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科研网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初中:

为了切实落实温州市“小文学家”培养计划,鼓励引导我市初中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市教研院举办了2015年温州市初中生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经评选,共评出一等奖24名、二等奖52名、三等奖68名,现将结果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附件:2015年温州市初中生读后感评比获奖名单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5年12月29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5年12月29日印发

附件

2015年温州市初中生读后感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24名)

姓名

题目

学校

指导师

卢璇璇

谎——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温州市绣山中学

师延峰

林盟皓

走不出的非洲——读《走出非洲》

余晓琴

李沐阳

孤独与归宿—读《骆驼祥子》有感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徐邠泸

李章颂

我,渡边,以及幻觉与真实——读《挪威的森林》

蔡驰

风筝落了——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张寰宇

程彦超

走过那片森林——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温州市实验中学

朱彬如

戴安彤

就这样,站成永恒

永嘉县实验中学

毛淑华

董灵蕴

采诗三百,云胡不喜——读《诗经》

温州新星学校

杨克谋

李树

蜕变

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

潘欣荣

呼唤

戴小婵

金畅

温州市第八中学

叶颖

陈志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读王开岭《古典之殇》有感

苍南县潜龙学校

陈德清王婷婷

叶沐阳

“死亡”,教我成长

黄子禾

“零碎思想”的光亮

王伟

陈嘉习

黑白知道——读《边城》有感

金锋

应缇缇

渴望与奢望——读《呼啸山庄》有感

温州市第二中学

何克慧

张陈歆媛

像胡杨一样生活

温州外国语学校

池丽薇

林婷婷

按住内心的雪——读史铁生《记忆与印象》有感

陈德清

方璇

浅析陆焉识

姚雅琪

且行且珍惜——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泰顺县罗阳二中

胡素欣

杨思维

即使是尘埃,也要在土里活着——读《活着》有感

陈德清戴雯

孙佳怡

土地上的生命——读阮义忠《人与土地》有感

龙湾区实验中学

江伊嫚

黄智杰

向世俗的风车发起挑战——重读《堂吉诃德》有感

瓯海区三垟中学

陈海燕

二等奖(52名)

