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元宇宙营销新生,推动了NFT技术应用和数字藏品市场在国内外飞速发展。
目前数字藏品流通市场中大部分的一级交易行为是合规的,其主要发展方向为中华文艺IP作品与品牌IP文化的数字化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传播。但是二级交易市场如涉“炒作”做市交易,则可能涉及国家禁止的“海外虚拟货币”等范畴,所以仍处于不合规的状态。上海市政府发表的《规划》第一次从政府文件方面提出了NFT这一形式及其发展前景,无疑是上海加强促进数字创新、营造合法合规管理NFT交易的利好趋向。同时,全国数字藏品行业的未来走向是保守型开放平台为主,还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建设国内数字交易体系;未来是否会开放二级市场,如何开放二级市场等,这些都是需要政府政策、行业组织规范、消费者组织、企业创新和互联网平台共同推动的数字经济创新。
数字藏品体现为NFT中的一个分支,继承了NFT的主要属性及内涵,但是其又与比特币等国外主要的虚拟货币形式有所区别。由于在现行的国内政策和法律环境下,数字藏品实际上是不能被购买者二次售卖的,故而其便退出了商品流通市场,作为购买者的一种商品使用价值(含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使其具有了贮藏手段的职能,而这是其区别于虚拟货币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而,笔者基于国外大环境的影响及国内政策逐步放松且规范化的语境下,选取了国内目前数字藏品领域四个颇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并结合现行市场境况,以求通过对现实境况的案例分析来探究数字藏品的现状发展与未来走向。
平台藏品均以3D动态的方式呈现,其藏品主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涉及建筑、服饰、文物等领域,目前主要集中发行全国非遗传承技艺的数字藏品,覆盖内容包含苗族银饰、南京云锦、琉璃烧制技艺等。平台通常是与官方或者民间艺人合作,通过将其已有作品或为鲸探平台独家创作的作品转变为数字藏品的形式,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藏品这种新兴传播载体与宣传方式的助力下,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让传统技艺不再只是媒体呈现或者是空中楼阁,而是真实、立体、可感知的。
鲸探平台无转卖或有偿转赠功能,对于无偿转赠则要求用户在拥有藏品180天后方可转赠给年满14周岁的中国大陆居民,同时受赠方受赠两年后才可再次发起转赠,并且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求双方在平台上实名认证过。
腾讯“幻核”的定位较为直接且简单,首先注册用户需要通过身份证进行验证,其次其只有购买和体验数字展览的两个功能,同时用户可搭建自身的藏品展示库,但不具备允许其他用户参观的功能。其产品价格在50至200元之间。
幻核平台最大的特点便是开发了AR线上展览的功能,它与荣宝斋、故宫等许多文物馆藏的官方机构合作,借助AR技术打造线上限时虚拟数字特展,让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屏幕沉浸式地体验到馆藏文物,同时支持用户在线下扫描展品进入AR特展。技术的引进让文物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的四方空间,而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与艺术瑰宝,技术搭载平台为民众打造文化盛宴。
幻核对于藏品的销售是通过预约抽奖发放购买名额,用户可以在详情页看到3D的藏品视频。幻核目前的合作对象均为官方机构,如南京市博物馆、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吉林博物馆等,所涉及的数字藏品类型多为书画文物,同时为品牌方如壳牌、LINEFRIENDS等提供其自主设计的藏品的销售渠道。
幻核目前是国内唯一一个合规运营的平台中不支持藏品转让的,这一方面从源头上杜绝了本平台的数字藏品进入市场被炒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数字藏品的稀有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且幻核的页面会实时滚动“购买数字藏品有风险,希望藏家树立正确购买理念,理性参与,感受数藏科技之美”的提示,虽然平台并未推出任何限购管理条例,但通过滚动字幕条来表达平台对于合理消费抵制炒价的态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博得消费者的好感与青睐,且该行为的唯一性也能够强化其在数字藏品受众中的记忆度。
2022年7月1日,由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和闵行区国资委旗下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紫竹创投入股了HOTDOG平台,这不是国资平台第一次入股数字藏品平台,早在2022年4月,就有浙江一国资平台入股数藏App。结合两周后发布的上海“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数字藏品的发展态度,不难看出目前不仅是私营企业在进入火热的数字藏品市场进行角力,国资企业的进入会给数字藏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必然带来更规范、更体系化的发展前景。
我国《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服务技术框架》对于在区块链技术上建立起来的数字藏品服务规范了其技术框架、技术流程、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大多数为大型互联网企业自身延展的分支或者直接依靠于大型企业,它们基于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构建的基础链,如腾讯集团的幻核的至信链,鲸探基于阿里集团的蚂蚁链,与HOTDOG的BSN。由于目前国内的基础链为联盟链,所以其具备有限程度的开放性,即允许链上具体项目在运营治理中引入外部合作伙伴联合注册发行。这种联盟链通常都是牢牢地掌握在大型互联网企业手中,并且不同企业的基础链之间的框架信息并不互通,所以更加强调不同联盟链之间的独立性与差异性。故而,目前数字藏品平台的运营主要受到企业经营及公司状况的影响,并且具体规则制定权力也归属于平台。同时,数字藏品由于其虚拟性,使用场景及展示空间多数被限制于数字藏品平台,故而本质上消费者并不完全拥有所有权,更近似于一种使用权,仍旧需要受到平台的制约。
所以,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政府监管是必然的且必要的。由于目前联盟链监管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建设完全公链尚无法规许可,同时国家也尚未出台关于数字藏品的正式监管政策。所以大部分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只能依靠“联盟为主体”的自我监管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与经济安全,但是目前大部分数字藏品平台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进行强制身份认证,禁止未成年人购买,以及在App内部通过不同方式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
究其根本,数字藏品作为一种科技产品,在交易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融入国家现行的金融体系中。美国财政部历史上也曾警告NFT区块链代币技术可能变为洗钱的工具,国内专家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刘盛尝试提出利用监管沙盒体制在真实市场中内嵌一个“安全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的宋科和傅晓骏则建议建设中国版“监管沙盒”,用监管试点来强调业务“普惠性”与划定“刚性底线”的平衡。但这些都是学者基于对业界发展动态的评估和审视之后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具有技术成熟的可行性,能否形成市场机制,以及执行后效果等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数字藏品市场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以提示和教育用户,警惕以下可能性:愈加饱和的市场与相对稳定的消费者人数必然在未来带来数字藏品市场的升值受限、行业高竞争性与市场枯竭。平台也应当承担更高的伦理责任与措施。消费者和投资人应当警惕,倘若不能对数字藏品构建合理的监管体系,让其在制度内合法运营、合理营销,数字藏品市场如果有泡沫,也会像以往互联网的“经济泡沫”那样破裂。
中国目前在数字藏品方面由行业协会和企业领头进行技术探索,对数字藏品的发售与监管仍在不断完善,目前国内大部分平台都趋向于削弱数字藏品所带的NFT虚拟货币属性,加强其商品及文化价值,这是我国探索未来数字经济的颇具前景的发展模式。
虽然目前数字藏品仍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市场准入秩序、知识产权、区块链建设等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数字藏品市场的未来是蓬勃的、富有生机的,各方正在基于合法的框架体系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法,为中国文化数字化产业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