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爱:十种错误婚恋观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06.02

觅爱:十种错误婚恋观

一:抱着“即刻如愿”心理择偶

在从小所受的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下,我们似乎都被暗示着,感情是不能人为决定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因此,不少女性默默祈祷,祈求爱神丘比特赐予自己多些好运,痴痴地等待白马王子降临,却不知积极地为自己的幸福努力。抱着这样“不劳而获”的想法,难怪屡屡碰壁!请不要把终身幸福全权交托给命运!这是你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应该积极付诸行动!

股神沃伦巴菲特说过:“不管你有多少钱或者事物,最重要的是,你跟谁结婚,这是你一生中最大的决定,所以小心地想,慎重地考虑。”

二:迷信算命、占星、属相等

不少女孩都喜欢研究命理、星座、属相、手相这些玄乎其玄的东西,她们像关心天气预报一样时时查看自己的“运程”,对自己的星座了如指掌,和什么星座最般配,和什么星座水火不容、难以长久,和什么属相是相冲的,自己的感情线、事业线和生命线如何,等等,她们都能侃侃而谈,还会引用自己或朋友的亲身经历作为佐证,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

三:相信网络婚恋匹配测试

不少网站都有各种各样的交友匹配测试,贴上各种毋庸置疑的标签:最专业、最权威、最科学,详解恋爱类型秘密,助你快速精确找到另一半,等等,看起来很吸引人,似乎很有说服力和科学依据,但真的有用吗?

如果真的有用,我建议国家应该给予大力扶持,拨出专项经费好好研究和推广这个婚恋匹配系统,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把每个人的测试结果收录存档,这样人们通过这个系统评测,便可在数据库里准确预知自己未来的另一半,直接走过去敲门即可,不需煞费苦心、苦苦寻觅,从而大大降低离婚率,日益严峻的婚嫁难问题也能得到根本解决。如此一来,这个世界将减少很多爱恨情仇,也对社会和平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完全够资格评上诺贝尔奖了。

四:把浪漫和幻想当成婚恋主旋律

很多女孩受言情小说和韩剧的影响,对恋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追求浪漫、唯美、惊天动地。在她们眼里,似乎只有爱到死去活来、轰轰烈烈才算真爱。她们觉得自己在感情方面很纯粹,不要求对方有车有房,也不追求名利,只希望找到一个“有感觉”的人。须知,“感觉”是个很抽象的东西,仅仅是婚恋所需要的前提,而不是全部。再者,以这种感觉确立的“感情”是不够成熟的,令人情绪波动,身心疲惫的,且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走进婚姻,也难以面对婚姻生活平淡相守的实质。如果你的“感觉”已经习惯了小说和电视剧里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招数,那现实中绝大部分男性都很难让你“有感觉”。

法国剧作家尚福尔说过:“快乐可以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

五:过分强调“宁缺毋滥”,追求完美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决定,关系到一生幸福,理应谨慎选择,慎重决定。不少大龄单身女性认为自己迟迟未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将就,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就宁缺毋滥。这个想法从方向上来说是没有错的,对待感情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好的感情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在积极寻觅的过程中,为未来的理想对象作好准备。

但是我必须提醒你,过分追求宁缺毋滥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你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标准,不懂得根据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那你的“宁缺毋滥”就是在给自己制造人为的屏障,或是为至今仍然单身寻找自我安慰的“理由”,反而成了你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很多女性潜意识里有着“追求完美”的想法,她们明白婚姻是关乎一生的大事,因此希望选择的伴侣是“没有明显的、难以接受的缺点”。她们认为自己要求并不高,不追求大富大贵、锦衣玉食,殊不知,正是连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追求完美”的思想,阻碍了她们追求幸福的脚步。现实的情况是,几乎每个人都有你难以忍受的缺点,你要求别人毫无瑕疵,那请先扪心自问:你自己是否完美?你追求的“没有明显的、难以接受的缺点”是否合理?要知道,你在挑剔男性的同时,男性也在挑剔你,你有没有足够的资本?

六: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儿女的婚姻大事也是父母的头等大事,他们真心希望你能通过婚姻获得幸福,但很多时候,由于地域、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可能不太合理或不切实际。例如,有些小城镇或农村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找同样出身的男朋友,认为她应该找个城里人,在大城市扎根,这样在村里才有面子。还有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父母不同意女儿跟一个经济条件与自己相差较大的人结婚,认为女婿吃软饭、没出息、不般配等等。虽然说父母的意见很重要,但你不能为了孝顺就一味顺从,按照他们的意思去选择男友。跟那个男人生活一辈子的人是你,是你嫁人,不是他们嫁人。择偶的决定权在你手中,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

七:在婚恋中过于看重“物质条件”

我反对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感情,用天平仔细称量对方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各个“候选人”的优劣,以这样的方式和心态确定的“伴侣”,到底是一个有着思想、个性、才华、温情的血肉之躯,还是一个房子、车子、票子的结合体?有些女孩很“聪明”,或说很势利,她们明白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是改变出身、出路和命运的良机,因此她们更多的是把婚姻视为一个“跳板”,有助于她们在事业上、生活上更上一层楼。这种过于注重物质条件的“高攀型”婚姻,表面上看是“赚到了”,实际上可能存在诸多隐患和潜在风险:

①双方地位不平等,你从进门开始就低人一等。

②缺少思想交流,短暂的激情难持久。

③一入豪门深似海,别想事事由自己决定。

④在婚姻中你没有话语权,更没有主动权。

⑤豪门媳妇不好当,繁文缛节你不得不懂。

八:毫不顾忌婚恋所需的“现实条件”,完全不讲究“门当户对”

