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教育或涉违规办学多地学生维权要求退费

(原标题:多地学生维权要求退费中和教育或涉违规办学)

退费难

“我是今年3月在中和教育报名的北京科技大学高起专远程教育,他们承诺缴纳7500元学费就可以在两年半后拿到北京科技大学的文凭,还声称他们有内部答案、考前辅导等方法肯定能够拿证。但是一个月后又突然通知说因为政策调整不能报名了,或者让我改报其他学校。因为这不符合我的预期,所以想要申请退费。”北京学生余先生说,但是,在申请退费过程中,中和教育先是承诺会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结果至今仍然没有消息,后又要求必须由学生自己承担600多元的手续费和刷卡费。“这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反而要我们来承担后果,更可气的是,他们还把双方间的合同收回去不给了。”

“我是2014年3月报名公共营养师,当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书本几乎不用怎么看,通过率就能达到98%。随后在交了2000多元学费后,结果连当年考试期都过了还没有通知我。经过沟通后,对方说政策有变,让我等3年后再考试。”学生曾先生说:“当我要求中和教育退费时,对方竟然说就是不退,爱上哪里告就去哪里告。后来我实在因为2000元和他们耗不起,所以也只能无奈作罢。”

或涉无资质办学

据中和教育官网及工商资料显示,中和教育创始于2005年,2013年5月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登记注册中和基石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教育”),法人为贾齐,注册资本2000万元。旗下品牌包括智联经纬教育、远大学校、理想国际教育、学慧网,截至今年6月已培训学生近80万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范围内有33家分校。

此外,记者从北京海淀和朝阳区教委官网公示的民办培训机构名单中也并未发现中和教育,而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也表示中和教育并未在东城区备案审批。“应该由注册地(北京开发区)工商部门予以监管。”

据学生向记者提供的合同显示,中和教育或涉及霸王条款。资深财经法律专家、山东诚功(北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桂梅分析认为,从合同看出,双方对不予退费、退费扣费标准、违约金等的有关约定都有霸王条款的影子。如约定报名协议丢失、促销课程和定作费等情形不予退费、退费扣费标准为扣除报名手续费100元、听课证工本费50元、课程咨询费200元等。而退费违约金竟高达学费的40%,这些退费限制条款的设置,对消费者明显是不公平的。而民办教育行业的特点,通常是先交学费再听课,协议也大多是教育机构单方制定的格式文本,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签协议并缴费后,消费者就处于被动地位,退不退费、退多少费,往往都是由教育机构控制主动权。加之目前教育资源稀缺,消费者可选择余地很小,多数情况是明知不公平但也不得不接受。所以,对于民办教育市场的乱象,单靠市场机制难以进行有效规制和平衡供需利益关系。在当前民办教育卖方市场为特征的情况下,只有加强政府部门对民办教育资质、定价、收费、质量、合规等一系列的联合监管,才能规范市场,形成良性发展的教育格局,保障公众利益,使民办教育真正回归教育的公益本质,而不仅仅是某些人赚钱的机器。

屡遭曝光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中和教育退费难、违规办学等问题并非首次被媒体曝光和质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年初至今就分别被不同媒体曝光近10次左右。

其中,山东大众网今年1月29日以题为《济南:中和教育智联经纬培训机构承诺退还差价费,至今仍未实现》曝光;而中安在线于2月20日也发表题为《中和教育自考“助考”骗局:不料取证之际却失联》的报道;3月15日,《北京晨报》也报道称,中和教育退款4个月不见钱,客服称上千人正慢慢退。值得一提的是,《齐鲁晚报》在4月29日的报道中援引中和教育前工作人员的原话称:“他们就是个骗子公司。”

熊丙奇认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乱象主要存在方式为两种,一是没有注册为任何的公司或学校却开展业务,这属于违法经营。二是有的机构虽然也在招生办学,但却注册为工商企业,超出其营业范畴。这主要是和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关系。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今后民办教育分为公益性和营利性民办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一般属于营利性民办教育,应该到工商部门注册,由工商部门来监管。但现在却是左手注册为工商企业,右手又要办学,里外两张皮处于尴尬的地位,致使其游走在灰色地带。

“按照国家教改要求,2010年就已经明确了社会培训机构属于工商部门监管,但是因为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还没有出台,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出调整,所以工商部门认为此类机构属于教育办学,而教育部门则认为他们是公司,身份不明确所以谁也不监管。”熊丙奇说,未来的趋势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单位应该注册为公司办学,一方面明确了监管部门,另一方面也便于市场来调节,如果办学质量不好自然会被市场所抛弃。

就上述疑问,中和教育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不存在任何超范围经营问题,且《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推进保证了国家对教育培训经营业务的市场化推进,全国各个地方都已陆续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政策开放。另外,教育培训行业退费是客观存在的,学员的学习需求和预期千差万别,也有学员因自身原因无法完成学业,都导致了退费现象的存在。公司上半年的退费率仅为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教育质量和服务得到学员的高度认可。“教育培训公司不需要向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备案,因为我们只是对学员进行课程辅导和课外培训,不涉及任何考试的具体业务环节,也不是办学校。”

THE END
1.培训机构退钱不合理最怕什么举报培训机构仍不愿意退款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对该培训机构进行投诉,或者以培训机构违约为由向https://china.findlaw.cn/ask/lawyer_66068499.html
2.培训机构“一倒了之”厦门家长发出维权“6问”机构紧闭的大门, 以及遥遥无期的退费…… 近日,厦门知名美术连锁培训机构杨梅红艺术教育在厦门的3家门店突然同时宣布闭店,且表示无力向家长退费。事情发生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数百名还有剩余课时的家长维权困难。 近年来, 像这类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 突然宣布闭店的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此类培训机构闭店乱象, 有https://finance.sina.cn/2024-11-15/detail-incwcqvn3440444.d.html
3.民生教育培训机构不予退费政民互动民生教育培训机构不予退费来信人:bj***18 时间:2021-05-25 2021年4月2日报了明世教育的VIP名师保障班【行政管理】自考学院-专本连读,费用15800元,在2021年5月2日因为学习时间及个人原因想办理退学退款,但那边售后说无法退款,联系班主任,班主任说只能找售后解决。https://www.beijing.gov.cn/hudong/xinxiang/jw/sindex/bjah-index-dept!detail.action?originalId=AH21052500525
4.课没上完培训机构却关门退费难该咋办?于是,李女士向警方报案,却被告知这属于民事纠纷,不予立案。 在寻求退费的过程中,李女士了解到,新悟星培训机构不仅在凯旋花园有校区,还在八里庄、新领域、城隍庙等多地有校区。然而,她赶去这些校区都没有找到该培训机构的负责人。 去年10月,李女士先后向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和德城区教体局投诉,希望得到部门的帮助。https://m.dezhoudaily.com/p/1576750.html
5.消费券过期商家有权不退款吗?投诉和解决方案逾期资讯4. 联系相关部门:假使辅导机构未能解决难题并拒绝退费,您可向相关的监管机构或组织投诉。在中国,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导部门等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和合同等文件。 5. 寻求法律援助:假使您的投诉不存在得到妥善解决,您能够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熟悉是不是有法律依据来解决您的疑问,并决定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879309.html
6.面对教育机构不予退费的现象怎么处理青岛婚姻家庭法律咨询面对教育机构不予退费的现象怎么处理,法妞问答-3分钟100%解决你的法律问题,咨询热线:400-618-8116。https://www.faniuwenda.com/Ask/Index/show/id/10225855.html