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情现状:性失落与冷亲密

对于当代爱情的健康状况,人们普遍拥有下行的预期。爱情的叙述里写满了焦虑:关于丧失自我的焦虑,受到伤害的焦虑,承担责任、未来预期的焦虑。

现实的焦虑转移到了爱情的感官。于是形成两种情感现实——冷亲密与性失落。

冷亲密是一种亲密关系困境,个人主义带来了平等、自由,而它的代价是,现代爱情不再相信“永恒”。永恒曾经是爱情之美,而今却是束缚自由选择的陈旧话语。

性失落是一种当下的注脚,是都市里正在生长的群体心态。科技允许人拥有更多渠道、机会攫取性,性也不再是道德禁忌。两种脚本同时发生:一些人正在经历性启蒙,学习健康的性,而另一些人,已经进入“性爱的终结期”。

绩效社会的打工人进入“性疲惫期”,有哲学家说,性是消耗,而不是能量生产的活动。有调查数据说明,千禧一代是性观念更加开放的一代,但比起上两代人,更不热衷于性。

我们真的不需要情爱了吗?

这一份情爱报告,将深入2023年的情爱现实。

鉴定王宝钏,批判恋爱脑

情人节档票房失灵了,有人说:爱情片亡于2023。

甜宠、爱情在热剧中的比例也不及以往,复仇、悬疑剧激起的水花更多。但人们仍在考古爱情,用现代的刀,砍古早的情锁。

互联网居民从古早爱情剧里鉴定出一批又一批不可救药的恋爱脑(挖野菜的王宝钏)、心理健康状况存疑的霸道男主(口不对心江直树、家暴潜质莫绍谦)。

他们旗帜鲜明地鉴定恋爱脑、质疑恋爱脑、批判恋爱脑、杀死恋爱脑。浪漫之爱被重新审视:爱是一种话术吗?以奉献之名的爱情里,为何双方总是话语权、付出牺牲不对等?他们重新审视爱情的权力关系。

今年播出的《我的人间烟火》里看着灭火器发呆的“恋爱脑”许沁显得不合道理,也不合时宜。

互联网在重新发现古早爱情里的女性角色,她们曾经得过骂名,如今却是“头脑清楚”的“新女性”。

比如《粉红女郎》里的“万人迷”,《爱情公寓》里的婉瑜,还有《华丽转身》里的司徒迪迪,“恋爱脑”的反面是“人间清醒”。

多年以后,一种港剧骂人的方式上了热搜,叫“找个男人嫁了吧”。

直播间、某宝流行“骂醒恋爱脑”的服务,价格不等,较便宜的5元起即可享有,其中一些还是由正经的心理咨询师提供。

而短视频里“当你的闺蜜谈恋爱,就带她们去挖野菜”成了魔性传播的梗,恋爱脑被视作一种需要急救的绝症。

为什么“骂醒恋爱脑”会成为某种风潮?它似乎是应激性的心理机制,它提醒你防范情感中的自我剥削。为爱情放弃前程、放弃自我,为家庭贡献所有,它的内里是恐惧与困惑、是自我保护。

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让情爱的境况复杂很多。

当人们害怕爱情,不仅是焦虑进入情感要付出的身心灵损耗,更害怕担不起情爱婚姻所提倡的消费:一餐饭、一张床、一间房、一次旅行、一场婚宴到一个孩子,全都是实打实的经济账。

“批判恋爱脑”有矫枉过正的嫌疑——突破封建礼制、为了自由之爱化身为蝶的祝英台,也被列入“恋爱脑”的名单。

互联网重新定义“娇妻”,“娇妻”被过度地使用,成为随意可贴、侮辱性的标签,反而消解了女性拥有婚姻选择权的主体性事实。

焦虑、恐惧、愤怒混杂在一起,成了“猎捕恋爱脑”的动机与燃料。

爱人评价值,爱情上绩效

一个热词:情绪价值。

从情感博主、剧评人到家庭社会学学者,都在重新剖解这词。情绪价值被当成一种视察爱情、婚姻健康指数的工具——积极的、快乐的、幸福的体验,需要高于消极的、失望的、悲伤的情绪。净值越高,越值得相处。

当2023年又一堆明星因为离婚、分手新闻上热搜,人们依然会惊叹,又迅速接受,并更快速地剖析双方情感及经济层面的价值较量,亦更容易祝福“离婚快乐”。

但对情绪价值的量化苛求,似乎正演变成爱情绩效体系。

“情绪价值”一词更早源于市场营销理论。而如今人们谈论的高情绪价值的伴侣指的是——“情绪稳定、积极豁达,性格成熟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情商高”或“好相处”(但也可能是自我压抑的讨好型人格)的人,以往这是职场里对优秀员工或管理人员的品格要求,现在被刻画进恋爱对象的模板。

