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真题中「网络传播&新媒体」最常考的100个名词解释互联网大众交互性

这一期为大家准备了最常考的「网络传播&新媒体100个名词解释」(文末附PDF资源获取方法)大家赶紧点进来背诵吧。

01.社会化媒体

02.5G

03.社交媒体

04.短视频

05.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借助于各类信息接收平台和终端,以即时的视频和语音信息为形态,并且可以实现传受即时互动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直播是直播技术和大众文化结合,具有电视直播的仪式感,也具有网络媒体的草根性,具有交互性强、视角平民化、审美差异化、注重体验、内容碎片化等特点。在不同层面上弥补了网络平台中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完整性和逼真程度不足的问题,是互动性强、画面感强、真实性高、信息形态丰富的多媒体传播。直播内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网络直播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可视性、交互性、沉浸性越来越强,从及时交流到实时互动、从个性突出到个性十足,保证到最真实的用户体验。

06.爆米花模式

07.被遗忘权

“被遗忘权”,又称为“删除权”,指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所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但这项权利并非绝对的权利,不能践踏言论自由和损害公共利益等。在社交媒体和云计算无处不在的时代里,被遗忘权有利于强化隐私的保护。同时,被遗忘权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尤为重要。再者,被遗忘权有利于增加民众对数字经济的信任,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08.表情包

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一种利用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并逐渐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依托于社交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交流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由最早的文字沟通到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符号、emoji表情、表情包,逐步演变为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使用一些自制的、流行元素图片来进行沟通。

09.个性化算法

个性化算法是搜索引擎算法升级,它是针对每个具体的个体的,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内容与其特定的接收者之间是由算法为“媒”进行匹配的,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是近年公共信息传播中的一种新现象,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客户端的出现,它们以“个性化”为卖点,为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提供了一个新维度的依据。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读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如果个性化算法只是一-味迎合用户的阅读偏好,也容易造成用户视野的狭窄,使他们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

10.数字劳工

11.网络民族志

12.赛博人

13.自媒体

14.物联网

物联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15.智媒体

智媒体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狭义的智媒体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广义的智媒体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智能媒体,指的是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媒体。除了算法推荐还包括采访、写作互动、效果检测、营销等环节与人工智能结合;②智慧媒体,指的是用主流价值观解决算法偏差的问题为技术引擎植入价值观的灵魂,智慧媒体是智媒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其关键在于价值主导,让技术更加弘扬主旋律。③智库媒体,指的是以媒体为基础提供全联接智力支持,通过智能技术和智慧报道为政府、企业、社会民众提供智力支持。

16.AR

AR是(AugmentedReality)的缩写,即增强现实。是在真实环境中叠加由计算机实时生成的虚拟信息,将虚拟世界的信息和真实世界信息集成一体的视觉呈现方式。是在人眼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情况虚拟全息影像,增强使用者的视觉呈现体验。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AR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真实世界虚拟的信息集成;2.具有实时交互性,3.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目前该技术主要依托手机落地,产品应用在游戏、商业、天气预报等领域。

17.VR

VR是VirtualReality的缩写,即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而生成的三维虚拟空间,通过阻断人眼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由设备渲染的画面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让使用者在此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的临场感与代入感。虚拟现实的优势可以概括为"3I",即沉浸(immersive)、交互(Interactive)、直觉Cintuitive)。基于VR的这些特性,VR+新闻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新方式,它赋予了传统新闻更为有趣的“沉浸感“虚拟互动模式,这一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新闻在距离和空间上的局限,让受众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新闻。

18.UGC

19.PGC

20.OGC

21.LBS

LBS是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这意味着,服务商可以对每个用户进行实时定位,并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在LBS的支持下,现实空间的位置属性可以直接映射到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需求也会随现实空间的位置变化而变换,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两者会越来越如影随形,LBS使得虚拟互动越来越多地由显示空间位置的邻近性引发,虚拟空间的互动成为现实空间互动的前奏。但LBS类应用也把人们推到新的风险中,虚拟空间的传播可能将现实空间位置这一在多数时候应该作为个人隐私存在的信息暴露无遗,这些信息一旦被滥用,人们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22.大数据

23.新闻短视频

短视频概念源于新媒体全球实践,具有播放时长短、播放网络以移动端和网络PC端为主、内容覆盖广且多元化等特点。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高涨的内外驱动下,用户核心需求呈现新变化,资讯类内容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短视频,新闻短视频得到网民认可并迅速崛起。国家文化政策的布局,以及网络视听监管机制的完善等为短视频新闻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短视频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智能终端得到普及和发展。网民逐渐汇集到移动端,形成了移动触网习惯。用户的碎片化阅读需求不断高涨,新闻短视频成为消费者最为青睐的阅读及消费方式。新闻短视频的呈现方式满足了用户的新鲜感,其优质内容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可以说,短视频新闻开辟了新的新闻传播形态。

