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思考

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问题显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模式中,居家养老服务由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已成为我国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老人人口基数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居家养老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服务水平、服务模式单一以及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和信息化问题等。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技术层面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互联网+居家养老”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与传统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二者的融合是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全面的、快捷的、灵活的、低成本的多种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互联网+居家”养老是真正以老人为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掘出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养老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养老需求,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二者的融合是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很明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结合,能使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及人性化。利用大数据,采集老人的各项基本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互动,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全面的养老服务。本文就“互联网+”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探讨,为更好的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帮助。

1.“互联网+”的应用给养老服务行业带来的变化

1.1“互联网+”使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化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养老方式也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新的养老服务需求将会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为了满足这种养老需求,有人探索出了各种数据平台以有效满足养老的的需求。比如在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的“中益云大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电子传感器、手机等便携设备来采集和传输数据,又通过平台分析、评估和加工,将健康保健、文体娱乐、家政服务等需要与医院、老年大学、家政服务公司等服务与供给者相联系,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并且通过平台提供送上门服务。这样就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真正达到了老有所需的目标。该平台收集了该地区老年人的各项信息,填补了老年人“活数据”的空白,对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

1.2促进医疗、康复、保健行业与“互联网+养老”融合发展

在一项有关北京老年人网络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调查中显示,老年人对通过网络获取医疗服务的需求意愿是最大的。其中,对这个“您希望通过互联网获取下列哪项养老服务”的回答上有78.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医疗康复服务,远远高出了其他三项服务;在“您认为通过网络获取医疗康复服务是否方便”这的回答中,曾经获取或正在经互联网获取这项服务的被调查者中有78.9%的人选择了“方便”。这充分说明了老年人对通过网络获取养老服务的意愿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暗含了当前医疗服务供给缺口大,迫切需要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2]。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健机构应积极嵌入“互联网+养老”模式,从传统医疗资源集中、运行模式单一过渡到应用大数据,根据不同需求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定制化服务;变被动等待提供服务发展到根据需求对象的身体状况进行干预与预防。根据目标通过创新发展“医养结合”,驱动医疗、康复、护理、保健服务融入“互联网+养老”模式。

3.3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处理和信息及时传播的优势,能够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

现阶段基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交流障碍,老人的服务需求不能及时迅速地传递给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造成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较差。如果通过将“互联网+”引入居家养老,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处理和信息迅速传播的优势,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收集功能,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电子档案,通过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的网上注册填写资料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入户调查,收集老年人的数据和详细服务需求,为社区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一定的信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建立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更新老人的各项需求,从而为资源调配和精准地提供各项养老服务,甚至可以跨地区调配养老资源。

1.4有助于扩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

1.5开发智能健康产品能动态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1.6有利于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技术水平素质的提高

有些地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设置了养老人才培训模块,这就能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和供给短缺的问题。比如通过网络课堂和在线教育的形式,能免费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养老服务素质,逐渐使这种服务形成更专业固定的职业体系。同时,又可以把这些网络课堂同步开放给社区老人,使一部分身体健康并且自愿服务他人的老人能够学习到专业的养老服务知识,促使他们既能为自己又可以为其他老人服务。做到促进自助养老以及互助养老的形成[4]。

2.我国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存的问题

2.1.规划与实际差距较大

现阶段,“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虽然规划的比较全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方面亟需完善。比如用于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智能产品、医疗器械使用率非常低,更不用说与健康管理的数据的融合率了。从大数据管理方面来说,老人的健康管理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链,居家养老根本达不到规划中的结果,养老服务需求从根本上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缺乏深入实际的调研,不能准确的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很多企业将服务项目定位在比较高端的项目上,仅能满足小部分人群的需求,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无法享受到这些服务[5]。这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2.2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相对狭窄和封闭

居家养老服务采取以部门为中心的政务信息化发展模式,老龄、民政、卫生、社保、残联等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彼此孤立运行或有限开放,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平台,如同一个个“信息孤岛”。同时,我国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只搭建到区级,没有将信息化平台延伸到老年人所在的社区,这样就无法做到信息化的普及。另外,从事智能养老的各类不同企业各自研发的信息平台和服务终端互不兼容,也没有与各政府部门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对接,这样仍然是各个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这样,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各部门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与信息不能彼此共享,各部门横向沟通协作比较困难[6]。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管理,更难以从根本上实现“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融合。

2.3个人隐私容易泄露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个人身份信息很容易被网站储存、利用,甚至泄露。同样的,利用“互联网+”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也存在着老人的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并且,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互联网侵犯隐私权并不是很完善。个人一旦被侵犯、利用,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7]。

3.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2]吕学静,丁一.北京市老年人网络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3,(5):122-123.

