeZ”的负责人。著有《动物园的亲子沟通》《当孩子遇到动物》《博物馆教育学》等。

绘者:植木七濑,旅行裁缝店店长,插画师。

内容:动物园里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吃饭啦!荣获全日本博物馆学会特别奖,向社会传达了动物园、博物馆的作用与意义,具有重大贡献。关于动物用餐这件事,作者并木美砂子作为动物园饲养研究员,从多角度进行解说。同时搭配插画师植木七濑的200多张手绘插图,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直击动物园开饭的第一现场,了解动物的生态、特征、饮食习惯,以及各类食材特性等趣味知识,揭开动物的秘密生活。吃饭是生命之本,通过动物用餐深入思考动物本身的问题,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培养爱心,保护动物。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

作者:张新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史、古罗马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理论等。著有《友爱共同体:古希腊政治思想研究》《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译著有《柏拉图的次优城邦》《柏拉图的政治理论》等。

内容:在这本书中,张新刚老师带领读者走进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12个主题,梳理这场古代希腊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和内在逻辑:战争发生之前希腊发生了什么?新兴势力雅典是如何崛起的?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何在?科西拉的内乱、伯里克利的立场、雅典的瘟疫等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何影响战争的进程?……他从战争的细节讲起,剖析政治形势、人物心理、修辞辩论,最终留给读者关乎人类社会、人性的最根本的思考:战争为何爆发?面对战争这一棱镜时,人性究竟会折射出什么样的光谱?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

作者:王炳文,1986年生,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著有《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

《五四婚姻》

作者:孔慧怡,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散文家,翻译家,学者。第15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得主,2021年香港书奖得主。1986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出掌翻译研究中心,兼任国际刊物《译丛》主编,历时二十年。期间推动国际学人研究亚洲翻译传统,以英译中国文学见重于汉学界,多年从事文艺创作。著有《寻找声音》(牛津大学出版社)、《不带伤感的回忆》(牛津大学出版社)、《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写翻译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等。

内容:中国的女性运动始于二十世纪初,经历不少曲折,其中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鼓吹的“人格独立”和“婚姻自由”带来最强的社会波动和变革。这样的巨变改写了两代中国女性的人生:年轻的一代追求独立、自主不一定成功,但她们甘心付出代价;年长的一代被时代巨浪冲击,遇上原来想象不到的磨难;可惜她们的故事多半已经湮没。本书透过新文化运动三个知名作家的恋爱与婚姻,为读者展示“新”“旧”两代女性贴身的历史。通过七个性格、背景各异的人物,探讨当时女子面对的实际问题。她们的经历也可以为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观念带来启发。本书描绘出剧变时期中国妇女的各种面貌,反思五四史观对女性的论述和表达。

《园林有境》

作者: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先生是古建筑学家、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非常深的情感,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对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建筑大师贝聿铭评价他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文人园林的语言》

《克苏鲁宇宙诺顿注释本》

原著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1890—1937),美国恐怖和幻想小说大师。短短一生创作了近80篇小说,开创了“克苏鲁神话体系”。斯蒂芬·金、尼尔·盖曼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注释作者:莱斯利·S.克林格(LeslieS.Klinger),美国作家、文学编辑、经典类型小说注释家。著有多部经典文学作品(《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科学怪人》《德古拉》等)的注释本。曾获爱伦·坡奖、安东尼奖、银刀奖,并多次获阿加莎奖、布莱姆·斯托克奖、鹅毛笔奖、世界奇幻文学奖等各种奖项提名。

前言作者:阿兰·摩尔(AlanMoore),美国漫画编剧、魔术师和表演家,漫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是《V字仇杀队》《守望者》等经典漫画的编剧。

内容:注释家莱斯利·S.克林格收集洛夫克拉夫特的22个经典故事,其中大多是让人寒毛直竖的“阿卡姆”故事,包括《克鲁苏的呼唤》《疯狂山脉》《黑暗中的低语者》《印斯茅斯阴云》《超越空间的色彩》等。此外,本书还包含近300幅插图,其中有艺术作品以及《古怪及惊人故事》杂志的全彩复制图;另有超过1000条注释,为读者照亮H.P.洛夫克拉夫特世界的诸多前所未见的角落,搅扰沉睡已千年的“伟大而古老的诸神”。

《彼得·潘诺顿注释本》

原著作者:詹姆斯·巴里(J.M.Barrie),英国剧作家、小说家,以《彼得·潘》闻名于世。著有作品集《古老轻松的田园诗》,小说《小牧师》及剧本《夸利蒂街》、《可钦佩的克赖顿》。1904年发表剧本《彼得潘,或不肯长大的男孩》,这部经典之作为他赢得极大的声誉。