24.新媒体矩阵

矩阵”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一个长方形阵列排列的复数和实数集合。对于新媒体矩阵,可以将其定义为能够触达目标群体的多种新媒体渠道的组合。

25.MCN

26.个性化新闻

27.机器人新闻写作

机器新闻写作是对自动化新闻的拟人化说法,指的是通过算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自动转化成新闻文本的方式,是人工智能在新闻行业得到初步应用的一项技术。机器新闻写手最大的特征就是新闻生产完全自动化,除前期的技术开发外,在具体新闻写作过程中,人工的参与并不是新闻产品产出的决定性环节,新闻生产的主体实现了由人向机器的转变。机器新闻写作与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的兴起密不可分,经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新闻主要集中在高数据密度、高信息透明度、低语境的财经、体育、天气、自然灾害等新闻报道中。

28.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是指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是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源于媒介融合的趋势。融合新闻具有三个特点:1.新闻业务整合化;2.新闻载体数字化;3.视觉传达多样化;融合新闻满足了受众对媒介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被视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业转型的一个创新品种。它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和新媒体的融合优势,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过去传统的新闻稿或单调的报纸电子版变成了融图片、背景音乐、现场视频、位置信息及编读互动模块为一体的集成报道,重新定义了新闻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29.传感器新闻

传感器新闻指的是利用传感器来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传感器在感知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例如监控摄像头、GPS系统、无人机、谷歌眼镜都可以算作是传感器。新闻媒体对数据信息的需求增加,以及通过传感器来采集数据信息的成本降低是传感器新闻兴起的主要原因。传感器新闻使得新闻信息的采集从公共场合单纯的人类观察,转变到了技术层面的全面监控,在为媒体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法律及伦理等问题。

30.分布式新闻

分布式新闻是借助计算机的分布式计算进行具体的分布式处理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此类技术在社交媒体中实现多主体的自组织模式的话题报道,通过对新闻信源资源的发现和整合,实现多主体、多角度的协同报道。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使得新闻生产逐步趋向分布式,即多种主全貌的构建。维基百科便是分布式知识生产方面的一个典范,而在新闻领域,借助-些开放平台,人的“认知盈余”与机器、智能物体的智能资源结合在一起,将有助于对一个特定的新闻主题建立起丰富的认知框架,也有助于推动人们在某些角度下的深入挖掘。在分布式新闻这样的模式中,各种主体的资源发现和整合,报道任务的分配与报道过程的协同,是发展的核心。分布式新闻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专业媒体索然仍然不可取代,但是并非唯一决定性力量。

31.临场化新闻

临场化新闻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闻形“临场”即进入现场。它使用了3D游戏和虚拟现实枝术给使用者创造了一种“存在感”,能够使其亲身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网络视频直播。网络视频直播不是电视直播的简单小屏1化,直播的主体、直播的题材、直播的方式与体验等都会有大的变化。2.VR/AR新闻。让用户在三维空间里直接“到达”现场,360度沉浸于现场,而不是由媒体用二维平面“再现”现场。3.VR/AR直播。该形式将在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报道中成为趋势。

32.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的关键在于数据驱动,生产流程为“确定选题→搜集数据→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写作”。对国内外代表性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数据新闻的四个功能:即描述、判断、预测、信息定制。数据新闻最终呈现的是丰富多元的可视化信息,这种叙事模式增强了内容的透明性和易读性,具有较高的互文性、动态性和参与性。央视出品的《数说命运共同体》是数据新闻的典型案例。

33.精确新闻

精确新闻概念最先由菲利普.梅耶在《精确新闻学——一种用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精确新闻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的报道。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精确新闻学积极借鉴并尝试运用量化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有利于提升新闻媒介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不断增强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性与准确度。

35.补偿性媒介

补偿性媒介由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介理论共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在媒介进化过程中,总会不断进化出新的媒介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第二层,新的媒介在带来对旧媒介补偿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缺陷和不足;第三层,旧的媒介不只有缺陷,也有优于新媒介的好处。该理论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是对前一种媒介的革新,这种进步与革新都补偿了其原先的不足;而每一种媒介本身都有不足,都要靠更新的媒介来补偿其不足;媒介进化的过程是受众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的媒介才能被保留下来。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缺憾的补偿,新媒介势必在某些方面要先进于之前的旧媒介,但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是落后于旧媒介的,因此补偿性媒介天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新的媒介可以解决某些已有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新的媒介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36.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37.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出自作家Neal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维基百科元将宇宙定义为: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的虚拟空间融合而创造,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它是从互联网进化而来的一个实时在线的世界,是由线上、线下很多个平台打通所组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系统。

