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沉溺于交友软件,是真能找到对象,还只是对“划一划”上了瘾?

2024-05-2012:26发布于北京国家地理中文网官方账号

划重点

012023年皮尤研究显示,30岁以下受访者中有53%曾使用交友软件寻找伴侣。

02六人提起了诉讼,指控一款流行交友软件采用了“令人沉迷的,类似游戏的”功能设计,目的是“套牢用户,让他们陷入无止境的付费娱乐循环”。

03然而,MatchGroup完全否认这一批评,称这起诉讼“荒唐可笑,毫无道理”。

04专家表示,交友软件的设计可能让人上瘾,但另一方面,用户也是能够在划一划的动机中受益的。

05专家建议交友软件应在算法机制上更加透明,改善界面强调更多真实的联系,而非即时满足。

在现代人的爱情中,交友软件上的“划一划”功能已成为浪漫邂逅的代名词——它也象征人们对爱情本身的期待。但现在,它摊上事了。

今年的情人节,有六人提起了诉讼,指控一款流行交友软件采用了“令人沉迷的,类似游戏的”功能设计,目的是“套牢用户,让他们陷入无止境的付费娱乐循环”。

本案被告MatchGroup旗下拥有多个在线交友服务提供商。MatchGroup完全否认这一批评,称这起诉讼“荒唐可笑,毫无道理。”

“划一划”时发生了什么?

“大脑已经准备好上瘾了,尤其对于爱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KinseyInstituteofIndianaUniversity)的生物人类学家、高级研究员海伦·费舍尔(HelenFisher)说。这些软件“正在兜售人生最大的奖品。”

美国斯坦福大学临床精神病学教授埃利亚斯·阿布贾乌德(EliasAboujaoude)说,使用交友软件时,用户会通过收获点赞或配对对象感受到“悸动”。虽然还不清楚具体机制,但他推测这一过程可能与多巴胺有关。

“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成瘾都涉及到多巴胺;另外,有数据显示,多巴胺也参与了我们对屏幕上瘾的过程。”他说。

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的心理学助理教授艾米·戈登(AmieGordon)认同这一观点,她说,在恋爱关系研究中,预测匹配度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型谜题”。她说:“我们不了解为什么一些人最终能走到一起。”

在一份公司文案中,Hinge称他们使用了盖尔·沙普利算法(Gale-Shapleyalgorithm,又称延迟接受算法,由盖尔和沙普利设计,是以寻找稳定匹配为目的的市场机制),以拣择出匹配概率最高的用户。

程序是以成瘾为目标设计的吗?

与其他社交媒体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交友软件也是希望保持用户黏性的。

“交友软件背后是各个企业,”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的媒体科学助理教授凯瑟琳·科杜托(KathrynCoduto)说,“他们都想赚钱,而赚钱的办法就是一直留住用户。”

MatchGroup否认其软件忽视了用户真实的联结,只期望通过牵线获利。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积极努力让人们每天打开我们的软件就能找到对象,然后下线约会。任何有异议者并不了解我们整个行业的目标与使命。”

在《财富》采访过程中,麦克劳德同样坚称Hinge的算法并未尝试引导用户付费订阅。

费舍尔长期担任Match.com(MatchGroup旗下品牌)的首席科学顾问,他对此表示同意,并说,业务的最佳结果就是让用户遇见爱情,然后推荐朋友们也来注册。

美国埃隆大学(ElonUniversity)传播设计学助理教授陈成(Cheng"Chris"Chen)指出,虽然算法是保密的,但从程序的设计来看显然“并非完全中立。例如“划一划”本身就比“点击”更有趣,让整个过程更像在玩游戏。”

她说,交友软件还略施小计让用户回归,例如推送通知并给予随机的小奖励,“这确实令大脑兴奋不已,因为我们无法预测何时会遇到匹配的对象。”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迈克尔·罗森菲尔德(MichaelRosenfeld)认为,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交友软件是相对有效用的,也符合预期目标。

“现实情况是,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开始谈恋爱并卸载这些软件,”他说,“归根结底,如果它不能将真实的人联系到一起,交友软件就不会有任何用户。”

科学家观察到,人们在使用交友软件时表现出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社交媒体上存在的现象十分类似。

“在我看来,社交媒体的影响与交友软件正试图做的,两者之间有一条模糊的界限,”阿布贾乌德说,“人们开始期望从交友软件上获得尊严、肤浅的情感联系及短暂的情绪刺激。”

不过,这些行为是否真正构成上瘾,还存在争议。

科杜托说,她很犹豫是否要对这种沉迷于交友软件无法自拔的状况做出医疗诊断。在社交媒体领域,“上瘾”并未形成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美国心理学会出具的最新一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中,也没有将沉迷网络或社交媒体界定为精神障碍。

尽管如此,科杜托说,这类表现存在一些成瘾特征,例如控制不住地检查交友软件,甚至出现戒断反应。

据科杜托说,这种行为在有社交焦虑及孤独的人群中最为明显。她的研究显示,正是这两种情绪的交互会使人沉迷于交友软件。

虽然如此,认为交友软件正在把人变成孤独的、不停划手机的僵尸,更多是一种道德恐慌,并不符合实情。

罗森菲尔德说,美国每年有近1500万件新增的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期望的时机找到合适的伴侣,这并不表示交友软件是毫无作用的。