注释作者:玛丽亚·塔塔尔(MariaTatar),著有《安徒生童话评注本》《着迷的猎人:童年故事的力量》《经典童话故事》和《门后的秘密:蓝胡子和七个妻子的故事》等。她曾任哈佛大学人文学科系主任,荣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汉姆基金会和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授予的多个奖项。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诺顿注释本》

《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

原著作者:阿瑟·柯南·道尔(ArthurConanDoyle)世界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因成功塑造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堪称侦探小说鼻祖,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这一系列共含56篇短篇小说以及4部中篇小说,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除此之外,柯南·道尔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

内容:克林格按照原来的顺序重新解读了柯南·道尔的四部开创性小说,并附有1000多条注释、350张插图和时代照片,以及诱人的新的福学理论。在第三卷中,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血字的研究》(1887年),一个关于谋杀和复仇的故事,讲述了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的第一次会面;《四签名》(1889年),一个关于失落的宝藏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以及华生与他妻子的相遇;《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1年),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推理小说;《恐惧谷》(1914年),一个新鲜的谋杀现场,引导福尔摩斯解决了一个被遗忘已久的谜题。无论是作为独立的最终卷,还是与此前短篇小说集相伴收藏,这部经典作品都为全新的一代人照亮了柯南·道尔永恒的天才。

