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大龄青年“脱单”:培育正确婚恋观迫在眉睫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4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王泳)3月10日,浙江杭州市万松岭书院,一个书香气浓之地,几乎每天汇聚来自各地为儿女相亲的家长。“女儿明明是博士,但是在这里都不敢说是博士,只敢说是硕士,怕吓着男方不敢搭讪。总之是怕失去机会。”一位家长说。

这位家长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尴尬。根据2015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20-59岁未婚人口已达1.4亿人,20-34岁适婚群体在未婚人口中的比重为91.6%。“剩男剩女”的问题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越来越难的“脱单”

“紧张的生活节奏,频繁的加班节奏,无所适从的交际圈,城市大龄青年的窘境,使得急于恋爱‘脱单’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年轻人的婚恋观、家庭观也在改变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年末,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47亿人。伴随流动人口向新城市或地区的迁移,寻找具有相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背景的对象,难度变得更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圣约翰爵士儿童弱视基金会会长冯丹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0后开始,积累财富成为一种心理情结,财富对婚恋的影响由潜在的因素成为显性的因素,并成为城市青年婚恋中的权重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主委李碧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婚姻的目的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但是很多人也在强调婚恋中的对等关系和共同素养。

“城市大龄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女性,自然对恋爱要求的心理价位相应提升,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李碧影说。一个拥有本科学历的女青年,潜意识地设定未来对象的学历应该是硕士以上;而女硕士,还会要求婚恋对象是博士。她们希望找一个与其学历相匹配的人士,在语言沟通、社会认知和家庭观念方面保持一致。

李碧影认为,随着家庭观念的淡化,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她身边就存在35岁以上大龄女青年不恋不婚族。这个年龄段即便是有恋爱机会,也是在选择另一半上比较谨慎认真,或者表现得消极被动。

青年仍对婚姻保持憧憬

尽管如此,90后一代“空巢青年”仍对传统的恋爱、婚姻家庭充满憧憬。“包括80后在内的年轻一代,即便是秉持‘佛系心态’的青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热切渴望。”冯丹藜说,从媒体上的各种婚恋交友节目的层出不穷以及各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人数的与日俱增,不难看出当代青年对个性化选择的积极性。

冯丹藜认为,电视上的婚恋交友节目和婚恋网站的受欢迎程度说明结婚还是大多数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另外,也说明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择偶方式依靠亲朋好友的介绍,而网络平台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交友渠道。

对于当下一二线城市中青年婚恋目的更加实际、更加物质的功利化倾向,冯丹藜依然坚持认为这是个人主义和不正确的财富观使然,让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功能逐步在青年私生活中退化。

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城市青年男女的交友渠道更加多元化。张力也认为,家庭形态也在产生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一直被外来的婚姻家庭观冲击着,于是就出现了‘丁克家庭’和‘不婚家庭’等很多新形态的婚姻和家庭。”

进一步提升婚恋教育效果

事实上,国务院于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中已将婚恋教育纳入了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规划中提到,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帮助青年树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婚恋观。”张力表示,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局部效果已经显现。教育部门应继续研究青年心理上容易接纳的价值观引导,这更需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和引导。

冯丹藜建议,应该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规范已有的社会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尤其是规范诚信度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

“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婚姻家庭的政策,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调整心态,我觉得他们的婚恋观和家庭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婚姻和家庭会变得更为纯粹。”李碧影说。

THE END
1.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2.《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课件.pptx01有助于建立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正确的婚恋观能够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和恋爱,避免盲目冲动,从而建立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02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正确的婚恋观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性01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总结词在婚恋关系中,尊重对方的意愿、人格和选择,理解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539097.html
3.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同时科学开展大学生性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两性交往,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4.孩子早恋了家长怎样开导2、指导孩子正常交往,建立适当的原则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陷入爱情中,管不住自己的心,父母再怎么“苦口婆心”都难以奏效。此时,你可以告知他一些正常交往的原则,要求他告诉你他们交往的情况,做一点交往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做一些交流话题和接触的要求。 3、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 http://www.91kaixue.com/zt/alxaeflkl/
5.河南共青团一是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婚恋教育阵地,要充分明确校园教育在加强青年人婚恋观责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把握婚恋教育的舆论和宣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6.打造恋爱“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恋爱课之所以受热捧,在于它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增加对情感和亲密关系的认识,形成正确婚恋观的需求。它就像一把钥匙,巧妙地开启了大学生对恋爱话题的好奇心与探索之门,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关爱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助力大学生塑造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和家庭观。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尚未有过恋爱体验的学生来说,恋爱课程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5/t20240507_2111190479.html
7.自己是约炮受害者,如何看待约炮?你还是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另一半,坚持正确的婚恋观,切不可没自己的主见,别人说怎样,你就怎样,没自己的坚持,随波逐流,最后承担后果的只有你自己。 关于约炮的说法,我和题主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安稳的人,我并不认为这很正常,这也不是一种良性的关系。 1、未婚约炮 可能有些人抱着玩一玩的想法,趁着单身放纵https://www.xinli001.com/qa/100544222
8.恩格斯的女性解放及其时代意义(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市场经济对女性解放不仅带来了机遇,更多地带来了挑战。自从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我国女性的地位较之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女性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女性在取得经济独立的同时,一些道德性的问题也在悄然兴起,最鲜明的就是拜https://www.fx361.com/page/2017/1212/26098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