38.算法新闻

算法新闻是以机器学习或者神经网络为技术基础而生产和分发的新闻,工作过程包括输入、吞吐和产品输出三个流程,简称为“I-T-0模式”。目前算法技术主要介入新闻生产和分发两个环节,呈现出人机协作下新闻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分发过程的精准化、场景化趋势。

作为一项先进技术,算法新闻具有个性化、效率高、定位精准等优势,能够根据每一个用户日常浏览新闻喜好、习惯留下的印记而实现智能、个性化推荐。

39.飘雪模式

这是舆论形成的一般模式,即舆论的形成有个渐进的过程。由于人们的意识日甚一日地发生变化,最后在一定范围演化为普遍意见,出现舆论。就像下雪一样,意见在公众中无声无息地渐渐飘落在地上,不久大地一片银装。形成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社会矛盾虽得不到解决,但并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40.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是社会学领域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由社会学家简·范戴克(JanvanDijk)在1991年提出,他认为网络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网络交织形成的,而网络也决定了社会的走向和目标,影响的层次包括个人、组织以及社会。曼纽尔·卡斯特(ManualCaster)在1996年出版的《信息时代》中大量使用“网络社会”的概念,描述当代社会的转型,并用以描述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它是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用下,人类社会所开始进入的一个新的社会阶段或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41.KOL&KOC

KOL是英文单词KeyOpinionLeader的缩写,译为关键意见领袖。学者郭庆东认为,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42.Wi-Fi

43.慢直播

当下在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逐渐升级,开始催生电视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另一种直播生态开始出现,这种直播生态直接和常规认知的直播形态冲突,衍生出了另一种直播形式——慢直播。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电信推出“建设进行时”特别直播,24小时实时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慢直播|与疫情赛跑——全景直击武汉雷神山建设最前线”的页面在线人数已突破千万。

44.H5

H5是指第5代HTML,也指用H5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所谓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超文本”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和平台,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视频、图像动画、本体存储以及更多酷炫而且重要的功能,并使这些应用标准化和开放化,从而使互联网也能够轻松实现类似桌面的应用体验。

H5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跨平台性,用H5搭建的站点应用可以兼容PC端与移动端、Windows与Linux、安卓与IOS,特别适合手机等移动媒体。

45.小程序

46.后真相

“后真相”源自英语“post-truth”,脱胎于西方政治传播生态。2016年11月,《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列为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该概念在新闻传播范畴内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媒体传播主要起到的是煽动情感、强化偏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有西方学者提出,传统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奉为圭臬(guinie)的“真相”已经衰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西方社会已进入“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时代的特征表现为:一方面,被原有社会秩序规定的真相界定者和界定方式正在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质疑;另一方面,公众与真相提供者之间原本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变得飘忽不定。公众只需要那些符合其推测的“真相”,公众对于传播者的诚意看得比真相更重要。

47.媒介素养

48.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InformationCocoons)是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概念。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49.智慧媒体

