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晚婚还是不婚,表面上看是个人私事,但其实不完全是个人事务,还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家庭角度看,适龄人口在合理的年龄结婚、生育有利于家庭和谐,而晚婚、不婚则影响家庭关系和结构。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与否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婚恋问题关联生育问题,即关乎人口大计。
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婚恋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印发并实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该规划具有指引等作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开设婚恋课,已经有点晚了,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婚恋问题。但反对者担心,过早开设婚恋课会不会造成学生早恋?上述专家建议,将婚恋教育纳入中高等教育体系,即中学、中职与高等教育体系中都要有婚恋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将婚恋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是必须的,但如何纳入教育体系、纳入哪些教育体系,婚恋课程如何设计,这都需要科学谋划、早做部署,以“拯救”倒退的婚恋现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