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中山!市妇联多维推进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红娘婚恋中山市全国妇联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01

部门联动“幸福联线”会聚良缘情定中山

市妇联积极联动公安、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条战线和企事业单位、各镇街,联系爱心商家提供活动场地,依托交友平台设计线下联谊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音乐会、读书会、烘焙、茶艺、剧本杀、定向越野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加单身人士线下交流沟通机会。

市妇联联合中山市熊猫棒垒球俱乐部举办“众里寻TA·情满元宵”2024年中山市棒球交友联谊活动;开展“缘聚七夕爱在中山”交友联谊活动,有100名单身青年和“菁菁嘤嘤”一起玩游戏,敞开心扉互动交流。举办“心动中秋遇见爱情”单身人士联谊活动,单身青年男女共赴这场中秋月下的浪漫邂逅。2024年共举办联谊交友活动99场,覆盖人数6197人。

02

“菁嘤”APP圈粉无数双向选择零距离

2022年,中山市妇联首先创新推出线上交友平台,打造“菁嘤”APP交友联谊公益平台,经就职单位认证背书,吸纳6000余名单身人士登记,用户信任度大大增强。平台公益免费,设计了20余项功能,可以进行个性化特征筛选,支持用户发布个人动态,增强社交属性。同时,市妇联还积极指导企业打造具有“人脸认证”“信息安全水印”等安全功能的社会化交友平台,实现双向信息的互联互通,延伸沟通空间。在2023年底的抽样400份问卷统计中,已有52对青年牵手成功,3对已步入婚姻殿堂。

03

集体婚礼为爱减负倡树婚俗新风尚

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市妇联以人才节和迎接深中通道开通为契机,在省妇联、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联合多部门共同举办集体婚礼活动。面向社会招募正在或曾在中山、深圳两地工作生活的人才新人,于2024年5月20日举办“中意你深爱你”缘定中深·人才集体婚礼活动。该活动共有107对人才新人报名,20对新人作为代表参加。黄圃镇妇联联合镇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缘定幸福黄圃共植绿美家园”2024年“520”职工集体婚礼,10对新人喜事一起办。新人们共同许下“相守一生、白头偕老”的幸福承诺,发出反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的倡议,回归婚礼本质,强调爱情、亲情的表达,激发青年人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04

创新活动形式匹配精准度大幅提升

市妇联指导女企业家举办“婚博会”,专设“寻缘墙”,吸引上千单身人士信息“上墙”,“转角遇到爱”吸引众多单身青年到现场偶遇,菁嘤红娘现场牵线搭桥,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

在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日,市妇联举办中山版“非诚勿扰”——2024·菁嘤之约,现场菁嘤婚恋导师精准匹配,互动点评,助力青年成功牵手。

05

婚恋家风课堂进高校传递正确婚恋观家庭观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博士陈晓为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带来《爱情双人舞:如何相信爱情,走进婚姻》讲座,生动活泼的讲座内容启发青年思考如何看待爱情和婚姻。

组织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130多名大学生参加全国妇联“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最美家风进校园活动,传递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让师生感受到优良家风的魅力。

06

红娘服务牵线搭桥为爱陪跑促良缘

市妇联创新成立红娘巾帼志愿特色服务队,“菁嘤红娘”凝聚了一批退休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中山好人”等热心志愿者力量,通过提供咨询服务、特色活动,加强正面引领和专业辅导。建立“菁嘤红娘”驿站,驿站常年灯火通明,慕名前来咨询的青年或长辈,可在红娘驿站约谈、咨询、获得推荐,实现红娘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

结合女当家公益集市,设置红娘摊位接受市民咨询登记,提供公益服务。在红娘驿站开展“爱满中山相约菁嘤”婚恋成长学堂,传递正确婚恋价值观,提升个人形象、交友技巧等综合素质,增强青年走进婚姻殿堂的勇气,鼓励建立美好家庭,建设美好中山。2024年累计开展8场活动,参与单身青年30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经菁嘤红娘牵线已牵手并登记结婚的青年有6对。

07

组建婚恋导师团队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市妇联指导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开展“雁阵飞”婚恋导师志愿服务队培训班暨“中山缘计划”婚恋项目启动活动,130名“雁阵飞”婚恋导师到场学习。培训明确了“雁阵飞”婚恋导师要具备的四大素养、十大职责、十种能力及工作分工,要求团队每天学习婚恋知识提素成长,为“中山缘计划”项目启动和发展打下基础,并就首场中山版非诚勿扰“菁嘤之约”婚恋活动进行婚恋案例分析。

08

强化宣传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

引导青年从转变观念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积极的婚恋观和家庭观,倡扬尊重生育、适龄生育、优生优育、夫妻共育、破除高价彩礼的观念,构建与鼓励婚育相适应的新型婚育文化,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THE END
1.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2.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
3.拿什么提高生育意愿?专家:应逐渐改变适龄主体婚育观家庭观记者注意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也出现在近日公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中,其中提出,要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积极正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83975
4.青椒论坛之“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集体备课会顺利举办她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组建讲师团队面向大学生宣讲新型婚育文化,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 朱敏在讲话中对加强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课程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明确培育目标,顺应大学生需求,建设富有引导实效的系统课程;二要突出课程重点,注重课程形式与内容的针对性和逻辑性https://marxism.suda.edu.cn/_t104/a2/76/c2577a565878/page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