智慧媒体是指,利用情景感知计算,分析信息消费者的环境、行为和偏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THE END
1.网络时代新名词:城市化语言社交网络时代“新名词”“洋气不洋气”现在叫——→“city不city ”“换个工作”现在叫——→“换下赛道”?“培训”现在叫——→“赋能 ”“不上进”现在叫——→“摆烂”?“裁员” 现在叫——→“优化 ”“下降”现在叫——→“负增长 ”“无业游民”现在叫——→“自由职业 ”http://k.sina.com.cn/article_1682340607_m64467aff033019s2m.html
2.65个网络时代新名词:以前→现在65个网络时代新名词:以前→现在 #高情商社交 1、年轻有活力 —— 水灵灵 2、上班累了 —— 一身班味 3、托儿 —— 探店 4、新行业 —— 新赛道 5、拍马屁 —— 向上社交 6、外向 —— 社牛 7、啃老 —— 全职儿女 8、帮忙 —— 你的强来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67372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2015新名词《大咖》是什么意思发表过多篇小说、被广泛认可并受到读者喜爱的 。在网络社交中大咖也可以指那些在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中https://www.hongxiu.com/ask/qlwdylwsk
4.55个新名词对比网络新名词有哪些? 1、“春游”现在叫 ——“研学 ” 2、“录取”现在叫——“上岸” 3、“围观”现在叫——“吃瓜” 4、“漂亮”现在叫——“养眼” 5、“流氓”现在叫——“渣男” 6、“不上进”现在叫——“摆烂”? 7、“吹牛逼”现在叫—— “号召力强 ”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305913_1127755585.html
5.网络时代新名词:城市化语言网络时代“新名词” “洋气不洋气”现在叫——→“city不city ” “换个工作”现在叫——→“换下赛道”? “培训”现在叫——→“赋能 ” “不上进”现在叫——→“摆烂”? “裁员” 现在叫——→“优化 ” “下降”现在叫——→“负增长 ” https://k.sina.cn/article_1668743191_63770017040012rnw.html
6.网络新名词120例32、“新行业”现在叫—— “新赛道 ” 33、“很酷很炫”现在叫——“炸街” 34、“生闷气” 现在叫——“情绪内耗 ” 35、“真的假的”现在叫——“尊嘟假嘟” 36、“没教养”现在叫——“情商低 ” 37、“傍大款”现在叫——“向上社交 ” https://www.meipian.cn/57yz8ln7
7.当代年轻人的网络“新名词”顶部 首页首页 当代年轻人的网络“新名词” 游戏猪猪王 2024-08-20 18:17 +订阅 “洋气不洋气”现在叫→“city不city ”“换个工作”现在叫→“换下赛道”?“培训”现在叫→“赋能 ”“不上进”现在叫→“摆烂”?“非常棒”现在叫→“绝绝子https://m.sohu.com/a/802321421_121124831
8.一些网络时代新名词洋气不洋气现在叫来自宝藏文案bot一些网络时代“新名词” “洋气不洋气”现在叫——→“city不city ” “换个工作”现在叫——→“换下赛道”? “培训”现在叫——→“赋能 ” “不上进”现在叫——→“摆烂”? “裁员” 现在叫——→“优化 ” “下降”现在叫——→“负增长 ”https://weibo.com/7299576370/Onn3rkbSZ
9.抖音音爱心卡盟,热点资讯掌握抖音音爱心卡盟:开启社交新潮流的在当今社交媒介日益丰富的时代,抖音作为一款全球风靡的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的目光。伴随着抖音的崛起,各类新兴应用及服务也应运而生,其中“音爱心卡盟”就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名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新兴社交工具,了解它如何成为用户在抖音上互动的秘密武器。 http://a3bn15.hdlgy.com/post/10920.html
10.新名词你占几个?很显然,海王还是技高一筹,成为了比渣男更具有力量的一个名词。不过话说出来,能成为海王萝莉:16岁以下的"可爱"小女孩,源于“LOLITA”一书。 9. 正太:16岁以下的"可爱"小男孩,源于“铁人28号”中的金田-正太郎。 10 欧巴:30岁以上的女性。 11 兄贵:全身肌肉的强壮男子。 https://www.jianshu.com/p/40ed8f286ccd
11.很火你却不知道的“网络新名词”51、"性格内向"现在叫--"社交恐惧” 52、“傍大款"现在叫--"向上社交” 53、“模仿”现在叫--“对标” 54、“夸人”现在叫---“古希腊掌握XX的神” 55、“对不起”现在叫--“已老实,求放过” 56、”花痴“现在叫--”恋爱脑“ 57.“录取”现在叫--“上岸” 58http://m.wdjuzi.com/jingdianjuzi/zW2g4yEj.html
12.“最近很火你却不知道的“网络新名词”!”10. 不努力叫:摆烂 11.光棍叫:单身狗 12.不上进叫:佛系4、 13.花痴叫:恋爱脑 14. 奇怪叫:离了个大谱 15. 很棒叫:yyds 16. 不知所措叫:我懵了5、 17. 录取叫:上岸 18. 真的假的叫:尊嘟假嘟 19. 隐私叫:边界感 20. 傍大款叫:向上社交6、 https://m.rhwz.net/jingdian/3vXyoKmyxq.html
13.一些网络时代“新名词”涨姿势一些网络时代 “新名词” “洋气不洋气” 现在叫 ——→“city 不 city ”? “换个工作” 现在叫 ——→“换下赛道” “培训” 现在叫 ——→“赋能 ”? “不上进” 现在叫 ——→“摆烂” “裁员” 现在叫 ——→“优化 ”? http://www.zaker.net/news/article_new.php?pk=6690be6fb15ec0556b63c5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