“我不赞同那项指控MatchGroup欺骗用户的诉讼,”他说,“我认为他们实际上在进行非常高效的牵线工作。”

他补充说,仅仅一划就能得到无限的选择,“这让人想找到完全称心如意的另一半变得更加困难,反而更容易让人沮丧。”

用户是能够在划一划的动机中受益的,另一方面,专家也指出交友软件应在算法机制上更加透明,改善界面强调更多真实的联系,而非即时满足。

THE END
1.为何社交软件的用户会产生心理问题?社交软件用户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1. 社交焦虑:社交软件的大量使用可能增加了用户对社交关系的关注和焦虑。用户常常会比较自己和他人的社交活动、朋友圈的点赞数量等社交指标,从而导致对自己社交能力的不确定感和社交焦虑。2. 自我呈现和虚假美化:社交软件上用户往往会精心选择和编辑自己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5915703763200499.html
2.社交界的双刃剑聊天交友软件排行榜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各种聊天交友软件轻松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联系。这些软件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聊天交友软件在市场上的排名,以及它们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https://www.paimingb.com/ming-xing/575752.html
3.交友app能否有效缓解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焦虑?我对您的回答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会缓解这种焦虑?社交焦虑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社交技能的缺乏,二是对自我认知的失调,即不自信。而我们在使用交友app时,能通过软件的匿名和匹配功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难道不能因此提高自信,缓解社交焦虑吗? 赞 回应 李梦瑶. 2021-10-22 10:55:30 按照你的观点,你主要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9981144
4.社交焦虑1辩3分钟(1).docx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时则成为了社交焦虑症。造成社交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我认同感低,缺乏自信,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缺乏社交技巧等。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流行,交友类app是以交友为主要功能的app,如qq,陌陌,探探,soul等,给我们的线上社交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14/7012022044004132.shtm
5.交友软件的利与弊理想股票技术论坛交友软件提供了便捷的交友方式,扩大了社交圈,但也存在信息不真实、隐私泄露等问题。社交软件的影响表现在帮助人们建立联系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过度依赖和社交焦虑。在线交友的利与弊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度使用。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8965707.html
6.探探大数据:超四成用户自称“社恐”,女性比男性更甚“结识新朋友当然是件高兴的事,但是遇到和自己聊得来的人并不容易。有时会担心自己不善言辞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确没什么自信,尤其是面对异性的时候。”探探用户李明奇说。 社交软件推动下的“交友新观念” 在本次调研数据中显示,43.3%的被访者倾向于社交软件的交流方式,并且与面对面交谈同等http://m.bjnews.com.cn/detail/160561976315174.html
7.社交影响范文12篇(全文)随着电脑软件被手机社交媒体所取代,我们从早晨醒来到晚上入睡,甚至在梦里,都离不开手机辐射带来的伤害。加之一些网游从电脑植入手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健康的担忧与日俱增,“因长期对着手机屏幕导致视网膜脱落”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因为“黑莓拇指”或“手机皮炎”等一系列手机病在医院门口排起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o4b8e3a.html
8.国外,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趣,值得大家深入讨论和了解一方面,社交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生活的平台,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这些平台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和自我价值感下降。根据《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的一项研究,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两小时的人群,其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适度使用者。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http://jin.douxingren.cc/yxzx/40554.html
9.如何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18-“如果你在某个活动或行动之前很紧张,不要去咬指甲或抽烟,可以尝试嚼口香糖,我们的大脑很奇怪,当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它会感觉我们是安全的。” 19-“如果你现在有些焦虑,眼神交流让你感觉压力山大,你可以尝试看对方双眼的中间。这同样会让你显得友好,自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498314_1095509169.html
10.SNS社交网站(精选十篇)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包括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三层含义),用社交软件代指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用社交网站代指Social Networking Site。SN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有学者将国内目前SNS划分为以下几类:门户型(新浪、搜狐)、综合型(开心网、山寨开心网)、垂直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x1o6x0.html
11.恋爱物语官网对于社恐人士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网上交友了,面对市面上各种的免费交友软件,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出一款优秀的免费交友软件—恋爱物语app,在这里,这款软件与其他社交软件不同的是,它主打声音兴趣交友,所以你在这里不用考虑是否看脸,软件也会自动给你匹配更适合自己的人与你聊天,而且恋爱物语app的审核机制也是比较严https://www.kool5g.com/mobileguide
12.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高社交焦虑的个体会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负面的评价会对个体产生比较大的消极情绪体验,有过类似经历的个体会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导致个体害怕与别人交往,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如果个体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受到他人的否认、批评、嘲笑等负面评价,可能会使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回避社会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67251
13.免费儿童社交焦虑症测试10题小猫测试(xmcs.cn)导致儿童社交焦虑的原因,最为直接的是家庭教育方式,比如父母习惯通过打骂和恐吓的方式,是的儿童性格中逐步形成退缩,自卑和敏感的特征,在社交行为中同样反映出来。而这种心理是恶性循环,愈演愈重。 儿童社交焦虑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失去最佳调整窗口期,在青少年阶段就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和https://www.xmcs.cn/x/et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