[3]曹力,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j].湖南医学,2016(6):861-862.

[4]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28-135.

[5]张乃仁.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10):75-78.

[6]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6(10):61-73.

[7]席恒.分层分类:提高养老服务目标瞄准率[j].学海,2015(1):80-87.

THE END
1.老年人的“互联网+”需要更多中间服务以网约车为例,过去老人尚还可以在路边招手拦车,但在当前,由于年轻人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叫车,很多行驶中的出租车早就被人叫走了,于是老年人打车就面临更加困难的窘境。老年人在“互联网+出行”之间要有中间服务,否则,他们就会成为被网约车遗忘的群体。 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26726
2.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宁波专业服务提供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老年人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宁波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贴心的服务。 宁波专业服务提供商,作为一家专注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司,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享受更加健康、便捷https://www.0775qc.com/203255.html
3.公安部优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解决智能时代老年人“数字【解说】措施中还包括要进一步推进优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方便老年人获取智能化服务。 【同期】公安部新闻发言人 贾俊强 包括进一步研究制定老年人使用的定制式、差别化线上服务,优化网上办理流程、简化自填数据项,增设大字体、大按钮页面展示,研究推出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sp/sp/shipin/cns/2021/01-08/news9381998.shtml
4.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何叫好又叫座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开展 “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鼓励开展 “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新型业态,并将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等6省市作为 “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试点省份。 https://www.xhby.net/js/yw/202202/t20220209_7414636.shtml
5.老年人“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使用意愿调查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老年人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恳请花费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不做他用。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在提供传统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https://www.wjx.cn/xz/251867115.aspx
6.互联网+居家护理平台迅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老年医疗服务新方式(大围绕这个目标,国家卫健委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医疗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世纪坛医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新机制,通过“互联网+护理平台”,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类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http://m.duchang.yun.jxntv.cn/p/64493.html
7.终身教育视野下开放大学依托“互联网+教育”开创老年教育办通过十余年的终身教育视野下开放大学依托“互联网+教育”开创老年教育办学新局面的实践研究,锻炼和成长了一批致力于吉林省全民终身学习的研究队伍、技术开发队伍、资源建设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 5、辐射传播开大经验,发挥“思想库”作用 10年来,学校领导、课题研究相关人员不断在北大核心、吉林省人民出版社发表出版论文https://cdce.eol.cn/news/361801.html
8.2022年第4期随着互联网与养老服务广泛和深刻的融合,智慧型养老将成为“互联网+养老”的未来向度。智慧养老坚持人本、创新、协同、开放和共享的核心理念,充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不同养老模式进行智慧赋能,实现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的精准匹配和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个性化的服务。http://www.jczkpt.cn/jcyxx2/10705.jhtml?type=read&readid=10697
9.老龄产业将迎新浪潮!2025年“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意见》要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 互联网+长护险是服务保障突破口 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成为横亘在养老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的一道门槛。 https://www.chinatimes.net.cn/article/112687.html
10.2.6亿老年人背后蕴藏什么商机?医疗保健食品饮料宠物经济等赛道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医疗为老年人看诊购药及后续医疗服务等提供极大便利。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总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增加了一倍,病人数量将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https://www.iimedia.cn/78585.html
11.“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护理更有温度护理园地随着我国迈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能让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护俨然成了老年护理领悟的重大难题。 唐山市人民医院自从开通“互联网+护理服务”后,不断接到护理需求者的网络订单,这次下单的是一位骨髓瘤晚期的患者,患者需要我们进行更换尿管、口腔护理、PICC换药护理和鼻饲的饮食指导。 https://www.tsrmyy.cn/Html/News/Articles/5028.html
12.沈阳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年底前,沈阳将投入使用市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养老服务机构充分融合,解决养老服务供给、服务效率和行业监管问题,提供地理信息、评估管理、移动终端和呼叫中心等服务功能。 近年来,沈阳市民政局不断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https://m.loupan.com/sy/news/201303/38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