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论:基于量化研究的问题发现与定义》
课时:32,历时:2周
课程类别: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
授课对象:2021级设计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授课地点:良乡校区(122人)、唐山校区(80人)
主讲:卢兆麟教授
助教:孙祺章副教授,宋新衡、宋浩、袁若歆、王慧萱、
方耀、李双旭
特别感谢:邱越教授、刘晓玲教授、孙博文老师、李芳老师
本课程总体上分为五个阶段:
(1)研究假设
首先要求各组同学深入分析一则近期大学校园热点新闻,梳理其背景、原因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变量(Variables),确定设计选题。所谓“变量”是指可用数值来进行测度的概念,量化研究目的归根结底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图1.选题讨论与变量设定
(2)问卷编制
在完成开题的工作后,各小组同学首先分别围绕设计选题,对变量进行操作,并转化为量表。
图2.问卷设计
为了确保科学性,各小组分别对问卷结果进行总体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的测试,效度是指问卷能否有效、准确地对问题进行研究,信度是指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其中信度指标采用克隆巴赫系数(α值),效度指标采用KMO值与巴特莱特球体检验。如果测试后α≥0.7,KMO值≥0.6,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显著性(p≤0.05),则可以认为该问卷总体符合要求。
(3)数据分析
在完成问卷发放并收集到有效样本数据后,进一步进行数理分析,这也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各小组同学学习使用SPSS软件,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是三大权威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的特点是操作界面友好,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功能于一体。
本次课程通过数理分析主要达到两个目的:
①科学地界定设计主次要素。例如网络表情包的色彩搭配、符号达意、图文结合等都会对使用效果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哪种因素影响作用较大、哪种较小,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从而在未来更好地进行针对性设计。该部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
图3.回归分析中异常数值点排除
图4.数据正态性检验
②划分用户群体,形成准确的用户画像。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对设计有不同的诉求,需要准确加以区分,从而抽取用户特征。为了达到此目的,该部分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ofVariance)。
图5.方差齐性检验
图6.数据比较
(4)论文写作
为了训练同学们的论文写作能力,本次课程除了设计方案,还要求将上述研究内容加以总结,写成学术论文。通过论文写作训练,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学术论文的架构、逻辑以及规范要求。
(5)概念设计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过程后,所得到的结论为设计方案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各组同学分别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用户需求,提出设计概念。经过几轮迭代后,最终确定方案。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如下:
1.《疫情防控环境下高校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高嘉翔蒋文瑾谢皓莹叶恺仪寇羽嘉
设计说明: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高校全面加强了管控,同学们学习与生活究竟会受到何种影响?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采取量化研究方式,研究在疫情期间高校封闭管理措施情况下与大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自变量包括:封校范围、防疫措施、人员进出校等,因变量包括:学习效果、积极情绪、人际关系等。使用SPSS软件对398份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设计问题总结为三点:
问题一:校内疫情防控需求,在公共场所避免人员密集的情况出现。
相应需求:检测人流分布
问题二:到图书馆或教学楼自习时,到地后发现人员密集无空位置。
相应需求:提前预约
问题三:校内生活娱乐活动受限,进出公共场所需要重复录入信息,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相应需求:一次登记信息
本小组以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为例,构建校园3D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校园信息服务系统,我们将之命名为“唐托邦(Ttopia)”,以解决上述问题。
总体研究框架
信/效度检测结果
信息服务系统整体架构
唐山研究院3D模型
信息服务系统使用视频演示
2.《为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设计研究》
张云邱李广华孙一暄刘思佳张欣颖王一楠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设计了一款缓解社交焦虑互动装置《SayHi》,从双人交流空间装置出发,进行互动方式设计,通过趣味的方式体验此简短的社交过程,真实接触到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的区别,并进行个体社交属性测试。
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
多元回归分析
故事板
产品效果展示
产品细节
界面设计
3.《“最近的距离”——大学生网络授课现状展览设计研究》
方可可郭亮丽朱寒庆李幸运宫雪琳刘卓明
