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东山侗族乡:移风易俗除陋习文明新风润人心邵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4日讯(通讯员龙宪智龙斌)12月2日,绥宁县东山侗族乡双门村83岁的杨丙花老人去逝了,该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全程参与,为哀家节省了不少开支,丧事也办得十分体面。

走在该乡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移风易俗除陋习恰如一股春风、一股暖流,润物细无声地融进村民柴米油盐的生活,吹奏出一曲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之歌。

赋能乡村,筑牢思想基础

(12月1日,杨昌培夫妻正在修剪花草,龙宪智摄影)

东山侗族乡为培养群众良好的文明习惯,努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培育道德沃土、壮大道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时代新风。

该乡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龙秋萍是绥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兵,她组织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发展青年志愿者500余人,多次组织开展“小小箱子喂娃心”壹基金温暖包的筹集发放活动,为绥宁县高寒山区困难学子累计发放“温暖包”426个,常年结对持续帮扶困难学子39人。同时,向村民发放了“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倡议书数千份,倡导辖区群众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进来,使文明新风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该乡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东山村原总支书记杨昌培是邵阳市最美庭院,他家是一座精致的砖木结构建筑物,房前大树郁郁葱葱,绿色铺成的篱笆长长的,令人赏心悦目。他的房间干净整洁,家具摆放整齐,卧室摆放最多的是书籍。夫妻互敬互爱、孝敬父母、关心晚辈,为推动乡风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此,全乡组建了32人的卫生保洁队伍,每天工作在乡村的公共区域,为洁净乡村作贡献。

该乡积极倡导喜事新办、婚事从简,杜绝高额彩礼,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原则,大力营造节俭文明、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

该乡瓮溪村集体筹资创办了公共食堂,置办了桌椅板凳、碗盏茶具等日常用品。村里哪家操办红白喜事都到村公共食堂报名,公共食堂提供既宽敞又方便的服务。今年以来,村里办了5堂白喜事、4堂红喜事,为东家节约了大量的金钱,又改变了以前大操大办的陋习。

典型示范,引领行为规范

黄民刚是一位年近70岁的退伍军人,住在东山街上,平时与左邻右舍打打小牌,总是输多嬴少,后来干脆不打了。

(11月17日,穿白色民族服装的黄民刚带领团队在红色十月节演奏,龙宪智摄影)

近五年多来,他在家摆弄各种乐器,弦乐器二胡、小提琴、吉他等,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小号等,打击乐器鼓、钹、木琴等,键盘乐器电子琴和风琴等。各种乐器件件皆能,样样都通。他爱人说:“他有个怪脾气,不迷麻将迷乐器,他在开乐器行,但只卖不买。”为了扩大爱好领地,他要求不打牌者用。于是,他为首成立了16人组成的老年器乐演奏协会。他平时走村串寨,为村民送去了音乐快餐。重大节庆活动,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热情参入。今年以来,他带队参加了“六所大学学生与当地村民举办的文艺联欢会”、“红提品鉴暨非遗文化旅游推介会”、“红色十月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全乡12个村都有3到5支广场舞队,晚上各大寨子、大院落的宽敞空地、操坪、小舞台,在明亮路灯的照耀下,十个八个在一起跳广场舞,让人们远离了牌桌,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

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都要举办道德讲评会,评选出绥宁好人杨海云,尊老爱幼模范杨向荣,热心公益事业模范周丙梅,卫生清洁模范马友庭,助人为乐模范龙丙翠、刘陶祥、杨昌吉,孝顺儿媳曾小明、段显妹、唐兰花等。

统筹兼顾,形成共建局面

作为邵阳市唯一的侗族建置乡,依托本民族文化的有利契机,大力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成集党群服务、文化惠民、文明实践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聚焦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一根本目标,16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走进乡村大舞台,开展“戏曲进乡村、欢乐送基层”“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在服务中心、服务重点上看得准、贴得紧、干得实,真正把文明实践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东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四月八姑娘节”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巫傩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吃黑米饭、出嫁姑娘回娘家等习俗。积极挖掘逗春牛、闹年锣、哭嫁、唱山歌、吹唢呐、拦门酒、长凳宴、铜钱舞、划彩船等非物质文化,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凝聚力同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长盛不衰。

(9月25日,武岗市演员在东山红提品鉴暨首届非遗文化旅游推介会表演,龙宪智摄影)

近年来,该乡先后举办了“四月八姑娘节”、“东山红提节”、“十月兄弟节”、“红色十月文化节”和“侗族抬故事”等非遗文化活动。今年9月25日,在百孝园民族文化广场举办了红提品鉴暨非遗文化旅游推介会。活动当天,让游客品尝了香甜爽口的精品红提,两市6县的演员表演了精彩的非遗文化节目,全乡群众争相观看,活动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放眼如今的东山,阡陌之间,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移风易俗似春霖甘露,悄然拂进东山人的心田。凝聚道德力量,闪耀文明之光,共建和谐家园。

THE END
1.石城:文化“搭台”借戏普法新闻中心针对不同年龄的群众,一对一“个性化”普法,重点普及保健品诈骗、“熟人”诈骗等反诈知识。同时,还向现场群众发放民法典知识手册、法律援助指南等,引导群众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宣传教育100余人,解答群众问题10余次。”木兰乡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https://www.newskj.com/news/system/2024/12/04/030720371.shtml
2.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润人心婚庆风点《荀子·乐论》中提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移:改变;易:变换。就是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成为推动 https://cul.sohu.com/a/833249936_121123762
3.搭台子引路子结对子压担子扶梯子市审计局青年人才培养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创新青年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台子、引路子、结对子、压担子、扶梯子”系列举措,助力青年审计干部成长,打造审计事业生力军。 “搭台子”,创造良好成长环境。把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审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造条件让年轻干部早日成才。积极争取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招考年轻干部,补充新鲜https://www.luan.gov.cn/zwzx/dtxx/1310001.html
4.德州市检察机关厚植沃土培强人才成长动能引路子搭台子增长真才干 2023年11月24日,市检察院举办的第11期“处长上讲台”准时开讲。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杜骞以“检察公益诉讼精准规范调查取证实务相关问题解析”为题,向年轻干警传授办案经验。 “这样的学习接地气,解决了很多困扰工作的实践问题。”宁津县检察院新入职干警张轶群课后说。 https://m.dezhoudaily.com/p/1648231.html
5.关注今年来,安城镇以党建引领为中心,围绕主责主业,“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扎实推进党建与青年工作深度融合,动员引领青年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强化能力锻炼,给青年干部“压担子”。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磨炼。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刀在石上磨,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707508385940008/
6.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总结(精选8篇)三、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加快骨干教师成长 学校明确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带动一个学科组;在本校以上做一场专题讲座;参加一项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为了使骨干教师都能完成上述“五个一”任务,学校积极总结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经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ppato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