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连麦三人都是托儿!揭秘直播间“麦手”陷阱平台聚焦烟台互联网辟谣平台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飞速发展,带货直播、医疗养生、法律咨询……内容五花八门。此前有媒体揭露,在直播间,连麦的网友并不都是真实的,很多都是为烘托直播间气氛、吸引流量找来的“托”,业内又将这个群体称为“麦手”。

??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因为轻信了这些连麦的虚假故事,充值千元购买课程难以维权。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围绕着“麦手”兼职本身,还出现了靠拉人头赚佣金的招聘骗局。

??连麦的“假”戏背后,有哪些“真”坑?该如何有效治理直播生态?

??一场直播中连麦三人都是“麦手”

??“麦手”乱象频现各类直播间

??“你好,我是情感主播张老师……”

??中午十二点,一位自称为“张老师”的情感主播开播了。

??进入直播间,连麦的是一个姓田的34岁女性。田女士称丈夫过世了,自己带着孩子讨生活,但弟媳总给自己介绍残障人士。“她把人家礼金都给收了,我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这场直播是一场较为复杂的“三麦”,随后弟媳、小叔子都进入了直播间,诉说着自己的苦衷。

连麦的三个人均为雇佣的“麦手”扮演

??据记者了解,这一场直播中出现的三个角色都是由雇佣的“麦手”扮演。“麦手”也就是指进直播间与主播进行连麦互动的“角色演员”。

??记者在各大平台搜索发现,“麦手”不仅存在于情感直播间,法律咨询、课程教学领域等都有其身影。在一个养生直播间,一位主播教大家搓手,称这是“能量手”,可以隔空连麦帮助网友解决身体不适。

一个养生直播间正用“能量手”解决连麦者问题

??“通常情况下,单麦一分钟五毛钱到一元。‘麦手’的赛道特别广,情感、亲子、法律、化妆、相亲等都需要。”在网络上宣称需大量招聘“麦手”的刘橙(化名)说。

??网络直播间“主播”花钱雇人演戏值当吗?刘橙表示,“麦手”不仅能增加人气、活跃气氛,有一些靠着奇葩、狗血的剧本引流后,会带来可观的收入。

??“麦手”背后有哪些陷阱?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发现了不少因直播间连麦导致冲动消费的投诉。四川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她在某平台收看一个规划素养课直播,号称可以从小学一直用到高中,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女士说:“在直播间,‘家长’会说,用了这个课程,他的孩子从几十分考到九十几分,效果很神奇。”

??冲动之下,王女士花了近三千元给孩子购买了课程,然而并未达到直播间宣传的任何效果,想要申请退款发现投诉无门。

网络上招聘“麦手”的宣传截图

??河北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因为朋友圈推荐,参加了一个名为“大众商学院”平台的兼职项目,号称给团长支付999元就可以通过写小说、推短剧等赚钱,当然,还可以当“麦手”。

??然而许多网友反映,加入这些所谓的团队,“麦手多直播少”是常态,赚的实际上是拉人头的钱。招聘者刘橙给记者拉的“麦手”咨询群中,每天都有类似几天回本的内容,怂恿大家交钱进入团队。

??“麦手”乱象如何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刘晓春认为,需要从更大范围,对严重污染网络生态环境的内容进行监管和打击。