THE END
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三)加强人生观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爱情与事业、生活、婚姻家庭的关系 1、正确认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90后大学生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为了情感上的满足而不顾其他方面,盲目地将爱情置于人生最高的位置,整天沉溺在爱情的缠绵之中,人生的主旋律是事业,爱情只有植根于事业的沃土之 中才能开花结果,没有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2.毕业论文论《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观.doc毕【标题】论《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观 【作者】谭晓慧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男性爱情婚姻观 【指导老师】朱安义 【专业】中文 【正文】 引言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以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集是花了蒲松龄四十多年心血而完成的传世之作。它共有作品约50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2/0322/1368422.shtm
3.www.nico168.com/mokaka24585.html对于苏木陈的线上交友经历,孙萍解释,线上交友平台在为亲密关系的建构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亲密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媒介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易于获取,也容易失去。在交友平台中,人们能够随时与陌生人联系,也能同时与多位平台用户尝试建立亲密关系,在此过程中,承诺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不断弱化,亲密关系的随意性提升。http://www.nico168.com/mokaka24585.html
4.孟照国与哈玛木星人接触事件(三)性接触问题—是星际婚姻、星际爱情?还是星际人种实验? 孟照国曾说:在飞碟上有他24小时夫妻之情的妻子,这话不假。因为在凤凰山UFO接触案中,孟照国自述曾两次与隐形女外星人有过性接触。虽然孟处于被动地位,但从其感受来讲,还是很美妙的。因此说孟照国与女外星人有夫妻情还不过份。而且从后来采访孟照国的谈吐里得知http://www.eufc.org/article/disp.html?itemid=425
5.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019年3月2日上午,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全国婚姻家庭调解高峰论坛在北京湖湾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研究学者、婚姻家庭法律工作者等三百余位参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婚姻家庭调解的方法,提升处理婚姻家庭各类问题能力。 http://hy.cmfpc.org.cn/90
6.两性关系,家庭关系,恋爱脱单,情感挽回,婚姻生活,恋爱生活,婚嫁细腻情感的细节片段500字 9分钟前 回首页 热门标签 情感散文 家庭 家庭关系 恋爱脱单 脱单 婚姻生活 情感句子 夫妻关系 婚嫁攻略 情感挽回 婚后生活 情侣生活 恋爱挽回 婚后 嫁人 挽回 情侣 恋爱 婚嫁 婚姻 两性关系 恋爱生活 理智与情感散文 情感挽回咨询 散文情感词语 填表家庭关系 恋爱投稿脱单 冬季情感散文 https://kzkzc.com/
7.古埃及文明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4.3爱情与婚姻(下) 1、【判断题】从《阿尼说教文》可以得知,古埃及人追求平等的男女关系,并鼓励青少年勇敢追求热爱的少女。 2、【判断题】古埃及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男子纳妾被法律严格禁止。 3、【其它】据相关学者研究,古埃及文学中描写女子( )可能意在表示该女子未婚。 http://changchun.ehqc.cn/show/34_31.html
8.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离。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 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 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党 http://read.cucdc.com/cw/81587/215873.html
9.俞敏洪对谈薛兆丰:世界上最稳定的工作,是对别人有贡献的工作2022年8月14日,经济学者、《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作者薛兆丰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抖音进行对谈,对经济学思维、人生选择、能力提升、贫与穷、恋爱关系、婚姻的本质、幸福的路径等话题展开探讨。 希望他们的思考与讨论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于经济学:经济学关心的就是柴米油盐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6735084&efid=_uFKfVRuUwcQWvVhWQI4nA
10.小说前后期比较论文摘要:觉新与梅、瑞钰三人的婚恋关系从文化原型看是古典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的复合交织,也有着《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三角婚恋关系的痕迹。[ 李彦凤:《巴金 的三种http://www.eeelw.com/wenxue/189600.html
11.研究生英语期末考试复习爱与婚姻:实现共赴美好的契约 爱情和婚姻,虽然经常被放在同一框架中,但它们实际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爱情如同初春的花朵,充满了激情和浪漫,而婚姻则是一座建立在承诺和责任之上的坚实之楼。 有人说婚姻可能是爱情的坟墓,但也有人认为它是爱情的保障。事实上,婚姻的走向并非注定,而是取决于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https://blog.csdn.net/qq_48566899/article/details/135054311
12.FantasiaBarrino维基百科家庭事实歌曲等4] 爱情生活和婚姻 这位歌手于 1998 年至 2004 年间与布兰德尔·绍斯 (Brandel Schauss) 约会,但最终不欢而散。 幸运的是,新获得的名气吸引了许多名人,她最终在 2004 年至 2005 年期间与美国足球明星迈克尔·克莱顿 (Michael Clayton) 约会了两年。然而,由于双方存在分歧,这段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最终他们分手了http://www.justwebworld.com/zh-CN/fantasia-barrino/
13.婚姻家庭伦理范文12篇(全文)[1]邹伟, 赵传毅.配偶法定继承权重塑中对婚姻家庭伦理的考量[J].现代法学, 2014. [2]孙军艳.配偶法定继承顺序与应继份制度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 2013. 家庭伦理学论文 第2篇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且正值青春年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恋爱是自然、正常的心理、生理发展结果,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95wphgp.html
14.《蝴蝶梦》属于关汉卿所作的爱情婚姻剧。D. 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自然法 D. 万民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52c4752524341bebb1a62caab1b3887.html?fm=bdbdsf2d48e42af278b869dbe1ed63a2334ef
15.www.bhjs88.com/mokoi12切尔基与里昂的合约直到2026年6月到期。 今年上半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数量不断攀升。累计查验出入境旅客23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90%。跨境游学团、亲子旅游、探亲访友、毕业旅行等多股客流叠加,逐渐成为暑期出入境客流的增长点。自今年以来,共有超20万人次外国人经厦门口岸入境,超1.7万余名旅客办理“外国人144/24小http://www.bhjs88.com/mokoi12_15/600842.html
16.初一议论文:什么是爱?初一议论文 :什么是爱?_550字 爱有很多种,有友情的爱,亲情的爱,以及一男一女之间的爱,最后在婚姻中相结合。 为了找到爱情的真谛,我要请问各位:我为什么受他/她吸引?因为他/她可以帮我?因为我可以利用他/她?因为我就是喜欢跟他/她在一起?因为我对他/她有一份特别的感觉?如此建立起来的感情,一定不长久。https://m.51test.net/show/6646132/
17.顶级数学家有多厉害?坐牢被开除遭到围攻……但诺贝尔奖依然颁作为反击, 罗素曾经发表评论说, 热恋中的数学家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也许除了不做推理的假日会使他们热情过剩之外, 其他都一样”。显然伯特兰 ? 罗素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度假。 但是, 他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在论战的几年间, 他仍有大量的作品出版, 其中有社会评论的图书, 有关于教育的论文,https://blog.51cto.com/u_15767091/6556167
18.《我们的婚姻》电视剧完整版资源免费在线观看TAG: 都市 爱情 都市 爱情 剧情: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2022年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全职妈妈沈彗星曾是顶尖大学高材生,婚后她选择相夫教子,把才能用在了经营家庭上。丈夫盛江川在职场打拼,工作异常繁忙无暇陪伴妻女,家庭责任全部落在了沈彗星身上。女儿年纪渐长,沈彗星觉得时机成熟,决定重返职场,却与盛江川任职的公司产生https://www.mhz8.com/voddetail/154.html
19.装碗饭的个人主页预算是中个500万元,缴了税,剩下的钱买个房子,有剩的再买个店面,做个卖食品的小生意,再剩下的捐了给村里安路灯,弄几个停车位,再吃个水煮鱼,要多我生活中碰到的出轨案例,那就是,对于会出轨的人,即使原谅了,也不会根治,似乎那些婚姻和爱情以外的人好比狗没吃过的屎一般新鲜。 阿美 村里的阿美年轻时https://story.hao.360.cn/user/KtbcEhK0LHW4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