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勇担新使命书写教育改革新答卷
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母校的常州觅渡桥小学,已有百年历史。近5年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切实践行“三个面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为构建新时期优质基础教育探索了新途径,提供了新范式。
办学新理念,与时俱进
广为教化,觅真远渡,冠冕群英,是时代赋予觅渡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觅渡教育与时俱进的身体力行。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841年的“冠英义学”,这里曾经走出了瞿秋白、顾冠群等杰出校友,全国时代楷模、现代农业专家赵亚夫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
十八大以来,学校以百年校训“勤谨”为觅渡学子品育之基,赋予新时期办学新理念内涵:“寻真致远,勤行谨识,和而不同,冠冕群英”,为儿童成长为优秀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突出小学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担当,坚定百年觅渡文化自信,以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为精神动力,面向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改革课程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以培育觅渡儿童能够胜任中国未来“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所需要的基础核心素养和基础关键能力。
教改新实践,创先争优
2010年,常州市钟楼区委、区政府决策,以觅渡桥小学为优质核心校,与广化小学、冠英实验小学联合组建觅渡教育集团。2015年,钟楼区启动了位于开发区的新冠英小学建设,更进一步放大了觅渡教育资源的普惠性,觅小“一集团三校区”集团化办学格局构建而成。随着钟楼区邹区镇卜弋小学的加盟,觅渡教育集团成员校为4所,实现了办学格局、办学视野的新突破。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觅渡桥小学以总课题《为了觅渡儿童的课程策划及其教学变革》《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儿童品格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为统领,进一步明晰觅渡教育新课程观,即课程是学生发展的平台、成长的空间,是发展学生的可能性基本载体,更新课程理念,发展师生课程教学健康新生态。
觅渡教育不断建设推动学生发展的课程项目,推动课程教育教学与时俱进。2012年启动的江苏省数字化学习项目,改变了学校管理与教学方式,建立了网络课堂学习新时空,完成了觅渡儿童线上自主学习的建构,并承办了江苏省中小学英语数字化学习现场会,被表彰为苏南唯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也因此成为常州市前瞻性教改项目。
作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学校自主研发创生的“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2016年荣膺省榜。该课程尝试戏剧方式与体验教育的整合,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戏中有教,戏中有人,戏中有魂,鲜活灵动,2012年赴港台交流。2015年11月学校承办首届“全国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高峰论坛”,推动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的实践。
作为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学校于2012年启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张“世界在身边,世界在眼中,世界在脚下”,主题建构童眼世界,培养学生“世界人”的意识和视野,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的友好学校多次交流,启动了师生国际研学旅行,先后多次获得市、区奖励表彰。
觅渡新征程,寻真致远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觅渡人将奋发作为,砥砺前行。做到“三个不动摇”:坚持“三个面向”不动摇,坚持觅渡教育不动摇,坚持素质教育不动摇;体现“四个性”:课程研发前瞻性,教育教学优质性,觅渡学子普惠性,集团办学示范性。坚持“五个高标准”:校长办学思想智慧高标准;教职员工责任态度高标准;教育教学水平高标准;学校办学效能高标准;觅渡教育普惠高标准。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立志把觅渡桥小学教育集团建设成为新时代江苏一流、全国有位,走向世界的现代型示范小学。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