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让人心痛的数据背后,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误区?父母如何才能正确搭起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家长又该如何与学校形成合力,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本期周刊,记者试图从真实案例中追寻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沉浸婚姻失败中,心灵陪伴缺位

由于新家离校远,加上母亲照顾小宝宝的种种不便,小欣平日独自居住在学校旁的出租屋里,早晚搭食基本都在学校解决,母亲每逢周末才回来看望大女儿。原本活泼好动的小欣变得郁郁寡欢,总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偶尔还会暗自落泪。

不过这些变化,母亲都没有看在眼里,反而对她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总是埋怨其考试排名处在年级中下游。心灰意冷的小欣不止一次给父母留下遗书,更拿起小刀意欲自杀,所幸及时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并制止。

另一方面,了解到小欣有绘画天赋后,老师和同学们一同鼓励她进入绘画社团,课余与小伙伴一同动手搞设计,并参加各级竞赛;她更收获了母亲带她外出旅行的奖励。有了精神依托和父母支持的小欣,学习的热情也变得高涨,中考超水平发挥,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分析:离异家庭孩子亟须家长的心理疏导

广铁一中心理教师吴小琴在工作中发现,近年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大多是特殊家庭的孩子,而且呈现低龄化的倾向。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在自责倾向上与完整家庭子女有着显著差异。在这方面表现得较为严重的学生中,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占了其中的23.8%。

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莫业聪分析,离异单亲家庭中容易出现亲子关系的异常:首先,家庭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使儿童心理上产生“被遗弃感”,很多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并对孩子隐瞒情况甚至谎称对方的情况,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

“不过也并非离异家庭的孩子都会存在心理问题,关键在于拥有抚养权的一方是否能调节好自身情绪,对孩子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莫业聪强调,夫妻离异后,家长急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家庭的变故,学着理解和尊重父母的决定。“处理得当的家庭,孩子会更懂事成熟。”

误区二过度宠溺,管教方向左右摇摆

父亲发现,只要孩子打游戏,就会马上安静下来并且心情大好,于是便习惯性地惯着他。小丁从游戏中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小丁进入小学第一天,因为排队问题被老师说了一句,就公然打老师,甚至还攻击校长。学校马上把家长请到学校,告诉对方孩子在情绪控制和行为上与其他孩子存在差异性,宠溺孩子的父亲一开始并不信服。多番耐心沟通后,家长渐渐认为学校并非在教育上推卸责任,决定配合学校,通过学校、医院、家庭三方合力共同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后来,医院一方面通过药物镇定治疗,另一方面学校尽量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班主任暗中安排身边的大同学重点监控。通过四年的适应,小丁的游戏瘾也渐渐消退,性情逐步变得温和,基本不会随意使用暴力。

分析:家长群体性焦虑切忌转嫁给孩子

“以上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类似的情况十分普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超过20年的高级教师涂慧云表示,当下大部分的家长会将自身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转化为对孩子的期待,表现出一种不理性的宠溺。

“这种宠溺往往表现出一种思想矛盾,家长一方面生怕孩子受伤害,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当孩子达不到自己预期时,失望感会倍增,累积的情绪会瞬间爆发,容易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身心伤害。”涂慧云分析。

她还提醒家长们,在同一家庭中,如果父母双方对培养下一代所持的态度不同,也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失去方向性,增加随机性。“除了在育儿方向上保持一致,监护人也应该充分信任学校,多与班主任沟通,只有家校双方在教育孩子上形成共识,才能往正确的方向一同出力。”

■链接

管教孩子八条实用建议

近日在中山举行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中,韩国教育部原部长文龙鳞、日本明治大学教育学博士诸富祥彦、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湛等多位国内外专家为家长们列出了多条家庭教育的实用建议,记者重点归纳为八条:

一、不管孩子的想法如何都要用真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且要鼓励他们说完,不要打断,多用商量的语气平等沟通。

二、教育孩子时不要容易动怒,如果情绪激动,请离开孩子所在的地方几分钟,平稳情绪再回到孩子的身边。

三、适当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多予以鼓励;对于孩子的成功,不要吝啬赞美之词,但同时要指出其可以继续努力的地方。

四、鼓励孩子“试错”,给孩子创造更多磨炼意志的机会。

六、不要把孩子关在屋里,尽量把他推向社会、带到外面,如到公园走走,参加夏令营等,让他多感受社会上的种种生活。

七、不要因为礼仪而教孩子说谎,谎言哪怕是善意的对价值观未形成的孩子而言都是“毒药”,要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坦荡的品质。

八、培养孩子对诱惑的一种抵抗力,一方面保护自身安全,另一方面培养正直、坚毅的个性。(记者毕嘉琪统筹:陶达嫔何山)

