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结婚人数再创新低:现代婚姻,为何走向破产?

民政部发布《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一、二季度,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比减少49.8万对,创下近年新低。

这个数据,引起了无数网友热议——为什么选择结婚的男女,正在逐渐减少?

有的网友说,今年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

有的网友说,生活压力那么大,没钱结婚;

有的网友说,男女矛盾如此严重,不应该结婚。

......

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最让人感觉到好笑的,就是“今年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

像这样的说辞,有点像“掩耳盗铃”的人在自己骗自己。

2019年,也是所谓的寡妇年,可那一年的结婚登记数达到了947.1万对,比近几年的结婚登记数多得多。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

2019全年结婚登记数为947.1万对;

2020全年结婚登记数为814.3万对;

2021全年结婚登记数为764.3万对;

2022全年结婚登记数为683.5万对;

2023全年结婚登记数为768.0万对;

2024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为343万对,哪怕年末的时候乘二,也就700万对左右。

纵观近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年轻人为主)结婚的欲望,貌似越来越低了,甚至“单身不婚”的声音,还占据了主流。

可见,结婚人数减少,跟所谓的寡妇年没有一毛钱关系。吹嘘寡妇年的人,要么坏,要么蠢,要么装糊涂。

就跟吃饭是一样的,明明是因为没钱吃饭,却总有人说,今天不吃饭,是因为今天吃饭不吉利。???

回到上边的问题,为什么选择结婚的男女,正在减少?

答案只有一个——在无数矛盾、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婚姻,正走向破产。

矛盾一:物质基础与婚姻消费的矛盾。

普通人要结婚,就需要具备房子、车子。问题是,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既然买不起,年轻人就会选择放弃。不仅放弃买房,还放弃结婚。

矛盾二:现代理念与传统理念的矛盾。

现代社会的观念,偏向于原子化(个人)。而农业社会的观念,偏向于成家立业,传宗接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事物,就会被人抛弃。

矛盾三:感情基础与财产分割的矛盾。

以往一谈到婚姻,我们会想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一谈到婚姻,我们会想到婚姻成为了一场交易。缺乏感情基础,而多了金钱交易,注定婚姻让人生厌。

矛盾四:男女关系与信任危机的矛盾。

要想男人和女人心甘情愿去结婚,前提是,他们要相互信任。要是不信任,双方都跟防贼一样,就不会结婚。不幸的是,男女双方的信任危机,正在加剧。

矛盾六:育儿投入与收益极低的矛盾。

无数父母都选择花费大量的钱财鸡娃,可孩子大学毕业后,依旧失业。而现在适龄结婚的年轻人,恰恰就是这批经历过鸡娃,而又面临失业的孩子。

上述这六个婚育矛盾,只是冰山一角。

一个矛盾不解决,甚至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矛盾。比如说,男女矛盾愈发尖锐,单身的年轻一代跟传统的老一代,产生了婚姻观念的冲突。

现代婚姻走向破产,正应了一句话——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老一辈的婚姻不算幸福,被年轻人看在眼里。以至于,无数年轻人都厌恶不幸的婚姻。

现阶段的工作压力极大,无数中老年人还指责年轻人自私,缺乏责任感。年轻人不理解,我结婚是我自己的选择,干你们什么事儿呢?越是指责,越是产生对立。

以前的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婚姻、人生有什么意义,单纯凭借下半身的欲望去做事。而如今的年轻人读过书,懂得理性思考,那他们就会有其他的选择。

只能说,婚育率降低,并不是某个问题导致的,而是综合矛盾的结果。

谈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那你对婚姻保持什么态度呢?

就两句话:

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却终生要低头。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但请你记住,无论怎么选,谋爱前先谋生,爱人前先爱己,一个人没有经济能力,才是万劫不复。

THE END
1.更看重这三样东西!结婚离婚人生大事婚姻生活作为父母,也是经历过婚姻的过来人,提醒儿女在选择伴侣这件事情,不要一味追求物质,门当户对其实已经过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对方跟自己合不合得来,自己喜不喜欢,对方是不是真心对自己,对方的人品好不好。 婚姻是人生大事,都要谨慎选择,一旦选错了伴侣,可能就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J7JFV0556B1NR.html
2.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什么让婚姻不再成为“必需品”?小说《围城》里,方鸿渐归国时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不但一回到家乡就遭到父母的催婚,最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冲进了时有争吵的“围城”之中。 《围城》剧照 如今,催婚、婚姻依然是许多人会探讨的问题,但城外的人却不再有走进去的冲动,反而开始对这座“围城”望而却步。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68730
3.90后关于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婚礼纪90后,一个现在时下网络的热词,形容的是1990年到1999之间出生的这一代人。而来到了当下,90后最大的也即将30岁面临而立之年,结婚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话题,新兴的时代下,90后对于婚姻的理解和看法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跟着小犀姐一起去了解一下当代90后的想法吧! https://m.hunliji.com/bai_ke/detail_50869
4.未婚同居,为何成了年轻人的现实选择?回到中国社会,一方面,国内量化研究的大型数据均表明,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作为制度设置具有普遍性,中国人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的态度依然处于保守和谨慎的层次,中国同居正处于从边缘行为向婚前同居转变的阶段[18]。延续这一思路,一些学者从流动性的性别视角出发,考察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从恋爱交往向同居再向婚姻转变的影响因素,认为https://www.huxiu.com/article/803548.html
5.《婚姻的两种猜想》:从大数据速配到婚后磨合,这届年轻人的婚恋他们与双方的母亲碰撞在一起摩擦出花样百出的悲喜剧,却能够相互理解和扶持,就在于这样的生活很喜剧、很爽,毕竟不以自我为中心之后天地便会非常宽广。著名印象派诗人卞之琳,曾经写过一首《断章》,前两句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人,在婚姻中都不再是TA自己,责任担当必须要明白。沈明宝https://www.jianshu.com/p/c21cfe7edc0a
6.调查显示67.7%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有利于婚姻新闻“社会接纳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我们不去关注‘门当户对’ 。目前来看,社会上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是趋于理性的。”姚立华谈到,现在社会上也有地位悬殊的婚姻存在,甚至还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结婚之前,还是建议年轻人多加考虑。“婚姻会面临很多现实状况,要想到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比如,价值观就很重要,如果价值观http://news.cntv.cn/2014/05/20/ARTI1400542883287752.shtml
7.关于彩礼三观最正的话接亲网当今时代的彩礼话题逐渐成为了各个年龄阶段朋友们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年轻人会因为彩礼带给的压力而对婚姻抱有一种排斥心理,而很多中老年的朋友们对于彩礼费用的高涨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心理与看法,而对于女方彩礼的收取很多人都不理解,当然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家庭对于彩礼有着正确的认知,那么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关于彩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7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