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和儿童心理素质母婴育儿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关系和家庭语言、行为和感情的总和。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感受、知觉、记忆、思维、意志、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先天性和后天形成的内部因素的总和。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只是成员结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事实上,家居环境应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实物的装饰,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的人和人的语言是否文明礼貌,民主是平等的,商量理解的人际环境是尊重老人的爱,各自尽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态度和感情交流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孩子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地方。家居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居环境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塑造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而,建立良好的家居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的,多侧面,主要是: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是对孩子个性化品格的塑造尤为有意义。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和谐,虽然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原则上的问题是团结一致的,在总体优势的合作、理解和氛围下,孩子不仅学会了对人的互助、相爱、和作、理解,还学会了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和谐发展,从中获得安全感在另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就像陌生人一样,争吵不断,处理自私,互相折磨,家庭就像精神监狱一样,家庭的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畸形,他们对事情漠不关心,偏执,不合作,把家庭的精神折磨转移到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惹麻烦,很难受教育。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孩子个性缺陷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的原因,父母的教育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遵循封建旧规则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强调一代人,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所以不服从就会受到惩罚。在这这样的父母有严格的教养态度,所以不服从就会受到惩罚。在这样的父母严格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己缺乏自主权,看到父母的脸色成为人,有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另一方面暴力、横暴、欺骗、反抗心理强,在报复中寻找心理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过于娇惯,需要,家长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能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包代替,使孩子养成很大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随意、容易发脾气、夸张的性格。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时的态度对待教育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可以忍耐、平等、随和理解、相互爱护、关心,父母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诱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可以适当地批判,提高孩子的认识,纠正缺点。这样,孩子对别人诚实友好、自尊、自立、慷慨、热情、接受批评,受到压力,关心别人,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影响不同。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支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是接待人物的指导者,是孩子成长的负责人,有责任构筑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给家庭带来民主、和谐、平等的和谐氛围,培养孩子的责任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THE END
1.离婚后失去孩子什么感觉及其对妈妈们的生活作用婚姻家庭离婚后失去孩子,是妈妈们常常面临的酸。这对任何一个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遗憾。离婚意味着无法与孩子的日常相伴,无法亲眼看着他们成长,无法亲手照料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心痛,妈妈们会感受到不尽的悲伤和失落。 1. 失去孩子的心痛 https://m.makepolo.com/productfa/hunyin/433195.html
2.孩子家庭教育15篇孩子家庭教育15篇 孩子家庭教育1 如今的父母认为,生养一个孩子,让他好好学习都是为他好,能够找一份好的工作。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小孩没有期待,不管他怎样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6370744.html
3.丢失了孩子,心情失落的家庭,无助奔跑的大街上综合法律引语:丢失了孩子,心情失落的家庭,无助奔跑的大街上。 家庭是每个人最暖的港湾,而失去孩子则是家庭最痛苦的打击。当孩子不丢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陷入绝望和无助之中。他们会奋力寻找孩子的踪迹,而每一步都似乎越来越困难和无望。丢失了孩子的心情,丢失了孩子的家庭,在大街上无助地奔跑,这些场景让人心碎,引起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71258.html
4.家庭教育个案分析:过度满足让孩子丧失上进欲望CCTV.com家庭教育个案分析:过度满足让孩子丧失上进欲望 “我们宁可一睁眼担心公司的生意不好,也不愿像现在一样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发愁孩子的学习。做生意可能有赔有赚,但孩子一旦对学习没了兴趣,对我们来说可就是赔一生了。”梁女士最近像个祥林嫂似的,类似的话一遍遍向别人说起。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217/102322.shtml
5.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很多可怜的妻子像刘女性一样,抱有对丈夫改邪归正的幻想。也出于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心,并没有离开那个对自己家暴的男人,相信了他们的认错。不成想,下一次拳头打过来,只会越来越密集。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6.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 https://www.qdedu.net/sjz/5423/22898/70027/index.shtml
7.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还是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过来人告诉你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还是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幸福?过来人告诉你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为生活苦苦挣扎。生儿育女是每个人必经的道路,有些人觉得生一个孩子就压力小,有些人就喜欢孩子多,觉得最少得生两个。 我们看看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看完看看你是哪种状态,你喜欢一个孩子https://k.sina.cn/article_7453420636_1bc422c5c00100t1z9.html
8.离异家庭怎么教育孩子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要注意单亲教育中孩子性格的发展状态。 因为对于从小离开父亲的小孩子,他在成长中会与妈妈相依为命,这样就不太容易完成孩子的依恋分离。妈妈在失去爸爸之后可能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内心有对孩子的歉疚),无意识地阻碍孩子与外界产生联系。结果孩子可能会更加黏着妈妈,安全感不足会影响孩子https://jzxx.yxjyy.net/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52876
9.米芽米咕人:环保主义的动画下包裹着人性亲情和爱(米芽米咕人本文我会从环境保护的大主旨下,孩子的善良和勇敢,家庭教育,手绘动画四个方面来阐述对《米芽米咕人》的认识。一、我们和大自然不是对立而是相依相存关系: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我们想人定胜天时,大自然也在反噬着我们。当我们妄图改造大自然,收获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92732/
10.离异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不论父母什么性质的离婚都是一场灾难,因为孩子所依赖的家庭解体了。所以当孩子处于离异家庭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可能是失去安全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并会出现以下的状态。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1、焦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http://www.zgkyw.com/zt/itwwfndd/
11.夜读丨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养出失控的孩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的缺席,会让孩子失去一些社会秩序、处世规范、行为准则等人生观教育的机会。 02 妈妈的焦虑,让孩子难以拥有幸福的能力。 当然,父亲缺席的最直接后果,是收获一枚焦虑暴躁的妈妈,紧接着可能就是家庭的解体。 http://m.shangli.yun.jxntv.cn/shouye/p/105720.html
12.从“家庭三角关系”谈家庭的裂变与和谐心理教育当张力存在于两个家庭成员之间时,其中一个——通常可能是感受到更为不舒服的一个——可能倾向于采用“三角”的行为方式:向一个第三者直接或者间接地倾诉事件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提出来、告诉他们自己的故事)。例如:在婚姻三角的例子中,一个对妻子不满的丈夫可能开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或者是一个痛苦的http://xsgz.hnwu.edu.cn/2017_06/16_16/content-40393.html
13.听李子勋解读原生家庭去年10月去世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在《父母必读》杂志上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家庭治疗。他为读者讲解家庭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用专业知识和大爱之心安抚焦虑,是带领读者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家庭,帮读者学会剖析自我、理解孩子、重塑家庭关系。 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5/t20190509_232245.html
14.但愿天下无拐!丢失孩子的数十年间,这三组家庭是咋过的“之前从没想过会有偷孩子这种事,等孩子丢了,看电视才知道南方有太多丢孩子的家庭,从那之后就再也不敢走夜路了。”张春霞说,这些年来,由于自己身体不好,都是老公侯占忠边打工边找孩子,才勉强支撑起这个家。 为找孩子,侯占忠一年要到好几个城市工作,深圳、广东、辽宁、北京、天津、贵州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https://m.ql1d.com/share/module/general.html?id=11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