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③征⑦徵)zhēng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收集:征税。征粮。招请,寻求: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证明,证验: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征。征候。
[①][zhēng]
[《廣韻》諸盈切,平清,章。]
“徰1”的今字。“政2”的被通假字。
(1)正行。
(2)远行,远去。
(3)征讨;征伐。
(4)指征夫。
(5)指征收赋税。
(6)用以指征收的赋税。
(7)夺取。参见“征利”。
(8)见“征彸”、“征忡”、“征營”。
(9)见“征鐘”。
(10)围棋术语。
(11)姓。古代传说有仙人征伯侨。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参见“征僑”。
(12)“徵1”的简化字。
【寅集下】【彳字部】征;康熙笔画:8;页码:页365第37〔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又【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又【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征”本义指出征、证明、寻求、召集的意思,用做人名寓指勇敢、智勇双全、顶天立地之义。
“征”有着征途、勇敢、寻思、沉思的意思,以“征”入名引申为勇往直前、大智大勇、意气奋发之义。
1、征字五行属性为火,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征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
2、征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eng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征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征字,晚辈忌讳用征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