??如果大家不知道连麦是假的,那这种行为就涉及虚假信息传播,需要法律去管理和禁止。

THE END
1.衢州晚报本报讯 (通讯员 范宏英 祝欢) 只要礼物刷得够多,就可以参与直播间抽奖活动,殊不知这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近日,江山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2023年3月,为赚取钱财,张某在某直播平台上注册账号并直播。直播时,张某谎称自己是某传https://www.cnepaper.com/h5/qzwb/html5/2024-12/06/content_15896_1596404.htm
2.震惊!直播间“榜一大哥”竟干这种事!图片新闻俗话云“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原以为的玩笑话,岂料竟成了残酷的现实。恋爱之时,两人浓情蜜意,然而转身,曾经的恋人就变成了盗窃钱财的贼人。 案情简介 2023年5月,女主播张某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时,遇到了出手阔绰的唐某,唐某常常在直播间刷礼物,俨然成了“榜一大哥”,二人也因此熟悉,并发展为交往对象。然而,http://xl.yc.hbjc.gov.cn/xjxw_73419/tpxw_73421/202412/t20241209_1840912.shtml
3.主播以送知名卡片为幌子诈骗孩子钱财主播新浪财经主播以送知名卡片为幌子诈骗孩子钱财2024年12月03日 19:21 媒体滚动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转自:千龙网 【#主播以送知名卡片为幌子诈骗孩子钱财#】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公布一例平台主播诈骗未成年人钱财的案例。某平台主播以送某知名卡片为幌子,诱导未成年女孩进QQ群。进群后,会有“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3/doc-incyevpp4727039.shtml
4.受害人被骗150万含恨自杀,骗子被判15年不服,上诉被驳回潇湘晨报网案件审理中披露,实施诈骗的男子,在明知受害人借贷投资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利用了受害人的信任继而实施诈骗,钱财全用于个人挥霍。 对于该案,负责审理的法院则认定:系犯罪情节特别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应从严惩处! 那么,这到底是一起怎样的诈骗案例呢? 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间,张某以投资抖音引流、抖音店铺、淘宝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74f063e84201744b02ffd56.html
5.以高额返利为噱头哄骗网友刷礼物,10名主播落网这些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直播“PK”,许诺虚假高额返利回报,诱骗粉丝、网民打赏、刷礼物的方式实施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他们在直播结束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兑现事先承诺的返利,而将所得钱财据为己有分配后挥霍。 五人到案后,经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又抓获了另外5名参与犯罪的网络主播。此案共10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https://t.m.youth.cn/transfer/baobao/YOWvRJuy.html
6.女主播团伙诈骗案:网络直播背后的法律问题法治视角女主播团伙诈骗案:网络直播背后的法律问题 图2 (二)法律分析 针对女主播团伙诈骗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可以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诈骗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这个案例中,女主播通过虚构事实、制造虚假情感互动等方式,获取观众https://www.jzcmfw.com/zixun/10661064.html
7.典型案例湖南反电信网络诈骗系列微视频2周华坤是某公司的管理人员,平时除了上班,闲暇时喜欢上网浏览美女主播直播唱歌跳舞。某天,一名微信昵称为“安然”的女性,通过手机号码搜索添加了周华坤为好友,周华坤点进朋友圈,看到是一位美女便欣喜不已https://ld.rednet.cn/m/content/2021/06/25/9586512.html
8.男子设“入学”庞氏骗局诈骗上千万元,一年豪掷近500万打赏网络主播诈骗资金部分用于打赏网络主播 加之此前背负的各种外债,濮某的“金库”被捅出了一个“大窟窿”,大量应退赔给家长的钱没有退赔,加速了东窗事发。为补上“窟窿”,濮某在今年上半年加大了诈骗的力度和频率,企图尽快回笼诈骗资金,其间,也有小部分家长拿到了退赔。但相较于绝大部分受害的家长而言,得到“挽损”的家长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11/c8390940.html
9.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110网律师案例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音乐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典型意义】在用户需求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传播形式丰富、创作门槛低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纠纷频发,保护难度大。本案中明确以直播为主营业务的网络平台公司,在享有其签约主播直播成果的知识产权和商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576.html
10.[共同关注]起底网络主播培训诈骗案案值超亿元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共同关注]起底网络主播培训诈骗案 案值超亿元 00:07:41 [共同关注]起底网络主播培训诈骗案 案值超亿元 诈骗团伙频换“马甲” 涉案金额达1.8亿元 00:00:55 [共同关注]起底网络主播培训诈骗案 案值超亿元 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目标人群多为女性 00:01:36 [共同关注]起底网络主播培训诈骗案 案值超亿元 警方揭秘“https://tv.cctv.com/2024/05/23/VIDEqnbf2OGpx761CB5I8CmC240523.shtml
11.裸聊网站诈骗700余万性感女主播多是男人(图)近年来,随着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网络诈骗变得司空见惯。然而,随着网民防诈骗意识的提高,一些新诈骗手段开始层出不穷。昨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来自广东、浙江、陕西等地的6人团伙建立视频网站,利用一些网民对色情裸聊的欲望,称只要充值到一定数额,就安排“女主播”进行激情表演。通过这种方式https://m.jnnews.tv/news/2013-07/18/cms358925artic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