爱情的核心逻辑被打破,“情绪净值”是重要的体验,更讲求“价值交换”,而具体的人的独特的成长史、个人色彩被弱化了。

现代爱情需要对抗巨大的焦虑。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写道:效率社会带来的对主动性和绩效的过分强调,让我们习惯用性价比衡量一切,用确定的绩效去考核爱情。

“浪漫爱”诞生之时,它关于超越与自由,男与女突破现实与阶层壁垒走到一起。而如今,“浪漫爱”无法嵌入“被迫自我选择”的内卷,情爱更接近一种舒压的介质、某款精神补充剂。

琼瑶奶奶写狗血剧之爱,只能存在于奶奶的年代。

“为爱奋身”与“天涯海角”更像是千禧年的爱情幽灵。

哪怕中国婚恋传统追求就是“高度理性化”的“门当户对”,但更极端的情爱“工具化”现象这几年愈发浓重。

情爱是“获得资源的工具”这一点,被广泛传播与转码了——情感博主(如ayawawa和曲曲大女人)大谈如何用情爱换取资源价值、所谓情感咨询机构做隐秘的“PUA教学”、情感诈骗活跃在社交媒体和新闻事件里。

熟人社会减少了对情感道德的审视,它的好处就是自由,而它的坏处也同样来自自由。一个人能深度自我包装与表演,你无法轻易洞察对象的本质,对情爱更深度的恐惧涉及生命与精神安全感——《消失的她》和《鹦鹉杀》都有相似的真实事件可溯源。

一些年轻人回归“相亲”的传统,理性化地排除不确定性、自我保护地选择保守。

而一部分人正在寻找更安全的情绪价值体验:宠物猫狗、纸片人、追星(但有塌房的风险)、游戏和玩具。

女有《恋与制作人》,男有《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它们提供的多巴胺轻盈无负担,不包含现实隐患,只需要花些许能负担得起的费用,就可享有技术为你提供的纯净值、无限爱(与讨好)的精神体验。

爱情游戏很少谈论关于现实的部分,它提供的是虚幻的代偿:现实里少无条件的爱,纯爱是跨越身份、条件,爱上“我”的独特性(甚至是因为“我”足够普通和诚实)。

这里的爱无须承担高昂的成本、后果与责任,只要沉浸式体验浪漫爱本身。电子爱情的核心卖点就是舒缓爱情焦虑。

人并不是不需要亲密关系——而是像原子一般涌向了多极。

一些人决定只体验情爱里激情、快乐、自由而新鲜的阶段;一些人决定用搭子、电子人填充情感需求的空隙;一些人更加理性化,量化爱情婚姻。

还有一些人选择复古:在社交媒体上认领“纯爱战士”头衔——它的流行,本身即是“杀死恋爱脑”的反例,纯爱战士是爱情政治里的少数派,是浪漫爱乌托邦仅存的居民。

今年年末,《请回答1988》的纯爱CP宣布恋爱结束,德善与狗焕分手时,人们哀叹又一份能寄托愿望的怀旧爱情样本消失了。

性失落:为什么不需要性了

并不是人们不需要性了。男男女女不同意,约会社交软件、性玩具产业也不同意。

性如同穿衣吃饭,弗洛伊德百年前就为性正名,性无关道德,是项基本的生命欲求,性社会学学者潘绥铭认为中国的“性革命”始于上世纪90年代,性的愉悦被逐渐推到大众文化的台前,嵌入在当代消费生活里。

然而不少数据、研究却在显示,“一对一的性”正在面临消退危机。

年轻人越来越难进入亲密关系了,爱与性一同消退,伊娃·易洛斯写了《冷亲密》《爱的终结》,“原子化的人”之间的关键链接正在消失。

现代生活有了个人自由,也有了悬浮、不安全感。现代生活与高度不确定性绑定。

早在201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就出了“性萧条”的专刊,当中提到,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密切追踪其公民的性生活,但那些尝试做统计报告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之中,年轻人性行为的初次年龄正在延迟、性行为的频率正在下降,英国、瑞典、日本、荷兰的研究都显示了相似的趋势。

调查报道提到多项社会、心理学调查,Z世代美国人比前两代人拥有更少的性伴侣,15%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以来一直没有性行为。

此前的25年间,结婚的人越来越少,晚婚比例攀升,未婚同居比例的增长远远不够抵消结婚人数的消退:大约60%的35岁以下成年人没有配偶或者稳定性伴侣(哪怕在美国casualsex盛行,同居、结婚人士仍然相较拥有更稳定的性)。