陈星彤

行于世间——读《俗世奇人》有感

苍南县嘉禾中学

张亦尧

陈希涵

龙湾区外国语学校

李霞

孙彬煌

一个人的朝圣——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李登倩

争——另眼读红楼

温州市第二十中学

杨建晓

张彬彬

生死一梦,花开花落——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

吴素洁

潘沁

缺与满——读《失落的一角》有感

郑晴丹

二毛的雨季

洞头区海霞中学

褚淑贞

周芷伊

不再留恋被窝的温暖

永嘉县瓯北三中

杨小和

董以可

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读《简爱》有感

张维伦

叶子扬

与鲁智深书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周好

黄靖然

在路上——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李忠震

石上桃花——读安如意《世上桃花》有感

郑恒婧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刘日良

叶茜茜

原来你还在这里——读《目送》有感

平阳县萧江镇第一中学

朱银平

陈书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传》有感

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朱哲新

姜轶楠

拼,不妄初心

温州市第三中学

周敏慧

徐可

当苦涩的科学尝起来是甜的

潘晓珑

樊可欣

孤独百年——读《百年孤独》有感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陈宝荣

王琳棋

黛玉观照下的红玉——解析《京华烟云》之红玉

何书宛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陈园园

付书语

心若明,世界就亮了----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黄月娥

方文文

来自孤独世界的你——读《青铜葵花》有感

乐清市乐教附中

周玉凤

陈琦琦

逼仄

林俊翔

临界——读《堂·吉诃德》有感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秦益辉

刘千瑜

桂花味的童年只能印在梦里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

刘金伟

李亦心

品董薛二吏,窥大宋兴衰——读《水浒传》有感

胡媛媛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王敏

黄筱晨

黛瓦青墙,烟水人家——读《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散思

瞿子怡

慢行在恒久的时光——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温州育英学校

张群艳

徐嘉启

寂寞的挽歌

熊嘉欣

人生,人生!——读路遥《人生》有感

瓯海区泽雅中学

贾洁茹

叶成

生命的秘密

陈丽同

喂养灵魂——读《偷书贼》有感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程瑜林怡

屠一诺

静看此花——读龙应台《人生三书》有感

陈思妍

童年﹒软瘾﹒水仙花——读《缘缘堂随笔》有感

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严晓聪

周瞳

奏响命运的最强音——读《简爱》有感

瓯海区茶山中学

翁进迁

戴欧文

“简单”的力量——读《老人与海》

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陈煜

单惟童

疑是心头血染做枝上花——读《荆棘鸟》有感

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

林海滨

周洁

鹿城区实验中学

林锡麒

邱书杨

一人行一人心——读《风吹白杨的安妮》有感

陈琦烨

黑暗尽头,晨曦微露——读《岛》有感

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

朱海霞

林乐暄

因“目送”而联想——读《目送》有感

胡睿窈

与子重遇——读《柑橘与柠檬啊》有感

温州第十七中学

周明明

郑羽意

意外的坠落

洞头区实验中学

陈艳菲

林其欣

哲学的慰藉——读《人类的智慧》有感

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

朱海萍

袁程宇

苍穹之下,烛照人生——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

曾海战

庄楠

从清晨一路走到黄昏——读《朝花夕拾》有感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

张全勇

刘晨

人生奏鸣曲

文成县二源学校

赵沛龙

周帆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包一涵

你们,教会我成长

朱婉瑶

为你追寻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严筱羽

活着是朵长满荆棘的花

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

贾瑞玉

三等奖(68名)

叶孙瑶

对自由的追求——读《海鸥乔纳森》

何培玮

送给命运风暴——读《风之王》有感

王以诺

晴时未雨,惜时年华——读三毛《雨季不再来》有感

任世茂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飘》有感

平阳县鳌江镇第五中学

钱艳君

陈昭羽

此情可待天真无邪

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

金晓月

钱奕希

漫步红尘烟火,宋词缱绻旖旎

戴圣冠

潘诚晋

谁欠谁的幸福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周蔚然

胡迦密

待得葵花开,辉下青铜映——读《青铜葵花》有感

郑莞尔

衣带渐宽终不悔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陈佩娴

杨舒娴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向死而生》有感

苍南县水头学校

朱筠筠

钟蓝汐

自修死亡学分——读《向死而生》有感

林恒富

吴昌增

带上色彩上路——读《简爱》有感

苍南县龙港实验中学

叶晓莉

杨守森

让灵魂不再放逐——《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平阳新纪元学校

刘志勇

娄佳慧

秋风起时——读《我与地坛》有感

龙湾区灵昆中学

邱礼乙

林思思

淡得人生——读季羡林《一花一世界》有感

杨宏宇

何育娴

落雪未央守候无望——读《幻城》有感

温州市第七中学

姜蔚

李欣

观世间,皆云淡风轻

胡小媛

林新楠

追忆逝水年华

曾海华

林佳妮

从<我们仨>中读懂“我们仨”

