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关注:“互联网+”时代高科技如何加上老年人东北网舆情频道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张尼)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网上预约挂号……互联网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就可享受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原本便利的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又逢一年重阳节,在渐渐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全社会都在体验着互联网便利之际,互联网如何“+”上年迈的老人,值得思考。

E时代,互联网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记者了解到,虽然,近年来网上自助缴费等业务已走进人们生活,但是像张百升这样的老人却还是因为无法学会操作,不能享受这些便利。

“现在挂号看病、订火车票都在网上,不会用电脑,这些都做不了,还是只能用笨办法来解决问题。”张百升承认,有时候越来越觉得自己“跟不上趟”了。

记者发现,不仅像张百升这样的高龄老人对一些网络操作不熟悉,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也受此困扰。

“前两年刚刚学会用ATM机,现在又有网银支付缴费了,我以前没学过电脑,这些功能都不会用。”53岁的李萍是北京西城区一名普通退休职工,她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在家后偶尔也会上网,但是像网购、网上预约挂号这样的操作自己都无法独立完成,还是要等女儿回家来帮忙,很不方便。

除了“触网”难,如今智能手机里花样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难以掌握,智能手机对他们来说并不“智能”。

互联网时代,被忽略的老人群体

记者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在接触互联网和科技产品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操作流程过于繁琐。

“像网络支付这样的程序对我来说就太复杂。不能一步操作到位,要输入很多密码账号等,我平时都不敢用,生怕一个不留神把钱打到别人账户上了。要是操作流程能简单一点就好了,我平时也能自己在网上买东西。”李萍表示。

面对复杂的操作,很多子女也不放心让父母独自完成网购等流程。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赵女士就表示,自己的父母都快70岁了,他们以前也想赶时髦尝试网购,但是赵女士并不放心。“担心他们对在线支付不熟悉,有可能上当受骗,所以劝他们不要用网银,现在网上支付都是我代替他们操作的。”

“现在考虑老年人使用体验的科技产品太少了,我曾经试过用智能手机,可光开机解锁就学了不下五遍。另外,我们这代人都不会用汉语拼音打字,手机的手写功能用起来也不方便,戴着老花镜瞅半天,所以干脆就放弃了打字。”张百升坦言,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了,但是因为不会用这些“高科技”,自己至今还随身带着一部诺基亚的“老爷机”。

据了解,近年来,虽然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推出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和硬件产品,如一些网络搜索引擎推出鼠标手写功能;北京市民政局与企业合作推出了“小帮手老年手机”,但是这类产品数量屈指可数。开发产品的企业大多不看好老年人市场,认为老年人产品的盈利模式不清晰。

“科技发展太快了,只考虑到一些年轻人的使用习惯,我们岁数大了接受不了这些新鲜事物,有时候觉得学也学不会,只好放弃了。”张百升无奈表示。

互联网社会如何与老人“互联”?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但数据同时指出,在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仅为2.4%,虽然较2011年的0.7%有较大增幅,但是整体比例仍然很低,大部分中国老年人还是纯粹的“脱网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老年人似乎已经被“忽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观现实,所以,技术的发展需要兼顾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技术来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只顾‘疯跑’,应该对技术发展提出‘适应性’要求。”

夏学銮认为,目前网络科技产品都将目光集中在年轻人群体上,而忽视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现代科技应当增加便利性,让产品更‘傻瓜’,服务中老年群体,而不是让这一群体逐渐被‘边缘化’。”

根据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值得人们思考。

“老年群体‘触网’有必要性,这一人群数量庞大,如果他们能够真正与互联网时代对接,不但会提高生活便利度,从消费角度看,还有望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需求、刺激消费。”夏学銮分析称。(完)

THE END
1.催生一群互联网上出圈的老年人——看银发网红的潮范儿生有这样一群人,已过花甲之年,却在互联网上“乘风破浪”——或通过真实记录,展示家庭趣事和日常生活小故事;或凭借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分享人生经验或专业学科知识;或表演幽默段子、歌舞才艺,为网民带来欢乐……这样的技能在年轻人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他们迈向新世界的勇敢一步。 http://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411/t20241120_s673d16bce4b08c2bd9c28370.shtml
2.互联网+老年人服务愿意 不愿意 看情况 *5. 家里的老人多不多? 1—2 2—4 3—6 *6. 是否会让老年人出行旅游? 会 不会 *7. 如果出行旅游,你认为哪个价格是你可以接受的 2500—3000 3000—4500 *8. 喜欢吃那些绿色有机食品? *9. 有没有什么服务是你所希望有的?问卷https://www.wjx.cn/jq/23912073.aspx
3.助推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感受“数字生活”丨智慧生活引领新让老年人跟上数字时代,需要社会帮助,也需要老年人积极融入,在“老友数申活”第二届上海老年人短视频大赛活动中,《智慧生活 引领新风尚》展现了竖新老年朋友积极融入数字时代,尽享精彩智慧生活的剪影。 让老年人拥抱智慧生活,不仅是对他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M0NTg0Nw==&mid=2653320249&idx=1&sn=1ac8a4ae48ce32f0fa30567727c56df0&chksm=81b141fc4bc64494f7f9a855adc35ceca0bc7515b9c614e99afa1d06125cdbef51fe05e2906b&scene=27
4.[朝闻天下]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网上挂号购物想说爱你不[朝闻天下]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用手机软件叫车 老年人难操作2015-10-21 10:21:23 [朝闻天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广西 蓝晓萍:我是深山里的小草2015-10-21 10:21:21 [朝闻天下]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帮助老年人上网 请多一点耐心2015-10-21 10:21:15 [朝闻天下]时政要闻2015https://tv.cctv.com/2015/10/21/VIDE1445393885111306.shtml
5.公安部优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解决智能时代老年人“数字【解说】措施中还包括要进一步推进优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方便老年人获取智能化服务。 【同期】公安部新闻发言人 贾俊强 包括进一步研究制定老年人使用的定制式、差别化线上服务,优化网上办理流程、简化自填数据项,增设大字体、大按钮页面展示,研究推出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sp/sp/shipin/cns/2021/01-08/news9381998.shtml
6.和订阅号恋爱,老年人为何迷恋“互联网弟弟”?南方+从“假靳东”到“秀才”再到“东弟”“瑞弟”,中老年人不理解直播、视频号、订阅号,玩不转社交媒体,错把虚假账号当真人、把推文当聊天记录,这是一方面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弟弟”总是以“弟弟”这样一个被需要的角色进入“姐姐”视野,满足老年人在生活中鲜少能体验到的价值感,一些甜言蜜语更是直接击中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6/c8373770.html
7.我校首获“互联网+”省赛优秀组织奖项目简介:浪花教育,旨在为中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的移动互联网课程服务,建立线上社群,让中老年人也体会到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感受到互联网的丰富多彩。项目开展以来,已经在15个社区开展服务,课程服务人数1875人;已建立6个线上社群,共537人;招募并遴选37名来自14个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建立了专属的教师库,定期对课程设https://www.gdufs.edu.cn/info/1106/55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