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报告

1、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报告时代在变,企业在发展,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企业青年人交友、婚恋问题,也逐渐成为继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人员成本之后的第四大问题。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是个拥有4731名员工的大企业,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总人数的63.6%,2009年之后,企业不断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我们公司相继招聘了近200余名大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建德新安江这块山水之乡寻求发展,安家落户。如何让外地青年人真正安心工作?如何让青年人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作为共青团组织,能发挥何种作用?需要我们团组织认真

2、的思考,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为此,分公司团委开展了一次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活动,因厂区地域跨度大,青年人数众多,因此,随机对120名团员发出问卷,收回调查表109张。“解决占20%的主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80%”,调查小组将调查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合分公司团委在之前团工作过程中了解的一些团员情况,当前我公司的青年反映的交友、婚恋观,集中表现如下:首先,在109位同事中,男性占据大半江山,为91位,这于我们企业的性质有关,我们企业为劳动密集型单位,男多女少,比例较为悬殊;青年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占到85.3%;

4、要原因之一。在选择结交朋友的途径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熟人介绍,通过组织参加聚会或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也成为大家的选择之一。并且对于交友的态度较为积极,多数人认为朋友是生活的一部分,达到89位,占81.6%。再次,在大家的婚恋观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家认为结婚的合适年龄集中在26-30岁,在男性中,看中身高外表和性格脾气,认为和自己同等收入即可,而女性更倾向于工作能力和经济条件,认为收入要高于自己才行;教师、医生、公务员仍然是受大家青睐的婚恋对象职业。并且单身的青年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有些担心,觉得结婚还是好的,但是社交圈窄、工作忙、性格内向都成为大家影响婚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个人问题

5、,呈现两种比较明显的态度,一种是自己找,另一种是熟人介绍,而对于闪婚、隐婚、裸婚,80后、90后都能接受。现阶段“剩男剩女”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择偶要求高,占35%;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占32%;择偶观念改变,占13%。在择偶观上,大家的看法不乐观,集中在婚姻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家庭责任感,合计占到78.3%,而对于现在的电视相亲等活动,大家觉得可有可无和一般可以接受的态度,一半一半。以上是目前我们企业部分青年的交友婚恋观所表现的一些现象,根据调查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对问题根源的思考,作为分公司团委来说,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转变思想,真正从思想上重新认识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认识。共

6、青团工作是全局工作的一部分,最终工作目标是凝聚优秀青年,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共青团组织其力量和发展的源泉,在于为企业发展服务,为青年成长服务。在青年团员的工作上,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团的工作开展要将青年与企业有效的结合起来,要了解企业对青年的要求,更要了解青年的思想状况以及青年人对企业的期盼。通过调查研究,有效的开展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的物质要求、精神要求、发展要求不同,所占地位不同。当前,从整体上看,青年的精神要求和发展要求高于物质要求。我们分公司是个有着40多年历史沉积的老厂,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

7、到杭橡这个大家庭中来,有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以本地人为主,也有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来自五湖四海的年青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抱负,来到新安江。经过一两年的适应期,最终会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想让大家安心工作,谋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后顾之忧个人问题,这个是特别现实的一个问题。作为团组织,就更加应该关心年青人的交友婚恋问题。二、真正的行动起来,发挥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有效的活动,做好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自2009年以来,分公司为关心爱护外地大学生,每年的中秋节、元宵节,组织外地大学生联谊活动,提供年青人交流的平台,到今年的中秋已经有4个年头了,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分公司

8、团委的品牌活动之一。积极开展外部联谊活动。2011年10月,组织单身大学生与更楼幼儿园老师的联谊活动,分公司50余名单身大学生参加;2012年8月12日晚,分公司60名青年团员受邀,参加建德团市委组织的单身青年交友派对活动。交友派对现场,街舞表演、男女对唱、女声独唱、美猴王表演等节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游戏环节“情歌对唱”、“游戏互动”、“现场配对”、“才艺展示”等环节,点燃了现场的氛围。分公司的优秀团员青年,积极上台参加活动,充分展示了我们杭橡人的乐观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积极为优秀青年搭桥牵线,通过各种社会渠道,介绍朋友。通过这种渠道的介绍,2010年至今,受众人员为20余人,次数达

9、到30余次。这种方式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体,介绍合适的人选,增加了成功的几率。青年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会让个别人出现较为偏激的思想观念,团组织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进行正面的倡导,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大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继而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三、利用分公司现有资源,开辟青年人的活动天地,真正关心维护年青人的切身利益。根据年青人的活动特点,我们由团委牵头,组建了各个社团,如话剧社、文学社、书画社、舞蹈队、篮球队、青年志愿者等多个组织群体,青年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找到各自的组织,在活动中陶

THE END
1.寻缘相亲:社区相亲会搭建单身青年交友平台相亲会社区单身志愿者服务,营造温馨氛围:社区相亲会往往会有志愿者参与组织和服务工作,他们热情周到地为参与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志愿者的存在不仅让活动更加有序、高效,还营造了一种温馨、友善的氛围,让单身青年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成功案例激励,增强信心:社区相亲会经常会分享一些成功的交友或婚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参与者提供http://k.sina.com.cn/article_6574668355_187e17a430010186r8.html
2.“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时事评论媒体关注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婚恋教育相关课程,不同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所不同。比如武汉大学的“恋爱心理学”,天津大学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的“社会学的爱情思维课”,等等。 对青年进行恋爱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属”,国外很多高校也开设了恋爱课。比如最近韩国全南大学就开设了名为“恋爱第一步”的课程,同https://zgcsswdx.cn/info/12235.html
3.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做强线下交友品牌,打造特色亮点模式4、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服务青年多种需求……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属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4.做好企业青年员工婚恋交友工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16页)做好企业青年员工婚恋交友工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2014年7月25日主要内容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我院青年员工群体特征及婚恋交友状况分析三、我院青年员工婚恋交友难成因分析(一)客观原因(二)主观原因四、做好我院青年员工婚恋交友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3年4月3日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社会意义 青年是一个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24/8022064071002135.shtm
5.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个别指导,注重心理疏导。要把树立婚恋观教育活动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工作结合起来,适时开展和倡导“劳动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6.青春期心理降教案范文13篇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处理交友这一重要人际关系的问题,了解交朋友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交朋友的原则和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著名青年歌唱演员臧天朔曾经唱过一首名叫"朋友"的歌,其中有两句歌词是这样的:朋友,如果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朋友,如果你正面临痛苦,请你告诉我。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4162.html
7.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但当下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与一般真人秀节目又有所不同, 真人秀节目的规则可以直接为电视的可看性服务, 而不一定顾及成员间相互竞争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从而造就了节目的游戏娱乐性。这就为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 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较一般真人秀节目环节设置更加简单, 时间也更紧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8.德育所成果100周小李谢涵乡村定向青年教师期内流动探因(二) 对策建议 对于期内流动的乡村定向青年教师个体而言,服务期内离职是其效益最大化的行动选择;而对整个乡村青年教师队伍,该行动具有不可小觑的心理冲击和示范效应,并存有潜在的消极影响。基于本调查研究,流动成功者的个体理性还存在着被相关系统视为集体理性的端倪。对于到乡村基层任教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出现“违约https://ime.ccnu.edu.cn/info/1023/4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