管雪琴

陈心诺

一朵盛开在大观园的海棠——《红楼梦》人物评析之史湘云

乐清市外国语学校

张志华

陈凯烨

剖开灵魂的层面——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乐清市朝阳学校

陈丙平

张聪聪

真诚相爱温柔以待

永嘉县瓯北镇第一中学

胡晓静

陈笛瑶

寻找地坛

叶樟榕

握不住的掌心时光

叶滋灵

贺紫靖

捧一盏明月

陈瓷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黄海杨

赤子的孤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张立韬

守望心的喜悦与安详——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平阳县昆阳镇第三中学

宋卫洁

林奕

命——读《告白》后感

左手画笔右手回忆

吴一荞

向阳

刘佳丽

高赛雅

转身——读《朝花夕拾》有感

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曹春月

谢嘉妮

用“厚黑”装扮人生

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

汤乐娟

金纯纯

重归地坛

程日东

颜敏

裁剪者——读《澜本嫁衣》有感

苍南县文汇中学

包细簪

朱汶茜

融在泡沫里的文化——读《文化苦旅》有感

乐清市育英学校

郑玉兵

徐可贻

等待灵魂前来追赶——读《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有感

THE END
1.《缘缘堂随笔》初中生读后感15篇(全文)《缘缘堂随笔》初中生读后感 第3篇 是的,40分的作文教学的确是不容小视的,问题的症结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教学、训练、批改,结果却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学生在教师的逼迫下每个星期写作文,写得头昏眼花,教师每个星期抱着作文本批改批得眼冒金星,作文本发回去后学生却不看评语或往抽屉一塞。这样反复重演,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oywcwpk.html
2.《缘缘堂随笔》读后感(缘缘堂随笔)书评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一本小书。整本书的文字是淡的,情感也是淡的。甚至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丰子恺也是用平静的口吻去讲述。没有悲凉,没有刻意,平平淡淡地说给与大家听。这是他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样子。而我则静静地听他娓娓道来,感同身受般体会他怎样爱着他的家人,爱着他的朋友,爱着他战争中毁坏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365677/
3.《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了丰子恺先生写的《缘缘堂随笔》,感受颇深。 作者用了幽默、轻松与自然的语言,具体描写了在缘缘堂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使读者体验了一段心灵的轻松旅程。书中记录了许多作者对各种事物不同角度的评价,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和思想,让我对一些普通的事物和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http://sjb1.ywcity.cn/content/202406/28/content_467554.html
4.《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书笔记《缘缘堂随笔》读后感2020-07-05 分类:缘缘堂随笔 阅读(3290) 评论(0) 《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他的文章恬静淡雅,富有诗意,取材自本人的艺术感悟和生活见闻,从多个侧面反映人生和社会现象,令人倍感亲切。其中,记录抗战历史的文字悲愤沉郁,在激励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唤起着健全的人性光芒https://deepinbook.com/cause-and-effect-essay/cause-and-effect-essay.html
5.《缘缘堂随笔》读后感我读过《缘缘堂随笔后》久久不能忘怀的就是他对孩子的爱。心里难以平静,为自己对孩子成长记录的缺失而后悔,因为我曾经也落笔过,但终究还是半途而废。所以就想能做他的孩子是何等的幸福。 那篇《送阿宝出黄金时代》反复品读,“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在这五千多天里,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https://www.meipian.cn/1y6cgyiu
6.《缘缘堂随笔》读后感500字《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后感《缘缘堂随笔》读后感第1篇: 我读完了《缘缘堂随笔》,深受启迪。这本书描绘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社会生态,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性。 在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爱情和责任的世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却又相互依存。我https://www.dushuqun.cn/article/q_16724.html
7.缘缘堂随笔(精装版)简介读后感,经典语录书评京东为您提供缘缘堂随笔(精装版)简介,缘缘堂随笔(精装版)读后感,缘缘堂随笔(精装版)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选购缘缘堂随笔(精装版)提供全方位的参考。https://m.jd.com/nrjs/a08fb8ee0b4f247a.html
8.《死过一次才学会爱》读后感:放下即是得到,转变也需要勇气《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是艾妮塔·穆劄尼。主要讲她经历到怎样的死後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给人们的生命讯息。 读这本书之前,我最关心两点: 第一,为什么人会得癌症? 第二,怎么才能自愈或者说开发出潜在的能量?读完之后,这两点的答案仍然模模糊糊,但也并非一无所获。 http://www.shufeijie.net/730.html
9.儿时Word模板儿时Word模板下载丰子恺忆儿时《缘缘堂随笔》读后感想- 0 0 幼儿时期如何开展美育 0 0 小时候总是玩着玩着就忘了饭点,你还记得儿时的玩伴吗? 0 0 关于儿时月亮的散文诗歌-儿童诗歌月亮 0 0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通用11篇)- 0 0 儿时玩伴相聚文案短句 0 0 儿时的玩伴相聚美好短句 0 0 2023年最新的https://www.tukuppt.com/wordmuban/ershi5361.html
10.《儒林外史》读后感(精选20篇)杨绛说“人生实苦”,所以既为俗世凡人,且爱这俗世凡尘。要知道这世间,正如《缘缘堂随笔》中所说的那样:“有明之处必有暗,明多之时暗亦多,戏浓之时愁亦重。” 所以,既有王冕杜少卿,也有范进严监生。 《儒林外史》读后感篇13 《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http://www.jiaoyubaba.com/duhougan/8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