既然“高攀”那么辛苦风险又大,那选择“低就”好了,省心省力,又有保障。真的是这样吗?一位选择了“低就型”婚姻的女士,离婚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指望下嫁能够获得幸福。”如果“牛粪”不懂得欣赏你,不会珍惜你,他的养分对你也不起作用,你的高雅品位在他眼里只是故作清高,你的独立自主变成了向他示威的拳头,这真枉费了你这朵鲜花。另一位年轻的女孩,相处多年的男友处处不如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轨,分手理由竟然是:“你很完美,很独立,而她很需要我,我要保护她。”如果“牛粪”意识到你们之间的差距,受中国数千年来男尊女卑思想影响,男性觉得这样很“窝囊”,他们可能不会以奋发图强来树立家庭威信,反而是找一个比自己差的女孩,重拾自尊和自信。男性看重被女性需要的感觉,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像个男人”。

九:“盲目从众”和“随意将就”的态度

十:仅仅为了生理或心理的解渴

有的女性在和朝夕相处的男友分手后,难以忍受突然而来的感情空白,加上失恋的伤痛,迫切想找个人安慰、倾诉,这时如果有个人主动关心、嘘寒问暖,她们就可能因为感动,或出于找个替补的心理而接受对方。还有的女性因为身边的同龄好友都陆续结婚了,加上父母亲友的日夜催促,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迫切感,同时“剩女”称号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她们变得“恨嫁”起来,她们可能会为了摆脱环境的压力或达成父母的心愿,为了结婚而结婚。限于篇幅,只能节选,此文出自本人的《觅爱学堂之婚恋胜经》一书,后面再发博文,我将把每一种错误婚恋观一一展开来讲。(作者:黄鑫涛)

THE END
1.婚前父母的三条金言,让子女受益终生!结婚爱情门当户对婚姻破裂相信每一个当父母的人,其实都非常操心孩子的事情,从小到大,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谈对象,父母都有操不完的心。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其实是作为婚姻的过来人,在子女谈婚论嫁的时候,会给子女一些提醒,就是想希望子女能够看清现实,能够看清婚姻的本质,不要冲动去领证结婚,先了解清楚婚姻的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RPGE00556AP5G.html
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语出自哪部典籍?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aaec9764f09430e9307a91f3b03d06c.html?fm=bdbdsb0adaf036d57bdd13b4abe615c542b6f
3.通过《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婚姻观摘要: 通过《聊斋志异》,透析蒲松龄对婚姻观的看法:既提倡婚姻自主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男女平等又不完全否定男尊女卑;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 关键词: 《聊斋志异》;情爱篇;蒲松龄;婚姻观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传世佳作,是他的抒愤言志之作。全书共490余篇,描写婚恋的情爱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21/20/8044758_514833118.shtml
4.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1、父母之命的转化。人类最早的恋爱婚姻是自由的,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自由相爱,奔者不禁。但进入阶级社会特别是周公制定了严格的婚姻礼制之后,主婚权就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恋爱婚姻就变成了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能成婚。《大明令》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若夫http://ylz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1/11/id/2004370.shtml
5.儒家文化的传承5篇(全文)但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因为父母人生阅历较多。二是因为普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幸福, 都是往好处促进桩桩婚事的。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中国大陆的青春影视剧的热播,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到最近的《匆匆那年》, 一种婚恋观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当青春闪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bb69agj.html
6.婚恋教育(精选十篇)(三) 婚姻观 当今社会正在转型, 作为社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以自由恋爱为主, “我的婚姻我做主”, 已不再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婚、裸婚、闪婚、毕婚、试婚、独身、丁克等主流婚姻观之外的时尚婚姻观。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2zz05n.html
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成语解释造句近义词父的成语、言的成语接龙 【拼音】: fù mǔ zhī mìng,méi shuò zhī yán 【解释】: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http://www.hydcd.com/cy/htm2/fm0527.htm
8.二十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说不嫁就不嫁啊?”林氏吼了大丫一句。 “除非我死了。林有容我告诉你,我的两个女儿你不要想安排谁嫁谁,除非她们自己愿意,自己喜欢。就是两个都不嫁人,我苏启牧也养得起。”苏老二以前就是被任氏随意安排婚姻,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被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得死死的。 苏轻韵在心里https://m.xs8.cn/chapter/17848174506544104/48259361579444267
9.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感情你怎么看待?在古代,婚姻难自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种抛绣球、比武招亲少之又少。好多都是拜堂进洞房才知对方长相。典型的先结婚再恋爱,恋上了还好,恋不上也得过一辈子!而现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是父母托媒人帮着张罗找婆家或者找媳妇,相中相不中还是看自己,父母也不能逼你嫁娶,完全不同于古代。而这https://weibo.com/p/2313474350108769617461?luicode=10000011&lfid=1076036332314316
10.媒妁之言是什么意思媒妁之言的解释是什么媒妁:说【好工具hao86.com】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国语词典: 双方之间作仲介的说词。 成语解释 【解释】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https://m.hao86.com/ciyu_view_99524843ac995248
11.博士生的择偶标准是什么?资讯在这些博士生的观念里,“父母之命”显得尤为重要,加之自身所处的特殊“行业环境”限制了在短期内遇到“有缘人”,因此“听命父母、媒妁之言”成为一个让自己“省时”、也让长辈“省心”的不错之选。 07. 察“颜”观色 博士生也是普通人,自然在审美上有着个人喜好之别。其中也有人对“颜值”提出了要求。那https://www.gaoxiaojob.com/news/detail/1651.html
1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的一道程序.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诗·齐风·南山>)在人们的印象中,媒人是沟通男女双方的媒介,"男女双方非媒不知名"(<礼记·曲礼上>),为中国古代的通例.在先秦的史书及典籍中,就有大量与此有关的记载 这种https://www.meipian.cn/1w7ur8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