有受访者认为,网络提供的色情如此便利,他没有必要进入“肉食世界”。

作者KateJulian还提到美国《人口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性的消退也许与互联网提供的色情有关——这项报告以一座美国小镇为调查对象,该小镇的出生率从1999年的13%降至2007年的7%,调查认为互联网接入、提供替代品是关键影响因素。

也许,性之变是现代生活的果实:性变得更加碎片化、更加讲求效率——获得性比以前更加便利了,但社交与生活运转也比以前更急速了。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截至2021年,全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约为2.39亿人。

一篇发布在《青年研究》上的《中国式丁克的行程路径探析》本是针对丁克家庭做的调查研究,但也对丁克家庭以外的人们的感受有不少阐释与启示。

稳定性关系、婚姻的负担变得更重:高竞争的职场与缺乏安全感的生活、高强度的亲职期待与育儿压力、为自己而活的个人主义与对生活掌控感的期待,都对当代人的婚恋选择造成关键影响。

性失落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况,虽然有性需求,但它针对短期的需求填补、情绪性压力释放,它不再强调爱情是性当中关键的积极的心理。

性是更多元而自由的,但同时,自由也意味着链接的松弛,更难产生深度的关系,甚至性对象根本性消失——除了玩具和电影,还有AI电子情人。

所以无需再承担实体关系的责任,也无法享受亲密关系可以赋予的心灵体验及紧密陪伴。

性失落的另一层面是,哪怕拥有稳定性对象、性体验的当代人,也有另一种焦虑需要面对。

性难以剥离种种焦虑孤立存在,如果说它的变化有一点好处,那么就是人们更强调“性同意”与平等自由关系。

当总结情爱现实,我们提出了两个关键词:性失落与冷亲密,这种表达并不是提倡人们要因此形塑自身、嵌入冰冷现实。

也许无法否认,此时此刻选择做一个理性人,是更现实、功利的选择,但如果能每每重估仍存于身上、更偏向一个情感人的部分,如果个体能稍微重新视察自身的处境、重估亲密关系的重要性,那么,那种无处不在的悬浮感,或者就能找着一些哪怕最初级的破解法门。

高度工具化、精于谋算的理性化思维,或许能让我们适合生存,但不那么理性的部分,才更让人感觉活着。

THE END
1.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青年的爱情敏感、浪漫,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比如恋爱消费、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等。本次调研将当代青年的恋爱与婚姻相结合,积极探讨他们对正确婚恋观的感知,以期引导他们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培养积极、健康恋爱观念,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2.浅析当代恋爱综艺的现状与发展恋爱综艺现状及反思浅析当代恋爱综艺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探讨了恋爱综艺的概念、对受众的意义,包括满足情感需求、传递正确恋爱观和促进个人成长。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恋爱综艺的剧本化、隐私问题、对现实恋爱的误导以及同质化现象,提出应追求真实感、加强隐私监管和明确节目性质,同时鼓励多样化以驱动创新。https://blog.csdn.net/a413103601/article/details/137548560
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下,传统婚恋观受到社会变革、西方思潮的冲击,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倾向也随之产生。鉴于此,研读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经典著作,梳理、概括他们的精辟论述,对构建正确婚恋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现实启示。 一、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4.浅议当代大学生恋爱观9篇(全文)[3]刘天月.大学生恋爱误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建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43. 浅析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第4篇 摘要:当今时代,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主流。但恋爱观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不利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及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z88ylt2.html
5.大学生恋爱观论文模板(10篇)[3] 马V.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4. [4] 向莉.当代大学生恋爱状况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朱柱,史红选.大学生的恋爱认识误区及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8-100. 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3525.html
6.恋爱心理范文生活的压力和各种社会现状让当代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会舆论导向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爱情观的负面影响,也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与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大相径庭。除了学校和老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作出正确的引导,社会的舆论环境以及新闻媒体的导向也应该担起应有的教育职能https://www.gwyoo.com/haowen/24789.html
7.大学生心理降现状调查报告(通用6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你想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https://3g.yjbys.com/diaochabaogao/2871859.html
8.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社会学及统计学 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 天津理工大学 | 路晨菲 开通知网号 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是一种极富人文关怀的教育,也是大学生爱情现状的一种迫切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情教育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关于爱的知识、爱的情感、爱的能力和艺术等的综合性教育,旨在让大学生在学习爱的知识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060-1011039876.nh.html
9.当代爱情现状小口子 2020-08-25 10:22:15 看见了吗!就是这个楼主!承包了我下辈子的快乐! 赞(1) 回应 pagliacci 楼主 2020-08-25 10:24:33 看见了吗!就是这个楼主!承包了我下辈子的快乐! 小口子 马上打钱!!! 赞(1) 回应 pagliacci 楼主 2020-08-25 10:25:04 自哈为敬! 赞 回应 pagliacci 楼主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9086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