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泡脚”,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健方式。《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人之有足,犹如树之有根;人老脚先老,养生先泡脚”。足浴是一年四季都适合的养生方法: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暑;秋天泡脚,润肺濡肠;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泡脚不仅能够舒缓疲劳,更能通过足部经络对人体各器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了中医“上病下治”的理念。
Part.01
了解泡脚的基本原理
人的双脚布满了丰富的穴位和神经末梢,它们与人体各大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当我们用适宜温度的水进行泡脚时,热力能有效刺激这些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排毒养颜、强身健体等效果。
Part.02
哪些人群更适合泡脚
泡脚的适应人群比较广泛,对以下人群尤为适宜:
1、晚上睡不好的人
睡前泡脚,可引气血下行,阳气入阴,有助于一晚好眠。同时,临睡前泡脚,有助于放松疲惫的身心,缓解精神压力,减轻肌肉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2、脾胃不好的人
泡脚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尤其对于脾胃虚寒人群,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
3、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
“久站伤骨,久行伤筋”,对于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来说,定期泡脚有助于缓解腿部肌肉酸胀,预防静脉曲张等疾病。
4、免疫力低下的人
脚底是人的精气总汇集点,且人体有6条经络从足部引出,3条阳经分别是胃经、膀胱经和胆经,3条阴经分别是脾经、肝经和肾经。足部主要通过这六条经络联系脏腑。热水泡脚,也就温煦、疏通了这6条经络。经络畅通、脏腑调和,则不易生病。
Part.03
泡脚也有大学问
1、泡脚水量:
水位最好到小腿的位置。位于脚踝的以上4根手指宽度的位置,有个穴位叫“三阴交”,水位最好没过该穴。
2、不要空腹泡脚或边泡脚边吃零食:
在过饱、过饥或者进食的时候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可能会头晕哦,且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3、注意保暖:
泡脚过程中,血液循环加速,人体的毛孔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时候切记不要吹风电风扇、空调,小心外邪趁虚而入。
4、适当加点料:
为增强泡脚的效果,也可根据个人体质及健康状况,适当加入一些中药如艾叶、生姜、花椒等,制成药浴来泡脚。例如,生姜可驱寒保暖,花椒具有消炎杀菌、止痛止痒的作用,艾叶则有温经散寒之效,对调理身体寒湿病症有显著帮助。
5、女性经期尽量不加药材包:
足浴包中很多药材都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能会增加血量,因此,经量多的女生在经期尽量不加足浴包泡脚。
总的来说,泡脚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日常养生法,它融汇了我国古老的医学智慧,并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科学合理的泡脚,都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供稿:康复医学科中医组
【本期专家】
孙红,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主治医师,世界中联眼针专业委员会会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筋针专业委员会会员,获得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平衡针疗法技能认证,获得颅底疗法操作技能认证、获得盆底治疗操作技能认证。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从业8年,擅长针灸、眼针、平衡针、拔罐、雷火灸、穴位贴敷等中医传统疗法,以及颅底疗法,中医产后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