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强烈要求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究竟写了啥,为何要删除?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这些古代文化也在经历着筛选与淘洗,在学生教科书的选材上,需要慎之又慎。

毕竟教科书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重任,对孩子们的教育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独立思考与正确判断的能力。

拿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卖油翁》来说,专家在编订时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删减,删掉了最后一句。

那么,《卖油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蕴含何种道理?被删减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又为何要删减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那时,北宋文坛靡丽、险怪的文风盛行,对百姓生活与国家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文风对于内忧外患的北宋十分不利,于是,范仲淹、欧阳修等有识之士倡导进行政治与文学革新,主张推广能够阐明事理、有实际用途的文学创作。

不过,他们的革新主张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与攻击。1067年,因不堪忍受政治上的诋毁中伤,欧阳修向宋英宗申请离开都城任职,获得批准。

在出任亳州知府的途中,他记录下了《卖油翁》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陈尧咨出身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为官,他和哥哥都考中状元,传为一时佳话。陈尧咨虽是文状元出身,但骑射本领极为出众,连皇帝都称赞他为神箭手。

有一回,皇帝挑选他去和辽国使者进行射箭比赛,由于北宋重文轻武的风气,陈尧咨的母亲坚决反对,为此,他还挨了母亲的打,只好向皇帝说明缘由推辞了任务。

尽管陈尧咨的骑射才华难以充分施展,但他还是经常在家练习射箭,能将一个文钱当作目标,十次中有八九次都能射中,对此,他颇为骄傲。

一天,陈尧咨像往常一样练习时,一位卖油的老翁路过,放下担子坐下观看。看到陈尧咨的射箭技艺,老翁只是微微点头。

这令陈尧咨很不服气,便询问老翁是不是觉得自己射得不好。老翁回答:“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当然不服。接着,老翁拿出一个油壶,将铜钱放在壶口上,然后用油勺将油倒入壶中,铜钱没有沾上一滴油。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无言以对。

欧阳修写下的这个故事简单明了,符合他所主张的文风。

但是,现代教育专家在将其选入教材时,删掉了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何异”。

这句话提及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两个典故。“庖丁解牛”讲的是战国时梁惠王的厨师丁,能够极为熟练精细地解剖牛,梁惠王询问秘诀,丁回答是通过反复实践练就的。

“轮扁斫轮”讲的是齐桓公读书时,堂下制造车轮的工匠轮扁好奇询问所读内容,齐桓公告知是圣人之言。

轮扁却说圣人的话是糟粕,真正的智慧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光读书没有用处。教育专家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认知水平,如果保留最后一句,以学生当时的年龄和阅历,很难准确领会其中的深意。

而且,这可能会致使学生过度强调实践,轻视读书学习。特别是“轮扁斫轮”中有关读书无用的观点,如果没有正确引导,极易让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

对于学生的教育,任何细节都极为重要。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更是需要精心考量,哪怕只是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和价值观的塑造。

《卖油翁》虽然意在讲述熟能生巧的道理,但为了防止学生误解,删掉最后一句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

每一个字句对于孩子的成长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教科书内容的谨慎选择,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

THE END
1.卖油翁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删掉 姑娘有苦不流泪 2021-08-06 14:45:51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删掉是因为表现出了对读书的嫌弃,认为书是古人留下来的糟粕,体现了读书无用论的理念。这是要收录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课本中要将最后这一句话删掉的原因。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hGzovwabNO.html
2.语文课本为什么删掉《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老师:不想让学生看语文课本为什么删掉《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老师:不想让学生看 俗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大意就是不要轻视身边的人,学生课本上的《卖油翁》,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两个人物,其中一个认为自己的技艺天下无双,不想主人翁卖油的老人却说他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的事。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963011_1064751761.html
3.《卖油翁》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为何被教科书删掉?其中有何深意【为何会删掉最后一句话?】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十二课选了《卖油翁》。 教材里的《卖油翁》写到“康肃笑而遣之”就完事儿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可没在里面提到。 语文教材面向我国青少年学生,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https://www.meipian.cn/56wxutkr
4.《卖油翁》被删掉的一句话最后一句话,课本上没有。编者为什么删掉呢?是删掉好还是保留好? 也许最后一句话涉及到两个典故,对于初中生显得难了,毕竟要了解其中意,必先得了解这两个典故的内涵。而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都出自《庄子》,其中蕴含的寓意,学生难以理解。 作为读者,以前不知道有这句话的时候,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卖油翁和陈尧咨https://www.jianshu.com/p/17b37cf31585
5.《秋天》阅读题答案小题2:“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3:请结合文本,探析作者对秋的感悟。(6分) 答案: 小题1:C D 小题2: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人对季节的的感悟,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感悟;内容上,强调人要走在人生路上,去尝味人生苦难,才能真正知道人生的快乐,表达了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jtrx4y0.html
6.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教科书为什来自新仔5591《《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教科书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关于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小故事,那就是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被删掉了,这是作者欧阳修也没想到的,那么最后一句话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要被删除呢?O网页链接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https://weibo.com/5810951097/LedYObc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