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有宝妈抱怨自己的孩子内向,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活波开朗爱表现,特别希望自己的娃也可以变成那样。为了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些,宝妈想尽了各种方法,不但每天拉着孩子在小区里到处“交朋友”,甚至还买来不少书籍,自学起了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
心思细腻
脑回路长
脑回路长的人时常会被调侃“反射弧太长”,但这也正是大脑详细处理讯息的过程,可以更加全面的去了解未知的事物,并且思考更多事情。比如,一个外向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和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孩子也会打招呼,而内向的孩子不会打招呼,却会想:我认识这个人吗?这个人和爸爸妈妈什么关系?所以打招呼对于内向的孩子而言,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问好,而是大脑处理讯息的复杂过程。这样的孩子不容易讨好别人,从而也不会养成“讨好型”人格,所以是一件好事。
再者,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但在社会上而言,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第一个人就是出头鸟,是要挨枪子的,因此脑回路长的孩子才是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孩子。
懂得三思而行
有人觉得内向的孩子不接触新鲜事物,从而缺少挑战的机会,缺乏勇气。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内向的孩子而言,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都会再三考虑,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时候才会探索,这就好比第一个发起冲锋号角的人,往往输多赢少,而第二个第三个的人,是输赢参半,只有第四个第五个人,吸取了前车之鉴,才有更大概率赢得成功。由此可见,孩子内向不仅不值得去改变或担忧,反而是件好事。
注意力更专注
内向的孩子注意力更加专注,当身边外向的孩子欢天喜地的被新奇事物包裹时,内向的孩子反而因为性格特点会专注于某一件事。我们都知道,样样会不如一门精,而且如今社会诱惑太大,内向反而成了孩子的保护壳,能让孩子经受住诱惑,这难道不是优势吗?
警觉性高
内向的孩子警觉性更高,比如一群孩子玩得很嗨,很可能因此遇到危险,而内向的孩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纵使内向的孩子玩得也很开心,但他能时刻保持清醒,不被欢乐冲昏头脑。
内驱性强
人们普遍觉得内向的人孤僻、反应迟钝,很难在社会立足,这是对内向最大的误解。之所以做出错误的判断,是因为人们只看到孩子内向的表象,并未探究内向的深层含义,以至对内向性格存在偏见。其实,内向的孩子并不是自闭、不擅长与人交流,而是更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并能为之全情投入。比起性格外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更慢热,但更愿意稳扎稳打。内向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内驱性,只要家长愿意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点,用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那么孩子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道路。
有同理心
内向的孩子虽然不善于表达,但却很在乎别人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懂事”。性格内向的孩子总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也更具有同理心。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内向的孩子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孩子因为内向不敢跟别人打招呼,作为家长,要在事后告诉孩子,打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要有耐心,鼓励孩子走出第一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独处,别担心,专注力和观察力往往在独处中形成;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擅长社交,别强迫,让他慢慢来,孩子有自己的节奏。面对内向的孩子,焦虑和担心是最不需要的两种情绪。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
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内向的孩子不善言辞,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喜欢主动跟爸妈说,所以这就需要爸妈平时多观察孩子,当发现孩子情绪有变化时,主动询问,但要注意不要太过着急,耐心是和内向孩子相处的重要法宝。
内向的孩子更像是一个潜藏的宝藏,爸爸妈妈要给予更多的接纳、包容、欣赏,不久的将来,你会发现,原本认为的“缺陷”已经慢慢变成了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