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目这样的社交平台能够做的,就是在坚定自己潮流调性的同时,用文化方式帮助用户更好地打破“中国式”社交怪圈,做更好的自己。
作者|赵星雨
校对|李雪娇
编辑|李禾子
社交软件在中国的市场大不大?
有不少人看到了这个空白,蔡狄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中国缺少一个指向性非常清晰的青年社交产品。”8月底,音乐财经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在和一些前来拜访的投资人进行接洽——这个定位于“青年文化领域的陌生人社交平台”的O2O产品上线于2016年4月,融资和扩充速度惊人,同年11月就拿到了种子轮,2017年的5月连续完成天使轮与PreA轮,中间只相隔一星期。其中天使轮由英诺天使领投,聚橙网跟投,共计550万元人民币;Pre-A轮的投资方为越榕资本,金额为数百万元人民币,团队人数也从天使轮时期的4个人扩展到现在的45人,有了更明确的部门划分。而因为前景被看好,蔡狄说还不断有投资方想要加入,积目也正在资本支持下进行产品更新,争取完全摆脱“约炮”界面设计——产品持续一年使用了Tender的左右滑动判断是否匹配的模式,这也是业界很多产品人将积目与探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原因。
不过在10月中旬,音乐财经再次拜访积目团队时发现,新版本的积目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改变,并在12月初将优化并延展Tender的发现模式,从前LOGO中的名称也从GMU更改为AIM,进一步强调该产品“目的”的青年文化社交属性。
青年文化社交内核:“不管任何文化也好,你不可能不和别人交流吧。”
“一个人成长是有过程的,而我在每一个过程中对于文化的诉求都非常大。比如初高中的时期,我就会参与很多文娱类的活动,比如我玩过乐队、学过跆拳道和泰拳等一些竞技类运动和一些极限运动。当我在这一块市场做调研时发现,中国缺少一个指向性非常清晰的、指向文化定位的青年社交产品。”蔡狄认为目前很多产品都是以内容为切入点,用社交进行辅助,而积目则相反,通过提前设计好的目的语言,让用户在线上因为同样的文化诉求相识,然后通过各类活动导入到线下,做一条完整的社交服务体系。“不管任何文化也好,你不可能不和别人交流吧。社交才是任何产品的根本。”蔡狄说。
根据积目技术部提供的数据,在只有IOS平台的情况下,积目2016年4月份的用户在9万人左右,今年6月份增长为60万,截止发稿前这个数据已经达到180万,安卓版本也在上个月开放,王绮君表示目前产品的核心任务是进一步积累用户数量,打开更大市场。
“中国式”社交现状:部分主动出击,解救“放空”青年也很关键
目前,积目上根据生活、运动、艺术、娱乐、另类和此时无目的分为六大兴趣选项,每个选项里有不同细分的目的图标,蔡狄表示,Livehouse、纹身、极限运动、释放、改装车、二次元是现在平台上最受欢迎的、选择次数最多的六个目的图标。
除此之外,音乐财经也在积目平台上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一部分平台用户给自己选择的目的标签并非是兴趣爱好一类,而是“放空”。
“有些用户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聊天,平台上配对了不说话,去线下活动也是一个人呆着。我们也是尽力想办法帮助一下大家。”王绮君说,根据部分用户反馈到的“配对到的人不说话”这种会造成社交空白的无意义社交现象,积目在新版本增加了口吐狂言的功能,即提前内嵌好一些有趣的话,按下这个口吐狂言的按钮就会随机发送给对方,“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在中国人看来是一门艺术,这个功能给用户增加更多的交友密度,而且别人也能看出你在使用口吐狂言和ta说话,就能了解你现在是想和ta说话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的状态。”
另外,在积目的“发现活动”页面可以发现都有哪些用户会去,并且支持在活动界面进行互动聊天,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活动进行交流,”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活动去找到爱好相同的朋友。”王绮君说。
除了在功能方面推用户一把,音乐财经也和积目以及部分自身社交软件用户进行了有关更深层次的中国社交状况讨论,比如有人就说了一些实话:“大家也都想和那些好看、有趣的人配对,不过因为现在的匹配模式,很多人根本没办法匹配到这些大家想要社交的人——毕竟根本不在一个匹配池。”
可以肯定的是,社交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其他生活方式内容产品一样,没法让一个人马上进入更高一层级的圈子,不过好的方面在于能帮助用户认清自己的诉求,然后朝着想要前进的方向变得更好。从好的一方面来说,现在中国青年展现出来的社交焦虑是一种想要丰富自己的更高层级的追求和欲望,同时也是知识付费、运动和音乐等领域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火热的很大因素,娱乐的定义已经脱离了纯粹的消遣,更多被要求带上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