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去年婚姻市场惨淡,年轻人结婚率惊人下降!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24辽宁

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连续下降,老龄化现象进一步加重。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共有683.5万对夫妻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比上年下降10.6%。同时,离婚人数略有增长,达到287.9万对。这一数据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姻观念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25至29岁人群成为结婚人口最多的年龄段,但整体结婚率持续下降,年轻人选择晚婚的趋势愈发明显。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推迟婚姻呢?这一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原因呢?数据显示,自2013年中国结婚人数达到最高峰后,连续9年都在下降。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结婚人数分别跌破了1000万对、900万对和800万对的大关。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跌破了700万对。结婚人数的持续下降反映了年轻人对婚姻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结婚是一种社会期许和责任,而如今,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和追求个人价值。

他们更倾向于先实现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再考虑婚姻和家庭。进一步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年轻人晚婚的趋势逐渐加强。根据公报公布的2022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数据,20至24岁人群仅占结婚人口的15.2%,较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这一占比下降了22.4个百分点。与此相反,25至29岁人群连续10年成为结婚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占比达到37.24%。这说明年轻人推迟婚姻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一个长期趋势。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呢?首先,现代社会给予年轻人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空间。过去,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压力使得年轻人更倾向于早婚,但现在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他们更愿意等待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伴侣,而不是盲目地结婚。其次,经济压力也是晚婚的原因之一。

此外,近4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下降,尤其是随着95后和00后进入适婚年龄阶段,年轻人的数量也在下降。另一方面,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到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这一数据提示我们,我国人口结构面临巨大挑战。根据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性别比为111.1,意味着男性出生人口略多于女性。而根据公开数据查询,2022年出生人口相比2021年减少了106万人。这意味着去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为1062万人,出生率持续下降。这样的数据对于我们理解当前的人口状况和未来的人口趋势非常重要。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人口数量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

2023年8月8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在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表示,中国新生儿人口数量近5年内下滑约40%。这一数据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口负增长的担忧。乔杰指出,目前,育龄女性生育力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育龄女性数量减少、不孕不育率上升以及不良妊娠高发。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然而,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而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仍然良好。同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以保持人口的平稳增长。那么,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吗?乔杰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人口学专家何亚福认为,2023年的出生人口很有可能低于900万,但低于800万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康义却表示并不急于对人口负增长的问题过多担心。

他认为,人口负增长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并且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仍然良好。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以应对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了“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以鼓励更多家庭生育。然而,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并未显著改变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康义认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是成立的,但并不需要过于担心。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相匹配。康义指出,当前我国劳动力仍然供大于求,人口红利并未消失。同时,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接近11年,这与整个产业体系相匹配,为劳动力供给状况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人口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将给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带来压力。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扩容,以解决育儿难问题。另外,湖北省也在加大对生育家庭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供育婴室、育儿假等福利,促进女性就业和生育的平衡。然而,鼓励生育的政策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家庭对生育的成本和风险较为担忧,导致生育意愿不高。同时,一些大城市也面临着房屋、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短缺,也对生育政策的推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生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生育率仍未达到预期。为了进一步推动生育政策的实施,政府需要加大对生育家庭的支持力度,并解决家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教育、住房等。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最终,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你对于政府鼓励生育政策怎么看?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THE END
1.更看重这三样东西!结婚离婚人生大事婚姻生活作为父母,也是经历过婚姻的过来人,提醒儿女在选择伴侣这件事情,不要一味追求物质,门当户对其实已经过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对方跟自己合不合得来,自己喜不喜欢,对方是不是真心对自己,对方的人品好不好。 婚姻是人生大事,都要谨慎选择,一旦选错了伴侣,可能就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J7JFV0556B1NR.html
2.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什么让婚姻不再成为“必需品”?小说《围城》里,方鸿渐归国时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不但一回到家乡就遭到父母的催婚,最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冲进了时有争吵的“围城”之中。 《围城》剧照 如今,催婚、婚姻依然是许多人会探讨的问题,但城外的人却不再有走进去的冲动,反而开始对这座“围城”望而却步。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68730
3.90后关于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婚礼纪90后,一个现在时下网络的热词,形容的是1990年到1999之间出生的这一代人。而来到了当下,90后最大的也即将30岁面临而立之年,结婚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话题,新兴的时代下,90后对于婚姻的理解和看法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跟着小犀姐一起去了解一下当代90后的想法吧! https://m.hunliji.com/bai_ke/detail_50869
4.未婚同居,为何成了年轻人的现实选择?回到中国社会,一方面,国内量化研究的大型数据均表明,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作为制度设置具有普遍性,中国人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的态度依然处于保守和谨慎的层次,中国同居正处于从边缘行为向婚前同居转变的阶段[18]。延续这一思路,一些学者从流动性的性别视角出发,考察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从恋爱交往向同居再向婚姻转变的影响因素,认为https://www.huxiu.com/article/803548.html
5.《婚姻的两种猜想》:从大数据速配到婚后磨合,这届年轻人的婚恋他们与双方的母亲碰撞在一起摩擦出花样百出的悲喜剧,却能够相互理解和扶持,就在于这样的生活很喜剧、很爽,毕竟不以自我为中心之后天地便会非常宽广。著名印象派诗人卞之琳,曾经写过一首《断章》,前两句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人,在婚姻中都不再是TA自己,责任担当必须要明白。沈明宝https://www.jianshu.com/p/c21cfe7edc0a
6.调查显示67.7%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有利于婚姻新闻“社会接纳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我们不去关注‘门当户对’ 。目前来看,社会上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是趋于理性的。”姚立华谈到,现在社会上也有地位悬殊的婚姻存在,甚至还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结婚之前,还是建议年轻人多加考虑。“婚姻会面临很多现实状况,要想到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比如,价值观就很重要,如果价值观http://news.cntv.cn/2014/05/20/ARTI1400542883287752.shtml
7.关于彩礼三观最正的话接亲网当今时代的彩礼话题逐渐成为了各个年龄阶段朋友们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年轻人会因为彩礼带给的压力而对婚姻抱有一种排斥心理,而很多中老年的朋友们对于彩礼费用的高涨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心理与看法,而对于女方彩礼的收取很多人都不理解,当然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家庭对于彩礼有着正确的认知,那么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关于彩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7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