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婚姻都是凑合,家庭,只是寄存身体的“旅馆”

今天听到了一句话“在中国,95%的婚姻都是凑合。”

因为当你到了年龄不结婚,就会遭到耻笑,所以即便没有爱情,也有很多人选择婚姻。

0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古代,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要结婚必须要过父母这一关。

如今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可对年轻人来说是有利也有弊。

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就代表着年轻人可以自主的选择生活方式和态度。

他们可以先立业再成家,还可以不结婚,更可以闪婚闪离。

当大家对婚姻都保持自己的态度时,结婚、不结婚、离婚可能都是对家庭的一种伤害。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爱情?什么样的婚姻?又有多少已婚人士对自己的家庭很满意?

其实很多结了婚的人也未必知道这个答案。

大家都在婚姻这条路上徘徊,当日子的琐碎埋没了爱情,当爱情逐渐远离婚姻,婚姻便不再是婚姻。

婚姻变成了爱情的坟墓,婚姻里的人就只能选择凑合过日子。

02结婚是为了什么?

大家都想把爱情以结婚的形式继续下去,用婚姻作为保障爱情的结果。

可家庭最终的维持绝不仅是靠爱情,还有良心、道德和责任。

对于其他人而言,婚姻不过是一纸婚约,是一个小窝,是一个让身体寄存的“旅馆”。

即便是相爱的两个人,也会在婚姻里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感情越来越淡,婚姻越来越乏味。

没了激情与爱的婚姻是不是凑合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但是婚姻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它用很多其他的因素将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式婚姻的凑合,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原因。

在中国,结婚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爱情还有年龄大了、父母着急了、想要孩子了,还有可能是因为在一起久了、对方家境不错、女方怀孕了等等。

中国式的婚姻往往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因为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其中还可能会渗透到社会地位。

婚姻不仅仅象征爱情,那长期凑合的婚姻又能走多久?

03凑合的只是日子,不是生活和人生

日子可以凑合,那生活和人生可以凑合吗?

你要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多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在凑合的婚姻中,只会将自己淹没在毫无质量的生活里,人生应该勇敢,漫长之路有着无限可能。

如果遭遇不幸的婚姻,也只是误入歧途,仍有迷途知返的权利。

被一个失去自我的婚姻牵绊不值得,不如当机立断,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如勇敢面对错误的选择,将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同时奉劝还未步入婚姻的年轻人,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做好方方面面的评估。

婚姻是切实的存在,是漫长而不可预知的,理智决定是步入婚姻时对待婚姻的责任和态度。

THE END
1.婚前父母的三条金言,让子女受益终生!结婚爱情门当户对婚姻破裂相信每一个当父母的人,其实都非常操心孩子的事情,从小到大,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谈对象,父母都有操不完的心。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其实是作为婚姻的过来人,在子女谈婚论嫁的时候,会给子女一些提醒,就是想希望子女能够看清现实,能够看清婚姻的本质,不要冲动去领证结婚,先了解清楚婚姻的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RPGE00556AP5G.html
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语出自哪部典籍?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aaec9764f09430e9307a91f3b03d06c.html?fm=bdbdsb0adaf036d57bdd13b4abe615c542b6f
3.通过《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婚姻观摘要: 通过《聊斋志异》,透析蒲松龄对婚姻观的看法:既提倡婚姻自主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男女平等又不完全否定男尊女卑;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 关键词: 《聊斋志异》;情爱篇;蒲松龄;婚姻观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传世佳作,是他的抒愤言志之作。全书共490余篇,描写婚恋的情爱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21/20/8044758_514833118.shtml
4.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1、父母之命的转化。人类最早的恋爱婚姻是自由的,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自由相爱,奔者不禁。但进入阶级社会特别是周公制定了严格的婚姻礼制之后,主婚权就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恋爱婚姻就变成了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能成婚。《大明令》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若夫http://ylz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1/11/id/2004370.shtml
5.儒家文化的传承5篇(全文)但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因为父母人生阅历较多。二是因为普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幸福, 都是往好处促进桩桩婚事的。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中国大陆的青春影视剧的热播,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到最近的《匆匆那年》, 一种婚恋观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当青春闪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bb69agj.html
6.婚恋教育(精选十篇)(三) 婚姻观 当今社会正在转型, 作为社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以自由恋爱为主, “我的婚姻我做主”, 已不再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婚、裸婚、闪婚、毕婚、试婚、独身、丁克等主流婚姻观之外的时尚婚姻观。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2zz05n.html
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成语解释造句近义词父的成语、言的成语接龙 【拼音】: fù mǔ zhī mìng,méi shuò zhī yán 【解释】: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http://www.hydcd.com/cy/htm2/fm0527.htm
8.二十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说不嫁就不嫁啊?”林氏吼了大丫一句。 “除非我死了。林有容我告诉你,我的两个女儿你不要想安排谁嫁谁,除非她们自己愿意,自己喜欢。就是两个都不嫁人,我苏启牧也养得起。”苏老二以前就是被任氏随意安排婚姻,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被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得死死的。 苏轻韵在心里https://m.xs8.cn/chapter/17848174506544104/48259361579444267
9.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感情你怎么看待?在古代,婚姻难自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种抛绣球、比武招亲少之又少。好多都是拜堂进洞房才知对方长相。典型的先结婚再恋爱,恋上了还好,恋不上也得过一辈子!而现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是父母托媒人帮着张罗找婆家或者找媳妇,相中相不中还是看自己,父母也不能逼你嫁娶,完全不同于古代。而这https://weibo.com/p/2313474350108769617461?luicode=10000011&lfid=1076036332314316
10.媒妁之言是什么意思媒妁之言的解释是什么媒妁:说【好工具hao86.com】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国语词典: 双方之间作仲介的说词。 成语解释 【解释】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https://m.hao86.com/ciyu_view_99524843ac995248
11.博士生的择偶标准是什么?资讯在这些博士生的观念里,“父母之命”显得尤为重要,加之自身所处的特殊“行业环境”限制了在短期内遇到“有缘人”,因此“听命父母、媒妁之言”成为一个让自己“省时”、也让长辈“省心”的不错之选。 07. 察“颜”观色 博士生也是普通人,自然在审美上有着个人喜好之别。其中也有人对“颜值”提出了要求。那https://www.gaoxiaojob.com/news/detail/1651.html
1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的一道程序.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诗·齐风·南山>)在人们的印象中,媒人是沟通男女双方的媒介,"男女双方非媒不知名"(<礼记·曲礼上>),为中国古代的通例.在先秦的史书及典籍中,就有大量与此有关的记载 这种https://www.meipian.cn/1w7ur8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