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的笔记里,城市文旅正打开新的一页清明节小长假的余温还未退去,赏花踏青、户外登山成为了这个假期的消费热点。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依旧极为活跃,而开封、天水等城市成了新的“网红”目的地,一批曾经的“冷门”城市也正被人们发现和了解。
文旅部披露的2024年3天清明节假期的旅游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复苏后的线下旅游业正迎来一场全面的爆发式增长。
这背后,离不开政策引领、文旅发力,还有互联网平台的赋能。4月10日,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小红书在泉州共同举办小红书社区文旅发展大会,与一百多个文旅主管部门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命题,探索文旅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这次大会更像是一次老朋友的会面。近年来,小红书一直与各地文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地文旅也将小红书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发现美、呈现美和阐释美,是一种能力,需要耐心细致的积累和酝酿。随着注重知性和审美效应的平台的崛起,一大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审美意识的博主,挖掘出了广阔天地里越来越多的宝藏山河。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举动,即便是公开信息,其实大部分人也无从了解,遑论进一步的提炼。这让她想起来,小时候爸爸带她到国家图书馆储藏室翻阅珍本书籍的经历,一排排普通书店和图书馆没有的图书,整排整排躺在书架上,让她大受震撼,不仅知识储备得到给养,也为她开启了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
“为了能多接触这些书籍,我甚至做了一个寒假的志愿者。”王逅逅回忆说。
“确实很美,老东西的那种美,真的很震撼。”她说,她从小就喜欢旅游,长城、故宫、敦煌这些特别著名的景点,早已去了个遍,没想到在不知名的旮旯里,还藏着那么多宝藏。从此,她踏上了寻找旅行宝藏之路,小时候积累下来的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也有了用武之地。“中国太大了,只要去寻找,就不断会有惊喜。”
这种感受,博主陆马克也深有体会。今年年初,他来到福建寿宁,探访百年前修建的贯木拱廊桥。廊桥横卧在河谷之上,古朴、动人,与当地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廊桥自然很值得看,但是它们非常分散,而且地处交通不便的乡下,探访过程充满艰辛。
陆马克的“浙江—闽北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坐落于浙江丽水的时思寺。这是一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的古刹,为了纪念出资人的儿子守祖墓,初名时思院。其中的寺庙大殿,学界认定建于元代。
▲浙江时思寺。(图源小红书用户@陆马克)
抵达的那一天,阴雨绵绵,所以,最后照片呈现出来的效果,恬静中带着肃穆。寺内静谧、优雅,刺桐和柏树共生千年,宛若一幅宋元山水画。
太美了,一路跋山涉水,太值了。“在中国有个旅行铁律,如果你想看保存完好的真正的古迹,大多需要钻到深山里去。”他说。
在广阔的山河岁月里,有着芸芸众生的世俗生活、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以及故乡里的童年。无论从弘扬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还是发展旅游的经济驱动,这些有着特殊技能的博主的挖掘探索,都极具价值。
美需要留白,生活方式需要回味。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审美的博主,希望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也希望非标旅行地被善待。相较于走马观花、一窝蜂似的围观,这些高素养的旅行探索和发现,往往能产生连绵不绝的长尾效应。就这样,宝藏博主的审美素养和知识储备,与小红书的推荐机制实现完美契合。
“别的地方,可不敢说是我们带火的,泉州这个地方,可以拍胸脯说,绝对有贡献。”破产兄弟是小红书颇受欢迎的旅游博主,他们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小红书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所以比较五花八门,再小众的内容,都能找到对其感兴趣的垂直受众,所以,他们觉得这里有强烈的社区氛围。在小众领域,小红书有着很强的容纳空间和包容度,这让一些虽然小众但极具价值的内容也能被看到。
此外,在更为小众的泸县,破产兄弟发现了龙脑桥、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博大精深的龙文化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在去之前,也是一无所知。去了之后,确实感觉非常棒。就觉得一个这么不起眼的小县城里面,还藏着这么多宝藏。”
实际上,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那些知名景点不需要变得更火,相对而言,保护更重要。而那些非标景点,则需要被挖掘、被看见,这样的需求又与小红书的推广机制不谋而合。
她说,小红书不仅会发现一些全新的景点,还会更新传统知名景点的玩法,给旅游资源带来新视角和新意义,揭开文旅信息传播的新周期。难能可贵的是,地方文体旅游局非常“听劝”,文体旅游部门在小红书上和用户沟通,获得反馈。
“地方文旅部门在小红书上找到了自己与游客沟通的新方式,更快速,也更直接。”该名负责人说。
“听劝”之外,各地文旅也在小红书上发现了新的灵感,并以此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过去一提到山西,不是煤就是醋,去山西旅游大多也是报团前往石窟。不过在小红书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了游览山西古建的有趣方式,像王逅逅一样的创作者更是主动传播起山西古建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他们通过集章了解古建背后的文化,用画笔还原东方美学,与寺庙里的“显眼包”文物合照,还要找当地的“守庙人”聊聊天……
与寺庙里的“显眼包”文物合照。(图源小红书用户@历历山河)
内容生态、友好互动、趋势洞察,这些能力让小红书帮助一个又一个城市打造了“城市新名片”。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小红书正式推出“城市新名片计划”,为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准备了一整套营销策略和实操打法,帮助城市长红。
目前,已经有山西、新疆、重庆、香港及泉州等地的十余家文旅主管部门与小红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小红书将在山西、福建、河南等地发起“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落地3条进阶探古线路和配套集章打卡活动,将去年山西古建的推广经验复制到更多的城市。
城市新名片,其来有自。在过去,当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时,人们对旅行的期望仅限于简单的游览和观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期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现在更加渴望深入城市的脉络之中,去发现那些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隐秘角落,去寻找那些正在悄然绽放的美好瞬间。
在小红书的世界里,我们所见证的不只是城市的轮廓,更是这座城市中流动的生命力。在这里,城市文旅展开其丰富多彩的面貌,不断自我更新,并将迈向持久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