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社会需求产物,爱情是个人意识幻想
性爱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
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
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关于婚姻、爱情和性能否一致的探讨,而大家知道虽然在亲密关系中这三样东西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爱情发生,大家期待婚姻,无论在爱情还是婚姻中,性都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要素。
但事实上这三样东西又各自有各自的特性,并非完全能够有机结合或者统一,但人们总是希望圆满的实现,于是很多人追求婚姻、爱情和性的一致性。对错暂且不说,只是或许也本是一种执念。
性
性是人类与大多数动物一样拥有的本能的原始的冲动。简单来说,如果某一个人对你造成了强烈不可遏制的性冲动,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对你有性的吸引。一般来说,性的吸引基本上来自于外表,通俗讲,就是“脸”和“身材”。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你看到了一个人,未曾谋面,但是觉得这个人的外表特别吸引你。
爱情
爱,在这里我们只谈论狭义的纯粹的爱情,所谓“真爱”。我认为,纯粹的“真爱”是柏拉图的,也就是纯精神的。如果你不可以接受我这个观点,那我可以这样说,爱,分为肉体(生理)之爱和精神之爱。
婚姻
婚姻,归其本质,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婚姻是一定程度上基于“性”与“爱”的。婚姻还基于很多“性”与“爱”之外的东西,比如品质道德是大家很看重的。
当今社会,经济实力也是一项不得忽略的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指标,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婚姻观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自己与某人形成婚姻关系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权重是很不一样的。
大家仔细一推敲,就可以清晰的得出一些简单的判断或者结论,婚姻是社会需求下的产物,而爱情是个人意识的幻想,性是生理本能,本来就不一致,但为何我们总是喜欢把他们统一在一起呢,并且还希望集中在某一对关系当中,或许这个需求本身就值得被推敲。即便我们有很多美好愿望,但或许还是需要理性的看待,不能盲目的期待甚至变成了一种欲望。于是痛苦的温床也就滋生了。
而也有很多人进行了思考,性是身体需求,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并且要在婚姻中,并且在同一个伴侣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看到这里,大家不禁唏嘘不已。
而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一致过,或许是因为快乐、精神、现实不同的维度建立了自己的亲密关系,并且在不同的维度下选择进入了婚姻。但大多数都会厌倦或者无法克制自己更多的需求。
当你选择了现实,你会开始渴望精神和快乐,当你选择了快乐,或许又会被现实打败。也就出现了所谓“坐在宝马里哭的段子”,因为现实放弃了精神和快乐;还有因为精神和快乐,放弃了现实,于是过的捉襟见肘,总之,人总是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总是在自己的选择之外期待更多的选择。
当然也有人说婚姻、爱情和性是一个伪命题。对于没有结过婚、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认为婚姻、爱情、性可以完美一致,不是乌托邦,就是幼稚病。
把婚姻、爱情和性三者捆绑在一起的人,最后要么是经历匮乏,要么是自我感动。不要用婚姻绑架性,不要用爱情贬低性,因为婚姻可以成为坟墓,爱情可以成为孽缘,而性永远是性。
大家都说人有追求完整性的需求,或许所谓的婚姻、爱情以及性就是人们对待亲密关系中最终极的期待,或者说是人完整性追求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