研究共回收423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409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结果。最终我们小组通过展览的形式,将研究中冰冷的数字通过艺术化手段,以一种有温度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表达大家对于网络授课的喜怒哀乐。展览主体共包括7个互动装置艺术:《最近的距离》、《局外人》、《左耳听、右耳出》、《课程叠叠块》、《现实的折射》、《冰山下的网课》、《最远的距离》。另外还有文创及周边产品设计。
数值比较分析
用户群体画像
展览3D虚拟演示
4.《知识付费时代的信息服务设计研究》
张雨郑雅琪唐嘉薇魏宇宏白亭明世杰
知识付费的兴起改变了我们日常获取知识的途径,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与此同时,知识付费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提供知识一方的门槛低导致知识付费的内容良莠不齐;其次,知识付费本身是具有商业性的,不能否认其中有商家利用手段制造焦虑。
RFM模型
自变量与因变量设定
方差分析
APP信息架构
“SHARE”APP演示视频
5.《身材焦虑对大学生饮食习惯的影响》
魏庆一李美慧刘心如刘乙良徐蒙张曼茹
在当今消费文化的影响下,身材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对自我认同感的判断因素之一。在社交网站中充斥着非常多关于身材外貌的信息,媒体大肆宣扬不合常理的理想身材标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个体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意,往往采取一些不当行为来缩小差距。
我们小组本研究采用了滚雪球抽样方式,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匿名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376份。去除无效问卷,并将回归标准化残差“-2~+2”之外的数值去除后,最终筛选出问卷301份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其中一个有趣的结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即:害怕因为身材被伴侣抛弃的程度越高,饮食结构也越健康。为此,我们小组突发奇想,设计了一款名为“情书”的产品,用以促进异地伴侣间交流,该系统由实体产品和APP组成。
产品草图
产品效果图
使用示意图
“情书”珍藏录
手机APP设计
6.《圆果服务设计——网络“碎片化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
任洁赵菁菁国晨曦乔子津高良佳
服务设计蓝图
服务流程图
空间功能分区
效果图
海报与店招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
7.《“一卷儿”APP——针对大学生过度竞争的设计研究》
张童蒋涵李硕纪菲菲刘冠良杜雪琦
良性竞争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创新、创意能力。因此引导在校大学生采取积极的竞争方式及正确的竞争态度去适应校园生活,将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课题着力探究是何因素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过度竞争现象,以求用客观数据分析并解释事实,从而找到改善过度竞争行为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以407份有效问卷的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并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焦虑程度”是影响在校大学生过度竞争现象的主要原因,“同学间的竞争氛围”、“学校软科排名”、“学校要求的竞赛获奖数量”等学校层面因素次之。
头脑风暴
产品逻辑结构
效果展示
使用过程演示
8.《城市情绪回收计划》
黄俊祺董浩斓闵慧刘易思刘文瀚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表情和动作传播我们的意图,从而让他人理解我们的情绪。有时语言表达乏味单一,没有力量,但是当我们采用表情、手势等方式作为表达的辅助时,能使我们的表达和情感传递更灵活更直接。
我们小组最终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引导大家认识和表达情绪公共互动游戏装置,名字为“EMOJI-GO”,希望这个装置可以帮助赶走不良情绪,回归美好心情。
数据分析
设计机会识别
使用流程
色彩-情绪关联
表情包游戏机制设计
公共环境场景
游戏效果示意
9.《促进大学生宿舍和谐关系的设计研究》
唐梓瑜刘心仪黄绍帅沈立新张一丹张思涵
以351个有效问卷的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并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增强室友交流,并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对宿舍和谐关系有显著正向影响。我们小组以此结论为基础,进行了宿舍环境与家具的改良设计。
研究变量设定
草图推演
宿舍平面图
两种使用状态
10.《促进大学生性教育的设计研究》
刘鑫月王雅婧罗静雯刘祎晗周珈郁李双言
问题分析洋葱图
变量设置
研究假设
基于方差分析的用户画像
用户旅程图
系统地图
商业画布
11.《数字媒介使用情况对大学生群体学习专注力的影响研究》
黄博韬杜瑜卿李迪嘉魏煜力赵浩天邹仁耀
竞品分析
APP信息结构
使用流程示意图
功能示意图
UI设计
12.《是什么影响了线上高校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贺皇溶李瑶贺婷婷郝锦浩宋凯东刘若冰
我们小组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究疫情时代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高校师生间沟通的有效性。使用里克特量表形式的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并用SPSS软件对340份有效问卷进行多元回归线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双向多次沟通比单方面的接收通知类信息更易与老师在信息内容上达成一致;如果能充分感受到老师情绪,可以提高与老师沟通的效率。
围绕这个上面的结论,我们小组开发了以卢兆麟老师为原型的系列表情包,把卢老师在本次课程上的“经典”话语、表情、姿势等融入其中,还设计了以北理工校徽为元素的表情包。大家在试用了之后,都觉得既好玩又有用,让课堂学习过程充满了欢乐。最后将表情包开发了北理文创产品。
信/效度检测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卢兆麟老师系列表情包
北理鸽表情包
文创产品
在课程结束时,各小组进行结题陈述,分别邀请邱越教授、刘晓玲教授、孙博文老师、李芳老师担任点评嘉宾。老师们对各小组的研究过程及设计方案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