THE END
1.离婚后失去孩子什么感觉及其对妈妈们的生活作用婚姻家庭离婚后失去孩子,是妈妈们常常面临的酸。这对任何一个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遗憾。离婚意味着无法与孩子的日常相伴,无法亲眼看着他们成长,无法亲手照料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心痛,妈妈们会感受到不尽的悲伤和失落。 1. 失去孩子的心痛 https://m.makepolo.com/productfa/hunyin/433195.html
2.孩子家庭教育15篇孩子家庭教育15篇 孩子家庭教育1 如今的父母认为,生养一个孩子,让他好好学习都是为他好,能够找一份好的工作。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小孩没有期待,不管他怎样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6370744.html
3.丢失了孩子,心情失落的家庭,无助奔跑的大街上综合法律引语:丢失了孩子,心情失落的家庭,无助奔跑的大街上。 家庭是每个人最暖的港湾,而失去孩子则是家庭最痛苦的打击。当孩子不丢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陷入绝望和无助之中。他们会奋力寻找孩子的踪迹,而每一步都似乎越来越困难和无望。丢失了孩子的心情,丢失了孩子的家庭,在大街上无助地奔跑,这些场景让人心碎,引起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71258.html
4.家庭教育个案分析:过度满足让孩子丧失上进欲望CCTV.com家庭教育个案分析:过度满足让孩子丧失上进欲望 “我们宁可一睁眼担心公司的生意不好,也不愿像现在一样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发愁孩子的学习。做生意可能有赔有赚,但孩子一旦对学习没了兴趣,对我们来说可就是赔一生了。”梁女士最近像个祥林嫂似的,类似的话一遍遍向别人说起。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217/102322.shtml
5.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很多可怜的妻子像刘女性一样,抱有对丈夫改邪归正的幻想。也出于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心,并没有离开那个对自己家暴的男人,相信了他们的认错。不成想,下一次拳头打过来,只会越来越密集。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6.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 https://www.qdedu.net/sjz/5423/22898/70027/index.shtml
7.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还是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过来人告诉你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还是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过来人告诉你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为生活苦苦挣扎。生儿育女是每个人必经的道路,有些人觉得生一个孩子就压力小,有些人就喜欢孩子多,觉得最少得生两个。 我们看看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看完看看你是哪种状态,你喜欢一个孩子https://k.sina.cn/article_7453420636_1bc422c5c00100t1z9.html
8.离异家庭怎么教育孩子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要注意单亲教育中孩子性格的发展状态。 因为对于从小离开父亲的小孩子,他在成长中会与妈妈相依为命,这样就不太容易完成孩子的依恋分离。妈妈在失去爸爸之后可能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内心有对孩子的歉疚),无意识地阻碍孩子与外界产生联系。结果孩子可能会更加黏着妈妈,安全感不足会影响孩子https://jzxx.yxjyy.net/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52876
9.米芽米咕人:环保主义的动画下包裹着人性亲情和爱(米芽米咕人本文我会从环境保护的大主旨下,孩子的善良和勇敢,家庭教育,手绘动画四个方面来阐述对《米芽米咕人》的认识。一、我们和大自然不是对立而是相依相存关系: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我们想人定胜天时,大自然也在反噬着我们。当我们妄图改造大自然,收获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92732/
10.离异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不论父母什么性质的离婚都是一场灾难,因为孩子所依赖的家庭解体了。所以当孩子处于离异家庭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可能是失去安全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并会出现以下的状态。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1、焦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http://www.zgkyw.com/zt/itwwfndd/
11.夜读丨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养出失控的孩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的缺席,会让孩子失去一些社会秩序、处世规范、行为准则等人生观教育的机会。 02 妈妈的焦虑,让孩子难以拥有幸福的能力。 当然,父亲缺席的最直接后果,是收获一枚焦虑暴躁的妈妈,紧接着可能就是家庭的解体。 http://m.shangli.yun.jxntv.cn/shouye/p/105720.html
12.从“家庭三角关系”谈家庭的裂变与和谐心理教育当张力存在于两个家庭成员之间时,其中一个——通常可能是感受到更为不舒服的一个——可能倾向于采用“三角”的行为方式:向一个第三者直接或者间接地倾诉事件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提出来、告诉他们自己的故事)。例如:在婚姻三角的例子中,一个对妻子不满的丈夫可能开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或者是一个痛苦的http://xsgz.hnwu.edu.cn/2017_06/16_16/content-40393.html
13.听李子勋解读原生家庭去年10月去世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在《父母必读》杂志上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家庭治疗。他为读者讲解家庭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用专业知识和大爱之心安抚焦虑,是带领读者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家庭,帮读者学会剖析自我、理解孩子、重塑家庭关系。 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5/t20190509_232245.html
14.但愿天下无拐!丢失孩子的数十年间,这三组家庭是咋过的“之前从没想过会有偷孩子这种事,等孩子丢了,看电视才知道南方有太多丢孩子的家庭,从那之后就再也不敢走夜路了。”张春霞说,这些年来,由于自己身体不好,都是老公侯占忠边打工边找孩子,才勉强支撑起这个家。 为找孩子,侯占忠一年要到好几个城市工作,深圳、广东、辽宁、北京、天津、贵州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https://m.ql1d.com/share/module/general.html?id=11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